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第二卷前言.doc_第1页
《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第二卷前言.doc_第2页
《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第二卷前言.doc_第3页
《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第二卷前言.doc_第4页
《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第二卷前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第二卷)不寻常的诗选本略谈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金持衡我国的诗词与新诗,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瑰丽的民族特色。可以反映变革时代的鲜明时代精神,抒发开拓者的人生理念,表现创业英雄的坚毅意志。探索历史的永恒、人生的价值、人格的尊严。具有与时代生活相一致的审美理想。又能广采博收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当我欣喜地拜读了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第一卷后,愈加感到这一点。这是部不寻常的诗选本。它的不寻常首先让人感到的是大气。它不同于以往的选本套路,编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敏锐的眼光选定诗词和新诗,呈现出五光十色的题材和千姿百态的风格。人们可以从阅读和鉴赏中领略到诗歌领域的生机勃勃。它将成为颇有学术价值和珍贵资料的诗编年史。在经济大潮的涤荡下,人们对物欲的迷恋与日俱增。这部不寻常常的诗选本冲破一蹶不振的生存艰难,以其坚韧力量坚定于诗的净土,彰显出锋芒。多么让人为之激动与感奋!诗情在燃烧。犹如云蒸霞蔚、美不胜收。那些努力开掘丰富内心世界,对真善美赞颂和讴歌的篇章,有的宛转而有情致,有的飘逸而不粘滞,有的超脱又不空泛。显示出对现实生活深切关注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它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假丑恶的克星。如果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能同步,繁荣与兴旺便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变成衰败与凋零。于此可知,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不能离开诗歌的,一个和谐世界的形成往往也是如此。诗把各民族的心,把全人类的心都连系起来。读了这部不寻常的诗选本,让人感悟到继承与弘扬诗文化的心声。为此,我们要有足够的魄力去表现自己的思索、观察和感受,要勇敢地去追求借鉴,去表现丰富的现代生活内容。使之能够创造出较前人更新颖与高雅的诗意境,以其笔墨情趣给人以微妙的满足。此书的出版,无疑是件可贺可嘉的事情。无论是版式编排,还是装帧设计,都可谓是同类书籍中之上乘。可见编者是花了精力和心思的。它将在世界文化领域里,具有代表性地展示出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博大。同时是我们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选择,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最后,题诗一首,作为读后感悟,敬赠主编叶千华君:作品大观如酒浓,唐音宋律绕长虹。辛词雅韵源流远,苏笔灵犀气势雄。感世行吟陶令节,忧时热泪曲江风。华年尘迹言何尽,化雨甘霖泽万松。二六年七月二十日于衡梅斋本文作者:金持衡,系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年鉴编辑,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用普通话写自由诗词梁知新一、旧体诗词的辉煌旧体诗词是我国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经历了多种体式:诗经,楚辞,四言、五言和七言古诗,五言律诗和绝句,七言律诗和绝句等等,到唐代,后几种诗体进入了辉煌时期。另一种诗体词,从唐代开始,到宋代也进入了辉煌时期。不少优美的古代诗词直到今天还广为流传。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又兴起了新体诗。和新体诗相比,以前的诗词便叫旧体诗词,其中唐朝以后的格律诗词又叫近体诗词。毛泽东喜欢写旧体格律诗词,虽说“怕谬种流传,遗误青年”,却把旧体诗词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生前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其中以七律长征为代表的一些诗词达到了“独领风骚”的高度(关于人物和形势的评论和预言除外)。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旧体诗词又像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大地上复兴起来,其中有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词,更多的却是自由诗词(新体诗也是自由诗)。二、格律诗词应该与时俱进1、格律诗词是旧体诗词中较高级的诗词。格律诗要求一定的句式、句数和字数,必须押韵,有一定的平仄声律和适当的对仗。词则是由长短句组成,句数、字数和声韵都已定格的词牌(共有两千多个),每个词牌的各方面都有比诗更严格的要求。