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任务型听、评课策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任务型听 评课策略研 究 姓名 王凌珏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英语学科教学 指导教师 汪腊萍 20070401 摘要 本文以切实提高广大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为目标 旨在通过任务型 听 评课策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听 评课态度 加深对听 评课是教学研究和提 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步骤的认识 促使教师们在听 评课活动中不再只是看 听 和记 更多的是想 析和说 变被动为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和分析 引导教 师积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并积极地从别人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设计的反思中 获得经验和教训 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实践 在实践中进步 本文共分五章 文章的开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 通过调查研究英语教师听课 评课等日常性教研 活动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 指出了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较弱以及 教师们在听 评课时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的现实问题 第二章 从理论的角度展示了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原则和基本特点 阐述了任务型听 评课策略 的依据 内涵与基本原则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 第三章进一步对听 评课策略加 以分析研究 并提出了听 评课策略所涉及的任务设计的具体内容 方法和原则 第四章主要叙述如何通过参照组和实验组将听 评课策略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 考 察并分析其实际运用效果 第五章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 是对本文提出的问题 在 理论指导下的策略设计以及具体实践工作及其结果的全面总结 指出任务型听 评 课策略可以改变教师对听 评课的态度 相对于传统的听 评课模式 任务型听 评课策略使听 评课效率提高 效果增加 确实能提高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 力 教师们通过任务型听 评课策略 积极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课堂教学设计 并积 极从他人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获得经验和教训 从而充分利用好听 评课这一日常教 研活动来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关键词 任务型听课 评课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反思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a i m st ow o r ko u tw a y st oi m p r o v et h eE n g l i s hl e a c h e r s l e s s o nd e s i g n i n g c a p a b i l i t yv i at a s k e d b a s e d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e v a l u a t i o ns t r a t e g y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 t h ep a p e rp o i n t so u tt h a tt h et e a c h e r ss h o u l dn o to n l yl o o k l i s t e na n dn o t e w h i l eo b s e r v i n ga n de v a l u a t i n gt h el e s s o n so fo t h e rt e a c h e r s b u ta l s ot h i n k a n a l y z ea n d e x p r e s st h e i ro w nV i a v p o i n t sa f t e rt h e yt a k ep a r ti no b s e r v i n ga n de v a l u a t i n gt h el e s s o n s i no r d e rt od e v e l o pt h et e a c h e r s a w a r e n e s so f r e f l e c t i n go nl e s s o nd e s i g n i n ga n dg a i n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o fl e s s o nd e s i g n i n gf r o mo t h e rt e a c h e r s F i n a l l y i td r a w s a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 s t r a t e g yw h i c hw i l lb eh e l p f u lf o rm o r ee f f e c t i v ea n de f f i c i e n tl e s s o nd e s i g n i n ga n dc l a s s 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e v a l u a t i o n sf o r t h eh i g hs c h o o lE n g l i s ht e a c h e r s T h i s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 i n t of i v ec h a p t e r s I ts t a r t sw i t ht w os u r v e y s n a m e l yT h eS u r v e yo fC l a s s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E v a l u a t i o no fL u w a nH i g hS c h o o lE n g l i s hT e a c h e r sa n dT h eS u r v e yo yC l a s s D e s i g n i n gC a p a b i l i t yo f L u w a nH i g hS c h o o lE n g l i s hT e a c h e r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da