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蝉联 禅让 殚精竭虑 箪食壶浆B歼灭 忏悔 纤尘不染 安土重迁C分娩 央浼 力挽狂澜 冠冕堂皇D亢奋 伉俪 引吭高歌 沆瀣一气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截流 开源节流 成功 计日程功B委屈 委曲求全 惹事 惹事生非C勾通 沟通思想 义气 意气用事D宣泄 水泄不通 勉励 再接再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扁舟轻驶,务必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则_无以进。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_龙王降雨,保佑丰收。投放现金的外国合作公司,必须_其在合约中的投放现金总值。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_了丰富的物候知识。A徜徉 祈求 声明 包含B徘徊 祈求 申明 包含C徘徊 乞求 申明 包涵D徜徉 乞求 声明 包涵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B 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达到了29.2万人,这叹为观止的数字雄辩地证明了知识的价值。C 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赁借在美丽的大脚中的出色表演,喜获今年百花金鸡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这消息不翼而飞,传遍街巷。D 世界上大凡秀色可餐的城市,不少是傍水而建的,这座一派江南情调的“高原姑苏”古城丽江,一身的风韵就是一个“水”字!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的话方音很重,_又说得快,我几乎没有听懂。这件事我记不大清,只有个_的印象。_群众提出的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迅速处理,而不应该束之高阁。A何况 大约 关于B况且 大约 对于C何况 大概 关于D况且 大概 对于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套理想的计算机教材,除了要有经验的教师参加之外,还应当有设计人员、心理学工作者的协同工作。B 市委决定把一些规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来,让广大群众监督,以达到弘扬正气的目的。C 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D 星期天的聚会上,小张的笑话说不完。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审美流程的梗阻对文艺作品的欣赏,通常是通过细节感受的积累,获得可感性,建立可信性,达到可悟性。细节的真实固然服从总体的真实,却又服务于总体的真实。作者在立意上缺乏真诚,会导致作品的全盘虚假,这种情况近年已不多见。但由于作者在修养上缺乏真知,在表述上失于真切,则往往导致细节的失真,这种情况却比比皆是。而细节的荒唐,哪怕是偶然的少量的荒唐,对作品真实性的破坏作用是很大的,在欣赏者的心理进程中每每起到“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汤”的败胃作用,使人“不忍卒读”。一次,我在屏幕里的诸葛亮口中,竟然听到一段十分摩登的语言:“矛盾已经激化到如此尖锐对立的程度”我就不想往下看,因为凭这一段话,就知道这个诸葛亮是编导们用纸扎成的,不是一千多年前那个历史的诸葛亮。再看下去,也许编导们会让他说出诸如“国与国之间要奉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之类更摩登的话来,我的时间赔不起,不变换电视频道更待何时!既然是看历史剧,就愿意进入历史的氛围,决不想去听历史人物“唱现代戏”。我的愿望其实很低,只要求编导们不要“只顾运笔历史中,不识历史真面目”。要想在主题上展现自己的史识,首先在细节上不违背生活的常识。国民党时代的军服,除有海陆空军的兵种差别,还有二十年代的日式、三十年代的德式、四十年代的美式的时代差别,这也是常识,但在某些影剧中的国民党军的服式,导演们就随心所欲地让角色“二、四、八月乱穿衣”,或想当然地任演员们混穿衣,更或以现代之心度当时之腹,为国民党“设计”了不伦不类的军装。国民党军队中有严格的传统规定,下级向上级敬礼时,上级未还礼以前,下级举在帽沿的手是不许放下的;室外行举手礼,室内必须行鞠躬礼。这些都属于稍知国民党内情的常识,而我们许多中青年编导,却缺乏这些常识,以致舞台上的这些细节,都按解放军的通例“现代化”了。古人有名还有字,友辈或下辈出于尊敬,是讳其名而只称其字的,而本人和上辈则可直呼其名不必称字,例如,黄兴字克强,但我们某些编导在这方面却很随便,让下级当面称剧中的黄兴为“黄兴公”,黄兴自己可以自称“我黄克强”,刚好弄反了,黄兴们早已作古,编导们怎么摆弄他们,要他们怎么自称或让他们怎么被称,他们都不会“来函更正”了,但我的常识却每每不安份,总爱站出来抗议,以致造成欣赏心理的梗阻。肠梗阻会造成消化过程的中断,欣赏心理的梗阻会造成审美流程的中断。“二、四、八月乱穿衣”式的失真细节或荒唐细节,如果出现于舞台或屏幕上,其败兴的程度,就不仅如白璧上发现了小瑕疵,简直有如珍馐中发现了死苍蝇。炮制者岂可不慎乎哉!7本文所举事例都是为了论证作者观点的,下列观点中没有被直接论证的是:A 细节的真实固然服从总体的真实,却又服务于总体的真实。B 作者在修养上缺乏真知,在表述上失于真切,则往往导致细节的失真。C 细节的荒唐,哪怕是偶然的少量的荒唐,对作品真实的破坏作用是很大的。D 欣赏心理的梗阻会造成审美流程的中断。8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细节失真和荒唐的现象?最恰当的选项是:A 人物语言和人物所处的时代不符,服饰不合当时的实情,称谓犯了常识性错误。B 人物行为和人物所处的时代不符,服饰和举止不合当时的实情,称谓犯了常识性错误。