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阳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 60分钟 试卷总分:60分一、选择题1据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是指( )宗法制遭到破坏分封制遭到破坏 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郡县制受到挑战a b c d2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道,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咸阳城的修建,反映了当时社会( )a天文历法知识的发达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皇位独尊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3某学者这样评价一种政治体制:“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4“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6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7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益,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制衡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宰相权力被分散9.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皇权 b打破了门第限制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10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1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12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1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元代14“(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 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1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16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民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a b 二、问答题1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职责。(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3分)18地方政权组织的建立,是国家政权重要的组成部分。观察下列历史地图,分析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趋势,对于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意义。 图春秋时期 图唐朝 图元朝请回答:(1)图和图分别反映了哪种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导致了哪些危害?(4分)(2)概述秦朝、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简述行省制度的意义。(5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b 4d 5a 6c 7b 8d 9a 10b11c 12b 13b 14c 15b 16.a二、问答题17参考答案:(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6分)(2)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6分)(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清朝达到顶峰。(3分)17参考答案:(1)制度:分封制和节度使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