浙江省绍兴县八年级科学10月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县八年级科学10月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县八年级科学10月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县八年级科学10月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县八年级科学10月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县2012-2013学年八年级10月统考科学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是一个水球,71%的面积被水体所覆盖。而联合国却还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节水日,这是因为目前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2. 下列实验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是(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潜水艇开始上浮时,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 b.热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在气球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浮力变小c.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刻度值越靠下越大d.轮船是利用空心物体可以增大浮力的道理制成的,航行时浮力大于重力6. 在做“测定水的密度”的实验时,有下列步骤: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a b c d9. 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11.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 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及压力fa、fb的关系是( )apapb fafb bpapb fafbcpapb fafb dpapb fafb13. 用图像来描述科学过程或科学规律是很直观的。如图a所示,用一段细线与立方体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b所示)。若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的水的深度用h表示,那么下列选项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15. 如右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注入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16.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17. 一个均匀的木块,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切去1/4,将其放在上面,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原来的( )a4倍b2倍c4/3倍 d3/4倍18. 一物体的质量为2kg,用手按在水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30n,则放开手后物体将( )a、上浮 b、悬浮 c、下沉d、无法判断20.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21、已知铜的密度是8.9克/ 厘米3,合 千克/米3,它表示的含义是 。市场上出售一种规格为“320”的铜棒,将其制作成螺帽,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_ _ kg/m3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片,再将小片放入水中,发现小片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大块的密度_小片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 某同学在“测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为(克)2238m液体的体积(厘米3)153540 (1)该液体的密度是 千克/米3。(2)表中的m值是 克。26. 去年冬天北方的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 (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 力计测出总重,如图为_n,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_cm3,雪的样品密度是_kgm3。(2) 若屋顶面积为100m2。,雪的厚度为30cm,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_n。(g取10 牛 /千克)27. 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酒精,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此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不计液体损耗,分别取出小球后,水和酒精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相等。则甲球的体积_乙球的体积;两容器中,水的质量_酒精的质量。(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2分)2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作能够方便鉴别液体种类的仪器。他们猜测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液体的种类存在某种关系,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时,该小组同学选用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内装不同质量的细沙,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并用仪器测出每一次实验时瓶和细沙的总质量及圆柱形的瓶子底部所处的深度h(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 液体甲 表二 液体乙实验序号瓶和沙总质量(千克)深度h(米)40.20.0750.40.1460.60.21实验序号瓶和沙总质量(千克)深度h(米)10.20.0920.40.1830.60.27(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漂浮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形瓶子,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与瓶和沙的总质量成 比。(2)分析比较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甲 乙(填“”、“”或“”)。(3)实验序号1的这次实验,圆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为 牛(g取10 牛 /千克),若圆柱形瓶子的底部面积为0.002米2,则甲液体的密度为 千克/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30.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123456物块abcdef物块的密度(千克/米3)2.71032.21031.61030.81030.61030.4103实验现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 千克米3 千克米3内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为上述结论提供最有力的证据。31. 取一根火柴,在火柴头处缠绕上细铜丝,放入盛水大可乐瓶中,使火柴恰能直立,刚好浸没水中,如图所示。然后,盖上瓶盖,用手挤压瓶体,火柴下沉;松开手后,火柴又上浮。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解释1:手挤压瓶体,水的密度变大,火柴下沉;松手时,水的密度减小,火柴上浮。解释2:手挤压瓶体,水中压强增大,对火柴向下的压力也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解释3:木材做成的火柴梗会吸水,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吸水速度会很慢,达到接近饱和的状态。手挤压瓶体,水中压强增大,火柴梗又开始吸水,重力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1)经过讨论,同学们马上否定了“解释l”,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2)接着,小柯做了以下实验:另取一根火柴,使其表面裹上一层防渗水的石蜡,重复上述实验。他试图验证上述的哪个解释? 。如果所验证的解释正确,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分析计算(34题4分,35题6分,共10分)32. 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有一“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 8.0103千克/米3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