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内容标准: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学习难点:八股取士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明朝建立的概况(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改革行政机构、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3)靖难之役的背景、斗争双方、结果(4)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迁都北京、削藩、设立东厂。【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一、明朝的建立1、社会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引发大规农民起义。2、明朝建立: 年初, 以应天为都城,改称 ,称皇帝,建立明朝,他就是 。3、元朝灭亡: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二、明太祖加强君权1、改革行政机构:(1)措施:地方:废除 ,设立直属中央的 ,分管民政、邢狱和军政。中央:废除 ,撤销 ,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 负责。(2)作用:全国 ,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2、设立特务机构 。(1)职责:兼管对臣民的 。(2)地位:由 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3、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1)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命题:只在 范围内命题。(3)答题: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 。答卷的文体必须使用“ ”。三、靖难之役1、背景:(1)明太祖分封的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2)建文帝下令削藩。2、概况:燕王朱棣打出“ ”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3、结果:燕王朱棣胜利后称帝,他就是 。四、明成祖加强集权(1)迁都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2)继续执行 ,进一步强化君权。(3)增设特务机构 ,由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的设置,是明朝 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学习探索】(深入学习,学以致用)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明成祖材料二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探究思考】(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明初采取的哪些措施?(2)上述措施都与哪个皇帝有关?他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3)图三明成祖通过什么方式坐上了皇位?为了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特务机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4)针对材料二的科举制考试制度有以下观点:观点一: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办法。观点二: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想一想,以上哪一种观点正确?你如何评价?【知识拓展】材料一:唐太宗时,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前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请回答:(1)我国科举制度是在哪一朝代形成的?唐朝科举制度有什么变化?(2)科举制度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作用?(3)分析材料二,说说明朝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巩固练习】1、下列强化君主权力的措施中,不是明太祖采取的是( )a、设殿阁大学士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c、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d、设立特务机构东厂2、一个在明代被选为锦衣卫的人,他必须( )a、是锦衣卫学校毕业的 b、由东厂直接指挥 c、受到法律的约束 d、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3、小学生明明在一本课外读物上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姐姐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a、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c、考生答题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d、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4、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逃避南方水灾 b、逃避南方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