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地理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1).doc_第1页
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地理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1).doc_第2页
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地理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学习目标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结合实例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根据材料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该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控制 规模 p10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最紧迫的任务。 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具体策略 设立计划生育机构,进行宣传教育,落实节育措施,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节育技术服务,并把人口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 2、转变发展模式 p103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特征:以扩大 、增加 和提高 为目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它的后果是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特征:强调 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 和 ,减少经济经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具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特征。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a.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b.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清洁生产与传统末端治理的比较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必然的选择世界: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状态;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人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我们可以做到: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积极购买环保标志的商品;实行垃圾分类;减少过度包装;倡导简朴生活;拒食野生动物;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巩固练习 二、课堂思考题读右图,回答13题。(单项选择)1图中各点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bc d2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3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环境 ( )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热岛效应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遭受严重冲击的严峻形势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于2008年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次峰会评估了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据此回答45题。4因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美国和西欧b韩国和日本 c俄罗斯和中亚d非洲和拉丁美洲5在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遭受损失最大的企业类型是( )a能源导向型b资金导向型c技术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610题双项选择图10图10是“中、日、韩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示意图,图中资本拥有量(k/l)是指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拥有量(n/p)是指每10万人口平方千米的自然资源量。读图完成67题。6有关图中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a是中国b是韩国 c日本 d是中国7从图中可知,国企业在国城市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国(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研发能力强c劳动力资源丰富 d资本雄厚8美国在图示(图11)地区设置石油储备基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接近本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图11b接近石油输入港口c本地区石油资源丰富d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图12和图13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数量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910题。图12图139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有( )a化工产业 b服装玩具c家用电器d机械产业10近年来,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开始大量向苏北和皖中转移,原因是苏南地区( )a电子产品市场狭小 b劳动力工资高c地价昂贵 d开始发展大型重工业11读“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从1985年到200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快。其城市化过程具体表现在 ;其城市化过程本质表现在 ;其城市化过程的动力主要是 。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的规模。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口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描述他们发生了什么显著变化。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哪些问题?!( (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工业化 (2) 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较平坦;临海、水陆交通方便;濒临港澳、地处我国南大门;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港澳、欧美、日本等工业产业转移。 (3)外来人口增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