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七嘴八舌说探险教学案我认为,冲动的褒贬都是可鄙的,喝彩者和喝倒彩者其实都是把自己摆在了看客的位置上。我赞赏那种理性的态度,通过这个事件对我国的探险活动进行一番认真的反省,使它今后能够以一种规范的方式发展。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探险活动无论在参加的人数上还是在开展的项目上都仍处于较低水平,我绝不希望因为这次事故而把它的水平降得更低。在任何名副其实的探险活动中,都不可能完全排除不可预测的危险因素,绝不存在万无一失的安全,否则还叫什么探险呢。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不鼓励探险的,皮肤毛发因为受之父母,不允许损伤,更不用说冒生命的危险了。这个传统至今仍很有力量。我曾感到奇怪,各国派往南极的考察队多有人员牺牲,为何中国没有。后来,我参加国家考察队在那里生活了两个月,发现我们队里最强调的是安全第一,冒险绝对是大忌,也就解开了这个谜。我不反对讲究安全,但认为过分讲究安全不是一个好传统。当我这么说时,前提当然是肯定了探险的意义。我把探险的意义概括为:它是用身体实现的精神事业。我的意思是说,探险主要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收获,包括对未知的探索,与大自然的交流,生命力的激发,意志的磨炼,对日常平庸生活的超越,精神视野的拓宽,等等。(国平)没有冒险精神就没有人类文明当有人问英国一个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登山时,他的回答是“因为山在那里”。对于登山家来说,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我把登山运动作为自己的崇高事业,全力以赴。人类不断探险的精神是永恒的。正是由于人类的探险精神,才有今天的文明。许多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对后来者,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培育探险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都有积极意义。一个具备探险精神的人,会不断寻求新的征服目标,不断追求人生的境界和高度;相反,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探险精神,就不会有什么前途。登山是一种探险,但不是盲目的冒险。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生与死的考验,名利与奉献的选择,因而对生活中的名利看得很淡泊。生死都能置之度外,名利还算什么?这么艰难的条件我都挺过来了,人生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致新)人类探索精神的象征学子登山遇难是否等同于大学生不把生命当回事,我看未必。从新闻报道的事实来看,此次由三名大学生组成的登山队,其所攀登的六枝县毛口乡板瓶村老王山,并不太高,只是很陡峭,但我特别注意到,三名学生的登山队伍,是专门配备了两名导游的,当地导游张浩、卢光静自始至终陪同着他们登山。由此可见,大学生们自我保护意识并不差,不存在盲目登山,将自己生命与死神开玩笑的说法。以高山探险运动为代表的登山运动从来是人类探索精神和奋斗精神的象征,多少人,虽千险而不拒,虽万死而不辞,选择了登山探险。因为,登山的过程,实质上是对自己心灵的考验,“会当凌绝顶”后,“一览众山小”只是一个方面,是对外界而言的;另一方面,内心生出的敬畏天地的意识,才是最关键的要素。再说,探险活动又岂是阻止得了的。因为今天,不少大学生已正在路上,还有不少学生准备出发,但我们相信,他们心中都已烙上这句话:生命无价、安全第一。(松华)登山不是玩命之举北大、清华三名大学生组成的登山队,在贵州省六枝县进行探路登山时发生意外,排在第三位的黄德丧生。事隔仅仅两年之后,又一次发生因为攀登而导致大学生死亡的事故,发人深省。于是这一生命的惨剧,再一次引起了公众对于“攀登的意义”的追问和思考。但是用“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之言来教诲大学生,对其探险行为横加指责,显然失之偏颇,同样如果以不把自己学生生命当回事,听之任之,来指责高校,同样是不恰当的。值得一提的是,事情发生之后,两所学校对此高度重视,比如清华校方在还不能证实遇难者身份的前提下,已经派人前往贵州。探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可预见性,但尽管如此,以高山探险运动为代表的登山运动依然是人类探索精神和奋斗精神的象征。只要准备充分、方法得当、服从指挥,登山的过程,探险的经历,绝对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教材。相反,因为一起学生登山遇难事件,而对探险活动横加责难,扼杀学生的探险精神,岂不是因噎废食吗?(美嘉)反方观点少一些“征服自然”的悲剧人们在追问攀登的意义,人们在反思人与自然到底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人们在省察一次次的登山悲剧背后的社会心理诱因是什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情结在作祟?20世纪人们最爱说的就是“征服自然”,还爱说“显示了人类的力量”。自然就像一个大智若愚的长者,不屑于与人类斤斤计较,因为她只要动一个指头,就可能让人类碰得头破血流。沙漠化、水源枯竭、旱魔、洪水、气候变暖、太阳黑洞等,这些灾害只是自然对人类无知狂妄的一种回敬抑或说是一种惩罚。这也是不情愿的报复。因为自然与人类总希望和谐相处相互依存,而只有这种相互依存才是双赢的结局。深谙此理,于是一记者在“珠峰日志”中写道:“也许登山者来时抱的是一颗征服自然的心,但走时带去的却是颗被大自然征服的心。这是登山者的感悟。”多次走过地球三极的李乐诗,无以表达这种挚爱心迹,竟说出:“大自然,是我的情人。”意大利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后,面对沙漠跪下静默良久,回答记者提问时她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它允许我通过。”是的,面对一座圣洁的高山,人们放弃登顶,而是停下来欣赏她神秘且宁静的美丽;面对一棵参天的古树,人们放下斧锯,而是铲除杂草追肥浇水,让它长得更大更高;面对一池清洁的湖水,人们拒绝排放污秽,使之“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时,人类才算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力量,什么叫征服,什么叫智慧,什么叫和谐。(刘效仁)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虽说老王山的海拔只有区区的2130米,在登山运动中只属于健身运动的范畴。但学子们所去的月亮洞却不折不扣地位于悬崖正中,离崖顶和崖脚各有200米的距离,在攀岩运动中属于难度较高的一类。面对这样的险地,登山队员们需要的不只是经验或者设备这么简单,对地形做起码的勘察,并且积蓄充足的体力是完成攀登活动的必要条件。然而学子们在7月2日凌晨3点才到达六枝县并因此在无法得到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居然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做准备工作。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他们居然选择正午的时间开始攀登,以致下午六时才能开始返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此时天色近晚,已经不适合再进行攀岩运动。倘若学子们不是头脑发热,惟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他们对攀登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估计严重不足。悬崖上的石头不结实固然是天灾,但算来算去,这场悲剧在天灾方面也只能归因三分。(林海纵)探险不是为了征服自然探险和冒险是不同的。北极探险、南极探险,国家为探险者做了多少准备!可是西藏登山协会每年都会阻止许多全无登山经验和训练的人,有穿着凉鞋、三接头皮鞋、披着一件军大衣就申请登珠峰的。打仗的时候军人先上,救火的时候消防队员先上,这都是专业精神。职业要求他们整天受的就是专业训练。如果打仗的时候军人有一丝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室内门合同范本
-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 植物类群常考题目及答案
- 执法岗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七月份工作计划怎么写(5篇)
- 房地产市场政策动向分析
- 2025年治安学总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CN120293712A 一种隧道管外压试验工装和试验方法 (四川润博至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年生物医生把脉题库及答案
-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骨髓炎诊断与治疗
- 小学生AI科普课件
- 2025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全文
- 2025年叉车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 DGJ08-70-2021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标准
- 德龙咖啡机ECAM23.420.SB说明书
- 智能电网技术课件
- 蜜雪冰城考试题目和答案
-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政策解读
- 2025年4月自考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