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证论学术价值撷要论文 【摘要】唐容川所著血证论对血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多有创见主要学术观点有:1.水、气、血、火关系重点阐述了“水即化气”、“火即化血”的观点2.注重脾胃而发乎脾阴无论在对气血、水火的论述中还是在对血证的治疗中都强调了脾胃的重要作用在注重脾胃的基础上唐氏还补东垣之未备提出滋养脾阴3.首创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4.血证治法宜忌禁汗、禁吐、适下、宜和 【关键词】血证论唐容川学术价值 血证论为清末唐容川所著唐容海(18621918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在他年少时期因父骤患吐血而遍请名医均治无效他又遍查医书均无精详之述其父终故由此激发他立志学医并钻研血证研习经典触类旁通并结合自己临证所得而著成血证论一书其书自序言:“精微奥义一一发明或伸古人所欲言或补前人所未备务求理足方效不为影响之谈”唐氏治学严谨从实效验证出发并师古而不泥古在书中对血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多有创见许多观点充实和发展了中医理论兹就其主要学术观点作一概述 水、气、血、火关系 前人对气血关系及气火关系、血水关系均多有论及如“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气有余便是火”、“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津血同源”、“伤津则耗血”、“血少则津枯”等等但对水与气之间血与火之间则少有所及唐容川在这方面填补了不足重点阐述了“水即化气”、“火即化血”的观点他认为:“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此水不自化为气又赖鼻间吸入天阳从肺管引心火下入脐之下蒸其水使化为气”“五脏六腑息以相吹止此一气而已”天阳蒸化肾水而化为气气之所生则为鼓动五脏六腑的生理机能之动力并且各脏腑之间的联系也都依靠气来维系气随太阳经脉布护于外是为卫气气上交于肺而司呼吸故气与水本属一家然气生于水又能蒸化水水随气而化则外达肌表气化为汗下走膀胱气化为溲上输于肺气化生津如雾露之溉而濡泽周身气之与水生理相依则必病理相及若水病停滞则影响到气化津液不生无以输布五脏失荣;若气病不能外达肌表则无作汗;气病不能升降则水停聚饮为癃、为肿、为泻不一而足故临床“治气即为治水治水即是治气”以人参补气立能生津小柴胡汤和胃气亦能通津液清燥救肺汤生津液以补肺气猪苓汤利水而助气化都气丸补水以益肾气等实例来示以后人气水同治的大法“此治水之邪即以治气与滋水之阴即以补气者并行而不悖也” 关于火和血的关系唐容川认为火和血都是赤色中焦运化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变化而赤是为血心主火而生血故血为火所化火性上炎而血性下注火得血而不炎血得火而不凝并能“内藏于肝寄居血海由冲、任、带三脉行达周身以温肢体”如血虚则肝失所藏心失所养血不涵木则木旺而动火心火旺而伤血此是血病即是火病之实也以大补其血则制其火此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思想具体体现唐氏同时也指出:血虽由火生但“补血而不清火则火终亢而不能生血故滋血必用清火诸药”他例举四物用白芍归脾汤用枣仁天王补心汤中用二冬均含有清火之意以白芍阴柔以制芎、归之辛枣仁甘润生津以防参、术、当归之温燥二冬更增肾水以济心阴故也而六黄汤、四生丸更是以泻火热而达补血之效借以说明火化太过不能生血补血要清火同时唐氏也例举炙甘草汤用桂枝宣心阳人参养荣汤用肉桂补心火说明补血剂中不但要注意清热也要适当加以甘温补火之品以火化不及、阴血不生之故也 唐氏虽然着重阐述了水与气火与血的关系但并不否定气血水火之间的整体关系及相互生发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他指出:“夫水、火、气、血固是对子然亦互相维系故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人必深明此理而后治血理气调阴和阳可以左右逢源” 注重脾胃而发乎脾阴 唐氏无论在对气血水火的论述中还是在对血证的治疗中都强调了脾胃的重要作用虽然唐氏认为“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注于肺”但他也明确指出:“人之初始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育以后天生先天故水火两脏全赖于脾”脾胃是生化气血等物质基础之来源是运化精微、维系气血水火的后天之本也是中焦运化上下具有斡旋作用的重要之脏“期间运上下者脾也”“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故治血者必治脾为主”“气虽生于肾中然食气入胃脾经化水下输于肾肾之阳气乃从水中蒸腾而上故治气者必治脾为主”唐氏列举炙甘草汤补血参芪运血统血皆有调理脾胃而发挥其功用;而大黄下血地黄滋补阴血也是通过泻地道润脾土来调理脾胃达到治血之效余如六君子汤、真武汤、十枣汤等在治气治水同时都以调理脾胃为基础而针对血从上逆而出的血证唐氏认为是与冲脉之气逆上而血随之上逆有关故治血上逆必以平其冲脉冲逆之气为其要而冲脉隶属阳明治阳明即治冲也所以治吐血应“急调其胃使气顺吐止则血不致奔脱矣”“胃气下泄则心火有所消导而胃中之热气亦不上壅斯气顺而血不逆矣”在注重脾胃的基础上同时唐氏还补东垣之未备提出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唐氏在实践中体会脾不制水宜燥湿健脾而脾不升津则宜滋脾升津脾阴充足则可转输津液运化水谷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特别指出:“脾阳虚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补脾阳法前人已备言之独于补脾阴古少发明者予特标出俾知一阴一阳未可偏废” 首创治血“四法” 唐容川以治吐血为例创造性地总结出治血的四大法则: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为后世医家治疗出血性疾病提供了指导性的理论依据 1.