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 高二政治 试题卷 说明:1、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是a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2随着人类实践及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对日全食、流星雨等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及最佳观测点,全球及我国许多天文机构和专家都能及早进行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3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由此可见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bc d4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是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哲学社会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b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d哲学社会科学能让人摆脱无知,能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5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这种观点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b否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蕴涵辩证法思想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6否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a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b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主观精神依赖于客观事物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7我们穿的衣服、喝的饮料、住的房子,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a.物质性 b.运动性 c.矛盾性 d.主观性8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9 国库也叫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10 下面漫画启示我们,意识具有心灵干涸的人,看不见生命里的春天。a计划性 b目的性c自觉选择性 d主动创造性11 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产生甲醇,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转变为廉价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课题解决不适应生产发展要求的高耗能问题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可行路径a b c d12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 b c d13 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至20个物种的功能和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a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运动的b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必须透过本质把握现象14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15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1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17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以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预言都能最终实现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a b. c d1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 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 b c d19古诗云:“眼外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c竹外桃花三两技,春江水暖鸭先知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0“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性的a b cd21.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逐渐走进百姓生活。我国农艺师近年来从外国引进农业新品,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引种农业新品成功说明规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a. b. c. d.22.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其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当初,不少人曾因担心人工生殖技术可能将培育出科学怪物或畸形人而进行激烈的争论甚至反对,现在,人工生殖技术不仅用于治疗不育症,而且为治疗癌症、胚胎干细胞研究等提供了线索和方向。材料说明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实践是适应认识的需要产生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23规律具有客观性是指a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规律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的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24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是说 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要敢于反对权威,就能树立创新意识要敢于否定,树立革命批判精神要不唯书、不唯上、抛弃旧有知识a b c d25一位速滑高手说:“一般情况下,速滑转弯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为最佳,这样滑跑起来更省力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上的“弯道”超越,也不是蛮跑,同样要讲方法、重技巧。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d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26.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2718世纪末19实际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a存在离不开思维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28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这一要求体现了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d个人与社会的统一29“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们体现的共同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30面对我国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局面,把节约习惯真正当作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把节约习惯真正当作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意味着a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 b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c意识与物质相互决定、相互转化 d.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按序分别为8分、10分、10分、12分,共40分)31、每年3月是两会召开的时间,南方日报曾刊登“以脚议政”才能克服“拍脑袋决策”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在利益群体纷杂、利益冲突纠结的当下,“两会”的意义不仅在于沟通公众和政府,还在于汇集各方意见。因此,代表委员们若要深入了解民情,就不仅要在庙堂之上以笔议政、以嘴议政,更应该深入江湖田野先期“以脚议政”。有些代表委员也愿意为民众说话,但他们往往不到底层调查,不亲近最基层的民众,不了解最基本的实际,这样的发言和提案往往可能有更糟糕的效果。代表委员只有“以脚议政”,才能更好地在“两会”这个言论平台上“以嘴议政”。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基本派别的知识,简要分析“拍脑袋决策”和“以脚议政”各自所属的阵营。(8分)32、请写出下列的名人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名人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谋事在人。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能变成真理。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33、新世纪以来中央已连续下发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这一系列文件既抓住了当时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怀,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背景年份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2006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2009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10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洪涝灾害频繁2011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推进农业发展2012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知识说明中央兴农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10分)34、“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探寻“水”中的哲理。水多洪涝灾害频繁。2010年,我国437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因灾死亡3222人,直接经济损失3745亿元。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国近2/3d 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水脏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定水策严守“三条红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污染)”,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兴水利珠江调水,引江济太,江水北调,一个调水工程使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为城乡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业的成功。(12分)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学号_试场号 座位号 密封线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高二政治 答题卷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 综合题(31题8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2分共40分)31.32. 名人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谋事在人。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能变成真理。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33.34.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政治 答案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ddccabacbc11121314151617181920ddaabbaaaa21222324252627282930ccadbccbdd四、 综合题(31题8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2分共60分)31(1)从哲学基本派别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分)(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以脚议政”属于唯物主义。(3分)(3)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拍脑袋决策”属于唯心主义。(3分)32、请写出下列的名人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