毫无疑问,有这些要求是好的,少数专家是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但对于当代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学习普通话的学生来说,达到这些要求很难,而且也不必要。例如要求用“平水韵”-“词林正韵”等非普通话(实际是方言)的声韵来写格律诗词,尤其要求用从国语到普通话已废止近100年的入声,岂不是倒退?现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熟悉格律诗词的老先生们不应该向普通话靠拢一些吗?有人撰文把格律诗词的吟诵说得神乎其神,并特别指出,不能用普通话来朗诵格律诗词,只能用方言来吟咏,以表达格律诗词无穷的韵味。诚然,少数专家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念诗要让人听懂;不然,尽管你摇头晃脑,神气活现,有几个人能听懂?诗词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的,尤其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的。格律诗词不应该与时俱进吗?2、古代、近代和现代诗人词家难免用方言(也就是自己的家乡音韵)来写格律诗词,因此格律诗词带有方言特点。例如唐人章碣写的焚书坑:“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书”字有方言念x(x),倒是很押韵的。但是,现在我们只能用普通话念成sh,虽还不伤大雅,却不太押韵了。又如宋人欧阳修写的戏答元珍中“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当时欧阳修肯定认为这个“嗟”字在整个诗中是押韵的,但我们现在只能念成ji,于是,这样的好诗就不押韵了。难道我们要按原来欧阳修的发音来念“嗟”吗?如果要求我们用古代诗人的原音韵来念诗,我们怎能知道那么多古代诗人当时用的是什么方言呢?古代、近代和现代诗人词家全都赞同“平水韵”-“词林正韵”吗?都能准确地使用“平水韵”-“词林正韵”吗?(何况从“平水韵”到“词林正韵”也是有变化的从106个韵部到47个韵部。)我们为什么必须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有些是无法区分的)“平水韵”-“词林正韵”体系来写格律诗词呢?纵观古典诗词,凡是用普通话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就可以广为流传,反之就不能广为流传(当然可供专家研究)。为了实现国家“语同音”,为什么不能用普通话来写格律诗词呢?如果真的不能用普通话写格律诗词,到普通话成为通用语言之后,谁还会去写格律诗词呢?(笔者声明:考虑到不少人对普通话写格律诗词的抵触还很大,笔者主张用普通话写自由诗词。)3、诗词的声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的。拿词来说,也是逐渐变化和发展的。不然的话,一下子怎么能有两千多个词牌?过去的词牌可以唱,受乐谱的约束。现在乐谱失传了,唱词的格律为什么不可以变?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么流畅!完全是自然语序。如果现在用这两句的平仄来填词,表达不同的事物,还能这样流畅吗?为什么一个人的自然语序后人必须作为格律来遵守呢?格律诗词多是用单音节字写成的。在现代汉语中,多音节词越来越成为词语主流。多音节词的平仄不可能和同数的单音节字的平仄完全对应。诗词作者都有以下经验:有时想用一个意义上合适的词,但却不符合格律诗词该处的平仄要求,不得不改用一个意义上不太合适的词,以致于“因格伤义”。这种情况不应该改变吗?其实,自然语序本身就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自然语序就有格律,完全用不着根据固定的平仄格律来写诗填词。4、近体律诗(五律和七律)都是8句,要求其中第三、四句(颔联)和第五、六句(颈联)在平仄和语义上必须是两副对联。例如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中第三、四句“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和第五、六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两副较好的对联,四句都有实际意义(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但在七律冬云中的第五、六句“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就是根据要求硬写出来的对联。每个下联都不过是上联意义的重复,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如果“虎豹”指美帝,“熊罴”指苏修,这种两面甚至多面应敌的战略思想正确吗?)为什么不可以把这样的下联写成有实际意义的句子呢?为什么一定要按上述要求写成对联呢?三、用普通话写自由诗词旧体诗词言简意赅,气势铿锵,有独特的优点,受到广大群众喜爱。格律诗词是好的诗词体式,希望专家们写出更多更好的格律诗词。但是,为了克服前述格律诗词的缺点,广大群众,特别是学生,最好用普通话写自由诗词。可以利用格律诗词的句式而淡化其格律,能格律就格律,不能格律就不要强求。同时注意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用流畅的普通话写出来就好。为了避免有人说三道四,写诗不要提律绝,写词不妨有所变通。譬如你不妨用忆秦娥的句式写自由的忆津娥,用桂枝香的句式写桂花香,用满江红的句式写满江黑(例如批评水质污染),等等。诗词是一种韵文,必须押韵。(当然,押韵也不是绝对的。毛主席诗词中就有些字不押韵,但也很难改换。)这个“韵”应该是普通话的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