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动力学基础(习题课)2012.12.12.pdf_第1页
化学动力学基础(习题课)2012.12.12.pdf_第2页
化学动力学基础(习题课)2012.12.12.pdf_第3页
化学动力学基础(习题课)2012.12.12.pdf_第4页
化学动力学基础(习题课)2012.12.12.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动力学基础 基本公式 反应速率定义式 r 1 V d dt 1 B d B dt cC dD P k 质量作用定律 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r k C c D d 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公式及特点 级数 反应类型 微分式 积分式 半衰期 K 量钢 零级 表面催化反应 dx dt k0 X k0t A 2k0 浓度 时间 一级 A P dx dt k1 a x Ln a a x k1t ln2 k1 时间 二级 A B P a b a b dx dt k2 a x 2 dx dt k2 a x b x X a a x k2t 1 a b ln b a x a b x k2t 1 k2a 浓度 时间 三级 A B C P a b c dx dt k3 a x 3 1 2 1 a x 2 1 a2 k3t 3 2k3a 2 浓度 时间 n 级 n 1 R n P dx dt k3 a x n 1 n 1 1 a x n 1 1 a n 1 kt A 1 a n 1 浓度 n 时间 k A exp Ea RT lnk k Ea R 1 T1 1 T2 阿仑尼乌斯公式 Ea RT 2 dlnk dT ZAB d 2 ABL 2 8RT A B 双分子互碰频率 Z AA 2 d 2 AAL 2 A MRT 8 A 2 碰撞截面 C d 2 AB 用简单碰撞理论计算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 k d 2 ABL 8RT exp Ec RT k 2 d 2 AAL A MRT 8 exp Ec RT 过渡态理论中用热力学方法计算速率常数 k kBT h C 1 n exp r G m RT kBT h C 1 n exp r S m R exp r H m RT Ea EC 1 2RT 几个能量之间的关系 Ea E0 mRT Ea r H m 1 B B RT 式中 B B 是反应物形成活化络合物时 气态物质系数的代数和 对凝聚相反 应 B B 0 6 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 A B 溶液 等体积相混合 发生反应 A B C 1 小时后 发 现 A 已消耗了 75 试问 2 小时后 A 还剩余多少没有反应 1 当该反应对 A 为一级 对 B 为零级 2 当对 A B 均为一级应 3 当对 A B 均为零级 求 A 作用完所需时间 解 1 1 1111 lnlnln4 111 0 75 kh tyh 当 t 2h 时 ln4 11 ln 21y 1 y 6 25 2 运用 a b 的二级反应公式 2 110 75 111 0 75 y k tayh a 1 3 h a 当 t 2h 时 31 21 y aa y 1 y 14 3 3 运用零级反应的公式 1 0 11 0 75kxayah tt 当 t 2h时 0 75a 1 2 ay y 1 5 1 y 0 5 表示A早已作用完毕 按零级反应计算 A作用完所需的时间t为 0 75 1h 1 0 t t 1 33 h 7 在298K 时 NaOH 与CH3COOCH3 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2 与NaOH 与CH3COOC2H5 皂化 反应的速率常数k 2 的关系为k2 2 8k 2 试问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当有90 的CH3COOCH3 被分解时 CH3COOC2H5 的分解百分数为若干 设酯与碱的浓度均相等 解 酯的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11 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 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为总碳量的1 10 10 13 某考古 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 经分析14C 的含量为总碳量的9 87 10 14 已 知14C 的半衰期为5700 年 试计算这灰烬距今约有多少年 解 可认为树木在燃烧的同时死去 放射元素的蜕变为一级反应 41 1 1 2 ln2 1 22 10ka t 13 4114 1 111 10 10 lnln888 5 1 22 109 87 10 a ta kaxa 14 反应Co NH3 5F2 H2O H Co NH3 5 H2O 3 F 是一个酸催化反应 若反应速率方程 为r k Co NH3 5F2 H 在指定温度及初始浓度条件下 络合物反应掉 1 2 和 3 4 所用的时间 分别为t1 2和t3 4 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Co NH3 5F2 0 mol dm 3 H mol dm 3T K t1 2 h t3 4 h 1 0 10 0 01 298 1 0 2 0 2 0 20 0 02 298 0 5 1 0 3 0 10 0 