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病及三维正脊课程PPT课件.ppt_第1页
椎间病及三维正脊课程PPT课件.ppt_第2页
椎间病及三维正脊课程PPT课件.ppt_第3页
椎间病及三维正脊课程PPT课件.ppt_第4页
椎间病及三维正脊课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国医道龙骨堂 1 大国医郭三贴 三贴告别酸痛麻木 2 3 引言 西医之父希波格拉底曾经说过 脊柱乃百病之源 但他没有说明其病因病理 缺乏理论基础 没有指出治疗的关键 缺乏治疗方法 4 理论的突破是关键 理论是一门学科的灵魂 只有理论的突破 才能发明出新的医疗器械 创造出新的治疗方法 5 提出 筋骨椎间病 的背景 病名为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胸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以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多种疾病 其临床表现虽然不同 但其病因 病理和治疗原则基本相同 现有病名不能充分表明其确切部位及病变实质 根据疾病命名原则 应将其归为一种病 脊柱椎间软组织损伤类疾病 简称椎间病 6 椎间病概念 定义 脊柱超限度运动和超负荷承载等不良力学行为导致椎骨间相对位置的改变合并椎骨间筋伤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统称为椎间病 发生在某一椎间即称某椎间病 如C4 5椎间病 T7 8椎间病 L5 S1椎间病等 它包括了颈椎病 胸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 腰肌劳损 腰3横突综合症 脊柱相关疾病等脊柱椎间软组织损伤疾病 7 筋 的定义 一切附骨和束骨的组织统称为筋 它包括了神经 血管 韧带 关节囊 肌腱 肌膜 筋膜 软骨 椎间盘 脊膜 鞘膜及部分脂肪间质 广义的 筋 还包括骨骼肌 8 椎间病的病因 外因 急性损伤 超限度运动 超负荷承重 积累性劳损 长期不良姿势 局部感受风寒 其它因素 恶劣环境 营养失调 感染 不良习惯 吸烟等 9 椎间病的病因 内因 保护不力 退行性变 结构异常 缺乏锻炼 10 椎间病的病理 可用四个字概括为 动骨伤筋 1 动骨 即椎间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为椎骨沿三维轴线的旋转与平移 2 筋伤 即椎间软组织损伤 包括嵌顿 撕裂 水肿 出血 断 转 歪 结 牵拉 压迫等 关键的受伤部位在神经根通道内 3 机体为了自身的完整和生存 就本能地进行代偿及损伤修复 出现疼痛保护 炎症 反应 免疫 反应等 11 椎间病的病理 4 代偿 A 姿势代偿 B 骨质增生 C 韧带肥厚 D 瘢痕形成 E 椎间盘钙化 F 神经及软组织的适应 代偿适当 可不出现症状 处于亚健康状态 5 失代偿 反复发作所致 症状不易消除 12 椎间病的分期 1 损伤期 2 修复代偿期 3 失代偿期 13 临床表现 症状 病变椎间局部疼痛 不适 局部活动受限 前屈 后伸 旋转 侧弯受限 相应椎间的受累神经管理区 组织 的症状 A 影响到运动神经出现无力 麻痹 肌萎缩等 B 影响到感觉神经出现疼痛 麻木等 14 临床表现 症状 C 影响到脊髓可出现受累脊髓平面以下的神经管理区的症状 D 影响到血管可出现局部发凉 肿胀等 E 影响到植物神经出现相应部位或内脏器官 组织 腺体代谢异常 功能改变 血管供血改变 分泌改变等 这些病症也称 脊柱相关疾病 15 临床表现 体症 脊柱病变椎间活动度减小 僵直 甚至强迫姿势 肌张力增高 棘上韧带剥离感 横突旁高隆 厚钝 局部压痛 叩击痛 偶有放射痛 麻感 相应受累神经管理区 或器官 不适或异常 肌力下降 腱反射改变 感觉减退或过敏 做特殊检查 牵拉或挤压刺激到病变神经可使症状加重 16 临床表现 影像 脊柱生理曲度改变 变直 反张 侧弯 旋转 前凸加深 双边征 双影征 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等 骨质增生 椎间盘膨出 突出 脱出 神经根肿胀 侧隐窝 椎管相对狭窄 韧带肥厚 钙化 许莫氏结节等 17 椎间病的诊断 基本条件之一 症状 有局部症状及神经根损伤出现的各脏器 器官和组织的症状 并且该症状与脊柱椎间的损伤有关 这些症状可由问诊中得出 