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4 A3.dwg
飞轮4 A3.dwg

ABS检测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ABS检测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汽车车辆专业】.rar
ABS检测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
飞轮4 A3.dwg---(点击预览)
飞轮3 A3.dwg---(点击预览)
飞轮2 A3.dwg---(点击预览)
飞轮1 A3.dwg---(点击预览)
过程管理封皮.doc---(点击预览)
论文正文.docx---(点击预览)
装配图 A0.dwg---(点击预览)
滚筒 A3.dwg---(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常用飞轮 A3.dwg---(点击预览)
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相关材料.doc---(点击预览)
04.指导记录.doc---(点击预览)
01.题目审定表.doc---(点击预览)
设计(论文)管理规范
开题报告基本框架.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时间安排模版.doc---(点击预览)
5教研室汇总表格.xls---(点击预览)
3撰写规范.doc---(点击预览)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doc---(点击预览)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xls---(点击预览)
4过程管理材料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40257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0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2-05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abs 检测 试验台 机械 系统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汽车 车辆 专业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全部文件] 那张截图中的文件为本资料所有内容,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ABS是在汽车制动过程中提高操纵稳定性和转向控制能力的主动安全装置。ABS正常工作对汽车行驶安全至关重要。滚筒式惯性检测实验台是检测汽车ABS系统性能的实验台,它可以替代路测,实现ABS测试系统在室内测试的要求。滚筒式惯性检测实验台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电机驱动部分、滚筒转鼓部分、飞轮组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其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设计的。
本文介绍了ABS系统滚筒式惯性检测实验台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论述了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现在存在的各种汽车性能检测实验台,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及各部分零件的型号的选取。本文ABS系统滚筒式惯性检测实验台采用滚筒带动车轮转动,同时根据车轮的尺寸及汽车的重量分析设计滚筒的结构及尺寸。ABS系统滚筒式惯性检测实验台主要采用飞轮模拟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惯量,根据模拟的原理对飞轮进行分析计算,确定飞轮的数量及结构尺寸,并且对实验台进行一定的校核。最后使用AutoCAD 进行平面制图。


关键词:ABS系统;飞轮;滚筒;实验台;转动惯量




ABSTRACT

ABS in the auto brake process improve handling stability and steering control ability of active safety device. ABS normal work is crucial for automobile driving safety. Roller-type inertial testing experiment platform is testing the car ABS system performance test rig, it can replace the road test, realize ABS test systems in indoor test requirements. Roller-type inertial testing experiment platform is made up of three main parts, motor drive part, roller drum part, fly wheel par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structure of its parts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BS system roller-type inertia detection experiments of the main parts of machine design method and design process. Discuss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ABS system, analyzes the existing of auto performance testing experiment platform, determine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 and various parts of the type of selected. This paper ABS system inertial testing experiment platform adopt cylinder cylinder driving wheel rotation, and based on the size and weight of the car analysis and design of roller structure and size. ABS system roller-type inertial detection experiments Taiwan mainly USES the flywheel simulation cars in roa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otary inertia of the flywheel simulation is analyzed, the quantity and structure to determine the flywheel of size, and experiments Taiwan perform some of the check. Finally using AutoCAD for plane drawings.


Key words:ABS system; The flywheel; Roller; Experimental stage; inertia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 概述 1
1.1.1汽车ABS系统概述 1
1.1.2 ABS性能检测试验台的原理 2
1.1.3 ABS性能检测试验台设计的要求 2
1.2 ABS性能检测试验台设计方案的确定 2
1.2.1 ABS性能检测试验台整体方案的确定 2
1.2.2 滚筒方案的确定 4
1.2.3 飞轮方案的确定 4
1.3 本章小结 5
第2章 实验台部件的选择 6
2.1电机的选择 6
2.1.1 电机功率的计算 6
2.1.2 驱动元器件的选择 6
2.2 联轴器的选择 7
2.3 轴承的选择 8
2.3.1 轴承载荷的计算 8
2.3.2 轴承型号的选择 9
2.4 本章小结 9
第3章 滚筒设计 10
3.1 概述 10
3.2 滚筒结构分析 10
3.3滚筒尺寸的选择 11
3.4 本章小结 13
第4章 飞轮设计 14
4.1 概述 14
4.2 飞轮转动惯量分析 14
4.3飞轮结构分析 15
4.4飞轮计算 16
4.5 本章小结 18
第5章 总体设计与校核 19
5.1 概述 19
5.2 总体结构设计 19
5.3滚筒轴校核 20
5.4飞轮轴校核 22
5.5 本章小结 22
结    论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6
附    录 27