01 308 0 5 1 0 试根据实验数据求 1 反应的级数 和 的值 2 不同温度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 值 3 反应实验活化能Ea 值 解 1 因为H 为催化剂 虽参与反应 但并不消耗 所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浓度不变 所 以r k Co NH3 5F2 k k H t1 2 t3 4 1 2 这是一级反应的特征 1 k 1 k H 1 k 0 01 mol dm 3 k 2 k H 2 k 0 02 mol dm 3 对于一级反应 t1 2 ln2 k 所以 3 1 2 12 3 1 21 2 0 02 2 1 0 01 kmol dmt k tk kmol dm 1 2 1 1 2 2 1 02 0 51 t h th 所以 1 速率方程为r k Co NH3 5F2 H 2 k k H ln2 t1 2 31 3 1 2 ln2ln2 29869 3 0 011 0 kKmol dmh mol dmh Ht 3 3 1 2 ln2ln2 308138 6 0 010 5 kKmol dm mol dmh Ht 3 308K 11 ln 298K 298K308K kEa kR Ea 52 89 kJ mol 1 15 当有碘存在作为催化剂时 氯苯 C6H5Cl 在CS2 溶液中有如下的平行反应 设在温度和碘的浓度一定时 C6H5Cl 和Cl2 在CS2 溶液中的起始浓度均为0 5 mol dm 3 30min 后有15 的C6H5Cl 转化为邻 C6H4Cl2 有25 的C6H5Cl 转化为对 C6H4Cl2 试计算 两个速率常数k1 和k2 解 C6H5Cl Cl2 HCl 邻 C6H4Cl2 t 0 0 5 0 t 30min 0 5 x1 x2 x1 C6H5Cl Cl2 HCl 对 C6H4Cl2 t 0 0 5 0 t 30min 0 5 x1 x2 x2 x1 0 5 mol dm 3 15 0 075 mol dm 3 x2 0 5 mol dm 3 25 0 125 mol dm 3 x 0 075 0 125 0 2 mol dm 3 20 某溶液中含有NaOH和EtOAc 浓度均为0 01 mol dm 3 在298 K时 反应经10 min 有39 的EtOAc分解 而在308 K时 反应10 min有55 的EtOAc分解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r k NaOH EtOAc 试计算 1 298 K和308 K时反应的速率常数 2 该反应的活化能 3 293 K时 分解50 EtOAc所需要的时间 解 该反应为a b的二级反应 1 利用此类二级反应的定积分式 1 1 y k tcy 1 1 1 3 10 39 298K 6 39minmoldm 10min 0 01mol dm 1 0 39 k 3 1 1 3 10 55 308K 12 22minmoldm 10min 0 01mol dm 1 0 55 k 3 2 该反应的活化能Ea a2 11 11 ln Ek T k TR TT 2 a 11 308K 11 ln 298K 8 314J molK298K308K Ek k 1 a 49 47kJ molE 3 293 K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1 11 308K 49 47kJ mol11 ln 293K 8 314J molK293K308K k k 1 1 293K 4 55minmoldmk 3 反应半衰期为 1 31 13 2 11 293K 0 01mol dm4 55minmoldm t ck 1 2 22 0mint 26 气相反应合成HBr H2 g Br2 g 2 HBr g 其反应历程为 1 Br2 M 2 Br M k1 2 Br H2 HBr H k2 3 H Br2 HBr Br k3 4 H HBr H2 Br k4 5 Br Br M Br2 M k5 试推导HBr生成反应的速率方程 0 5 22 2 HBr H Br HBr 1 Br dk dt k 其中 1 0 5 2 5 2 k kk k 4 3 k k k 提示 以稳态近似理论处理 证明 以HBr表示的速率方程如下 22324 HBr Br H H Br H HBr d kkk dt 1 采用稳态近似法 对 B和 H做稳态近似 得 r 2 12223245 Br 2 Br M Br H H Br H HBr 2 Br M 0 d kkkkk dt 2 22324 H Br H H Br H HBr 0 d kkk dt 3 1 3 得 3 HBr 2 H Br d k dt 2 4 2 3 得 2 125 2 Br M 2 Br M 0kk 即 1 1 2 2 5 Br Br k k 5 5 代入 3 得 11 122 222 5 324 H Br H Br HBr k k k kk 6 6 代入 4 得 13 122 232 5 324 2 Br HBr Br HBr k k k kd dtkk 7 7 式分子 分母消去 32 Br k 并令 1 0 5 2 5 2 k kk k 4 3 k k k 得 0 5 22 2 HBr H Br HBr 1 Br dk dt k 证毕 32 实验测得气相反应I2 g H2 g k 2HI g 已知反应是二级反应 在673 2K 时 其反应速率常数为9 869 10 9 kPa s 1 现在一反应器中加入50 663kPa 的氢气 反应器中已 有过量的固体碘 固体碘在673 2K 的蒸气压为121 59kPa 假定固体I2 和它蒸气很快达平衡 且没有逆反应 1 计算所加入的氢气反应掉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2 