18 椎间病的诊断 基本条件之二 椎骨间的相对位置有改变 即上 下相邻椎骨间未处于自然状态下应在的生理位置 这种改变是三维方向的 即沿冠状轴 矢状轴和垂直轴的旋转和位移 轻者为微细改变 中医称谓 骨错缝 重者有较明显改变 称之谓 错位 半脱位 脱位 不属本病范围 这些改变可通过查体 影像学检查等确认 19 椎间病的诊断 基本条件之三 椎骨间软组织有损伤 即中医称的 筋伤 已往西医只重视了位于椎间的神经根的损伤和椎间盘的损伤 其实还有椎间的韧带 肌肉 关节囊 血管 筋膜 脊膜 鞘膜等软组织的损伤 这可通过患者的陈述 医者的检查来确定 20 诊断标准 1 具有一项或多项与脊柱椎间筋伤相关的临床症状 相关内脏的功能异常 2 具有与临床症状相关的椎间筋伤的体征 如椎间压痛 叩击痛 相应椎间的活动范围受限 有关试验阳性等 3 具有椎骨间位置改变及椎间筋伤的证据 如X线片 CT片 MRI及化验 电生理检查等 4 症状 体征和病变位置相关联 21 手法正脊的治疗原则 1 摆正椎骨间的位置 2 理顺上下椎骨间的软组织紊乱关系 3 促进筋伤的修复与适应 恢复或重建新的椎间平衡关系 使之回归或接近自然状态 修复与重建的程度 取决于患者自身的损伤程度及修复能力 用一句话总结 摆正椎骨理顺筋 修复重建靠自身 22 椎间病的治疗方法 1 以破坏病变椎间盘为手段的手术方法 开放手术 全椎板切除 半椎板切除 开窗髓核摘除术等 微创手术 髓核切吸 胶原酶融核 激光 射频 臭氧等 2 不破坏椎间盘的非手术方法 对症治疗的姑息疗法 休息 药物 针灸 理疗 牵引等靠自身修复 适应 代偿的方法 对因治疗的矫正疗法 推拿正骨 针灸加手法 三维正脊等靠松解粘连 纠正错位以重建平衡的方法 23 治疗椎间病的首选方法 首选非手术方法符合治疗原则者有手法三维正脊轻症和首次发病者选手法 辅助方法各种非手术方法无效时选手术疗法 24 正脊治疗原则 正脊先正骨 椎正则筋舒 正后筋难舒 寻找筋结处 整脊不整椎 病痛一大堆 整椎不理筋 病痛不除根 按摩加理疗 药物相辅助 预防再复发 锻炼莫疏忽 治疗之关键 在筋不在骨 25 正脊手法要领 正脊手法有要领 必须练好基本功 明确诊断为基础 排除一切禁忌症 心明手巧为前提 再凭悟性与体能 声东击西为高手 亦轻亦重是上功 手触心会定部位 屈提旋顶先放松 法施骤然人不防 医者应知骨回拢 因人而异辨证治 还需患者相呼应 此为手法之要诀 一法能通百法通 26 治疗时机诀窍 手摸心会 找准部位 体验呼吸 呼时发力 声东击西 分散注意 乘其不备 突然用力 27 国家卫生部 十年百项 推广项目 平乐郭氏手法正脊技术 28 郭宜东正脊技术 手法正脊 中药正脊特色疗法 29 手法正脊技术简介 大国医道龙骨堂正脊技术是平乐郭氏正骨术的延伸与发展 是在祖传手法基础上首创的 结合现代科学 它是以人体三维动态立体为主 配合药物和其它特色疗法组成的新技术 1998年10月和2002年11月通过了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 鉴定专家有 尚天裕 胥少汀 蔡钦林 孙树椿 崔京浩 张开逊 王福根 王少波 朱立国 方建国 李汉友等 30 31 32 十年百项必须具备 1 科学性2 安全性3 有效性4 可推广性5 合法性 33 理论概念 正脊立体概念为 坐标轴线 该轴线是有方向性的 沿该轴线可平移 绕该轴线可转动 即每一维均有两个自由度 以空间中的某一个不动的质点为原点 O 引出二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便组成了一个二维坐标 平面坐标 通过该原点 O 再引出一条垂直于该平面 当然也垂直于该二条轴线 的轴线 便组成了三维直角坐标 如图 34 动态坐标是一个立体坐标 在坐标空间中一个质点有六个独立的自由度 其中Ux Uy Uz代表三个方向平移 所有不在这三个方向的平移均可用这三个方向求得 并能用数字表示 x y z代表绕三个坐标轴转动 所有不在这三个方向的转动均可用这三个方向的转动求得 35 脊柱的三维坐标 脊柱的坐标采用的是三维直角坐标 亦称迪卡尔坐标 是以脊柱中轴上的某一个不动点为原点 从该点分别沿额状轴 矢状轴 纵轴引出三条相互垂直的轴线组成 每一轴线均有沿轴平动和绕轴转动两个自由度 沿三个坐标轴的平动和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共有六个自由度 即绕额状轴的前屈后伸 沿额状轴的左右移位 绕矢状轴的左右侧屈 沿矢状轴的前后滑移 绕纵轴的左右旋转及沿纵轴的椎间变窄或增宽 36 