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教案.doc_第1页
《一枚金币》教案.doc_第2页
《一枚金币》教案.doc_第3页
《一枚金币》教案.doc_第4页
《一枚金币》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导语: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懂得金钱所包含的劳动价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钱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一枚金币。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预习检测; 通过预习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一位辛勤劳动、勤俭节约的父亲因为受不了他那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所以坚持让儿子去挣一枚金币,当儿子三次将金币交给父亲,父亲都把它扔了,儿子终于也受不了了) 由一枚金币我们认识了两个主要人物,还记得他们是谁吗?(板书:父亲、儿子)一个勤劳俭朴的父亲却把儿子给他的金币扔进了火炉里,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共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先看学习目标。(出师学习目标)4、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并感悟老人为什么坚持让儿子挣回一枚金币。3、懂得用劳动换取金钱,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5、检测词语 花钱如流水 懒惰 辛勤 省吃俭用 辩解 挣钱筋疲力尽 满头大汗 当牛做马 苦差事 受不了二、读懂人物,首先要读懂文章。通过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父亲几次把儿子交给他的硬币投入了火炉中?(三次)这三次儿子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将描写儿子表现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表现?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的9-28自然段,用“”画出父亲对待三枚金币的态度,用“”划出儿子的三次不同表现,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小组内交流,并完成下列表格,体会父亲当时的心情以及儿子的态度。(出示表格) (1)学生勾画。 (2)找到后读一读。填表格。第一次:父亲扔,儿子笑;第二次:父亲扔,儿子笑;第三次,父亲扔,儿子抓。 (3) 同样三枚金币,价值相等,遭受同样的待遇,儿子的反映为什么截然不同,变化如此之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前两次儿子对待金币的态度。 (4)读913自然段,说说儿子为什么笑?(说明儿子对扔掉的金币满不在乎)他在想什么?猜一猜这时父亲是什么心情? (5)读1420自然段,儿子为什么会笑?父亲心情又是怎样?(出示母亲说的话),体会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师小结:这两枚金币都是妈妈给的,金币来得这样轻而易举,儿子不可能珍惜,也无法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所以只是一笑置之,可当父亲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儿子的反映完全不同了。(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儿子又笑了起来,走开了。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二、理解儿子第三次的反应,感受儿子的“受不了”小组学习21-28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儿子语言和动作的词句,体会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出示25和26自然段生齐读一遍。2、请孩子们自己再轻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用横线划出这部分内容里描写儿子动作的词。(生汇报:跑、抓、叫)3、咱们将这些词带回句子中来读一读(生齐读)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儿子在想些什么?A、请用铅笔把儿子的想法批注在一旁。B、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感受。C、生通过交流,进一步补充、修改自己的批注(PPT出示要求)4、现在谁愿意来给大家谈谈你的感受?(指名说)生1:从“跑”(”抓“)这个词中,我体会到儿子可能在想:那可是我辛苦挣回的金币啊!我得赶快把它捡起来!师:你体会到了儿子怎样的心情?(生:着急)好,请你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儿子的着急。有点着急了,谁能读得比他更着急,(指名读)孩子们咱们一起像他那样着急地读一读。(生齐读)师:孩子们你们体会到儿子还在想些什么?生2:从“叫”这个词,我体会到儿子可能在想:爸爸你太过分了!我那么辛苦才得来的金币,你就这么把它扔了!师:儿子此时的心情怎样?(生:气愤、委屈、忍无可忍)请你气愤地来读读这一句(生读)谁想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男女生读)孩子们,你们能用句子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儿子此时的心情吗?生:受不了(以上内容根据生回答的实际情况来做调整)5、父亲把金币扔进火炉里,儿子为什么会这么受不了?请在文中找到答案(生: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6、儿子整整一个星期里都干了哪些苦差事?(生:帮别人收割庄稼、帮别人盖房子)师:作为一个平时花钱如流水,又懒惰的儿子,做这些事情,他还可能遇到那些困难?儿子在帮别人收割庄稼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生1:他在帮别人收割庄稼时,会不小心割破手。(师评:手被割破,伤口还要浸在水里,多痛啊!)