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在宗法系统里,天子和诸侯同时具有大宗与小宗的双重身份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宗法制主要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a b c d2.“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3.古今奇观第二十一卷老门生三世报恩中说:“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这反映了当时a. 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 b科举考试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科举考试限制了儒学的发展 d否定科举制的作用4.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5.清末某农民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占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9.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和房屋”(即相邻关系)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涤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材料主要说明该法a. 重在协调邻里关系 b条文清晰内容全面c. 注意协调私人财产关系 d. 保留习惯法的内容10.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a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c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11.现在驻英大使馆的中国外交官是来自少数民族的第一位女外交官傅莹,请问:她刚到达英国时携带的国书应递交给英国的:a.首相 b.内阁 c.女王陛下 d.外交大臣12.“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情况下发生的。”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材料表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开创了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c.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沙皇专制统治的严重束缚d.材料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提出了怀疑13.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是a俄罗斯走出低谷b中国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d日本、西欧的崛起15.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古先圣王倡导“先务於农”主要是为了 a安边境 b尽地利 c稳秩序 d抑商业16.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所立的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嗣后 如有不法棍徒(指织工),胆敢挟众叫歇(停工),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此碑可以作为研究清朝时期经济史的重要材料可以作为中国先于欧洲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的有力佐证从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资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封建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a. b. c. d. 19.文献通考记载:开宝(宋太祖年号)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赍(携带)券至,当日给付,不得住滞,违者科罚。下列有关材料中的“券”,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标志着飞钱的诞生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抑商政策的转变20.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21.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西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23.19世纪末的美国,金钱腐蚀权力的发展势头愈发不可遏制,实业和金融巨头聚敛了大量财富。凭借手中的金元,他们疯狂“收购”公职人员持有的政治权力。上述材料说明a美国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美国社会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政治腐败 d垄断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权的影响加强24.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c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d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江陵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命题人 宋东映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材料二: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商人很少出境的原因。(2分)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内地护照”的。(4分)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00本(3)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8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6.(12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中国从古至今城市变迁的写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里,有两幅清明上河图惊动全场,令人遐想无限:一幅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制作的“动”版清明上河图。这幅长128米、高6.5米、面积达832平方米的清明上河图,分为日景和夜景两部分,每四五分钟轮回一次。另一幅是中国国家馆“国之瑰宝”文物展区中的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取法宋本,画作长9.87米,比宋本长近一倍,高0.3米,画中人物超过2000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风格与宋版迥异,是后世众多版本的鼻祖,也是历代再创作版本中最好、价值最高的一幅。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荼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1)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在宋版清明上河图基础上增加了夜景,是否合理?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4分) (2)材料三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8分) 27.(16分)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材料三: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