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外历史比较学案(1).doc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外历史比较学案(1).doc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外历史比较学案(1).doc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外历史比较学案(1).doc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外历史比较学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外历史比较学案一、近代中外历史比较的价值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史有了实质性意义,拉开了近代世界历史的序幕。拉开这一大幕的欧洲国家,率先登上历史舞台。14-18世纪的世界近代史主要是欧洲的近代史,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产生和发展,欧洲率先走向近代。对财富的渴望与追求,对基督教文明的执着信念,驱使欧洲人走向整个世界,伴随着血腥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亚、非、拉被迫卷入这一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被动承受者。按唯物史观的观点,这一现象和进程的根本驱动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与扩张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原料和市场的无限的追求,促发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又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整个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形成为一体。近代世界历史的主宰者是欧洲强国,中国等亚洲国家是被动的承受者。然而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等国家如何在被动中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通过中外对比可以发现一些脉络,得到有益的启示。二、近代世界部分考点一览时期阶段思想经济政治工人运动科技文艺14-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世界人文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英美率先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经典力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8-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诞生蒸汽机的发明浪漫主义文学、美术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德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进化论、电气技术的应用现实主义文学、美术;印象画派三、近代中外历史比较(角度的选择与点的确定)1政治:鸦片战争以前中英政治制度;2经济:工业化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与交通通讯工具的革新3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与近代西学东渐的潮流4科技:中西科技发展及影响5其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对同一时期中国的影响。四、近代中外历史比较例说1清对外政策与世界趋势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乾隆帝写过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这首诗表明了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据此回答:(1)此诗反映了当时清朝的什么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得以实施的经济基础。(2)结合当时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势扼要评价这一外交政策。2中英政治制度比较材料一 商业的发展使得种植葡萄和橄榄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结果产生了新的富户,但又使那些不能投资葡萄因或橄榄因的农民陷入贫困。贫困的农民由于竹不清债务而沦为半奴隶状态,显然几乎就要反叛。贵族统治者为制止这场阶级间的战事,便宣布紧急将权力交给一个名叫梭伦的商人。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某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摘选自人民日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上述状况导致古希腊产生了怎样的政治体制?(3分)3中西思想文明史比较材料一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百度百科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百度百科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6分)(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分)4工业文明时代大国崛起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 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1)西葡率先开启大国崛起这一历史大幕的条件是什么?材料二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英国诺丁汉大学 教授 郑永年(2)近代英、美、德三国是如何建立了近代国家制度,促进国家崛起的?图表一 1820185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205015810184045201211185039181515(3)据图表一,概括说明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对英国的大国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四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4)概括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图表二: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70321013231900207173019131461636(5)图表二和图表一相比,各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政治、经济、科技角度分析美德迅速崛起原因。(6)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5文明史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感慨地写道:“1897年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庆典活动使人不禁回想起60年来的种种往事。抚今追昔,一部历历在目、简洁明了的人类文明史展现在人们面前。400年前哥伦布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在这4个世纪中,几乎所有的非西方世界,不是沦为西方的统治,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自愿采用成功的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从而保持自己的独立。”结合历史,回答问题: (1)维多利亚女王即位时,英国有着怎样的世界地位?2)汤因比写作这段文字时,英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和殖民霸主地位分别受到了哪两个国家的挑战?说明理由。(3)用具体事例说明“非西方世界,不是沦为西方的统治,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自愿采用成功的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从而保持自己的独立”。(4)如何评价汤因比“一部历历在目、简洁明了的人类文明史展现在人们面前。”五、真题演练1马克思曾说:“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出现马克思所提的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和专制统治 b清朝皇帝不需要任何国外的手工业物品c中国根本没有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 d郑和下西洋这种做法没有持续下去2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3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欧风美雨的影响 社会变革的推动 服饰质地的不同 服装款式的差异a b c d4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的经历是 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a b c d5.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6“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7.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8.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材料二 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它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材料四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以上两段材料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2分)(2)比较材料三、四,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8分)近代中外历史比较之答案1、(1)政策:闭关锁国。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分)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者的侵扰,维护国家主权。(2分)但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且中西文化交往断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3分)2、(1)社会状况:商业发展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政局动荡。(2分) 政治体制:民主政治。(1分)(2)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分); 原因:小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