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阳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a西周的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b镐京与殷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c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d突出鲁齐在诸侯中的政治地位2. 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学在官府 b有教无类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3. 战国时期,法家曾经有一个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这一比喻实质是主张 a保护物权 b舍利取义 c严刑峻法 d奖励军功4.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这反映出该法的特点是a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b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c体现了法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5.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等级乐队乐舞王四面八佾诸侯三面(缺北面)六佾卿大夫二面(缺北和东)四佾士一面(只有南面)二佾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c. 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6北魏李安世就均田问题上疏“臣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这表明他主张 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恢复井田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c增加土地租税以保证财政收入 d维护私有制前提下限制土地兼并7.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8.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b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d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9. 美国人科恩在布哈林一书中说:“斯大林的政策人为地制造了19321933年的饥馑,俄国历史上最可怕的饥馑。”50多年后真理报报道:“1932年和1933年冬春相交之际,饿死的人大约有三四百万。”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苏联经济缓慢发展的结果 b新经济政策不适合苏联的国情 c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d苏联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10.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11.“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晋之宗家祁倶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以上材料表明a秦朝开始设立郡县 b秦之前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c东周时期诸侯争霸 d秦统一中国前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12.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其主要目的是a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b从语言上重构意识形态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13.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4.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1979年中央又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我国国民经济经历的一次全面调整。与前者相比,后者a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为重点 b是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进行的被迫调整c结束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行的主动调整15. 如果继续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上述两难命题可以反映 a胡佛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败 b罗斯福新政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c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在苏联的表现 d英国撒切尔新政府改革福利制度的背景16.“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 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7.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亦称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由英皇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它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 a.印度、香港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政府矛盾日趋尖锐c工业革命的影响 d东印度公司自身管理不善18.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19.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1905年,清廷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0年,清廷下诏将筹备立宪之九年期限缩短之五年;1911年,设立责任内阁,阁员共13人,汉人占4人,满人中皇族又占7人。清末“新政”的上述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a确立了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b巩固了满族贵族的政治统治c践行了百日维新的一些主张 d民族资产阶级得以进入政权核心20孙中山于1912年3月5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辫发之制,悉丛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社会风气 b.恢复汉族传统c.废除专制统治 d.革除满清恶俗21.1934年美国政府通过了银购入法、购银发案、白银国有令等法案,这些法案以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发行银劵、白银收归国有等为主要内容。这些举措导致的结果之一是a.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b.强化了美国的金本位政策c.使世界白银价格跌势加快 d.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2.1957年联邦德国政府颁布了反对限制竞争法,该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企业或企业协会为共同签订的协议和企业协会的协议,违反该规定者,均属违法行为,并处以1万至100万马克的罚款。”这说明当时的联邦德国a.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 b.限制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c.经济领域出现了垄断现象 d.奉行混合市场经济的政策23.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盐商妇有如下描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材料中白居易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 b.盐铁尚书执行政策不力c.州县的盐利比中央政府少 d.州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4. 西汉的氾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节,晚种则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可种美田。”这主要说明a.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c.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5题22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8分,共52分。)25. (22分)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据所学知识,指出在近代之前这些因素有何变化。(6分)材料二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2)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材料三 下图反映了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回国投资情况。(单位:元)(3)据材料三,指出19271936年东南亚华侨回国投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0分)26.(12分)运用历史思维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历史素养。阅读示例,完成下列要求。示例:“工农武装割据”(1)背景: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位一体的红色政权建设思想。首先,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其次,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再次,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3)影响: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是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的理论武器。(4)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关系: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有着本质不同。军阀割据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建立的反动武装集团,它既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又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代表了工农大众的利益。仿照示例,从经济史方面任选一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解析。(要求:概念的选择须从经济史方面入手;要素分解全面、科学;对要素的解析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7.(18分)在英国的历史进程中,其政治和经济调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6分)材料二 1820193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