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绪论 1.语言学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2.语文学: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语文学(Philology)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3.巴尼尼语法: 巴尼尼经又名八章书,是公元前4世纪印度学者巴尼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注释印度最古的宗教经典吠陀梵语语法。巴尼尼用3,983条经句极其概括地叙述了梵语的语音结构、语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巴尼尼语法是一部汇集了许多世纪的语法学家研究成果的语法法典,对梵语的语音、语法现象分析和描写得十分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布龙菲尔德称赞它是 “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4.尔雅:尔雅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今本尔雅共19篇。开头3篇是汇集当时古书中的同义词,用当时较通用的一个词(字)去解释。其后的16篇是按词义分类,分别解释。类似今天的类义词典。尔雅不仅成为后来古代汉语词汇学、训诂学的重要著作,也是辞典学、词义分类学和类书的开山之作。5.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作者为东汉人许慎。是我国第一部最完备的字书。原书本文14卷,叙目1卷,每卷分上、下,共30卷。收字9,353个,重文1,163字。解说部分共133,441字。书中所收文字以小篆为主,而把古文、籀文等异体列为重文。字的注释,一般先讲字义,再讲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当时已通行的“六书”为理论基础去解释每个字。说文解字第一次把汉字(小篆)按形体构造分出偏旁,首次把汉字按部件拆开;首创部首编排法,是汉字检索的一大发明。说文解字是汉字学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字典、辞典、字源、语源、语法规范的综合性的著作,对后来的文字研究有奠基意义。6.反切法: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开始于汉末。是为了补救“读若”和“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而产生的。“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例如:广韵“冬,都宗切”。“都”的声母是“d”,“宗”的韵母和声调是“ng”,拼起来就成了“冬(dng)”。 “反切法”将汉语音节作音理上的分析,把一个音节分成声、韵两个部分。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7.读写技巧: 亚历山大利亚学派中最著名的学者特拉克斯的代表作。这本书只有15页,分为35节,扼要地描述了希腊语的结构。此书对亚里斯塔克确定的八大词类逐一下了定义,从而形成了较完备的词类理论。这本小册子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此后将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欧洲的语法学家在分析其他语言时,仍将词分为八大类,特拉克斯认为语法是有关诗人和散文作家的使用语言的实际知识,从中可见他研究语法不是为了解语言,而是为了阅读和写作。特拉克斯对语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法上。8.普遍唯理语法 :17世纪在法国就出现了以阿尔诺(A.Arnanld)和朗斯洛(Cl.Lancelot)为代表的普遍惟理语法学派,也叫“波瓦雅语法”。其代表作为普遍惟理语法,是在巴黎郊区的波瓦雅(PortRoyal)修道院里编成的。全书约为四万字,于1660年出版。这是一部专门从逻辑角度研究语法的专著,其特点是注重语言结构的共性。他们认为语法的基础是人类的理性思维,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主义”。9.华语官话语法 :1682年多明我会教士瓦罗(Francisco Varo)用西班牙文撰成华语官话语法,后由其学生石振铎于1703年用木板刻印发行,这是第一本得以传世的汉语语法著作。10.洪堡特 :德国语言学家,研究过巴斯克语、美洲语言、埃及语言、梵语、汉语、日语等,是比较语言学创始人之一。他的著作论爪哇岛的卡维语的前言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道路。洪堡特认为,“语言不是一个实体或已完成的事物,而是行动”,是人的心灵不断地用声音来表达思想。洪堡特把世界语言(除汉语外)分为屈折语、粘着语和综合语三种,但是他说一切语言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三种成分。他认为梵语每一个词都结构紧密,是最发达的语i;汉语虽然在单词方面没有语法形式,却给人以深刻的庄严感。在普通语言学方面,罗宾斯对洪堡特曾有过精辟的评价:“洪堡特是19世纪普通语言学问题的最深刻、最富创见的思想家之一”,如果当时的主客观情况不是那样的话,“那么,他作为现代语言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的地位,将不亚于索绪尔”。11.历史比较语言学 :1786年,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W.Jones)在印度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年会上宣读了论文三周年演说拉开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一般认为,琼斯和史勒格尔是比较语言学的先驱者。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葆朴(F.Bopp)、德国的格里木(J.Grimm)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12.拉斯克:丹麦语言学家,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814年,拉斯克在他的论文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1818年出版)中,研究了日耳曼语,认为它们跟斯拉夫语同出于一个“原始语”。在比较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语法系统,尤其是代词和数次。这篇论文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13.葆朴 : 德国语言学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816年,葆朴在论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动词变位系统的比较中,通过寻找动词的原始词根,证明印欧语有共同的来源,从而促进了比较语法的发展。后来,葆朴又出版了三卷本的巨著梵语、禅德语、阿尔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哥特语和德语的比较语法。14.格里木:德国语言学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19年的德语语法和1848年的德语史奠定了日耳曼语历史比较研究的基础。在德语语法1922年的修订版中,继承和发展了拉斯克的理论,系统地论述了日耳曼语和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辅音具有一致性,后来这种一致性被人们称为“格里木定律”。15.青年语法学派 :19世纪末叶在德国出现了“新语法学派”(“青年语法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果有:雷斯琴(Leskien)的斯拉夫语、波罗的语和日耳曼语名词词形变化研究;狄兹(Diez)的罗曼族语语法;辉特尼(Whitney)语言和语言究;勃鲁格曼(K.Brugmann)希腊语语法、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奥斯特霍夫(Osthoff)印度日耳曼语名词词干结构领域内的研究;德尔布吕克(Delbruck)的语言研究导论、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丹麦学者维尔纳(Verner)的第一次辅音变化的一个例外;西佛士(Sievers)语音学纲要;保罗(H.Paul)的语言史原理等。