C 人物语言和人物所处的时代不符,服饰和举止不合当时的实情,称谓犯了常识性错误。D 人物行为和人物所处的时代不符,服饰不合当时的实情,黄兴的名与字起得不妥。9近年来文艺作品缺乏真实性或真实性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 作者在立意上缺乏真诚,导致作品的全盘虚假。B 作者在修养上缺乏真知,导致表述上失于真切。C 作者在表述上失于真切,导致细节的失真。D 作者在修养上缺乏真知,在表述上失于真切,导致细节失真。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对文艺作品的欣赏,通常是从对作品的细节的感受开始的,并通过细节感受的积累获得美感享受。B 文艺作品细节的失真都是由于作品的作者、编导者缺乏生活常识造成的。C 许多文艺作品的中青年编导在编导作品时,对作品的立意缺乏真诚。D 要想在作品中表现深刻的主题,就必须在创作中不违背生活的逻辑。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王庭筠字子端,辽东人。生未期,视书识十七字。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稍长,涿郡王修一见,期以国士,登大定十六年进士第。调恩州军事判官,临政即有声。明昌元年三月,章宗谕旨学生院曰:“王庭筠所试文,句太长,朕不喜此,亦恐四方效之。”又谓平章张汝霖曰:“王庭筠文艺颇佳,然语句不健,其人才高,亦不难改也。”四月,召庭筠试馆职,中选。御史台言庭筠在馆陶尝犯赃罪,不当以馆阁处之,遂罢。乃卜居彰德,买田隆虑,读书黄华山寺,因以自号。是年十二月,上国语及学士,叹其乏材,参政守贞曰:“王庭筠其人也。”三年,召为应奉翰林文字,命与秘书郎张汝方品第法书、名画,遂分入品者为五百五十卷。五年八月,上顾谓宰执曰:“应奉王庭筠,朕欲以诏诰委之,其人才岂易得?近党怀英作长白山册文,殊不工,闻文士多妒庭筠者,不论其文顾以行止为訾。大抵读书人多口颊,或相党。若东汉之士与宦官分朋,固无足怪。如唐牛僧孺,李德裕,宋司马光,王安石,均为儒者,而互相排毁何耶!”遂迁庭筠翰林修撰。承安元年正月,坐赵秉文上书事,削一官,杖六十,解职。二年降授郑州防御判官。四年,起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复为翰林修撰,扈从秋山,应制赋诗三十余首,上甚嘉之。明年,卒,年四十有七。上素知其贫,诏有司赙钱八十万以给丧事,求生平诗文藏之秘阁。庭筠仪观秀伟,善谈笑,外若简贵,人初不敢与接。既见,和气溢于颜间,殷勤慰藉如恐不及,少有可取,极口称道,他日虽百负不恨也。为文能通所欲言,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有聚辨十卷,文集四十卷。书法学米元章,与赵沨、赵秉文俱为名家,庭筠尤善山水墨竹云。(二十四史金史)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生未期,视书识十七字 满月B临政即有声 声响C若东汉之士与宦官分朋 朋友D遂迁庭筠为翰林修撰 提拔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 而互相排毁何耶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 其人才岂易得其皆出于此乎C 上因语及学士因击沛公于座D 起为应奉翰林文字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坐赵秉文上书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B 扈从秋山臣宜从,老不能C 他日虽百负不恨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 为文能通所欲言六艺经传皆通习之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庭筠聪明有才华的一组是: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稍长,涿郡王修一见,期以国士王庭筠所试文,句太长应制诗三百余首,上甚嘉之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庭筠仪观秀伟,善谈笑,外若简贵A B C 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庭筠从小聪明好学善写诗,应试的文章也很有文采,章宗认为他有才华,但行文不够老练,希望他能改进。B 王庭筠在馆陶任职期间,为官清廉,但文人嫉妒他的才能,因而诬陷他,使他被免去了官职。C 章宗认为人才难得,用人不应只看他的短处,因此决定把起草诏诰的重任委任给了王庭筠。D 王庭筠外表清秀伟岸,气质高贵,待人热情诚恳、百般体贴,从不把小小的恩怨放在心上。第卷(共105分)四、(共1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王庭筠其人也。译文:_(2)既见,和气溢于颜间,殷勤慰藉如恐不及。译文:_17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1)送魏二全诗四句都有写景,一二句和三四句所写之景有何不同?_(2)试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作者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否相同。_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3)牢骚太盛防肠断,_。