n a l y z e s t h er e l a t e dp r o b l e m sw i d e l ye x i s t i n gi nE n g l i s ht e a c h i n gi nh i g I ls c h o o l s I nt h es e c o n d c h a p t e r t h e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 p r i n c i p l e sa n d f e a t u r e so fl e s s o nd e s i g n i n g a n da l s os e t sf o r t ht h er e f e r e n c et h e o r ya n db a s i cp r i n c i p l e s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t h e o r y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c o m e su pw i t ht h et a s k b a s e d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e v a l u a t i o ns t r a t e g y a n d o u t l i n e s t h ed e t a i l e dc o n t e n t r e l a t e dm d d l o d sa n dp r i n c i p l e sw i t l lt h ep u r p o s eo f i m p r o v i n gt h et e a c h e r s c l a s sd e s i g n i n gc a p a b i l i t yb yr a i s i n gt h ea 聃 a 朋e s so fr e f l e c t i o n O i lc l a s sd e s i g n i n g I n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 t h ep a p e rd e s c r i b e st w oe x p e r i m e n t sw h i c hh a v e c o m b i n e dt e s k b a s e d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e v a l u a t i o ns t r a t e g yw i t ht h ep r a c t i c a l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e v a l u a t i o n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 i ra c t u a lf u n c t i o n so ni m p r o v i n gt h e t e a c h e r s l e s s o nd e s i g n i n gc a p a b i l i 啦I nt h ee n d t h ep a p e rd r a w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 t a s k b a s e d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e v a l u a t i o ns t r a t e g yc a nh e l pt oc h a n g et h et e a c h e r s a t t i t u d e s t o w a r do b s e r v i n ga n de v a l u a t i n go t h e rt e a c h e r s l e s s o n sS Ot h a tt h e i rl e s s o nd e s i g n i n gc a n b em o r ee f f i c i e o ta n de f f e c t i v e K e yw o r d s l e s s o nd e s i g n i n g t a s k b a s e d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e v a l u a t i o n r e f l e c t i o n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立凄谚隰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砷争阀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 互凑 L 导师签名 日期 矽游年月 致谢 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和工作 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 由于经验的匮乏和时间 的仓促 本文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 以及家人 的支持 想要完成毕业论文是难以想象的 回想在上师大学习的日子 最值得珍惜和回味的就是有幸聆听了各位老师的教 诲 感受了老师们博学的知识 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不 断浮现老师们的真知灼见 使我不断获得撰写的动力和灵感 借此机会 我要感谢 顾大僖老师 蔡龙权老师 武成老师 粱欢珍老师 萧春麟老师 张璐老师 邓明 德老师 戴晓东老师等的谆谆教导 也要感谢刘芳老师的关心和厚爱 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汪腊萍老师 汪老师平臼工作繁多 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 每个阶段 从开题报告到论文提纲 从初稿的撰写到几次的修改 整个过程中都给 予了我悉心的指导 特别是本人在中途还因公外出进修 汪老师担心我的论文进展 情况 还特地多次发邮件督促我抓紧论文的撰写 除了敬佩汪老师的专业水平外 她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 习和工作 另外 我要感谢我的工作单位一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领导们的支持 感谢同事们的关心 感谢单位资料室的朱震远老师和图书馆的施惠萍老师 边学群 老师提供借阅书籍 期刊和检索信息的方便 也要感谢一起就读的同学们的相互关 照 最后 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 在我撰写毕业论文期间 女儿长时间身体不适 是丈夫 父母和公婆承担了照顾女儿的职责 是他们的理解和爱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是他们给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才使我能安心撰写毕业论文 完成攻读硕士学 位的梦想 引言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 T O 后对上海国际性大都市的外语教学和外语人才的需 求 上海市教委于2 0 0 1 年1 1 月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中小学外语教学的 实施意见 试行 方案 对外语教学的目标指出了新的要求 在本市中小学普 及英语 高中毕业生能达到一门外语基本过关 目前 上海在城市发展的需要和 时代的呼唤下正大力推进第二次课程改革 