止血为第一要法唐氏认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气由水化血由火化血以养火血濡周身留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故失血时应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而止血“非徒止其溢入胃中之血使不吐出而已也独动于经脉之中而尚未溢出者若令溢出则不可复返矣惟急止之使犹可复还经脉仍循故道复返而为冲和之血”对于止血以审证辨之止法各异顺降逆气而血随气降而止;釜底抽薪泻火祛实血无以被扰而止;水虚火盛动血则补肾水而清虚火血自守而止;亦有阳不摄阴者阴血返溢以温阳益气以固血而止者种种数法均为止血之要惟正在出血之证不可轻用活血化瘀之法唐氏指出:“不知血初吐时尚未停蓄何处有瘀若先逐瘀必将经脉中已动之血尽被消逐则血愈枯而病愈甚安能免于虚损乎惟第用止血庶血复其道不至奔脱尔故以止血为第一法” 2.消瘀为第二法唐氏已经认识到离经之血为瘀血瘀血踞位于经隧则可导致再次出血所以他继止血之后又指出:“经隧之中既有瘀血踞位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恙终必妄走而吐溢矣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而新血不生则旧血亦不能自去”而且唐氏对瘀血日久不消继发其他病理变化也明确告之:“或壅而成热或变而为痨或结瘕或刺痛日变变证未可预料必亟为消除以免后来诸患故以消瘀为第二法” 3.宁血为第三法止血消瘀之后尚有再动血之忧须针对引发出血的病因而予以调治而血动不安的根源唐氏认为关键在于气气之冲逆血随而上逆外溢故宁血必以调气、顺气、宁气、清气总使冲气安和血海安宁血能安生而不妄行脉外故宁血首要宁气 4.补虚为治血收功之法血既离经不为人体所用耗损于外阴血无有不虚者若不能及时补其所失阴血不足阳无所依附日久则阳也随之消弱故视虚而补之唐氏认为肺为华盖之脏外主皮毛而内主制节肺虚则津枯失润制节失司则气失肃降常易引动阴血亦上行逆乱故血止尤要先补肺、润肺使其气得肃降下利膀胱导传大肠肺得宣发则如雾露之溉而诸窍润降五脏受益另有脾之统血肝司藏血肾以摄精诸脏若虚则血无所统无所藏失常道而多外溢出血所以宁血之后视其虚而补之实为治血收功之法然唐氏也告之血证虽为虚证之属宜滋补但要考虑留瘀邪实之患干血瘀滞犹须峻药去之恐瘀之不去新血不生骤用补法正反不受故虚之未成不可早补留邪为患而虚证成或有夹实者攻补兼施并而行之以补虚不留邪为要 唐氏体会:“血证中当补脾者十之三四当补肾者十之五六补阳者十之二三补阴者十之八九”另外若见气脱者则补气以摄血;若下元虚损水冷火泛动血者则宜温下清上引火归元以甘寒滋阴制阳而护其血 血证治法宜忌 血证论中唐氏在对血证的治疗除开创性地提出“四法”外还进一步提出血证的治法宜忌他认为:“汗、吐、攻、和为治杂病四大法而失血之证则有宜与不宜” 1.禁汗津血同源仲景对衄家严禁发汗告之“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不得眠”过汗伤津衄家血虚阴伤发汗复劫其阴津津伤血更虚阴液竭则坏证迭起故唐氏认为出血既伤阴血又伤水津故忌发汗更伤其阴更况“发汗则气发泄吐血之人气最难敛发泄不已血随气溢而不可遏抑”故虽有表证上宜和散不得径用麻、桂、羌、独果系因外感失血者乃可从外散然亦须敛散两施毋令过汗亡阴 2.禁吐唐氏认为出血之证之所以出血是因气机逆乱血随气乱上逆为吐血、咳血、衄血下迫则为便血、尿血所以唐氏明言:“至于吐法尤为严禁失血之人气既上逆若见痰涎而复吐之是助其逆势必气上不止矣知血证忌吐则知降气止吐便是治血法”气下则血下降肺气顺胃气纳肾气以使气不上奔而血不上溢血家最忌是动气不但病时要禁吐法即出血已愈后另有杂证也不可轻用吐法往往因吐而引发血证故吐法为血证之大忌 3.适下血之外溢为气所乱而随气腾溢而下法有折其之冲势平气之乱势之功故若血证属气盛火旺血随气乱而外溢者则宜用下法而止血于平降之中唐氏认为仲景有因阳明热实竭阴之虞而用急下来存阴救阴;而血证火气冲逆亢盛之时也有动血耗阴之急故“下之正是救阴攻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小说阅读突破练9复合文本阅读的考查方式
- 中国人的健康现状
- 绿茶冲泡技术课件
- 井下透水安全培训
- 重症监护室术后健康宣教指南
- 关于超额预定的培训方案
- 【课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 珠宝门店黄金培训
- 学校领导安全培训
- 2025年深远海风电场建设规划与海上风能资源评估报告
- 中医面诊-(重要)
- 《动物饲料配方技术》课件
-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鲁彦斌
- 中考作文素材:96句优美文段摘抄
-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软件
- 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率PDCA
- 五子棋基本知识ppt课件-2
- HCIA-openEuler 欧拉初级 H12-611认证培训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湖北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建设规范
- 《激光原理及应用》课后部分参考答案 陈鹤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