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伙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伙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伙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伙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伙牌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友情提示:评价标准:字迹工整,答题规范,无乱涂乱改现象。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冷静思考,认真作答。相信你能考出好成绩。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将句子工整抄写一遍。(2分)放飞理想俦躇满志,敢于拼搏义气风发 2、给句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隘( )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宽容回归。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就会在你眼前层层打开,一路过去,花香就会在你的鼻间醉人地萦( )绕,彩蝶就会在你的身边曼妙地起舞。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好文章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言不必一味追求华丽,闪烁其辞。b.刚上初一,部分同学经常抱怨:文言文太深奥,不可理喻。c.市领导对环保志愿者说:“义工的贡献是罄竹难书。”d.虽然对生活谈不上有什么真知灼见,但是,我有做人的底线和生活的乐趣。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两会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b、良好的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d、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5、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a b c d6、名著知识填空(2分)英国女作家 的经典作品简爱,讲述了女主人公在 当家庭教师,并最终冲破重重阻碍与男主人公相伴一生的人生经历。7、古诗文默写(8分)野芳发而幽香, 。 ,西北望,射天狼。无可奈何花落去, 。 安得广厦千万间, 。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并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来形容祖国的明天。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 十则中的语句填空)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班级准备开展“感恩母亲节”主题班会,打算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小静觉得妈妈衣着土气,不够入时,不想让她来参加,对此,你打算怎样劝说小静改变主意?(2分) 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恩深似海,终生难报还。今年的5月11日是母亲节,班级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主题是“献给母亲的歌”,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为营造班会的气氛,请你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不得引用材料中的语句。)(2分) 请仿照下面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分)形式一:歌声传情,吟唱母爱 形式二:童年趣事,回忆母爱形式三: 形式四: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父母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请你确定一个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具体方式。(2分)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当我1岁时,妈妈为我洗澡喂奶,我却以整晚的吵闹来报答她。当我10岁时,母亲反复叮嘱我要养成良好习惯,我却认为母亲太罗嗦。当我20岁时,母亲问我有没有心上人,我却说“这不关你的事。当我50岁时,母亲生病需要照顾,我还会唠叨着说:“父母有时也会变成晚辈的负担。然而有一天,母亲永远离我而去。“子欲养而母不在”,我永远的失去了报答母亲的机会,这让我后悔,让我心痛。上面的话是一位知名学者在一本书中告诫青年人的。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呢?三、阅读赏析(一)诗词赏析(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0、本诗描绘了 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 的伟大抱负。11、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二)文言文比较阅读 (10分)【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乙】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选自郑燮板桥集外诗文,有删节) 注:寝:丑陋。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屈曲委蛇():弯曲。此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委蛇,同“逶迤”。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亦不详其姓字 详: 每有会意 会: 或对客不听其语 或: 少长 少: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时人莫之许也 b. 以乐其志 遂许先帝以驱驰c.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置酒而招之 d. 不苟同俗 苟富贵无相忘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 15.甲文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_ _”; 乙文的主要内容是_ _。(2分) 16比较阅读两篇文章,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上有何不同。 (2分)(三)现代文阅读每一棵草都会开花(13分)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问:“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静。b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17.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2分) 18.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3分)19.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请列举至少两处。 (2分)20.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我选: 赏析:2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怎样的主题?(3分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3分)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就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实现自我的超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当今文学作品能够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选自2013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2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3.文章开头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2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3分)25.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6.结合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2分)四、写作(50分)题目一:年少多梦,花开有声。莘莘学子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