生2:他在给别人收割庄稼时,可能会被虫子咬。(师评:脚上起了一个个小红疹,多难受啊!)师:他在帮别人盖房子时,又遇到了哪些困难?生1:他在给别人盖房子时,由于下大雨可能会从房顶上摔下来。(师评:摔得到处都是伤,还得忍痛爬起来继续干,多难啊!)师:以前的儿子是怎样的?像儿子这样懒惰,花钱如流水的人来盖房子,只会干些什么工作?他在做这些工作中会出现什么情况?生:他在挑水泥,搬石头的过程中,肩膀和手会被磨起很多血泡(师评:是啊!当这些血泡被磨破时,该是多疼啊!)7、除了课文中所说的,他还会干哪些苦差事?遇到哪些困难?(生自由说)师:是啊,儿子在干这些苦差事时,不仅会被蚊虫叮咬,而且还会因为天气影响或是自己经验不足而受累、受伤,当他做得不好的时候,别人还会怎样对他?(生:别人会嘲讽、讥笑他)8、当他做这些事,遇到这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时他会想些什么?生1:原来挣钱多不容易啊!生2:我终于知道父亲挣钱的艰辛了。生2:算了我还是不做好了,太辛苦了!可不行啊,这样的话我就挣不回一枚金币,父亲会对我很失望的。师小结:是啊!儿子在干这些苦差事,遭遇这些困难时,他才真正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和挣钱的不容易!9、金币终于拿到手了,此时儿子又期待着什么呢?(生:期待能得到父亲的肯定、赞赏、夸奖、拥抱、佩服)10、可儿子满怀期待地将这枚金币交给父亲时,父亲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PPT在句子中标明“烧”)你觉得这仅仅是在烧金币吗?(生:不是)还是在烧什么?(生:儿子的心、儿子的血汗钱)假如你是儿子你的心情会怎样?(生自由说)生1:我会很难受(师:是啊,自己好不容易才挣来这一枚金币,可爸爸却不相信,我难受啊!)孩子请你来读读儿子的话,读出儿子的难受。生2:我会很伤心(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父亲的肯定,确实很让人伤心)请你伤心地来读一读儿子的话生3:我会很气愤(师:是啊,自己挣来的血汗钱就这样被父亲扔进火炉了,真气人!)你再来读读儿子的话,读出儿子气愤的心情。11、大火里烧的可是儿子的血汗钱啊!所以儿子终于受不了了。课件出示:儿子看到父亲将自己辛苦挣得一枚金币扔进火炉里,再也受不了。他( )的叫到: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引导学生用填空的不同的语气词,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师引读: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生接读:“爸爸,你疯啦!.理解老人的“受不了”,体会老人的苦心1、老人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三次验证,非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不可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的第1 -8自然段,将你能够找到的原因画下来。2、老人为什么受不了?老人受不了什么?3、指导朗读:是啊!老人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对比刚才讲过的内容,我们知道,老人只是将儿子挣得一枚金币扔进火炉里,儿子就受不了了,儿子如此挥霍,老人怎么可能受得了呢?谁愿意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老人的话?课件出示: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起来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读出父亲对儿子的失望、愤怒)老人坚决地说:好,要是他行,就叫他挣钱去!哪怕挣一枚金币也好,我就把全部财产给他4、老人让儿子挣一枚金币,其实是希望儿子儿子也确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挣回了一枚金币,我想,他挣回的不仅仅是一枚金币,也懂得了1)明白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2)要学会珍惜劳动成果三、通过儿子三次反应的对比,感受父亲的用心良苦1、孩子们,我从你们的读书声中感受到儿子确实是受不了了,回想一下前两次爸爸扔币时儿子的反应还是怎样的?(根据生的回顾,PPT出示句子: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儿子又笑了起来走开了),孩子们你们从儿子的笑中体会到儿子对待前两枚金币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无所谓、不在乎)好,请你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儿子的无所谓。2、孩子们,儿子第三次的反应为什么和这两次的反应不一样?请你们分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讨论后请各小组选定代表做好发言准备。(PPT出示讨论要求)3、生汇报生1:因为前两次的金币是妈妈给的,所以儿子才觉得无所谓;而第三次却是儿子自己挣来的所以儿子受不了了。师:还有哪个小组的代表想来说说你们组的讨论结果?4、从儿子态度的转变中,你觉得儿子懂得了什么?(生:懂得了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四、课外延伸,情感升华1、看着儿子如此地在乎这枚金币,父亲终于相信儿子了。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老人是怎样说的。(PPT出示:这时老人说:“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生齐读。请孩子们猜猜:父亲还会怎样想?请你将父亲的想法写在这句话的一旁。(巡视过程中鼓励孩子多写)2、生汇报生1:看来儿子真的变了,我终于放心了!生2:通过这次经历,儿子知道珍惜金钱了,我可以放心的将财产交给他了!. 4.师小结全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那么,这个故事中那位高尚的人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师边说边把板书圈画成一个人脸状,指板书。)金钱是辛勤劳动,甚至流血流汗换来的,要知道珍惜。(四)联系实际,激情导行1.学了这一课,你怎么看待父母给你的钱?体会父母的辛苦,知道金钱来之不易。2.你今后打算怎么用他们给你的钱?3.是啊!我相信经过这次的磨练,儿子一定不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