以下简称二期课改 外语教学J 下在 经历着新一轮的变化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 指出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 种学习经历 丰富学习经验 以德育为核心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 力和积极的情感 拓展基础内涵 加强课程整合 完善学习方式 拓展学习时空 等等 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 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 0 0 4 1 新课程所提出 的这些新要求必然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这决定了课堂教学必然要成为二期 课改的主阵地 课掌教学的新要求引发教师作用的巨大变革 在突显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 不能忽视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程 度上要通过教师的组织 指导 促进得以顺利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实现 角色和功能的转变 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活动的研究者以及课程的 丌发者和建设者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 现代化 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教师的素质 因为他们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 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 及时转变教育 教学观念 才能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适应新时代 新课程提出的 新要求 上课是有目的 有计划经过周密安排的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是从学生的需要 出发 教师为了在师生共同活动过程中 落实教学目标 让课常教学顺利丌展而 事先作好的各种准备工作 是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 课改的要求都是通过 教学设计的周密思考 安排 再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来落实的 教学设计中教师 根据课程目标 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体现新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目 标 运用系统的方法 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 教学设计的质 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 因此 教学设计是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理想境界的 关键步骤之一 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种艺术 所谓科学 一是要求正确运用教育 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 既切合教育教学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 又反映英语知识 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 两者相辅相成 二是要求这种思维流程顺畅 清晰 具 有条理性和严密性 这种思想准确性和思维逻辑性的有机结合 便是英语教学设 计科学性的基本内涵 所谓艺术 就是要求英语教学设计行之有效并能显示出其 独创性 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 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求 形成师生之间和 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通过教学设计 教师能明确教学目标 能明确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 并能明 确检查目标是否达到的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能帮助教师促进教学的系统化 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 有利于教师全面 客观地认识教学 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课掌教学 实施课章教学设计是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改善 并提高课常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 笔者所在单位即卢湾区教师迸修学院 承担着促进本区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 本区教学质量的职责 笔者也承担了部分教研工作和英语教师培训课程 本文结 合实际工作 从广泛听 评教师的随堂课和开展调查入手 思考并分析了当前中学 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以及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然后 通过理论的分析和任务型听 评课策略的构想 尝试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探索师 资培i l I 的思路并通过两个任务型听 评课策略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最后 得出 任务型听 评课策略可以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结论 旨在鼓励 教师养成良好的听 评课习惯 学会反思他人和本人的课堂教学设计 从而提高 自身的课掌教学设计能力 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更好地为二期课改服务 2 第一章研究的背景 1 1 中学英语教师听 评课的现状 1 1 1 中学英语教师听 评课的现状调查 听课 评课是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 是 英语教师研究课堂教学 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加强教学经验交流 进行教学方法 探讨 实现教学艺术展示 并完成教学研究经验总结 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听课 评课既是英语教师获取经验 自我锤炼 自我 提高的常见方式 又是校本课程培训和区域性教研活动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 然而 在2 0 0 5 年9 月笔者对来自卢湾区1 7 所中学的3 0 位中学英语教师做了 