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八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浙江省瑞安市八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浙江省瑞安市八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浙江省瑞安市八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浙江省瑞安市八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学年第二学期瑞安八校高一期中联考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各大港口和商品集散地,欣起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的是烟草、可可等许多新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西欧的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上升 大西洋沿岸成为新的商路和贸易枢纽a b c d 2英国崛起的过程,也是其殖民霸权确立的过程。在殖民霸权角逐中,英国曾多次打败对手。18世纪中后期,英国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标志性事件是a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b三次英荷战争获得荷属北美殖民地c七年英法战争胜利 d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卖国3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条件。其社会政治条件是a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扩大b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资金来源,扩大海外市场c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条件成熟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可靠的政治保障4英国学者诺拉斯在英国产业革命史论中说“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互相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应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英国工业革命中交通手段的进步是a汽船的发明 b火车的发明 c汽车的发明 d飞机的发明5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到107000人。这反映了a电力工业是德国重要的新兴产业 b德国进入蒸汽时代 c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d德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6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下列能够具体体现其“革命” 性发展的是电作为高效率的新能源,促进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钢铁、塑料等新材料投入实际使用 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新工业部门的兴起 许多国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许多新兴由此城市产生。a b c d7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在这届博览会中可能出现的是:西门子的发电机 本茨和戴姆勒的汽车 莱特兄弟的飞机 贝尔的电话机 a b c d8二战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促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的总统是a肯尼迪 b尼克松 c里根 d克林顿9路德维希艾哈德(18971977)享有“德国经济奇迹之父”的美誉。他为建立战后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作出重要贡献,从而使本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种模式是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10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会议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声明中提出了 a自由贸易原则 b大家庭精神 c可持续发展对策 d经济合作原则11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其建立的组织不包括a关贸总协定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北美自由贸易区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由此诞生了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以下不属于区域集团化组织的是a b c d13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其时间是a1991年 b1993年 c2000年 d2001年14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面对这些问题,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由发达国家主导解决此类问题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开展广泛国际合作 a b c d 15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别,万物也没有界限与差别,并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这反映的是庄子a朴素辩证法思想 b“齐物”的观点 c“天行有常”的主张 d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16.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是哪位思想家观点a荀子 b董仲舒 c韩非子 d老子1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中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的是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18观察右图,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内容的是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19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 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 b 荀子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c 汉武帝设置太学 d 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0“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主张众治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王阳明21某同学在一本书法作品中发现了右图的字体,它应该是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2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 指南针 b印刷术 c. 火药 d造纸术23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通过波斯传到西方的是 a印刷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火药24“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这里的“它”是指a.山水画 b. 写意画 c. 花鸟画 d.文人画25不同时期具有突出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形式,都有许多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比如宋代的突出文学形式是词,有一种词,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婉约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写这种词的人应该是 a 柳 永 b 苏 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26取材传统的取经格式,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能够体现这种特点的文学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27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为后来的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楷模的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28.随着元代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被当时的人称之为“瓦肆”指的是a商品交换场地 b文化管理衙门 c技艺演出场所 d经济管理部门29.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代革命影响深远,下列学者中最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的是a.梁启超 b.李大钊 c.朱执信 d.陈独秀30.“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孙中山所指的“政治革命”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31.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阐述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期 在“民族主义”中提出了反帝的口号 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成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a. b. c. d.32.下列文章与毛泽东同志集中阐述“工农武装割据”这一理论无关的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3.确立了邓小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34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在中华民族不断奋斗的历程中形成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具有时代精神 是自由主义传播的产物 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a b c d3519世纪末,“天演”、“物竞”、“天择”、“淘汰”等术语在中国流传并渐成爱国志士的口头禅。 与这些术语的出现密切相关的近代思想家是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陈独秀36.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于a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37.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被誉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指的是a“南方谈话” b“三个代表”思想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38.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的的思想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39.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有大。持这种观点的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40.第二次工业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在a英国和美国 b德国和英国 c法国和德国 d美国和德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5分,第43题7分,总共20分。41.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农业生产情况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1913年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工业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077.3975.5“1925年/1913年”指1925年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材料二: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省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1933年3月4日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材料一中1920年至1925年苏俄工农业取得迅速发展,是因为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1分)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2)材料二中罗斯福总统所说的“恐惧”指什么?为了战胜“恐惧”罗斯福是怎样做的?其做法有何特点?(3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苏俄经济改革和美国经济改革的相同点。(2分)42.“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诗歌作者用丰富的语言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社会和人生。阅读这些古典诗歌它总能给予人文学艺术魅力感受。(5分)材料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该文以四言为主,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该文选自哪部文学作品?(1分)它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是什么?(1分)材料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2)该诗对社会生活面貌的深刻描写,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作者的诗被后人光荣的冠以“诗史”。该诗的作者是谁?(1分)其诗作形成这样风格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分)43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主要是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历史课题。思想以人物为载体,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可以把握时代这一历史课题。阅读下列人物的思想言论,回答相关问题。(7分)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材料二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康有为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那本书?此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康有为如何在中国“变政”?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如何做才能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2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就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而言,经历了哪些阶段?(3分)2012学年第二学期瑞安十校高一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2013.4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题序12345678910答案bcdbaacdcb题序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dabbadcb题序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adadb cab题序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 c d b cacc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5分,第43题7分,总20分。41、(1)措施:新经济政策;(1分)影响:经济上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时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政治上克服国内的政治危机,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2分)(2)恐惧: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1分)做法:实施新政(罗斯福新政);(1分)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