脊柱的任何耦合运动及受力均可用三维坐标的六个自由度以数字的方式表示 在脊柱椎间运动中 平动较少 幅度也较小 旋转和弯曲较多 且每一运动节段的运动范围也有差异 37 动态正脊技术 动态正脊技术是针对椎间病患者具体病情和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方式进行的以三维正脊仪治疗为主的系列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 手法整脊术治疗 配合适当药物 患处相对固定 部分患者需要配合理疗 推拿 针灸 针刀 封闭 药物熏蒸等对症 对因治疗 适当锻炼与护理 因为修复软组织和重建椎间平衡关系需要患者的自身调节 38 动态正脊的实质含义 动态的实质是对某一物体所处空间位置位移和受力进行全方位数字化界定 正脊的含义是采用力学方式 用物理能量使脊柱处于不正常状态的关节错缝或错位得以矫正 使附着在椎骨上的筋得以舒顺 消除别扭 使脊柱回归或接近自然状态 重建新的椎间平衡关系 这样才能使人体和谐 这就是正脊之道 39 动态正脊技术的作用及效能 动态正脊技术既不能使已脱出的椎间盘髓核还纳 也不能使骨质增生消失 还不能使已肥厚的黄韧带还原 更不能使狭窄的椎管扩容 之所以有明显的疗效 是因为它能用机械力纠正椎间的位置紊乱关系 松解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紧张关系 使之趋向自然状态 40 正脊是大道 道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规律就是其含义之一 老子曰 道法自然 自然是最高境界 正 就是使其自然 就是道 中医治病的原则之一是 阴则阳之 阳则阴之 使之达到 阴平阳秘 治疗脊柱椎间病 正脊乃大道 万法之所归 41 正脊宗旨 道法自然是正经 纠正别扭和谐生 正脊目的理顺筋 缝合筋正气血通 筋伤痊愈功能复 诸症消失乐无穷 42 正脊的目的 正脊是把棘突都整在一条直线上 使脱出的椎间盘还纳 是使骨质增生软化消失 是使狭窄的椎管扩大容积 是使脊柱椎间趋向自然 重建平衡 43 三维正脊治疗的内容 用一个字表示就是 筋 用两个字表示就是 别扭 用四个字表示就是 趋向自然 或 重建平衡 44 正脊技术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现代化 现代化应具备的条件 1 机械化2 数字化3 程序化4 信息化5 自动化6 标准化 45 动态正脊是人工推拿正脊的关键动作 实现对治疗部位的成角 旋转 扭摆 纵向冲击牵拉等三维方向的协调动作 有效又安全的范围内 在瞬间内完成推拿正骨达到的复合动作 46 动态正脊技术的适应症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失代偿期除外 2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3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4 获得性腰椎管狭窄症 失代偿期除外 47 禁忌症 1 脊柱肿瘤 脊柱结核 2 孕妇及产褥期妇女 3 已造成肢体瘫痪或已引起大小便失禁 4 严重心 脑 血管病及其它内脏疾病 5 合并感染发热期 6 体质严重虚弱 7 有出血倾向 8 有明显精神障碍倾向 9 严重骨质疏松 48 治疗程序 治疗前a 明确诊断 除外禁忌症 b 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安全性 解除紧张情绪 C 治疗前排空大小便 49 出院后 a 出院后全日休息一周至一个月 避免使腰部压力增大的各种动作 一个月内禁止扭腰及大幅弯腰动作 禁止长时间坐车 颠簸 禁止久坐久行 已婚患者 一个月内避免同房 半年内不参加各种剧烈活动 避免搬提重物及各种重体力劳动 b 腰围使用一个月 c 卧具应使用硬板床 d 出院一个月后进行康复锻炼 50 一次治疗后 治疗前 51 本技术应用单位必备条件 1 声誉好 病源多 2 领导重视 搞专科 3 专家技术均过硬 4 正规病区不可缺 52 项目推广方式 1 筛选 严格掌握应用单位必备条件 2 实行区域保护 100万人口以下的县区只认定一家 避免不良竟争 3 全国统一标识 培训 管理等 4 采用专利技术引进合作 分成的方式 医院无需增加新投资 无风险 效益高 并可增加知名度 53 推广本技术应达到的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