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_设计_现状调查与分析_崔新壮.pdf_第1页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_设计_现状调查与分析_崔新壮.pdf_第2页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_设计_现状调查与分析_崔新壮.pdf_第3页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_设计_现状调查与分析_崔新壮.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建筑教育 2009年第 18卷第 1期 J O U R N A L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E D U C A T I O NI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O FH I G H E RL E A R N I N G V o l 18 N o 1 2009 收稿日期 2009 01 05 基金项目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教改项目 提高土建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对策的研究 资助 作者简介 崔新壮 1974 男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道路工程方面的研究 E m a i l c u i x z s d u e d u c n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现状调查与分析 崔新壮 金 青 董琳琳 车华桥 刘树堂 山东大学 土建与水利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61 摘要 毕业论文 设计 作为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受社会环境和行业形势变化及政策变革影响很大 为了调查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的现状 以山东大学 2004级 95名本科生为对象 围绕 毕业设计四要素 选题 教师 学生及软硬件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 毕业论文 设计 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合理性的对策 关键词 毕业论文 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 现状 调查问卷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 U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 2909 2009 01 0105 04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 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 对培养合格 实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它既是学生对所学 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 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 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 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 面检验 同时 毕业设计作为一个实践环节在整个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 位 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 因此 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 切实提高本 科生培养质量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但是 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以及各行业形势变化与政策变革 现有 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计划和指导理念有待改革 2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大多数 本科生 毕业后一般从事设计工作 这些工作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不是很高 但 由于 C A D 技术及大量设计程序的发展与开发 大多数设计任务主要靠计算机来 完成 所以 土建类本科毕业设计应该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满足就业需要出 发 让学生在 最后一门课 中尽量多地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基本方法 本文以山东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2004级 95名本科生为对象 在毕业设计结束 后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毕业论文 设计 四要素 即选题 教师 学生及 软硬件环境 3 一 选题 严格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 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尽量结合生产实际 科学研究的任务 进行 真题真做 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 深化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同时 选题还 应适当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 体现当前科技发展水平 反映时 代特点 不断更新题目 以使学生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 105 高等建筑教育 2009年第 18卷第 1期 一 选题来源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来源一般有教师 自拟 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三种 4 其中 45 74 的课题来自工程实践 这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 22 34 为教师自拟课题 自拟课题一般是教 师先凝练科学问题 然后学生做 但建议教师指导时 要给学生讲清楚课题的工程背景 以及该问题是如 何从工程里面提炼出来的 否则容易使学生脱离生 产实际 在头脑中建立不起工程概念 空对空 的教 学模式有悖与工程类专业毕业论文的初衷 另外还 有 31 91 的课题为科研项目 实践发现 有的教师 为了应付课题进展 没能很好地从时间和内容上把 握学生毕业设计和课题任务之间的关系 毕业设计 效果不佳 二 选题类型 从内容和手段上土木工程类毕业论文 设计 又 分工程设计 试验 理论分析 数值计算 综合等 应 该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满足就业需要出发 让学 生在 最后一门课 中获得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训 练 尽量多地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基本方法 尤其是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调查显示毕业设计 类型如图 1所示 土木工程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一 般以工程设计为主 达到 60 6 但实际设计中发现 存在题目简单单一 多年不变现象 另外试验类相 对较少 仅占 8 这与土木工程的强实践性不符 在 毕业论文中加强试验环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事 在必行 图 1 毕业设计的类型 三 选题难度 毕业设计要求选题深度 广度和难度适当 学生 能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 图 2所示为选题难 度的调查结果 可以发现 74 47 的学生认为选题难 度适当 可以按时完成 而有的选题缺乏创新 有的 甚至不科学 不是重复老题目 就是在一个环节上机 械地重复劳动 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训练 限制了学生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学生只能按部就班 忽视了对学 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的选题范围太 宽 学生只能泛泛而谈 有的题目太窄 设计工作量 明显不足 有的选题过于陈旧 缺乏综合性 新颖性 深度 广度不够 有的选题对本科生来说难度太高 受不到预期效果 图 2 选题难度 二 指导教师 教师的科学指导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提高 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 一 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要投入足 够的精力 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直接见面 在毕 业设计进展的关键时刻 教师既要起指导把关的作 用 在具体细节上又要大胆放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和创造力 教师要不断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 态 鼓励学生进行富有创新性 挑战性的研究 