青年语法法学派的杂志形态学研究对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青年语法学派认为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规律没有例外,所谓例外是由于不同规律交叉运用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维尔纳在1875年发表论文第一次辅音变化的一个例外,专门讨论“格里木定律”中的例外问题,认为这些例外实际上是由于重音的变化所导致的。他的这种音变规律后来被称为“维尔纳定律”。青年语法学派还认为语音和形态的变化是由于类推所起的作用。他们强调对现代语言及其方言的研究。青年语法学派的观点及其研究推动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并对同时代学者及后人有很大的影响。16.语言 :索绪尔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17.言语 :言语是说话时实际存在的话语以及为说出和理解这些话语而进行的行为过程。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18.索绪尔 :瑞士语言学家。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19.共时语言学: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对个别语言可以截取其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横断面,进行静态的研究,研究其某一阶段的结构体系和结构规律,这就是共时语言学,如现代英语、古代英语。20.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对个别语言可以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的研究,揭示语言演变的过程、规律及其原因,这就是历时语言学,如汉语史、英语史、俄语史。21.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直接继承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把语言看作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强调共时态,偏重内部结构的描写,形成了以音位、语素、词为研究核心的结构主义语言学。22.日内瓦学派: 巴利、薛施蔼为代表。1941年出版索绪尔杂志,1956年成立“索绪尔小组”,1957年巴利的学生哥德迩出版溯源本开创了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版本学研究。这派集中精力研究语言的共时态,对语言的表情作用非常重视。他们注意区分表达概念的语言手段常规和带语体色彩的语言手段变异,不带语体色彩的中性语言手段常规和带语体色彩的语言手段变异。代表著作有:巴利的普通语言学和法语语言学、语言与生活、语体学概论、法语语体学等;薛施蔼的理论语言学纲要及方法:言语活动心理学、普通语言学的日内瓦学派等。23.布拉格学派 :以马德修斯(V.Mathesius)、特鲁别茨柯伊(N.S.Trubetzkoy)、雅克布逊(R.Jakobson)为代表。这派主张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是一个由互相联系的单位所组成的功能系统,评价任何语言现象都必须从它所具有的功能、它所表达的目的出发。注重语言的结构研究,但不忽略意义。他们重点研究音系学,特别是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认为语言间的共同特征不完全归因于语言的亲属关系,侧重共时研究,但不忽视历时,认为共时和历史都构成系统,是有联系的不同阶段上的一种语言状态。倡导“句子实际切分”的理论,主张根据信息的性质对句子进行功能分析,是功能语体理论的来源之一。代表著作有: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原理;雅克布逊的历史音位学原理、言语分析初探、(与范特和哈勒合著);马德修斯的捷克语学和普通语言学、以普通语言学为基础的现代英语功能分析、论语言现象的潜在可能性等。24.哥本哈根学派:以布龙达尔(Viggo.Brndal)、叶尔姆斯列夫(L.Hjelmslev)和乌尔达尔(J.Uldall)为代表这派认为语言是由纯粹抽象的关系联接起来的符号系统,坚持“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的观点,认为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语言学的主要对象,研究语言关系的模式是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把语言分为内容和表达两个平面,两个平面又都进一步区分为形式和实体。语言学是研究这两个平面的形式的。语言中的主要关系有互依关系、偏依关系和相容关系,可以用组合和聚合的方法来确定语言中的关系。分析的结果会得出一些最小的、不变的单位,称为语符。语符学既是语言学,又是符号学。他们的目的,就是找出语言中永恒不变的因素,以建立并适应任何时代任何语言的语言理论。在方法上,这个学派强调运用假设演绎法。代表著作有: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导论;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等。25.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以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这个学派的先驱者是鲍阿斯(F.Boas)和萨丕尔(E.Sapir),核心人物是布龙菲尔德,其后有哈里斯(Harris)、威尔斯(Wells)、霍凯特(Hockett)、布洛克(Bloch)、特雷格(Trager)、格里森(Gleason)等人。与结构主义的其他流派相比,美国结构主义注重结构形式的描写,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2.注重形式分析,避开意义因素;3.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是研究分布情况和运用替代的方法;4.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结构的层次;5.建立“语素音位”。总之,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它只是研究语言本身,而不重视与语言有关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它的结构分析方法虽然最初是为描写缺少历史文献的美洲印第安语设计的,但已经相当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有悠久传统的语言,并取得了成果。代表著作有:鲍阿斯的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序言;萨丕尔的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哈里斯的描写语言学的方法等。26.布龙菲尔德: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代表著作是语言论,他在该书中提出了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如区分粘附形式和自由形式、关于直接成分的分析、配列学说等等。他的语言观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对大多数美国语言学家的态度和看法起着支配作用,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27.萨丕尔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先驱者之一。他发展了音位理论,根据语音的分布模式分析语音,是形态音位概念最早提出者之一,他把在词形变化表中能互相替代的音位都归为一类。在历史比较语言学方面,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探索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他提出结构压力论,说语言变化(音位变化、形态变化)是由于受到语言本身固有的有关模式的影响。他根据吐火罗语的材料,按喉辅音假说研究古印欧语。他还认为印欧语言和闪族语言可能同出一源。萨丕尔认为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会对同一客观世界提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释。他的语言人类学研究包括以下3个方面:美洲印第安民族及其语言、人类一般概念、文化和个性的关系。著有语言论。