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知识点精编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_第1页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知识点精编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_第2页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知识点精编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一节 “自由放任”的美国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于销售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一方面,政府的自由放任主义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另一方面社会的贫富悬殊加剧,人民购买力下降,最终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3、导火线:股票投机,纽约股市的崩溃二、危机的爆发1、过程:金融业(股市崩溃,银行纷纷倒闭)工业(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农业(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逐渐席卷了整个经济部门。2、特点:(1)持续时间长:长达四年之久;(2)范围广:(3)来势猛,(4)破坏性大。3、影响:(1)极大的破坏了生产、浪费社会资源:生产水平下降,贸易额剧减,资本主义家为了维持产品价格,将大量产品销毁,造成了生产的浪费。(2)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引起政治危机。如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4、危机能够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5、胡佛政府应对危机措施的实质: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一、新政的背景1、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农业危机、工业危机相交织,经济全面萧条2、经济危机也引起政治危机,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政府丧失信心,资本主义统治面临崩溃的边缘二、罗斯福新政概况1、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年-1935年初 主要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第二阶段:1935-1939年 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2、新政内容(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2)恢复工农业生产,加强计划指导(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4)保护劳工权利(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三、罗斯福新政的评价1、新政的特点:国家直接干预经济2、新政的目的:直接目的:使美国摆脱危机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影响:积极影响:对美国:使美国逐步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对世界: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模式,对战后的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局限性:没有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5、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二战后的美国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20世纪60年代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需求,认为避免经济危机的关键在于充分就业。经济政策a、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注重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b、肯尼迪和约翰逊: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财政赤字作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结果:这些手段虽有效,却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通货膨胀。(2)70年代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尼克松、福特、卡特交替使用紧缩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结果:由于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滞涨)并存的局面。凯恩斯主义失灵。(3)80年代经济理论: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经济政策:里根政府,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货币学派),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供给学派)。结果:这一对策终于见效,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得到了缓解,但是在上述政策的指导下,里根政府大幅增加了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4)90年代:美国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与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经济政策: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主要目标结果:美国迎来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新经济时代“新”在何处?a、较长时期经济持续增长。b、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c、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连动关系。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1、英国混合市场经济(1)经济理论:二战后遵循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干预政策,主张国家采取经济政策进行调控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2)混合市场经济的特征: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3)90年代后的发展趋势:由国家过多干预向经济自由主义改变,呈现“多市场,少政府”的发展趋势2、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1)形成时间:1946年(2)特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3)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4)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受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法国也开始私有化浪潮 3、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1)形成时间:1949年(2)特征: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证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3)沿着这一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4、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1)形成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2)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的调节(3)影响:战后使日本在短短的25年内赶超英、法、联邦徳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第三产业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