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重点高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贵州省重点高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贵州省重点高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贵州省重点高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贵州省重点高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二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语 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11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 问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 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 品。二、古诗文阅读(25分)(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6分)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选自归去来兮辞)4对下列句中“以”字用法解说正确的选项是( )(2分)耕植不足以自给 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 足以为酒a相同 不同 b不同 不同c相同 相同 d不同 相同5与“复驾言兮焉求”不属于同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 )(2分)a.乐夫天命复奚疑 b.奉晨昏于万里c.彼且奚适也 d.之二虫又何知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阅读文言文,翻译下列划线句子(6分)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论语季氏篇)7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3分)8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无名氏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9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4分)答:_ 10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4分)答:_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1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陈情表)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云无心以出岫, 。(归去来兮吃)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滕王阁序)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流泪的滕王阁潘碧秀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选自散文2003年第10期)12 开篇说:“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这里“期待的身影”指的是谁?“赣江”与被寻找的这个人是什么关系?(3分)答:_ 13文中说:“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从全文看这里的“伤痕累累”有什么含义?(4分)答:_ 14文章取名为“流泪的滕王阁”,有何含义?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_ 15有人说作者的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_ 第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赍(j)发 迤逦(y l) 玷辱(din) 酒馔(zhun) 肐察(g) b. 搠(shu)倒 泱浼(min) 祈祷(q) 赏赉(li) 周济(j)c踹(chui)水 糍粑(zb) 气氽(tn) 茶峒(dng) 鞶鼓(bn)d襜(chn)帷 棨戟(qj) 瓯(u)越 盛筵(yn) 潦水 (lio)17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萍水相逢 舸舰迷津 高鹏满座 时矫首而暇观b逸兴遄飞 躬逢胜饯 投笔从戎 川泽纡其骇瞩c义愤填赝 天高地炯 钟鸣顶食 恨晨光之曦微 d. 俊采星弛 藕断丝联 穷且益艰 饮壶觞以自酌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b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19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镇咳吐痰片,它里面的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置而成。 b阐明、发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归律,关键不在于个人身份,而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低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使经济发展有持久动力,使社会进步有牢固基础,使国家长治久安。20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 。“朝闻道夕死可矣”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a bc d21请为下面这段话补写一个结尾,以揭示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40字以内)(4分)维奥斯特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一次,有人问抱最难忘的是什么,她说:“是我的21岁生日。”接着,维奥斯特很有感触地叙述了那天的情形:父亲带我到纽约去玩,我穿上盛装,自觉漂亮极了。途中,我进了洗手间,在洗手间里照镜子,得意得不能自已。当我从洗手间出来下.楼时,人人都在看着我,难道我如此引人注目吗?随后我听到身后有响声,回头一着,原来我的鞋跟上沾着草纸,一卷草纸正跟着我滚下楼。我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在看我。“从那天起,”维奥斯特说,“每当我觉得不可一世时,总回头看看。”回头看看,_ 五、写作(4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蒲公英老了,小蒲公英问:“留下什么遗产?”老蒲公英默默地在每个孩子头上戴上了一把远飞的伞。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2015届高二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高考资源网1d 2c 3b 4b 5b 6d 7孔子说:“求!恐怕该责备你吧8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9诗中的孤客是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他身处异乡,思亲念家;登高望乡,倍感孤独;流泪思乡,泪水涟涟;做梦归乡,百无聊赖。(4分)10结句借物抒情,紧承上句,写目中秋光虽断而菊香萦绕,点明时间,体现乡思之浓。“黄花”这一重阳节的特定景物,即呼应诗歌开头的“登高”,又统收全曲,使全曲结构浑然一体。虚实结合,情味悠长。实写菊花菊香,有色有味;虚写梦境和心中思家念亲之情。(或者以梦境的美好,反衬真实处境的凄凉,以虚衬实,以乐写悲,感情更加深厚强烈。) (4分)11略12【答案】指的是王勃。王勃写过著名的滕王阁序,而滕王阁就建在赣江江畔,况且王勃又是溺水而死,因而由赣江之水写起容易产生对王勃的追思。13【答案】怀才不遇,在迷茫中放纵文字;不甘寂寞,仕途中遭受重大挫折;溺水而亡,过早结束了人生。14【答案】文章取名为“流泪的滕王阁”,实际是在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表达了作者对王勃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英年早逝的同情和惋惜。15【答案】文章选取独特的视点展开对一代文人王勃的追思,既写了王勃在滕王阁上洋洋洒洒的诗文、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又写了他误人官场,触怒龙颜,终至落魄溺水而死的悲剧人生,充满了对王勃的同情。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情感的热流里融入了理性的沉思,没有简单地将王勃的悲剧归咎于当时统治者的腐朽,而是从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角度深刻剖析王勃的悲剧人生,慨叹王勃不该去敲那扇不属于自己的官宦之门,而应在文学的殿堂里挥洒自己的才情,见解独到,富有警世作用。(主观题意对即可)16a 17b 18b“侧目”形容对对方敬畏或者愤恨,此处用来形容人们欣赏的状态是不对的。b此题学生易误认为“其间”一词应为“期间”,“其间”与“期间”都表示在某段时间里面或某个时期中间,其中“其间”也可以理解为“那段时间里、那个时期中”,但“其间”一词可以单独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而“期间”不能单独充当时间状语,使用时它的前面必须添加修饰语。c“如坐春风”指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这里用错对象。d“鼎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