28.伦敦学派: 以弗斯(Firth)为代表。这个学派主张从社会的角度研究语言,强调整体,坚持把语言单位放到语境中去研究。强调语义在语言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自己的语境理论,认为语义描写必须依据上下文和现实语境。在语境研究中着重分析韵律特征后来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理论,被称为“新弗斯学派”,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代表著作有:弗斯的言语、人的语言、语言学论文集、人民的语言和言语。29.乔姆斯基: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1957年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转换生成语法既是结构主义的继承,又是结构主义的反动。30.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既是结构主义的继承,又是结构主义的反动。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另外,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所以说,转换生成语法无论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原则上的区别。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使语言学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它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形式主义语言学的代表。31.格语法 :由转换生成语法分裂而成。格语法不用转换生成语法的NP、VP等概念,强调句子成分的不同功能,试图用不同的“格”来表示语义关系。主要代表是菲尔墨,主要包括施事格、工具格、予格、结果格、方位格、对象格等。随着人们不断地提出新的语言现象,菲尔墨也进一步修改增添一些新的格概念,但仍有许多格关系无法用格来概括。格语法的贡献在于证明了生成语法在语义上的局限性。格语法的代表作是1968年菲尔墨发表的格辩32.菲尔墨 :格语法的主要代表。代表作为1968年发表的格辩。格语法不用转换生成语法的NP、VP等概念,强调句子成分的不同功能,试图用不同的“格”来表示语义关系。菲尔墨的格主要包括施事格、工具格、予格、结果格、方位格、对象格等。随着人们不断地提出新的语言现象,菲尔墨也进一步修改增添一些新的格概念,但仍有许多格关系无法用格来概括。格语法的贡献在于证明了生成语法在语义上的局限性。33.层次语法: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发展后的分支之一。以兰姆的层次语法纲要为代表作。层次语法赞成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观点,认为语言是一套关系体系,语法的任务就是把语音符号同意义联系起来。分析语言结构必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即必须在关系网络中识别出并建立起若干个结构层次来。兰姆认为语言符号有六个层次:下音位层、音位层、形素层、词素层、义素层、超义素层。在各个层次中,都存在着配列关系和体现关系,前者指同一层次中诸单位的配列组合,后者指相邻层次中诸单位间的转化和联系。层次语法关于层次分析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34.法位学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发展后的分支之一。以派克的语言与人类行为体系通论为代表作。其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有四大特点:具有一定单位和概念;具有部分对整体的关系;与特定环境相联系;具有某种角度。语言具有三个等级系统:音位等级(音素、音节、重读群、停顿群)、语法等级(词素、词、短语、字句、句子、段落、独白)、所指等级(地点、一个人物、全部人物、事件、事件群)。语言的使用有三个角度:静止的、运动的、关联的。语言中的任何单位都具有轨位、类别、作用、接应四个特征的语法单位,简称“法位”,故名“法位学”。法位学语法超越了句子的限制,着重分析段落和句群。法位学主要用来描写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35.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普通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一般原理。普通语言学还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侧面再分为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风格学、修辞学等各门学科。36.一般语言学 :也叫“普通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普通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一般原理。普通语言学还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侧面再分为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风格学、修辞学等各门学科。37.个别语言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语言学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两类。个别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只涉及到一种语言。个别语言学只探究个别语言的结构体系和结构规律。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对个别语言可以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的研究,揭示语言演变的过程、规律及其原因,这就是历时语言学,如汉语史、英语史、俄语史。对个别语言还可以截取其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横断面,进行静态的研究,研究其某一阶段的结构体系和结构规律,这就是共时语言学,如现代英语、古代英语。38.具体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语言学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两类。具体语言学也叫“个别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只涉及到一种语言。个别语言学只探究个别语言的结构体系和结构规律。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对个别语言可以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的研究,揭示语言演变的过程、规律及其原因,这就是历时语言学,如汉语史、英语史、俄语史。对个别语言还可以截取其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横断面,进行静态的研究,研究其某一阶段的结构体系和结构规律,这就是共时语言学,如现代英语、古代英语。39.内部语言学: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语言学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两类。内部语言学即狭义的语言学,对语言系统内部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40.外部语言学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语言学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两类。外部语言学是指对语言系统之外的问题所进行的语言研究。这些问题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和言语行为等人类活动的关系、语言交际时所处的一切语言外的情景、伴随语言手段(如体态语等),等等。如:文化语言学,语用学、话语语言学、言语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等。41.描写语言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语言学分为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三类。