证明下面机理是否正确 1 1 2 2 k k IgI g 快速平衡 K k1 k 1 2 2 22 k HgI gHI g 慢步骤 解 222 HI rk ppk p I k kpI2 1 22 HI rk pp 9 86 10 9 121 59 pH2 1 20 10 6s 1 pH2 对于H2 g 为一级反应 t1 2 H2 ln2 k 5 78 105s 2 2 2 2 1 2 HI d HI rk dt pp I 根据第一步快平衡 当达到平衡时 则有 2 2 11I k pk p 2 22 1 1 II k 2 I ppKp k 222 2 12 2 1 1 2 HIHI d HIk k rk pppp dtk k 12 1 k k k 式中k为表观速率常数 所得速率方程是二级反应 说明该反应机理是基本合理的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二 1 在300K时 将1 0g O2 g 和0 1 g H2 g 在1 0dm3的容器内混合 试计算每秒钟 每单位体 积分子碰撞总数 设O2 g 和0 1 g H2 g 为硬球分子 其直径分别为0 339nm和0 247nm 解 dAB 1 2 dO2 dH2 1 2 0 339 0 247 nm 2 93 10 10m 22 22 1 32 0 2 016 32 02 016 OH OH MM g mol MM 2 231 253 133 1 06 022 10 1 88 10 32 01 10 O N gmol m Vg molm 2 253 2 99 10 H N m V 22 2 8 OH ABAB NN RT Zd VV 2 10253253 3 142 93 101 88 102 99 10mm m 11 31 8 8 314300 3 14 1 90 10 J molKK kg mol 33 2 77 10 mS 1 4 已知乙炔气体的热分解是二级反应 其能发生反应的临界能Ec 190 4kJ mol 1 分子直径为 0 5nm 试计算 1 800K 100Pa时 单位时间 单位体积内的碰撞数 2 求上述反应条件下的数率常数 3 求上述反应条件下的初始反应速率 解 1 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则 3 3 11 100 10 15 03 8 314800 pPa Am RTJ molKK ol m 2 22 2 AAAA A RT ZdLA M 22 923 2 3 140 5 106 022 10mm 1 ol 11 2 3 8 314800 15 03 3 14 26 10 J molK mol m kg mol 31 K 3431 3 67 10 mS 2 2 2exp c AA A ERT kdL MRT 2 92 2 3 140 5 106 022 10mm 31 ol 11 31 8 314800190400 exp 3 14 26 108 314 800 J molKK kg mol 1 53 9 97 10mol mS 1 3 r k A 2 0 023 31 mol mS 6 已知液态松节油萜的消旋作用是一级反应 在458K和510K时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k 458K 2 2 10 5min 1和k 510K 3 07 10 3min 1 试求反应的实验活化能Ea 以及在平均温 度时的活化焓 活化熵和活化吉布斯自由能 rm H rm S rm G 解 根据Arrhenius公式 2 11 11 ln a Ek kRTT 2 代入数据 解得 Ea 184 4 kJ184 4 kJ mol 1 458510 484 2 TK 1 115 484484184 411 lnln 4588 3144584842 2 10min kKkKkJ mol kKJ molKKK 1 1 解得 416 4842 97 10min4 95 10kKs rma HERT 184 4 kJ mol 1 8 314J mol 1 K 1 484K 180 4 kJ mol 1 1 expexp n rmrmB SHk T kc hR RT 2313 61 34 1 38 10484180 4 10 4 95 10expexp 6 626 108 314 484 rm SJ KK s J sR 解得 22 2 J mol rm S 1 K 1 rmrmrm GHT S 169 7k J mol 1 18 Lindemann单分子反应理论认为 单分子的反应历程如下 a 1 k AMA M b 2 k AMA M c 3 k AP 1 请用推导证明 反应速率方程为 1 3 23 k kA M r kMk 2 请应用简单碰撞理论计算469 时的k1 已知丁二烯的d 0 5nm Ea 263kJ mol 1 3 若反应速率方程写成r ku A 且k 为高压极限时的表观速率常数 请计算ku 2 k 时的 压力p1 2 已知k 1 9 10 5s 1 4 实验测得丁二烯异构化在469 时的p1 2 0 532Pa 试比较理论计算的p1 2 理论 与实 验值p1 2 实验 之间的差异 对此你有何评论 解 1 反应速率方程为 3 d P rk dt A 用稳态近似法将中间产物浓度用反应物浓度代替 123 0 d A kA MkAMkA dt 1 23 kA M A kMk 1 3 23 d Pk kA M r dtkMk 2 Ec Ea 1 2 RT 263 1 2 8 314 742 259 9 kJ mol 1 2 2exp c AA A ERT kdL MRT 1 1131 9 10 10mol mS 2 2exp a AA A ERTe kdL MRT 1 1131 9 10 10mol mS 3 高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