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 二 语 文本试题卷共10页,六大题18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评“抗日神剧”:暴力夸张罔顾公共理性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 :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让我们有着切肤之痛的历史与今相去不远。尽管中国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种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 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在“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了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是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抗日神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日神剧”之所以称为“神剧”,在于它们过度渲染和夸大了我抗日志士们的神勇与盖世神功,雷人桥段层出不穷。 b“抗日神剧”实际上是以抗日故事为包装的武侠剧、偶像剧,充斥着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元素,表现出类型化特点。c“抗日神剧”用“笑谈”的方式,不仅将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空洞化和游戏化,还将其变成了纯粹的暴力刺激。d“抗日神剧”为商业算计而植入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等内容,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也放弃了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那段抗战历史带给我们中国人切肤之痛,且距今不远,在文艺作品中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讲述是不太合适的。 b尽管“抗日神剧”慷先驱之慨的做法不可取,但是,剧中体现出的乐观、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 c认识抗战历史要看到侵略者的恶和近代以来我国的落后导致我们付出的巨大牺牲,这是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有的基本理性。 d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抛开过于精明的商业算计,突破观念简单化的状况,抛弃编造离谱的做法,真正将“民族大义”置于正确的位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可以不承担教育责任,但绝对不能罔顾公共理性,赤裸裸地宣扬人性中的某些本能欲求。b人的本能欲求可以通过电视剧中的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来实现“替代性满足”,但要实现人的心智平衡,还需要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的介入。c如果故事不离谱,也有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的介入,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就不存在内在共通性。 d如果文艺作品过分强化人们对暴力的依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谁就无关紧要了,因为它渲染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作品。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曰:“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忧:忧虑b而讽于仁自引去讽:暗示c有德不谙大计谙:懂得d帝遣行人存问存:慰问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c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d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被弹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译文:_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译文: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黄华,菊花。8这首诗情感丰富复杂,请概括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9本诗颈联在抒情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叙写陶渊明回到家中后喝喝酒、看看庭树的两句是“_,_”。(2)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写景的句子是“_,_”。(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能够淡然地对待世人对自己的议论的句子是“_,_”。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清 名梁晓声有段时期,子诚是我的学生,家在西南某山区的小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就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轮多姿。树、竹与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老妪慢慢离去,我不禁向那83岁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子诚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她丈夫便换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说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说,不仅要记忆好,还要嗓子好。她的丈夫还有一本事,便是脱口成章。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在人们,那是享受了娱乐的回报。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己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83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后者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不料子诚却说:“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却贪污受贿,原来不是个东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我又失语,不复再问什么,只默默听子诚说:“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按当日茶价的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我不禁再次失语。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珊,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的什么圣地。有一天傍晚下雨,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也已构成人格的侮辱。清名,清名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令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我之羞愧,亦因如此(选自微型小说选刊,略有删节)(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丈夫因为给乡亲们“说春”而在“破除迷信”运动时被关进学习班,徐阿婆为了所谓的清名不惜变卖家当换了两袋小米挨家还米,被乡亲们责备为太过矫情。