描写语言学是指截取某一历史阶段语言的一个横断面,用静态的描写方法把语言的结构如实地记录下来,对它的结构形式进行分析、描写和研究,客观地反映言语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认为语言研究中重要的是说的“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把语言标本采集描写的价值和建立语言理论看得同等重要。如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比较语言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语言学分为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三类。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比较的方法把相关语言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它们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对应规律,从而拟测这些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构拟出这些语言的来源语。十九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就广泛地应用于印欧语的语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42.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比较的方法把相关语言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它们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对应规律,从而拟测这些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构拟出这些语言的来源语。十九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就广泛地应用于印欧语的语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43.对比语言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语言学分为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三类。对比语言学就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研究对象语言间的对应关系。对比语言学所遵循的研究方法或应解决的课题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必须是语言学的;不仅要探求研究对象语言间的共同点,还应分析其不同点;不仅要进行微观的对比分析,更应从宏观的整个体系着眼。44.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把语言学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类。理论语言学着重研究语言的规律,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指导性。一般来说,理论语言学在探讨语言规律时常常运用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当代对理论语言学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狭义的解释:指“普通语言学”,以一切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一般性质和共同规律。2)广义的解释:既包括人类一般语言的共性与规律的探讨,也包括个别语言的个性与规律的研究。45.应用语言学: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把语言学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类。应用语言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的学科,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学与其他各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些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用以解决相关学科所涉及的实践和应用的问题。一方面, 与语言本身直接有关的一些实际工作需要语言学理论指导,如词典编纂、机器翻译等的需要。另一方面把语言学原理运用到一些学科的研究中,产生了一些边缘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模糊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工程语言学等。从当前的研究情况看,和这个时代相适应,交叉性、边缘性是新时期语言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根据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可以把应用语言学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和技术应用语言学两大类二、语言的本质 1.符号:是指代他种事物的标记。具体地说,在认识活动中人们常常用甲事物来代表乙事物,这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就成了乙事物的符号。比如十字路口的信号灯。2.体态语: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还运用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交际手段,这就是体态语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符号虽然是由形式和内容构成的结合体,但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关系是任意的,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4.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指的是语义形成的可释性,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表示某一意义内容的原因或根据。5.语言符号的依存性:是指某种形式和某种内容结合成为符号以后,一经使用该符号的社会群体公认和使用,它们就有了相互依存的关系。6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任何一个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符号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一方面,任何一种符号不仅可以单独使用,同时还可以组成一套有规则的系统。另一方面,一个符号一旦进入符号系统以后,它就立刻要受到该符号体系中其他成员的制约,谁也不能随意改变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7.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人们在平时说话的时候,总是一个声音接着一个声音地说,不能同时说出两个声音,这一个一个的声音组成一个声音线条,随着时间地推移逐渐延伸下去。这就是语言的线条性。8.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是指语言中的一切都是人们在语言的运用中自然而言地建立起来的,是约定俗成不允许人们随意去改变的。违反了人们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就会出乱子。9.语言的生成性:是指语言中用有限的词语和数目不多的语法规则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进而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语言的生成性的实质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组词成句规则的重复使用和交替进行。10.语言的层级性: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组成单位,在语言这个结构体系中,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立体结构。