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原则柳永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为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由教学目的、教学规律、教学实践综合确定的,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规律的具体反映。教学过程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遵循激发兴趣促进个性发展的原则;遵循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遵循启发思考,培养方法的原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关键词: 中学物理 ;遵循;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为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由教学目的、教学规律、教学实践综合确定的,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规律的具体反映。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不同,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教学原则是人为规定的。根据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和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物理的认知特点,参照国内专家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中学物理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科学性、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1、坚持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指物理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要科学合理。科学性原则是物理教学的根本原则,它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的运用物理语言,对物理内容表述正确、表达准确。例如,讲光的反射定律时,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讲物质的比热容时不能把“物质的比热容”说成“物体的比热容”;讲质量时,不能把“物质的量”说成是“物体的量”;讲物体的受力分析时,不能把“物体所受的力”说成“物质所受的力”等。 、注意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坚持物理教学的科学性,除了教给学生准确的物理知识之外,还要教给学生物理学研究方法,分析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正确方法以及科学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引导并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结构。2、坚持教育性的原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教书和育人始终是不可分离的,物理教学也不例外。这就决定了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强调和重视教学的教育性,把教育性渗透到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物理教学的教育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如结合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等意识。结合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精神,使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追求科学,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结合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品德以及把科学服务于人类的崇高情操。3、坚持艺术性的原则所谓教学的艺术性实质上是教师创造性的应用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的目的,把科学性和教育性巧妙结合的方式和手段。那么,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讲究教学的科学性,教学还必须讲究教学的艺术性。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三者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整体。物理教学过程中三者从理念上是可分的,但在教学实践中相互融合,构成统一的有机体。其中科学性是根本、是基础,教育性渗透在科学性的教学之中,艺术性表现在科学性与教育性的完美结合,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方面。二、激发兴趣、促进个性发展的原则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动力。正如布鲁纳所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对于兴趣在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上的巨大影响,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科学家曾有过精辟的论述。爱因斯坦说“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贯彻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兴趣就是人要求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一种心理表现,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在物理教学中,首先应通过各种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转变为喜爱,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方面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科本身的魅力去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情感。1、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本身有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本门学科,以饱满的情绪带领着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2、运用学科本身的魅力去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情感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如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情感。如学习大气压时可以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做覆杯实验;学习浮力时可以做牙膏皮实验,鸡蛋的浮沉实验等。三、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认识物理现象,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更是如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贯彻这条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努力创设物理环境,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注重突出观察和实验。1、努力创设物理环境要让中学生在物理环境中学习物理,也只有在物理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学到物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设物理环境,使学生通过熟悉的日常生活、生产和自然界中的物理事实、现象、过程的实例来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如讲杠杆时举农村用的独轮车、家里的剪刀、划船的船浆等为例;讲摩擦时可以在课堂上推来一辆自行车分析、讲解;讲滑轮时可以拿工程用的倒链、挖井时的滑轮为例等。2、注重突出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观察和实验,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学习物理。首先,突出观察实验有利于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物理的环境,使学生形成对物理学的感性认识,这一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其次,实验具有直观、形象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突出观察实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兴趣,这一点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第三,实验既是物理学的基础,又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因此,突出观察实验有利于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方法教育;第四,从一定意义讲,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中的事实材料,要成功进行物理实验,就必须具备科学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因此,突出观察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五,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实验并不是仅仅简单的动手操作,真正的实验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和物理理论的指导,也只有在积极的思维参与和正确理论指导下,实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实验。另外,突出观察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突出观察实验,绝不能轻视理论对实验的指导作用和实验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四、启发思考,培养方法的原则中学物理虽不能较全面地体现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但也渗透了不少初步的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法、初步的科学抽象概括法、运用初等数学表达概念或规律和简单的推理论证的方法、处理问题的等效法、类比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等等。学生不学会这些方法,很难做到对物理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且越学越困难,另外,这些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中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贯彻这条原则,一方面要求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要教师教给学生方法。1、启发学生思考启发积极思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进行观察、实验,进行各种思维加工活动,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句话,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脑亲自来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实验、善于思考,并提供应用知识说明、解释现象,以及解决问题的课题和领域。例如,在学习密度概念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令学生思考,如观察金和黄铜都是黄色的,铝和锌都是灰白色的。现在有金、铜、铝、锌各一块,请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当然是物理方法)把它们鉴别出来;再如一座已建成的花岗岩的石碑,它的质量是不能直接用天平称量的。请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知道它的质量。通过很多学生一起讨论,使学生明确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等的。引入密度概念后,由学生自己回答上述一些问题。2、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方法就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练习,逐步掌握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概括地讲,它是指人类的认识(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的,又反过来受实践检验,为实践服务的。一谈到理论联系实际,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个理论问题。其实,就物理教学而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是理论问题,更多的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为了正确地理解和贯彻这一原则,首先应当明确,在物理教学中,为什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和如何联系实际这两个问题。物理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是由物理学本身的性质、特点、作用和任务,以及教学的目的所决定的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掌握知识的目的,要么是为了解释和解决人类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要么是为了回答和解释科学实验中发现的新的物理现象,一句话,是为了指导实践。从古代“钻木取火”一类最简单的物理现象的认识和应用,直到经典物理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至现代物理学领域的开拓和发展,无一不是如此。从这个意义来讲,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物理学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物理学若不反过来应用于实践,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那么,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呢?一方面要求教师重视理论来源于实际生活,另方面要求教师注重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1、重视理论来源于实际生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观察自然现象和研究社会生活中引出物理问题,展开教学。有许多物理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可以体验得到的。例如,用手拍桌子时,手的疼痛感觉告诉我们,当手给桌子一个作用力时,桌子也给手一个作用力;当你直立在黑板前,水平用力推黑板时,黑板将会把你推倒。这些事实说明两个物体问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同时成对出现的,而且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2、注重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用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物理既有趣,又到处有用。例如,为什么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为什么铁路的弯道外轨要高于内轨,为什么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来,等等。面对上述问题学生必然想解开疑团,求得问题的答案,从而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如果在相关物理知识的教学中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开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疑问。那么,随着学生疑团的解开,不但使学生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有用,体会物理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的神秘感,激发其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物理知识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月嫂基础知识培训
- 2.2.4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分层练习(有答案) 高一生物学苏教版必修一
- 高空坠落现场处理课件
- 北京幼师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 北京初三政治中考试卷及答案
- 电焊工常规知识培训课件
- 6-Benzylaminopurine-suitable-for-plant-cell-culture-生命科学试剂-MCE
- 高温消防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保定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校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 市妇幼保健院关于调整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 亚麻籽油在化妆品配方的应用研究
- 企业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检查记录
- 2025年空分设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幼师面试精 选题目及答案解析
- 企业营销自动化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 通信技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 医院招聘面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 神经外科护士进修汇报:专业提升与实践应用
- 重庆导游基础知识课件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