有关听 评课的调查 见附录1 一卢湾区部分中学英语教师有关听 评课的调查问 卷 发现目前J 下在进行的听课 评课活动恐怕难以实现或达到以上的预期目的 现将该次调查反馈情况如下 见表1 表1卢湾区部分中学英语教师有关听 评课的调查问卷统计表 题号调卉问卷内容及调卉结果 题目 每学期您人概听儿 仃课 l 选项 口1 0W 以下口1 0 2 01 了口2 0 3 0 竹口3 0 侈以上 调豢结果0 人占o 2 6 人占8 6 6 7 3 人占1 0 51 人占3 3 3 5 题目一般您听课的目的主要是什么 本题可以多选 选项口完成教导处口学习与提高口课题研究 2 的听课指标 调查缩栗3 0 人占1 0 0 51 5 人占5 0 52 人占6 6 7 5 题目每学期在您所听的课中 有多少比例的课您是参与评课的 3 选项口1 0 以下口l O 至l J5 0 口5 0 剑8 0 口8 0 5 以上 游查结襞1 5 人占5 0 5尬人占3 3 3 3 55 人蠢1 6 6 豫0 人占O 姑 题目一般听课前您明确自己的听课和评课任务吗 4 选项口都不明确口有时不明确口有时明确口都较明确 调查结果2 0 人占6 6 6 7 54 人占1 3 3 3 56 人占2 0 50 人占0 9 b 题目 听课前您了解开课老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吗 5 选项口都不了解 口有时不了解口有时了解口都较了解 调查缩粜1 1 人占3 6 6 7 58 入占2 6 6 7 8 人占2 0 55 人占1 6 6 7 5 题目您听课时的态度如何 6 选项口不太认真口一般口认真 口1 F 常认真 调查结果9 人占3 0 9 65 人占1 6 6 孺1 0 人占3 3 3 3 6 人占2 0 6 题目听课时您会做哪些事 选项口打瞌睡或想口只记听课口边记笔记边口边记边进行 7 心事 笔记随意思考一定课题的研究 调查结果4 人占1 3 3 3 5 人占1 6 6 7 2 0 人占6 6 6 7 1 人占3 3 3 题目 听课后您会反思所听的课吗 8 选项口肯定不会口有时会口经常会口每次都会 调查结果l l 入占3 6 6 7 1 5 入占5 0 9 4 人占1 3 3 3 0 人占O 题目 听课后您会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吗 9 选项口肯定不会口有时会口经常会口每次都会 调套结果1 1 人占3 6 6 7 1 7 人占5 6 6 7 2 人占6 6 7 筠 b0 人矗瞒 二 题目听 评课时您通常会 选项口面面俱到口有所侧重口带着研究的口毫无目的 l O 问题 调查结粜8 人占2 6 溺7 人占2 3 3 3 4 人占1 3 3 S 0 人占0 9 6 题目您评课时的态度如何 1 1选项口不太认真口一般口认真口1 E 常认真 调查结果6 入占2 憾 1 1 人蠢3 6 6 镁 9 入占3 0 4 人占1 3 3 3 题目您认为怎样听 评课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选项口面面俱到口带着研究的口随便说说其他 1 2 问题 调查结果l O 人占5 0 1 5 人占3 3 3 鞠5 人占1 6 6 7 1 1 2 调查结果分析 从上述有关听 评课调查问卷的统计表显示的数据可以发现目前中学英语教 师的听课 评课活动存在着诸多问题 调查结果反映出的第一个闯题是教师在听 评课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例如 被调研的3 0 名教师中有2 6 位教师 占8 6 6 7 每学期听课数在1 0 至2 0 节 见 题号1 3 0 位教师全部表示听课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学校教导处规定的 4 听课数 见题号2 有9 位教师 占3 0 坦言他们听课时的态度不太认真 见 题号6 有4 位教师 占1 3 3 3 表示在听课时会打瞌睡或想心事 见题号7 有6 位教师 占2 0 表示在评课时态度不太认真 只有4 位教师 占1 3 3 3 表示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评课 见题号1 1 可见 相当一部分教师进入了只求数 量不求质量的昕 评课的误区 调查结果反映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师在听 评课时具有盲目性 例如 被调 研教师中有2 0 位教师 占6 6 6 7 在听课前并不明确自己的听课和评课任务 见题 号4 有1 l 位教师 占3 6 6 7 在听课前不会去了解开课老师和学生的具体情 况 很难把握住授课教师在教法选择上的真实意图 见题号5 可见 很多听课 教师不能真J 下参与到课堂中去 而经常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听课 带着很大程度 的盲目性 这导致昕课 评课的质量和实效都不好 调查结果反映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教师在听 评课时缺乏教研精神 例如 被 调研的教师中只有5 位教师 占1 6 6 7 参与对所听的一半以上的课进行点评 见 题号3 被调研教师中只有I 位教师 占3 3 3 表示在听课时会边记边进行一 定的课题研究 见题号7 有l l 位教师 占3 6 6 7 表示在听课后肯定不会反 思所听的课 只有4 位教师 占1 3 3 3 会经常在听课后反思所听的课 见题号 8 有l l 位教师 占3 6 6 7 表示在听课后会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而只 有2 位教师 占6 6 7 会经常在听课后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见题号9 在听 评课时会面面俱到的教师有8 位 占2 6 6 7 能带着研究的问题参与听 评课的教师有4 位 仅占1 3 3 3 见题号l O 可见 相当多的教师在参加听 评课活动时都不会带着具体的问题去思考或研究 从而使听 评课流于形式 1 2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 1 2 1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 2 0 0 5 年l O 月本人组织了来 自卢湾区1 7 所中学的3 8 位中学英语教师就相同的教学材料 在规定的一个半小 时内构思完成一堂上课时间为4 0 分钟的阅读课教学设计 并简要说明每个教学环 节设计安排的意图 之后 本人根据 上海市中小学课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的 附表l 教学设计评价模块 见附录2 对这些教师所提交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 了评价与统计 本次调查反馈情况如下 见表2 和表3 S 表2 卢湾区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评价的抽样统计表 样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过科设计训练设计各样 本本总 号 准哟肚适摊粥牲僦要点性燃 燃针对眭台理胜有效陛 分 1 555 4 5 4 4 45 5 4 6 25454 5 444544 4 354 5 4 5 443534 2 4435455444 4 4 2 544555444444 3 6 4 455 4 54344 4 2 733545443333 7 8 4 35 4444 3 323 6 9 5 4543333443 8 l O32532433222 9 1 l55523333 4 33 6 1 2545344 4 3 4 2 3 8 1 33 2 53 4332423 I 1 4 5 4 53 44 32 433 7 1 5 5 4 5 44433433 9 1 6 5 353443243 3 6 