b得知徐阿婆死后,“我”竟一时语无伦次,这是因为“我”深为自己曾经想给徐阿婆还清“赃款”而愧疚,觉得侮辱了徐阿婆的人格。c“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这句话表明作为佛教俗家弟子的徐阿婆虽然年事已高,步履蹒跚,可是内心里却十分虔诚执着。d子诚在文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徐阿婆的故事和“我”巧妙地连接起来;而“副县长”这一形象,则有力地衬托了徐阿婆的性格特点。e本文以西南某山区的小茶村为背景,具有较浓郁的乡土气息,人物形象清俊本真,小说语言朴实无华。(2)小说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 (3)徐阿婆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_ (4)作者文末慨叹,“清名,清名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令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请结合文本,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王 煜1941 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一问,年轻人刚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不久,书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因为太多,超过了行李托运的最大限量,只好想出这个办法。年轻人拿出了中山大学的教授聘书,安检员一看,只有27岁的人居然已经是教授,非常敬重,就此放行。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1936 年 9月,卢鹤绂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物理,辅修数学。第二年,卢鹤绂在科学实验中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为此,他发明了时间积分法,并在世界上第一次精确地测定了锂7、锂6的丰度比。他的发现被当地报纸报道,惊呼“中国人在称原子的重量”。他当年所测定的数值,被国际学界沿用了50多年。1941 年,卢鹤绂的博士论文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通过,这篇论文被美国政府列为涉及“制造第一批原子弹与原子反应堆”的绝密资料,直到战后的1950 年才以摘要的形式发表在美国核科学文摘上。获得博士学位后,还在蜜月中的卢鹤绂,毅然决定抛弃在美国的一切优越条件,和新婚妻子一起回国参与抗战。1941 年 11月,卢鹤绂抵达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任理学院教授。1942 年暑期,卢鹤绂夫人生下了长子,出院后,卢鹤绂开始操劳家务。每天,他背着孩子劈柴,做菜;地上鸡屎、牛粪满地。一日三餐忙完后,卢鹤绂在油灯下备课。在一座古庙里,他给大学四年级学生讲授理论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等课程。1944 年,卢鹤绂相继被流亡中的广西大学、浙江大学聘为教授。在向西途中,路经一个叫元宝山的地方。当地土匪出没,烧杀抢掠,大家都不敢前行。卢鹤绂当即带上一个体育教授上了山,成功说服土匪头子。第二天,土匪头子派人把卢鹤绂一行送下山,还送给他们代表土匪间“特别通行证”的杏黄色小三角旗,以保卢鹤绂一路畅行无阻。即使在战乱的环境中,卢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学术札记在炮火中也从未间断。他于1942 年写成、1944 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1947 年,卢鹤绂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做了介绍。在这两篇文章的基础上,他在美国物理月刊上发表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一文,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估算铀235原子弹及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此文一出,被美国文献和专著广泛采用,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称为“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1955 年,卢鹤绂进入了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在后来的11 位“两弹元勋”中,就有7 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教过的学生。在“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卢鹤绂仍坚持科研。他留下大量的中、英文科研笔记。他的日记和一般人不一样,在封面上标着“红”和“专”两类,“红”是记录日常生活,“专”则记录专业内容。他怕科研日记被人看到抓小辫子,就说“我是按照又红又专的要求写日记”。1995 年,81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绂坦然地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1997 年病故,为世人留下8大提纲44 项研究进展资料,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一。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卢鹤绂除了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他对京剧完全是无师自通,唱功、演技都是听来的、看会的。卢鹤绂特别喜欢谭派老生戏,他曾自豪地说,他不用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他还把京剧带到了物理课堂上。不时唱几句京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们都说,卢老师会演戏,有表演才华,有时还说一两句俏皮话,一边说着,他自己也笑了起来,露出金牙,金光闪闪,幽默的内容和丰富的表情,引得哄堂大笑。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其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选自2014 年 7月23日新民周刊,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被美国列为绝密资料的卢鹤绂博士论文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直到战后才以摘要形式在核科学文摘刊登,足见其价值巨大。b美国的休斯敦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以及我国的复旦大学,在卢鹤绂去世后,先后为他树立了铜像,以此来表彰他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c卢鹤绂在香港机场被拦了下来,是因为安检人员怀疑他在臃肿的大衣里藏着超过行李托运最大限量的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d卢鹤绂不仅在科学上勇攀高峰,敢于挑战权威,成就惊人,而且通过教学平台,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核物理人才,后来的“两弹元勋”一多半出自他的门下。e卢鹤绂在明尼苏达大学测定的锂7、锂6丰度比数值,之所以被国际学界沿用了50多年,是因为50多年来一直没有其他测定锂7、锂6的丰度比数值。(2)卢鹤绂能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一定是有原因的,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 (3)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请联系文本评价他的这种“戳天”行为。(6分)答:_ (4)文章结尾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他的“有故事”“有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2011年7月10日,达芬奇家具被指造假,同年12月,随着该公司拒付上海工商局133万元罚单,并否认造假,达芬奇再度陷入舆论的漩涡,此事一时闹得 。