具体地说,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和级面。单面体单位,是语言结构体系的下层,它是语言的基础部分,它是由语音大小单位和语义大小单位组成的。双面体单位,是语言结构体系的上层,它是语言的主体部分,它是由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构成的。11.语言的结构要素: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这四个要素构成的。它们有层次地结合在一起,构成语言的这个结构体系。同时语言这些结构要素又各有自己的单位。12.组合关系:是指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符号之间所形成的横向关系。13.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14.思维:思维是指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15.直观动作思维:是指思维时直接感知思维对象,并通过思维者自身的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一种思维活动。16.表象思维:或称“形象思维”。“表象”是指事物被感觉时在脑中留下的形象,它可以凭记忆而重现。表象思维就是思维时在头脑中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思维活动。17.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或“语言思维”。是指以语言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活动。18.语言思维:是指以语言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来进行的抽象思维活动。19.非语言思维:是指以语言之外的直观动作、或者是表象为工具所进行的思维活动。20.内部言语:言语的形式之一,是指没有说出来的内心的话,不需要别人明白,没有交际的功能。21.外部言语:言语的形式之一,是指说出来的或写出来的可以使别人感知的话,具有交际功能。22.语言运用: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具体说,是交际双方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等的活动。23.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三、语音 1.语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能负载与传达一定的语义信息并能被别人理解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大小,与频率成正比。发音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越快,振动次数越多,频率就越大,声音也就越高;反之,声音就低。3.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同发音体的振幅成正比。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4.音长: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5.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也叫音色,是声音的四个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6.发音器官: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不同和活动方法不同,都会造成不同的声音,人的发音器官分为三个部分:动力源呼吸器官,发音体喉头和声带,共振腔口腔、鼻腔、咽腔。7.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音位和元音音位。8.音标:为了准确地把语音记录下来,便于分析研究,必须有一套标写音素的符号。音标即是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9.国际音标: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简称“IPA”。是一组用来标示人类所能发出来的各种声音的语音符号系统,最初是“语音学教师协会”于1888年8月制订公布。作为统一标示所有语言中语音的标准符号,其中大多数的符号都取自或衍生自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其他的有些来自希腊字母,有些则明显地与其他任何的字母标准毫无关系。10.元音:是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母音,如a、o、e、i、u、y等。11.辅音: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子音,如b、p、x、l等12.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类型单位。13.音位变体:是指构成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是该音位的变异形式。14.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的各音素对它们分布的环境总体来说是互相补充的,而对其中某个音素所能出现的特定位置又是互相排斥的。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 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所以归并为同一个音位,这些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若干变体。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15.自由变体:是指由在同一语音环境中自由替换而又不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音素构成的同一音位的变体。16.音段音位:般把从音素的音质角度归并出来的音位,即元音、辅音音位叫音段音位,也叫音质音位。17.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18.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指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它主要是根据语音的发音特征(生理)和声学特征来决定的,并且按照二元的偶分法来确定。每个区别特征总是跟其他音位互相关联而处在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之中。19.音节: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辨别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0.开音节:根据音节结构的种种不同形式,把音节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如普通话fa55(发)。 21.闭音节:根据音节结构的种种不同形式,把音节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如普通话an55(安)。22.复元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叫复元音。如普通话中ku55(高)、kai55(该)。23.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且该组合中的几个辅音必须同处在紧张度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如英语:starsta:(星)中的s和t。24.肌肉紧张度说-由法国语言学家格拉蒙和原苏联语言学家谢尔巴提出。认为:每发一个音节喉部肌肉就出现一次紧张。每一次肌肉紧张包括三个阶段:渐强、强峰、渐弱。发音时每一次肌肉紧张从渐强到强峰再到渐弱的这一过程就形成一个音节。简单地说,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紧张两次就形成两个音节。25.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音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等的一段段的语流。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26.