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doc_第1页
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doc_第2页
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doc_第3页
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doc_第4页
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衢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 b c d 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的仁爱思想 b. 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集权思想 d. 道家的齐物思想4.孔子谓季子(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c儒家学说与权术 d正统的孔孟学说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7.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8“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页页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9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文人才子,于清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时游到岳王庙岳飞墓前时,因自己姓秦而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老庄思想 b.佛学思想 c理学思想 d.墨学思想10. 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从社会角度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源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儒家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11.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12.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3.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14.“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15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里的“风骚”是指a李白和杜甫的诗歌 b. 诗经和楚辞c. 屈原和李白的诗歌d. 柳永和李清照的诗词16.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17.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18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19.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20下列活字技术出台的先后顺序是 a木活字、泥活字、铜活字 b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 c铜活字、木活字、泥活字 d木活字、铜活字、泥活字21、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京剧艺术是中国戏剧中的国粹。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三幅图片,依据下图情景,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杂剧俑 京剧脸谱 京剧花旦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京剧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22. 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 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 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c. 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 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23.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24、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b、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c、翻译了外国书籍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25、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6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b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27.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8马克思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符合这一评价的中国政治力量是 a19世纪末的维新派 b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 c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领袖 d鸦片战争期间的先进中国人29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c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30.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道:“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实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的心和血。”此语评论的是 31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当时引进“这两位先生”的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 动摇了君主专制制度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入a b c d32、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33、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里号召东方青年为了“人类全体的幸福”振作起来“去超拨”“大海对岸那边”“愁着物质文明破产”而“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的“好几万万人”。表明他由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而变为守墓人。导致梁启超文化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b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c袁世凯在思想领域尊孔复古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34、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指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文中的“新”主要是指a批判君主专制制度b针砭社会时弊c注重经典考据d学习西方文化35、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36、清代主流学术原为考据学,晚清以后转变为讲求权宜的经世致用之学。此转变的主因是a内忧外患加剧,学以致用思想兴盛b反清复明思想日盛,学者转学宋明理学c西学东渐,学者趋之如骛d戊戌变法改科举,旧学已不能使知识分子入仕途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天演论原富法意群己权界论 37. 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38“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主张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本主义思想39.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40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a儒家学说是不断变化的思想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41小丽看到一篇短文,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与近代哪一次革新运动有关a自强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新中国成立42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这些文字发表的背景是a. 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 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43.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 b c d44.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45.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 a大革命时期 b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红军长征时期46“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并形成体系。主要是因为a表达了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理解 b阐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c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47.1984年10月1日,“小平您好!”的横幅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游行队伍中。邓小平获得人民敬重和拥戴的根本原因是 a主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最早提出和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主持“真理标 准问题的讨论” 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4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进行改革开放49. 山东广饶大王镇刘集村保存有我国一本最早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由陈望道在1922年翻译出版。有人评价该书在中国的出版“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 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 b. c. d. 50.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确定的()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c.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10分)51、战国时期,处在( )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和( )是这个时代的两座文化高峰。52、宋明理学是儒学对( )、( )有所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其集大成者是( )。53、( )时期被认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 )理论成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大的理论成果。5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 )条件下,“( )”的重大问题。三、材料题:(共40分)55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6分)56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8分)(3)材料三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是指什么?(2分)(4)综合三则材料概述近代思想解放的过程。(3分)57材料一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材料二 1918年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