第1章 绪 论
1.1 概述
1.1.1汽车ABS系统概述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车辆密集化和车辆高速化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就是为适应这一要求迅速发展起来的。ABS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
ABS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安装在车轮附近的测速传感器在车辆制动时测量出车轮的瞬间转速(轮速),计算出此时车轮角减速度和车辆的行驶速度(车速),并依据瞬时车速与轮速计算出车辆的滑移率,控制器依据一定的数学模型操纵压力调节器调整制动管路中的制动液压力,改变制动器的制动力,使车轮的滑移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约为20% ), 此时制动器的制动力趋近地面制动力最大值,车轮处于半抱半滚的状态, 此时车辆的制动方向稳定性较好,车辆的制动性能处在最佳的状态下。因此防抱死系统ABS就是控制汽车滑移率的控制系统,滑移率是一个能表征制动效能和可以测算的量,滑移率计算公式为:
                            (1.1)
式中:为滑移率;为车速;为轮速,即车轮转速与车轮半径的乘积。
车轮与道路之间能传递的力称为道路附着力,与车轮正压力之比称为附着系数:
                                                           (1.2)
道路附着系数受道路、车轮材料结构和接触状况影响。道路附着系数与制动时车轮滑移率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1.1 —关系曲线
由图1.1可以看出滑移率在15%~20%时,汽车的制动性能最好,因此ABS系统的功能就是保证滑移率在15%~20%这个范围内。
1.1.2 ABS性能检测试验台的原理
判断ABS 有没有发挥作用的关键指标就是制动时的滑移率。因此,我们把试验台对ABS性能测试的主要指标定为测试制动时车轮的滑移率。根据式(1-1)滑移率主要由车速与轮速计算得到的,因此实验台测试时,主要测试汽车制动时车轮的转速与汽车的行驶速度,再根据式(1-1)计算出滑移率是否达到15%~20%这个范围内,就可以测得ABS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要求,这就是ABS性能检测实验台的基本工作原理,其具体的结构就是这次研究主要设计的内容。