同化:是指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的现象。如广东话kamjat(今日),实际读成了kammat,其中j受前面的音的同化音的影响变为m。2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如北京话里慢man51+慢儿m51慢慢儿mai51 m55,“慢”的韵尾 受后面的鼻辅音m的影响,由鼻辅音n异化成元音i。28.弱化:是指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的现象。如普通话中的“妈妈”ma+ma“妈妈”ma m。四、语义 1.语义:所谓语义,简单地说:就是指语音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是指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2.语言意义:语言意义是语言体系中所固有的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总体或属性或关系的概括认识,它得到社会集团的公认,用一定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它是抽象的、概括的和相对稳定的。3.言语意义:语用意义也叫“言语意义”。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交流思想时,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临时的和隐含的意义。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运用的结果。4.词汇意义: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它是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还包括词运用于不同范围以及在某些习惯搭配中所产生的意义。5.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我们研究词义,主要是掌握它的理性意义。6.义素 :义素是对词的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7.语义场:在语言学中,凡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的一群词聚合在一起,在语义上就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8.语义指向: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9.蕴涵: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涵乙。蕴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甲乙。一般读作甲蕴涵乙或是乙以甲为蕴涵。10.预设:预设也是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而言的,它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预设也译作“前提”、“先设”。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甲?乙,意思是“甲以乙为预设”。11.歧义:歧义指的是一种语言结构表达多种意义的现象。五、词汇 1.词汇:词汇是构成语言的要素之一,是一种语言全部的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短语的总汇。一定数量的词汇,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就可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词汇的主体是单词,除了单词以外,还包括固定短语。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2.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单位。3.词素:语素也叫“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独立运用,但必须有意义。4.固定短语:固定短语,也叫固定词组。是指语言里有一些特殊的短语,他们跟词一样,不是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临时组合起来的,而是以固定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存在于语言里。这种特殊的短语就是固定短语。5.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词根可以单独成词。6.词缀:词缀是附着在词根之上的语素,它对词义的构成起附加性作用,它或是给词根增添附加性的词汇意义,或是表达某种语法意义。7.词尾:词尾是附加在词根或后缀之后只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8.单纯词:单纯词也叫做根词。单纯词的词干由一个词根构成。9.复合词:复合词的词干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构成。10.派生词:派生词的词干由词根附加词缀构成。11.缩略词:有的词或短语使用频率高,而它们的音节过多偏长,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就把短语或词中的某些词、语素、音节或音位减去,剩下的组成一个新词,这种新词就是缩略词。12.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短语。13.惯用语:惯用语是一种意义整体化了的、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所表达的大多不是字面意义,而是通过引申或比喻而产生的融合性意义。14.熟语:熟语是定型而习用的现成用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俗语、格言等。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成分,它大于词,但造句功能与词相同,常常整体充当一个结构成分;它是基本定型的,其构成成分不能轻易变动;它意义概括,大都具有生动的表现力。15.外来词:外来词也叫借词,是从外族语中借来的词,它是语言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结果。16.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构造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基本词指语言中产生较早而又较稳定,使用频率高的词,它所标记的概念多是与我们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17.一般词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就是一般词汇了。一般词汇的特点正好与基本词汇相反。通常来讲,一种语言中,一般词的数量要多于基本词,一般词是人类生活发生不断变化的见证。18.表情词:表情词附带说话人对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态度,有感情色彩。19.固有词 :固有词是本族语言原有的,土生土长的,这种词占词汇的大部分。固有词可以是古今传承词,也可以是利用本族语中原有的造词材料造出来的新词,利用本族语的造词材料和造词方式翻译外语中的概念所造出来的词也是固有词。六、语法 1.语法:语法是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汇集,它包括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组词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2.词法:词法,即词的变化和构造的规则。3.句法:句法,即组词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4.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单位。5.词组:词组在句子中具有相当于词的作用,它是比词大的句法单位,是词与词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6.句子:句子是具有一定语调的、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和感情、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交际的基本单位。