激发 学生的兴趣 选题之后 教师要督促学生广泛了解 相关的资料 从而在某个方面进一步提出自已的研 究观点 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进度 并对研究的结 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与学生多交流 发现问题 要及时指出 使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能顺利进行 后 期指导学生完成论文 对论文进行细节上的修正 并 指导学生完成答辩 图 3所示为论文全程指导教师 的行为调查结果 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但并不是全 部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中完全履行 了应该履行的职责 这需要指导教师对自己的行为 进行深刻反思 二 指导教师责任心和素质 教师指导不利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指导教师 本身的责任心和素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毕业论文 设计 时间过于集中 而有的教 师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 致使在指导上投入的时间 精力非常有限 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 设计 的质 量 尽管高校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采取了一些措 施 但由于缺乏对教师的有效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 106 崔新壮 等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现状调查与分析 收效不大 2 有的指导教师本身科研能力低或缺乏相应 的工程实践 有的甚至不了解基本要求和工作规程 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毕业设计指导 3 个别指导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主要表现 在不管不问或完全代劳 这也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 下降的原因之一 教师的责任心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指导方法 图 4所示为指导方法的调查结果 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 教师在指导时能做到师生互动和启发性指导 但也 存在少数教师不管不问和完全代劳现象 使教师指 导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和意义 图 3 指导教师的职责 图 4 指导方法 三 学生 一 学生态度 在培养计划中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期 而 在这一学期一些学生为寻找一份如意的工作四处奔 波 有的学生忙着研究生的复试 毕业设计在很大程 度上为这些事情让步 发现 86 96 的学生有比较 端正的学习态度 不管考研还是就业都认真对待毕 业设计 12 77 的学生认为已签约的工作单位并不 重视毕业设计成绩 于是 走过场 敷衍 了事 7 45 的学生认为已经考上研究生 所以精力不放 在毕业设计上 7 45 的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题目根 本不感兴趣 6 38 的学生因为没找到工作 无法安 心于毕业设计 教师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毕业 设计中出现的这些态度不端正现象 并采取相应措 施 二 时间规划与精力投入 毕业设计与其它课程不同 要求学生在老师指 导下自主完成 在时间和空间上学生有更大的自主 支配权利 但学生必须要有很强的自控能力 对时 间要有一定的规划 近半数的学生自我要求比较严 格 时间抓的较紧 而近 1 3的学生自我要求一般 时间浪费严重 其它学生则对时间根本没有特别的 规划 在毕业设计期间对学生加强管理事在必行 三 工作量 反映工作量是否饱和的重要指标是论文篇幅与 所阅文献的数目 山东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手册 要 求毕业设计 论文 篇幅以 6000字左右 不含图表 程序和计算数字 为宜 参考文献数量不得少于 15 篇 图 5和图 6所示分别是论文篇幅和参考文献的 调查结果 可见 绝大多数学生工作量都达到了要 求 但大部分同学参阅文献没有达到规定要求 甚至 有近 10 学生阅读文献数量不到 5篇 实际上查 阅文献是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具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 而土木工程属于较成熟的学科 专业 性综述和文献比较多 所以学生阅读文献不足现象 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图 5 毕业论文篇幅 图 6 参考文献数量 四 学生的收获 毕业设计 论文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计 107 高等建筑教育 2009年第 18卷第 1期 算 工程绘图 实验方法 数据处理 文件编辑 文字 表达 文献查阅 计算机应用 工具书使用等基本工 作实践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 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 新知识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 54 的学生认为通 过毕业设计综合技能得到加强 另有 26 的学生认 为毕业设计查缺补漏或专项训练 基本达到了毕业 设计的目的了 但仍有 30 的学生认为是重复过去 的课程设计 仅仅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巩固 没有达 到预期的毕业设计目的 由图 7所示的毕业设计与 所学知识联系调查结果发现 75 53 的学生认为不 仅用到课本上的知识 而且还学到新知识并得到运 用 15 96 的学生认为仅仅用到课本上的知识 而 其他学生则不能清楚回答这一问题 重复老知识和 运用老方法将失去毕业设计 论文 的目的 这一现 象与选题 指导教师本身素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应 引起高度重视 图 7 与所学知识的联系 四 软硬件环境 软硬件配备不全 学生缺少上机操作练习 缺少 试验设备或计算软件 也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 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图 8所示毕业设计与软硬件关 系的调查结果发现 虽然有 2 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 软硬件完全能满足毕业设计需要 但仍有 20 的学 生反映软硬件环境不完善 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所 以加强用于本科教学的实验室建设仍将任重道远 图 8 毕业设计与软硬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蔡丽丽 影响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研究 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16 1 36 38 2 陈新民 高校毕业论文 设计 的质量问题与对策 J 现代教育科学 2007 1 134 137 3 张 平 贾 伟 建立毕业设计 论文 四阶段 三层次全程 质量监控 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 1 88 91 4 郝继升 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 J 教育与职工 2007 5 178 179 S u r v e ya n dA n a l y s i s o f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 G r a d u a t i o nT h e s i s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C U I X in z h u a n g J I NQ i n g D O N GL in l i n C H EH u a q i a o L I US h u ta n g S c h o o l o f C i v il E n g in e e r i n g S h a n d o n gU n i v e r s it y J i n a n 25006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G r a d u a t io n t h e s i s a s t h e la s t c o u r s e o f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is s u b j e c t t o b e i n g e ff e c t e d b y t h e s o c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 d u s t r y s i t u a ti o n a n dp o l i c y c h a n g e s I no r d e r t o l e a r n t h e c u r r e n t s it u a t i o no f g r a d u a t i o nt h e s i s o f c i v i l e n g in e e r i n g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95 g r a d u a te s o f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w e r ei n v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