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前言儿童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刨根究底;由于受到遗传、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个概念、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儿童会给出不同的解释然而受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小学生逐渐丧失好问、好学的天性,有些学生还会因为压力、负担过重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英语这门学科对于绝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是相对陌生的,由于它的新颖,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的学习动机?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深化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起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好学、乐学。2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形成 启发式最早见于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也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长的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根据教师列举的一个例子,联想到相似的情境,促进不同问题的解决。学记里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的意思是:教师诱导而不让学生被动的被牵着走,师生之间就会和谐融洽;激励而不使学生感到压抑,学生就能感到学习是愉快的事;启发开导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不带替学生思考做结论,学生就肯积极地动脑筋。它是对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在西方启发式教学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提出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疑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言以对,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解答。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种方法的要义在于: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无知者,知其所知。3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启发式教学法发展到现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从学习理论上看,主要有布鲁纳的发现法,他认为学生不应当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他所提出的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赞科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他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而建构主义理论又是对它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者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解释。由于每个人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这一认知建构过程常常是通过参与共同体的社会互动而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面对新信息、新概念和新命题,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3)学习的情境性。知识不是脱离活动情境抽象地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4启发式教学的必备条件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均得到满足,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1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教育学科专业知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表征方式。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教师也不应断然否定,而应当从侧面加以引导,综合运用情境陶冶、言语说服、榜样示范等方法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逐步加以改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者,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课程的组织者,学生求知的启发者,以上都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创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最后,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用各种形式给出问题条件的机会,把握启发的度,有针对性的进行答疑和讲解,及时反馈和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对教学内容设问,对学生加以启发引导,否则学生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学什么,怎么学感到茫然无措。可见,正是教师提出的启发式问题,不断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使学生不断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4.2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启发式教学中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传统的教育教学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认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灌输教育、棍棒教育、题海战术等层出不穷,更不可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持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并不一定全部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需要学生依赖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整合、转化,进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4.3启发式教学对教材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教材强调知识本位,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而启发式教学所倡导的教材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的要求。这一教材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学习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例如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总词汇量表,替换和补充了部分词汇,对小学阶段的词汇(二级)也提出了弹性的要求,总量要求为600-700个词,词汇表列出434个核心词汇,其余由教材编者和教师按话题需要选定。此次修订对词汇表的呈现方式也作了较大的调整,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众所周知,每一个英语单词都有多种不同的意思,传统的词汇表列出词汇及其对应的释义,如果学生记住的这些单词及书上所列的中文解释,那么当他们遇到不同情景中的同一词汇时,就会用自己脑海中已有的观念去解释它,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阻碍学生对词汇、语境的正确理解。从长远角度来看,这还会阻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修订后英语课标对词汇表呈现方式的改变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要求。它说明教材不再过于强调学生对个别词义的背诵记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语篇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5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应用我把英语教学分为单词教学、语篇教学、语法教学三个部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5.1启发式教学法在单词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教授单词时,直接按照传统的方式把单词及其意思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抄写、记忆、默写,当然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学单词,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会厌恶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方式,甚至会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反感。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在讲授水果类单词时,教师可以用PPT呈现实物图片或者是实物,学生会感到好奇因此全身心关注教师下一步呈现做什么,在这种条件下,再展示该水果对应的单词,学生对该单词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和游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手拿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卡片(小组内成员喜欢的水果各不相同)教师手里拿着香蕉的图片,说道:“banana蹲banana蹲banana蹲完orange蹲”然后手拿橘子图片的学生说:“orange蹲 orange蹲 orange蹲完蹲”教师重复示范几遍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游戏。这样学生在游戏及与同伴的互动中巩固了新单词。