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藏羚羊跪拜王宗仁(1)这是好些年前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至今,我每次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2)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逻卫士们的脚步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雪鸡、青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3)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一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卖来的钱,除自己消费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去拉萨朝觐要走一条布满艰险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4)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瞅见对面两步之遥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他丝毫没有犹豫,转身拿来杈子枪。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乞怜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手指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5)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跟前老是浮现着它跪拜的情景。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6)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7)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8)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9)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19为什么作者认为“故事的主人翁”是藏羚羊,而不是老猎人?(4分)_20“我每次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阅读文段,说出“深深一跪”在本文中昭示的深刻意义。(不超过50个字)(6分)答:21“一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老猎人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这三句话意在说明什么?后两句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的?(4分)答:_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有误的两项是:(4分)A 本文以“藏羚羊跪拜”为题,却从老猎手起笔,深入细致地描写了老猎人的内心矛盾,作者运用层层铺垫的手法,使得老猎人最后的转变成为合乎逻辑的结局。B 本文将藏羚羊人格化,文中对它临危不惧的神圣一跪的描写,是全文最激动人心的一笔,有荡气回肠之妙,令人读之哀惋凄恻。C 老猎人埋掉了杈子枪,结束了他的猎人生活。这是他心灵净化,人性复苏,环保意识回归的结果。D 本文故事的“主人公”是藏羚羊,而不是老猎人。这样能更好的表达主题,通过藏羚羊的被猎杀,呼唤人类作出理性的思考。E 作品语言遒劲而沉郁,与藏羚羊的命运、老猎人的心境和谐统一,构成了一种柔中含刚的艺术美。 六、(12分)23修改下面的句子,使它完整连贯。(2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是否定而是丰富补充了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_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分)画家用交错的点线,浓淡的笔墨,形体气势的开合,明暗虚实的互映,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物体形象完全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流开合之中!_2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我的心是深谷中的泉:他只映着了蓝天的星光。他只流出了月华的残照。他只啮咽着相思的歌调。_七、(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同在此时,从睡梦中醒来的狮子,它的脑海里闪现着这样一个念头:我必须能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则,我就会饿死。于是,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奔跑,就这样,新的一天开始了。人类的生存也正是如此。请以“生存的奔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B(A中“殚”、“箪”都读dn。“蝉”读chn,“禅”读shn;B中“歼”读jin,“忏”读chn,“纤”读xin,“迁”读qin;C中“娩”、“冕”都读min,“浼”读mi,“挽”读wn;D中“亢”、“伉”都读kng,“吭”读hng,“沆”读hng) 2B(“惹事生非”,“事”应为“是”) 3B(徘徊:无目的地来回走。徜徉:自由自在地往来。祈求:恳切地希望得到。乞求:向人讨要。声明:公开说明,一般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为表明某些问题或事件的立场或主张而发表的文件。申明:着重说明。 包含:包容,容纳。 包涵:宽容、原谅,多用于向人请求的话中。故此题答案为B。) 4D(A“迫不及待”意为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多指人的心情,这里指的是环境意识的启蒙,改为“迫在眉睫”较好。