1 7 3 243432l32 2 7 1 843433 4 3 3 5 33 5 1 933333 4 3 3433 2 2 0425 34433543 7 2 l3 3533433433 4 2 2 5 353 4 4335 43 9 2 342535 4 32 433 5 2 4 5 453553 3444 I 2 54443 4432443 6 2 654535 443444 1 2 7545 35433444 0 2 844534444444 0 2 944534333 4 3 3 6 3 044533 433433 6 3 l33533 422333 I 3 2335 33433233 2 3 35 4 5 33333423 5 3 45453433344 3 8 3 55453 4422323 4 3 65433 45 32 433 6 3 7 4l 3 3333I322 6 3 8 3 3434422323 0 平 t 均4 2 l 3 4 2 4 7 3 3 2 83 9 43 8 93 1 82 7 83 8 63 1 53 6 5 0 值 其中5 表示1 F 常好 4 表示较好 3 表示一般 2 表示较一般 I 表示不好 6 表3 卢湾区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评价的抽样统计表 二 一级 二级指标 评价 指标54321 目标 目标制定符合标准的1 7 人1 2 人9 人0 人0 人 设计 程度 准确性 占4 4 7 4 占3 1 5 8 0占2 3 6 8 目标制定符合学生的2 人1 9 人1 1 人5 人1 人 1 0 程度 适切性 占5 2 6 占5 0 占2 8 9 5 占1 3 1 6 占2 6 3 内容组织严谨正确的3 1 人 4 人 3 人0 人0 人 张度 科学性 占8 1 5 8 占1 0 5 3 占7 8 9 内容 内容组织联系实际的2 人8 人2 7 人1 人0 人 设计 科度 麻 性 占5 2 6 占2 I 0 5 占7 1 0 5 占2 6 3 1 5 内窬组织突出重点的1 0 人1 7 人1 0 人1 人0 人 科度 要点性 占2 6 3 2 0 o占 7 4 占2 6 3 2 占2 6 3 流秤缓解整体设计的4 人2 6 人8 人0 人 0 人 过程 程度 整体性 占l O 5 3 占6 8 4 2 占2 1 0 5 设计 方法手段笑联目标的0 人1 1 人2 3 人4 人0 人 程度 关联性 占2 8 9 5 占6 0 5 3 占1 0 5 3 1 5 要求把握针对实际的0 人5 人2 2 人5 人2 人 程度 针对性 占1 3 1 6 占5 7 8 9 占1 3 1 6 占5 2 6 训练 训练作业合理安排的6 人2 3 人 7 人 3 人0 人 设计 科度 合理性 占1 5 7 9 占6 0 5 3 占1 8 4 2 占7 8 9 训练作业实现目标的 1 人 1 3 人1 5 人9 人0 人 1 0 张度 有效性 占2 6 3 占3 4 2 1 占3 9 4 7 占2 3 6 8 总分5 0 4 64 5 4 14 0 3 63 5 3 l3 0 2 l2 0 一l ll O O 分布1 人9 人1 5 人 9 人4 人0 人0 人 情况 占2 6 3 占2 3 6 8 占3 9 4 7 占2 3 6 8 占1 0 5 3 其中5 表示非常好 4 表示较好 3 表示一般 2 表示较一般 l 表示不好 1 2 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的评价和分析 本人发现所调查的中学 英语教师课常教学设计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欣慰的现象 例如有1 7 名教师 占 4 4 7 4 设计的教学目标非常符合所给素材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3 1 名教师 占8 1 5 8 设计的教学内容非常严谨J 下确 符合科学性的要求 有l O 名教师 占 2 6 3 2 在内容组织过程中能注重突出重点等等 但同时也发现被调查的中学英 语教师课常教学设计中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目标设计不完整且适切性不够 在分析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发现 在目标设 计的准确性方面表现一般的有9 位教师 占2 6 4 7 这些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学 目标设定不完整 只写了知识与技能 而没有写过程与方法或情感与价值观 课 7 型也不明确 无法完整体现三维目标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 名教师 占7 8 9 0 4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写明了教学对象的具体年级和水平 仔细分析了学生的水平 有1 9 名教师 占5 0 在设计的教学目标中写明了教学对象的学段 考虑了学生 的程度 还有1 0 名教师 占2 6 3 2 只是写明了教学对象的学段 而没有分析学 生的情况 有1 名教师 占2 6 3 根本未在教学设计中提及教学对象的年级或是 水平 此外 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 有知识 技能 能力 态度情感 创造力 培养等方面的目标 要求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切合学生实际 目标明 确 具体 准确 同时还要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2 I Q 容设计的应用性和要点性较差 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 主要评价了内 容组织严谨J 下确程度 科学性 联系实际的程度 应用性 和突出重点的程度 要 点性 三方面的内容 其中 在科学性方面得5 分的人数最多 有2 8 位教师 占 7 3 6 8 而在应用性方面得5 分的人数仅有2 人 占5 2 6 在要点性方面得5 分的人数有1 0 人 占2 6 3 2 可见 教师在设计时联系实际的程度和突出重点 的程度相对于严谨J 下确的程度较差 主要的问题是有2 7 名教师 占7 1 0 5 将 所发素材的全部内容作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根本没有考虑到一掌课可能包含的 教学容量的限度 因此未对素材处理 分割或整合 评价为一般 有1 0 位教师 占 2 6 3 2 在内容组织中没有根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眉毛胡子一把抓 3 过程设计较粗糙 在对调查对象的教学设计进行设计整体的程度 整体 性 关联目标的程度 关联性 和针对实际的程度 针对性 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 析时发现 只有4 位教师 占l O 5 3 设计的教学过程具有非常好的整体性 而 在关联性和针对性方面的满分人数为O 主要的问题是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没能很好 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 2 3 位教师 占6 0 5 3 能考虑到过程和手段是为 目标服务的 但是所设计的过程不能体现循序渐进 由易入难的层次性 关联性 一般 有2 位教师 占5 2 6 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根本就不符合教学目标 明明是 一常阅读课 设计的过程却是以听说为主 显然在针对性方面表现不好 4 训练设计的合理性和多样性有待改进 作业训练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 