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因其头脑中有一定的单词储备,教师教授时还要注意新旧单词之间的联系,及时对新旧单词进行归纳总结,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变换单词的首字母以形成不同的单词,如cat-bat,tall-ball, there-where,right-light等;变换单词尾字母形成不同单词的,如cap-cat,sit-six, bat-bag等;单词中加一个字母变成另一个单词的,如ear-hear,son-soon,bus-busy, air-hair等;记住中心词,通过添加不同字母变成多个不同单词的,如all-call,ball, hall, small等;教授复合词,可以先把学生学过且较简单的单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经过思考,在原单词基础上学习记忆新单词,如play,ground-playground, black,board-blackboard, book,case-bookcase等;教学生通过形与意的联想记忆单词,如bird把b和d看成是小鸟的两个翅膀,eye把y看成人的鼻子,两个e看成是眼睛,banana把a看成一个个的香蕉等。教师也要注重让学生去发现这类单词,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归类单词,达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实现不教”的境界。5.2启发式教学在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语篇教学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语篇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去联想围绕这个中心,教材可能会呈现哪些话题,如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Whats your number?教师在黑板上写下number这个词,让学生去猜。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和电话号码有关,有的学生会觉得和车牌号有关,有人可能认为话题和生日有关这一环节的开展,既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篇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出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同时教师所提的问题还得紧扣话题、凸显思路,培养和发展学生从整体上正确、全面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问题所用句型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有一定的坡度,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所提问题还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突出语篇的重难点,使学生掌握语篇的语言指向目标。例如北京版英语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Where are you from?新课呈现环节:1.通过PPT展示教材B部分的内容:Dear Debra Hull,How are you?Im from Hui Xin Li Primary School in Beijing.Its in the north of Beijing.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Im an English teacher.Chinese is my mother tongue.I miss you very much. Cindy 2.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提问:(1)Where is Cindy from? (2)Where is Hui Xin Li Primary School?(3)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Where is Beijing in China?3.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北京所在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方位单词并引出新单词east。4.教师通过提问(1)How many capitals are there in China?(2)How many cities are there in China?部分学生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加以总结:There is only one capital in a country,but there are a lot of cities.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区分“capital”和“city”。5.教师向学生出示三个不同方位的城市,如上海、西藏、海南的地图,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使学生理解句型(is in the east/west/north/south of China)6.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会说中文和英语,自己大概从一岁就会说中文,从而引出“mother tongue”并反复说“Chinese is my mother tongue”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Is Chinese your mother tongue?”“Is English your mother tongue?”“Whats your mother tongue?”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中的关键点和重难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利用中国文化背景促进学生对有关的西方文化的理解。 在语篇教学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掌握得如何,能否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表达方式,还有待教师进一步查证。此时,教师要创设一个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境,不断提出问题,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沈峰老师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6 Lets go by bus时的课堂实录:T:Look at me,please.Now,Im ill and tired.I want to go home.I need help.How can I go home?S1:By bus.T:Its too late.There is no bus now.S2:By taxi.T:Good idea.But I have no money.S3:Lets go on foot.T:Im ill and tired now.I cant walk any more.S4:Ill ride a bike and carry you home,OK ?T:OK,thank you.You are a kind boy.这段课堂实录,是在学生学过相关表达方式之后,教师活化了教材内容,通过创设“我在生病并且很累的情况下,采用哪种途径回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设计的问题也突出了语篇的语言知识点,使学生巩固重难点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应变能力、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5.3启发式教学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修订后的英语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二级)英语课程在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话题、功能)各个部分的分级标准。对语法知识的标准,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4个时态;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以及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只会暂时记住相关语法的形式,对其用法及使用情境没有深入的了解。而且学生对这些语法信息的编码不够到位,这些知识知识储存在短时记忆之中,很快就会被学生遗忘。教师怎样形象具体地把这些抽象的语法知识传递给学生,怎样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这些知识,需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逐步诱导,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展现相关语法知识。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第八中学的刘建平老师在讲授现在完成时时就很好地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他在教现在完成时引入时,教师在黑板上画画,边画边说:“Im drawing a picture on the blackboard.”待画完时说:“I have drawn a picture on the blackboard”(多说几次)开门时“Im opening the door”开门后说:“I have opened the door”(反复说have opened)然后引出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概念,接着提出一些动词让学生说出现在完成时结构,如open-have opened close-have closed然后教学生做动作,如关门,然后教师问:“Have you closed the door?”学生:“Yes,I have.”/“No,I havent.”教师事先把自己的书放在一个学生的桌子上,然后说:“I have lost my book.Have you seen it?”(先问未看见的学生),他/她答:“No,I havent.”再问看见的学生,他/她答,“Yes,I have.Look at the desk.Maybe its yours.”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到了教材的对话上。同时学生也对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国开自考考试题目及答案
- 历年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管理学 自考试题及答案
- 乐途考试题及答案
- 兰溪党员考试题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有色矿石磨细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丙烯酰胺装置操作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警用汽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石膏空心墙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山东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文科)
- 年产62万吨甲醇制烯烃(MTO)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 ICU患者的早期活动
- 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TSZUAVIA 009.11-2019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淋雨试验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GB/T 12730-2008一般传动用窄V带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课件
- 基层医院如何做好临床科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