B“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该句用来形容人数多,不恰当。C“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此句应用“不胫而走”。D“秀色可餐”:形容妇女的美貌,后也形容花木、山林的秀丽。 5D(“何况”、“况且”均表示进一层,但前者用于反问语气,后者用于陈述语气。“大概”: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 “大约”: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关于”:表示引进行为或事物的关系者,这里指示对象,应用“对于”。) 6C(A缺谓语,应在“一套理想教材”前加上“编写”。 B“把公布出来”与“干部的思想道德”搭配不当 D歧义)。二、(12分,每小题3分) 7A(A项是较空泛的观点,本文所举材料未直接论证它。)8C(A、B、D的错误与C项对照即可看出。) 9D(A项不是本文论述的内容;B、C项表述不够全面。) 10A(A可在文章第一段中找到依据;B导致作品细节失真的原因,不仅是缺乏生活常识,还包括缺乏历史知识、文化常识等;C“立意缺乏真诚”错,应为“缺乏必要的知识”;D文章未论及此问题。) 三(15分,每小题3分) 11D(A周岁 B声望 C结党) 12B或C(“其人才”,“其”:这样的,“其皆出”,“其”:大概。C第一个“因”表承接,相当于“由于”“于是”;第二个“因”:趁机。A“而”:表转折,译为“却”。D为:担任,当) 13B(B从:跟从;A第一个“坐”:因;第二个“坐”:坐在;C第一个“负”:辜负;第二个“负”:使承担;D第一个“通”:表达;第二个“通”:普遍。) 14C(句是王修对他的看法,认为他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句是章宗的看法。句写王庭筠的外表。) 15B(并不是诬陷)第卷(选择题 共105分)四、(共15分) 16答案:(1)王庭筠是合适的人选。(2分。没有译成判断句的,扣1分) (2)和他见面后,(见他)脸上洋溢着温和的气色,热情诚恳,对对方百般体贴,惟恐有不周到的地方。(得分点为:既 殷勤 慰藉,各1分,共3分。) 17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1分),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1分) 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2分);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2分) 18(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风物长宜放眼量。(共4分,每小题2分)五、(18分) 19因为藏羚羊的特殊举动(或跪拜)表现了深刻的主题(2分);而老猎人只是完成这一主题的必要(或配合)人物。(2分) 20对生命的渴望、对人性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祈盼。(意思对即可。6分,每个要点2分) 21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意思对即可)(2分)通过细节(动作)描写来展现人物心理。(2分)22C、E(当时老猎人还不可能“环保意识回归”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故C项错;本文的艺术风格是阳刚的,说刚中含柔尚可,E项说柔中含刚则错)(4分) 六、(12分)23把“丰富”换到“补充”之后;(1分)在“马克思主义”后加上“的观点”。(1分) 24应改为“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结构上“笔墨”、“点线”、“明暗虚实”、“形体气势”相对应;“浓淡”、“交错”、“互映”、“开合”相对应。顺序上应着眼于最后一句“在笔墨点线的互流开合之中”。结构和顺序各占2分。如写成“浓淡的笔墨”“开合的形体气势”不给分,因为“开合的形体气势”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25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3分,句中的内容以及领属关系3分。七、(60分) 26(60分)作文说明 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发展等级,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等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50分一等(5041)二等(4031)三等(3021)四等(200)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大体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单薄中心基本明确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潦草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偏离题意没什么内容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符合文体要求发展等级10分深 刻丰 富有 文 采有 创 新(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4)材料丰富(5)形象丰富(6)意境深远(7)词语生动、句式灵活(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9)文句有意蕴(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有个性特征译文:王庭筠字子端,是辽东人。他生下来不到一周岁,看书时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