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评价和分柝所调研的教学设计内容时发现 只有6 人 占 1 5 7 9 在合理安排的程度 合理性 方面得满分 1 人 占2 6 3 在实现目标 的程度 有效性 方面得满分 可见教师在训练设计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有1 0 位教师 占2 6 3 2 只注重训练的数量而不太注重训练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有1 5 8 位教师 占3 9 4 7 只注重设计训练的内容 但是至于训练能否为目标的实现服 务考虑欠佳 表现一般 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以及忽视现代教学设计方法的引领 使得教师课掌教学设计盲目地追求形式 不能真J 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造成课常 教学效益低下 课掌教学设计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主要瓶颈 孙文波2 0 0 6 2 通过这两次调查分析所发现的目前英语教师听 评课活动和英语课堂教学设 计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人认识到有必要通过提高听 评课活动的效益来提升 中学英语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从而提高中学英语课常教学效益 因此 本人将 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课常教学设计能力的任务型听 评课策略研究 作为本硕 士毕业论文的主要议题 9 第二章研究的理论依据 2 1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及其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 2 1 1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首先 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原理 应用系统的方法 在把握学 生的知识 技能 能力 情意等实际状况的基础上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终点 将教学过程主要素有序 优化安排 形成教学方案 的过程 刘旭2 0 0 5 1 1 3 教学设计的 实质 是对课程的二次开发 刘旭2 0 0 5 1 1 5 教学设计是依据现代科学理论 确定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需要 提出解决问题和 满足需求的方法和步骤 并做出系统安排的过程 是一种解决教学问题的系统方 法 张学斌2 0 0 2 3 可见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 在课程的框架中 以学生为出发 点 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运用系统方法 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简言之 教学设计 是对课掌教学中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统筹安排和具体实施的简略操作方案 同 时 教学设计是对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一种预想 也是对师生在共同活动中共同 提高的一种筹划 英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 力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应围绕这一目标分析教学问题 找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 力的有效方法 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孔慧敏2 0 0 6 1 7 本人认为英语教学 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由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 英语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J 下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 按照一定的教 学目的和要求 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 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 节 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做出的预期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策划 事实上 各 个学生之伽不仅在英语知识的认知方面存在着差异 而且在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 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因此 英语教师要对新课程内容进行科学 客 观的任务分析 增删 重组教学内容 使之适合于学生学习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 教学设计与备课有什么区别 备课 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预先计划和准备的过程 盛和李 1 0 1 9 9 8 5 5 2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 是指备教材 备教法 备学生 教师比较多地关 注教材分析 教法选择 重视知识的传授过程 周加有2 0 0 6 9 0 备课往往是从 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 以教师为中心 凭借教学经验 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和策划 的 其科学性 合理性和有效性较低 教师无权挑选教材 教学顺序的确定往往 没有很好地根据学习理论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重教轻学 只设计了教法 而忽 视了学生的学法 而教学设计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发展和课程目标的达成 服务的 周加有2 0 0 6 9 0 教学设计主要目的不再是建立起一套供学习者学习的步 骤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习者自己学会和掌握学习的方法 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 逐步构建获取知识的结构和体系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教学设计强调了以 学习者为出发点 突破了备课的局限 旨在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体现学生 