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能够把语法单位组织起来并在组织过程中产生语法意义的语言形式,即语法形式就是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8.形态: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9.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意义,既由语法形式体现出来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10.语法范畴:把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叫语法范畴。11.词类:词类是依据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划分出来的词的语法类别。12.实词:实词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位置不固定,数量开放,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13.虚词:虚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位置固定,数量封闭,可分为助词、介词、语气词、连词等,一般不充当句法成分。14.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句法单位与句法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15.直接成分:直接成分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关系最密切的成分。16.IC分析法:也叫“层次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进行分析的方法17.句式转换:句式的转换就是把一些句子模式转变为另外一些句子模式。如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肯定句转换为否定句,主动句转换为被动句等。18.篇章:一般认为既包括书面语言也包括口头语言。19.衔接:衔接是形式方面的问题,是篇章的有形网络,体现于篇章的表层结构上,主要有五种: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手段。20.连贯:连贯是语义方面的问题,属于篇章无形的网络,体现在篇章的深层语义结构中。21.主位:主位是指句子开始的第一个成分,是句子其他部分的表述对象。22.述位:一个句子中主位后面的部分是对主位的说明,叫述位。七、文字 1.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2.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是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音的文字系统。表音文字利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中的语词,因此又称拼音文字。表音文字以语言的音节或者音位为书写单位,又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3.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是用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早期的表意文字都是象形字。有的表意文字用书写符号综合表示词或者语素的意义和声音。古埃及的圣书字就是这样的表意字.和表音文字相比,表意文字能使人产生对于事物的客观形态的联想。但表意文字也有缺点:一个字一个形,文字数量大;只表意不直接表音;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等等。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有一大部分是象形文字。汉字是历史悠久、至今仍在使用的唯一的表意文字4.表词语文字: 表词语文字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词语的文字体系。刚刚脱离图画的文字,其数量很少,还不能和语言中的所有词对应使用,用少量的文字记录相对丰富的语言,文字就只能记录语言中的词语了。 多数古代文字是表词语文字。在现代汉字中也有这种情况,如用“瓩”、“浬”“、呎”、“吋”代表 “千瓦” 、“海里” 、“英尺” 、“英寸”等词。5.表语素文字: 表语素文字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素的文字体系。表语素文字记录的是语素,一个书写符号就是一个语素。现代汉字除联绵词和音译外来词外,很多字是代表一个语素的。日语中有一部分文字属于表语素文字。6.表音节文字: 表音节文字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文字体系。表音节文字的一个书写符号代表一个音节。日语的假名是表音节文字,如“”是三个音节“sa”、“ku”、“ra”。7.表音素文字 : 表音素文字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素的文字体系。表音素文字的一个或几个书写符号代表一个音素。比如英语“hand”中的四个书写符号代表四个音素hand。英语、俄语、法语等属于表音素文字。8.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一种用简化了的图形来描摹事物的表意文字。象形文字是在图画记事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带有明显的图形性质和特征。如古埃及文字、中国的部分甲骨文以及古代克里特(米诺)文字和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都是象形字。9.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在公元前3000600年间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古文字。最早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苏美尔,它脱胎于象形文字,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形体演变,由表意到表音,在公元前2世纪演变为线形文字。楔形文字每个字是由数个楔形符号组成。楔形符号是用芦苇杆在泥板上压刻的,由于笔尖被削成方尖形,所以写出来的就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楔形笔画。10.线形文字:线形文字是由简单而抽象的线条组成的文字。绝大多数表音文字的字母是由线条组成的,这样的文字都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考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安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内科年轻恒牙龋病治疗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国电暖桌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5〉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 影视制作项目时间管理与资源分配
- 临床营养师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版
- 临床医学试题讲解模板范文及答案2025年版
- 临床医学频道试题答案2025年版
- 临床医学理论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成功销售的八种武器-大客户销售策略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第十册 空分设备
- 银行慈善管理办法
- 1.2 观察植物 课件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
- 供排水泵站运行工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电磁计量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修井机培训课件
- 医学科普文章写作技巧
- 中医适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运用
- 一例前置胎盘的个案护理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