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八年级语文3月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八年级语文3月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八年级语文3月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八年级语文3月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八年级语文3月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3月联考试题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窒息(zh) 羞涩(s)尘垢(gu) 呱呱坠地(g) b泛滥(fn) 譬如(p)惆怅(chu) 触目伤怀(ch) c混沌(hn) 颓唐(tu)锁屑(so)幸灾乐祸(xng) d彷徨(png) 瘟疫(wn)狼藉(j) 虚无缥缈(pio)2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 )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 )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 )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盏。a 翻过 剪出 燃起 b 翻过 裁出 燃烧 c 越过 裁出 燃起 d 越过 剪出 燃烧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武汉市近10万青年志愿者上街,引导市民文明过马路、排队候车,拉开了“武汉公交文明服务年”的序幕。b中国当代儿童没有儿歌可唱是文艺高度市场化运作导致的结果c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d据了解,高峰时期武汉市长途汽车客运站金家墩、宏基等客运站日均发送量可达4万人左右。4 将“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3分)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a)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b)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c)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d)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长亭古韵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其作用是管理治安、诉讼等事务。汉高祖刘邦就做过“泗水亭长”。另外,在边境上,还有一种“亭候”,是负责监视敌情的。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亭。但是,亭子专指建筑究竟始于何时,已经无法确考。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园冶屋宇说:“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概括起来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西晋祠的不系亭。取庄子中“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之意。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虚”。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依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空”与“无”的作用,与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不论是皇家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间、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亭是我国一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它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今天,虽然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基本丧失,但它们的美丽身影依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山水的胜处,在古典园林的深处,静静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5、 文章围绕亭依次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亭的演变历史 b亭的文化内涵 c亭的命名特点 d亭的建筑风格6、关于亭,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亭是历史上极为常见的一种传统建筑。b亭最初是指一种行政建制。c亭的基本建筑风格是简与虚。d从古至今,亭的主要功能是供人停留、休息的。7、 下面与文本内容相吻合的一项是( ) a一位历史老师对学生说:“中国亭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代,汉高祖刘邦就做过泗水亭长。” b有一些亭名寄寓了亭的建造者、命名者的情趣与志向。 c一位外国游客见到山腰的一座亭子感慨道:“把房子的墙拆掉,只留下几根柱子,居住在这里,可以极大限度地拥抱大自然,中国人真有创意!” d导游指着路边的一座亭子对身边的游客说:“亭子与其他建筑不同,它靠柱子支撑而不依靠墙,有一种中空不依的视觉效果,体现了儒家的精神追求。”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加:更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兵刃既接 既:已经 b或百步而后止 或:有时 c则何如 何如:怎么样? d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例句:王好战,请以战喻 a以其境过清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全石以为底 d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善用比喻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有明显的体现。 b本文用梁惠王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忡忡忧心开篇,提出问题。 c孟子认为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 d梁惠王治理国家尽心尽力。四(16分)1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第三题文言文划线句子)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课内)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2、根据提示填空(10分,每空2分)(1) ,波撼岳阳城。(2) ,病树前头万木春。(3) ,到乡翻似烂柯人。(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的意思是: ,隐喻 五、现代文阅读(共16分)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替代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尽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屈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它也可以很出世。他是萧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癫癫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贫,心灵上的丰衣足食。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13.作者从淡竹的、三个方面赞美了淡竹的精神以及像淡竹一样的人。(4分)14.本文语言优美,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15.文章主要写淡竹,为什么在第3-4段写到稻子、银杏、法国梧桐、千年古井?又为什么在第12段写到李白、陶渊明、郑板桥等人呢?(4分)16.结合本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从淡竹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4分)六、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8分)2014年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考评年。10月14日武汉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部署大会,号召全市上下再鼓干劲、决战决胜,全力以赴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实现武汉精神文明建设历史性跨越。同学对此此很感兴趣,决定开展以“支持创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7. 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两条标语(4分) 18.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文明创建”的了解,激发同学们对武汉市“创文”的热情,班级准备分小组上街宣传采访,使市民了解“创文”,自觉参与“创文”。你的同学小明认为此举浪费时间、耽误学习,不愿参加。请写一段话,劝说他参与活动。(80字左右)(4分) 我会说:“ 七、作文(50分)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砰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的甘露呢?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参考答案1. c 2.c 3.d 4.c 5.b 6.d 7.b 8.b 9.c 10.d2. 11. (1)译:我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那个国家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加多,这是为什么呢? (2)略12.(见教材)13直、空、淡,物质上清贫而心灵富足14. (示例)运用简练的语言、工整的句式,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人生观作对比,赞扬了物质上清贫,心灵上富足的一类人。15.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其他事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反衬出淡竹淡泊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