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 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注重发掘每个学生的潜 能来促迸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三 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英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 力 英语课章教学设计应围绕这一目标分析教学问题 找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 力的有效方法 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孔慧敏2 0 0 6 1 7 教学设计理论要研究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寻找这些方法的方法 它不是一 种静态设计的能力 而是一种动态设计的能力 是一种现场诊断和决策的能力 马永全2 0 0 6 3 1 本人认为所谓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应主要包括课堂教学 课型设计的能力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 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能力 课掌教 学结构设计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方法手段设计的能力 具体而占 是课堂教学课型设计的能力 课堂教学课型从知识教学 活动 方式与组织形式等维度可分为各种类型 例如新授课 导入课 复习课 拓展课 阅读课 听力课 写作课等等 不同的教学素材所需要的课型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各种课堂教学课型选择和设计的能力 用恰当的课型去设计符 合该教学素材和该课型的教学目标 内容和过程方法 二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 课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 有知识 技能 态 度情感 创造力培养等方面的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设定符 l l 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目标要明确 具体并具有适切性 三是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能力 教学内容的来源各种各样 可以是既定的教 材 也可以是别的课本 杂志 报刊或者是其他生活化的素材 例如广告 宣传 单子等等 用怎样的教材和怎样用教材这两个方面就值得教师们好好研究 教师 应当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并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 教师的这种教学 内容设计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 趣味性和教育性 对学生的学 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是课拳教学结构设计的能力 教学耍有条有理 教学的结构合理有利于学 生理解并运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和技能 怎样安排教学节奏和教学的过程从而使 课掌教学活动的结构合理化 有合适的密度 速度和强度 这是教师教学设计能 力的一种体现 教师应当具有驾驭课堂教学容量和合理分配教学实践 使课掌教 学结构优化合理的能力 五是课掌教学方法手段设计的能力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手段的 设计能力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它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与教学目标 内 容匹配 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展示思维过程 新旧知识联系自然 教学组织管理 民主 气氛宽松 反馈及时 交流多向 评价激励科学有力等方面 当然 教师的课章教学设计能力不仅仅指上述的几种 例如我们还鼓励教师 要具备创新设计的能力等等 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些必要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才能 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 1 2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 不论是宏观设计还是微观设计 不论是整堂课的设计还是一 堂课的某个片断的设计 教师都应考虑教学设计的内容和设计的原则这两个主要 方面 2 1 2 1 教学设计的内容 上海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的附表1 教学设计评价模块 见 附录2 主要是对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设计 内容设计 过程设计和训练设计做出 相应的评价 可见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训练应该成为教 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其中教学训练实际上就是教学评价 因此 本人认为教学设 计的内容应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教学目标 1 2 教学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标 例如在 英语教学中要培养良好的语感 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培 养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等等 这些无法在具体教学中一次性实现 而是长期 努力的方向 近期目标可理解为课堂教学目标 这一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 任务后达到的程度 是预期的教学成果 是组织 设计 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 出发点 这一目标主要确定一节课教什么内容 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学习 课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全局观念 充分考虑到每一单元 每一篇目在主体 内容 功能 语法等方面的联系 抓住主线 使课堂教学目标适切 明确 有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2 0 0 5 1 7 加涅 G a g n e R M 在他的 教学 设计原理 一书中也指出 每节课确定的目标可能表述好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结 果 首先 