河面已 ,看去好像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这种精密工程出不得错,当要 ,岂能随便?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像它本身一样,没有禁锢, ,率性而为,美国的咖啡文化也不例外。a沸沸扬扬 隐隐约约 锱铢必较 不落言筌b沸沸扬扬 朦朦胧胧 锱铢必较 不落窠臼c纷纷扬扬 朦朦胧胧 斤斤计较 不落言筌d纷纷扬扬 隐隐约约 斤斤计较 不落窠臼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湖南日报报道,全景式反映三峡移民历程的我国首部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国家行动,已由极具实力的作家何建明先生完成。 b这篇论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世界经济走势作了深入的讨论,令人耳目一新。 c新郑农业资源比较丰富,该市在围绕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d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制难、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_,_。_;_。_,_。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 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于此a b c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社交、业余生活、饮食起居诸方面, 。细想想,这些习惯无一不是一点一滴慢慢形成的。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按着自己的习惯行事, ,坏的习惯带来不好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但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不同只在于坏习惯的形成往往是不知不觉的,好习惯的形成则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主观努力。坏习惯形成了,改掉颇不易;好习惯形成了,一旦松懈下来, 。我们应该明白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并学会用好习惯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一生。答:_ 17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环节),不超过80个字。(6分)答: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c(原文是说抗战精神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而非抗战精神本身成了 “暴力刺激”,且原文并无递进意味) 2b (根据文中“乍一看”可知,“剧中体现出的乐观、 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判断错误) 3c(反推错误,“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 ”是不可变更的前提)4a (忧:父母的丧事) 5d6c(“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亲家徐学谟。)7(1) 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 (译出大意给2分;“广”、主语省略句、“预”各1分) (2) 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译出大意给2分;“阳”、“附”、“阴”各l分)【参考译文】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文采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专横恣意的四件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职,三个人得以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评事雒于仁呈献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申时行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申时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万历十四年正月,光宗(朱常洛)五岁,而郑贵妃受到宠爱,生下了皇帝的第三子朱常洵,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被严厉训责。万历十八年,皇帝召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指令申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很久,下诏书说:“我不喜欢激动、喧扰。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劝告朝廷大臣不要烦扰皇上。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式的礼节制度。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内阁中也有奏章呈送进去。当时申时行正在假期,次辅许国把申时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申时行暗中呈上加封的奏章,进言说:“臣正在假期,起初事前并不知道。册立太子这件事,圣上的意思已经明确。张有德不懂得大计,希望皇上亲自裁决,不要因为小臣而妨碍了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中书黄正宾又论说申时行排斥陷害同僚,巧妙地避开首犯的罪责。两人都被罢黜官职。御史邹德泳又上奏,申时行极力请求退职。诏令他乘驿车回乡。万历四十二年,申时行八十岁,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诏书到他家门口,他就死了。令赠封他为太师,谥号文定。8怀乡思归之情,年迈多病之愁,仕途失意之恨。(答出1点给2分,3点6分)9运用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暮霭夕照中,寒鸦飞回古刹,野草蔓入荒城,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的仕途失意之感和怀乡思归之情。(“手法”2分,“意境分析”2分,“抒发的情感”点明具体情感或有这一答题步骤给1分。)10(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有“且”无“且”都可)11(1)选d给3分,选e给2分,选a给1分,选b、c不给分。(a“所谓清名”含有否定意味,不合小说的感情倾向;“太过矫情”也与原文的“太过认真”有出入。b对“我一时语无伦次”理解错误,应为“对徐阿婆的去世感到痛苦、惋惜;挂念徐阿婆是否已经还清了钱,保持了清名”。c“作为佛教俗家弟子的徐阿婆”无中生有。)(2)以景色秀美的茶村为人物活动环境,为塑造人物提供一幅清丽背景。景的清新优美衬托出徐阿婆心灵的淳朴美丽。(3分)把故事放在采摘春茶的时节展开,为下文“我”多次见到徐阿婆、了解徐阿婆做了铺垫。(3分)(要点:人物和情节两方面,每点3分,共6分)(3)命运坎坷,年高体弱。正直清白,惜名如命。坚定执著,毅力顽强。(每点2分,共6分。分析略)(4)含义:这是“我”对徐阿婆的感人故事所生发的感慨,既有对徐阿婆的由衷钦佩和深切同情,(2分)又有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人追名逐利迷失自我行为的揭露。(2分)看法:当今社会,确实存在着一些耽于名利不重清名、道德沦丧价值缺失的现象,我们应重视个人道德的修养,保持为人的清名,把灵魂放在高处。(2分)联系现实(2分,略)(能结合作品内容和当下社会现实加以分析,做到言之成理即可。共8分)12(1)选d给3分,选a给2分,选e给1分。(b项,美国大学之所以树立铜像是因为他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而复旦大学则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有故事、有情怀的人,不仅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