可能要确立一个主要目标 如果没有它 一节课似乎是不值得的 然而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密切相关的目标必须先与预期目标被习得 加涅 2 0 0 2 1 4 5 教学是以教学目标定向的活动 教学目标具有三大功能 第一是 导 教 功能 郎指导教学策略选择的功能 第二是 导学 功能 即指引学习的功 能 第三是 导测评 功能 即指导测量和评价的功能 孙鸣2 0 0 4 3 0 3 1 因此 在课掌教学设计中 教学目标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此外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中提出 组成英语课程 的目标系统 涵盖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 2 0 0 4 2 7 潘永庆在 关于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 一文中也指出教学目 标应该是全面的 课堂教学具有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 因而它应该是 三维 的 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 潘永庆2 0 0 4 2 4 因此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还要兼顾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2 教学内容 教材体现了主要的教学思想和内容 它可从多种不同侧面给教师 学生以信 息 不同学段的教材内容也有所不同 这使得教学内容也会有所差异 以初中英 语教学为例 教学内容涵盖了变化与发展 城市与国家 文化与习俗 地球与太 空 名人 人与事物的特征 饮食 假日与节日 疾病等基本素材 教学内容的 呈现方式涉及广告 对话 语言 名言 指南 信件 新闻等多种形式 教学内 容体现的功能也不尽相同 有表示能够与不能够 劝告 同意与不同意 争辩 责备 比较 祝贺等多种功能 教学内容还包括了语音 词汇 语法等语言知识 1 3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得选择 编排和使用课堂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 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添加 删减 替换和整合 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 度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铺挚和步骤 调整教学进度等等 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合理 设计好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上 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在 改进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 中指出教师 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教的过程是科学地处理 运用教学内容的过程 要依据英 语学科的教学特点 按照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2 0 0 5 1 7 因此 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这是教学成 功与否的依赖点 3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媒体条件等采 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 学生的各种特点因学生的年龄 所处的时代 生活环 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要对学生的兴趣 知识基础 认 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 策略的依据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上海市中小学英 语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指出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任务和真实生活 任务相结合 机械操练与情景训练相结合 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听说训 练和书面训练相结合 2 0 0 4 5 6 此外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 稿 还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外语教育情景化 功能化 生活化 交际化 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 园 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 0 0 4 5 6 教师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多种教学手段方式 例如黑板 挂图 实物 幻灯 投影 电视 录音 视听光盘 计算机等教学媒 体 但是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使用重要依据是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架识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南昌7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 名师原创八上数学试卷
- 七下实验班数学试卷
-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整合与优化方案
- 水库运营期维修管理方案
- 全椒四年级数学试卷
- 化妆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南京小升初江宁数学试卷
- 数字化车间智能控制系统方案
- 2025年公路交通运输技能考试-巡游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一百题单选合辑)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
- 车间现场6S管理课件
-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物业管理三标体系整合培训纲要
- 2025年新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 融媒体中心媒资管理办法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机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战模拟试题库含答案
- 肩袖损伤护理课件
- 高速轮轨噪声主动控制技术-洞察阐释
- 2025至2030肉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