内容简介:
SY-025-BY-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定表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课题适用专业课题类型 课题简介:(主要内容、意义、现有条件、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好较好一般较差2对学生能力培养及全面训练的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3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4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好较好一般较差5课题预计工作量较大适中较小6课题预计难易程度较难一般较易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注:课题类型填写 W.科研项目;X.生产(社会)实际;Y.实验室建设;Z.其它。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五、主要参考资料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四、进度安排五、参考文献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SY-025-BY-5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填表日期年 月 日迄今已进行 周剩余 周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已完成主要内容待完成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 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6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103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54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156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7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6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0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0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8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7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题目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52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103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204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156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7毕业设计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题目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5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评阅人签字 : 年 月 日SY-025-BY-8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 称题目 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理论意义或价值102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文献资料和外文的能力203论文撰写水平、文题相符程度、写作规范化程度、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4毕业论文答辩准备情况55毕业论文自述情况206毕业论文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8毕业设计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 称题目 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102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3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104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设计的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155毕业设计答辩准备情况56毕业设计自述情况207毕业设计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9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性别系部专业班级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评分(X)评阅教师姓名职称评阅教师评分(Y)答辩组组长职称答辩组评分(Z)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五级分制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注:1、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0.3X+0.2Y+0.5Z 2、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SY-025-BY-10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题 目类别学生姓名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 称设计成果明细: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题 目学生姓名系部名称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 称教研室起止时间教 务 处 制SY-025-BY-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定表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课题适用专业课题类型 课题简介:(主要内容、意义、现有条件、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好较好一般较差2对学生能力培养及全面训练的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3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4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好较好一般较差5课题预计工作量较大适中较小6课题预计难易程度较难一般较易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注:课题类型填写 W.科研项目;X.生产(社会)实际;Y.实验室建设;Z.其它。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五、主要参考资料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四、进度安排五、参考文献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SY-025-BY-5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填表日期年 月 日迄今已进行 周剩余 周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已完成主要内容待完成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 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6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103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54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156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7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6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0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0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8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7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题目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52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103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204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156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7毕业设计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题目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5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评阅人签字 : 年 月 日SY-025-BY-8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 称题目 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理论意义或价值102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文献资料和外文的能力203论文撰写水平、文题相符程度、写作规范化程度、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4毕业论文答辩准备情况55毕业论文自述情况206毕业论文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8毕业设计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 称题目 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102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3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104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设计的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155毕业设计答辩准备情况56毕业设计自述情况207毕业设计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9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性别系部专业班级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评分(X)评阅教师姓名职称评阅教师评分(Y)答辩组组长职称答辩组评分(Z)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五级分制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注:1、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0.3X+0.2Y+0.5Z 2、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SY-025-BY-10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题 目类别学生姓名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 称设计成果明细: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题 目学生姓名系部名称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 称教研室起止时间教 务 处 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质 量 标 准选题与指导题目内容、性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运用所学知识和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题目来自实际或联系实际。题目难度和份量题目的难易程度适当,既保证达到综合训练的要求,又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每人一题。毕业设计说明书字数达到1.5万,毕业论文字数达到2万。开题准备工作题目审定表、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填写规范。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有在研的科研、教学研究项目,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务。指导过程因材施教,注重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认真负责,治学严谨,每周平均对每位学生指导2小时以上,按照要求进行中期检查。严格考勤,并有记录。学生能力水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扎实,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强,体现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设计(实验、研究)能力学生有较好的设计(实验、研究)和综合分析能力。达到任务书要求,方案设计科学、合理,有创新;“论文”达到任务书要求,观点明确、科学、有独到见解。文献检索和外文应用能力学生能结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认真查阅专业文献,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能恰当地应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绘图、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成果质量文题相符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符合选题和任务书的要求,并按时完成。撰写水平思路清晰、书写规范(符合我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计算准确,论据论证材料充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字通顺,使用SI制。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成果质量高,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实际价值。评阅与答辩评阅与答辩有严格的评阅程序,评阅认真,评语认真准确;有答辩工作进程,组织有序;评分严格、公正,成绩分布合理。优秀论文按要求归档。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客观、合理,各项考核记录完整、详尽;按专业学生整体成绩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管理与监控组织机构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组成合理,工作安排有序,进度有检查,任务完成有小结。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质 量 标 准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的实施细则、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及相应完善的管理文件。条件保障资料室、实验室为学生全面开放,为学生调研、查阅资料、专业实践创造条件。分析总结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析和总结科学、合理,对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准确,提出的改进措施科学、有效。资料汇编存档各阶段管理材料齐全、完整、规范、汇编成册,分类归档;毕业设计(论文)按规定分类归档。管理与监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一、总则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前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它环节所不能替代的。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确保本科毕业生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二、组织管理(一)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宏观指导,讨论通过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协调解决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要原则问题。(二) 毕业设计(论文)日常管理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 拟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2. 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检查、考核和总结;3. 协调解决场地、课桌椅等,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三) 系(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 审核和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2. 审核指导教师的资格;3. 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质量;4. 协调解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与联系就业的矛盾;5. 批准系(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和专业答辩小组的组成;6. 对系(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总结。(四) 教研室负责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 组织教师对选题进行论证;2. 安排指导教师;3. 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 检查、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5. 确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进度;1. 组织指导教师、评阅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分;2. 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3. 收集、整理、汇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资料并存档。三、总体进度要求(一) 教研室在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包括:题目审定、学生选题和下达任务书等工作。(二)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分选题、设计或写作、答辩等三个阶段。(三)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期,各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对本单位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后期,教务处将会同有关人员对全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或抽查;(五) 各系(部)应组织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在答辩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将成绩、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统计、汇总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等及时报教务处。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一) 选题的基本原则1.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和专业知识覆盖面,应当力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实现使学生得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2. 选题应力求与科研、生产(社会)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相结合。3. 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课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和综合训练要求。(二) 选题的一般要求1. 课题类型分为四类:即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实验室建设、其它。2. 课题类别分为二类:即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3. 原则上每生一题。由于工作量大,需由几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每名学生除对总体方案有所了解外,必须明确规定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使每名学生都得到较全面的训练。4. 可尝试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跨学科联合设计(论文)题目,学生各自承担课题中与自己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部分。5. 题目难度、份量要适当,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三)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指导教师提出,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和现有条件,以及应达到的要求;题目也可由学生在实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行提出。由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定表并上报该专业教研室。教研室应组织有关教师对所有题目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及可行性进行审定,并由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后,统一向学生公布。学生可在公布的题目中自由选题,确定题目后,指导教师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方式,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所要完成的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等内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系(部)负责汇总,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两周内将选题汇总表报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特殊情况需改变题目者,需经系(部)主任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四) 不宜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题目1. 不符合本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偏离专业方向的题目;2. 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3. 学生难以胜任的题目;4.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无法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成果的题目。五、指导工作(一) 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助教不能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可以聘任校外科研、生产等部门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科研能力。同时须到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并备案。系(部)应指派校内教师专人负责联系,经常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协助解决有关问题。(二) 指导人数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一般不超过8人。(三) 指导工作要求1. 做好指导准备工作题目落实后,指导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进度计划、有关资料及必要的设备材料等,应尽早通知学生,指导他们在毕业实习(调查)中,收集有关资料,拟定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步方案。2. 指导教师要抓好关键环节的指导,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量化要求。3. 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现场指导时间平均每周不少于一次或2小时,并对学生进行考勤。4. 指导教师因公、事、病请假,应征得系(教研室)主任同意后,委托其他教师临时代为指导。请假按我院人事处有关规定执行。请假三周以上者,系(部)应及时调整指导教师,并报教务处备案。5. 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严肃、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独立工作能力;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综合训练;经常检查督促,积极解答疑难问题。防止包办代替,放任自流,单纯追求出成果等现象的发生。6. 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7.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应向答辩委员会提出对学生工作态度、能力水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及应用价值的评定意见(写出评语)。8. 为鼓励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认真地做好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系(部)应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中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六、对学生的要求(一)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填写黑龙江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并在三周内把开题报告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二) 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查阅相关文献,一般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三) 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学生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虚心学习,尊敬老师,严守纪律,团结互助。(四) 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者,评分降低一等。因病、事请假,需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按学院有关规定办理请假手续。擅自离开或请假逾期者,按旷课论处理(旷课一天按6学时计)。旷课时间超过全过程时间的四分之一者,其成绩为不及格。(五) 严禁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抄袭、代作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涉及抄袭被抄袭、代作与被代作、弄虚作假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均按不及格处理。(六) 学生在专用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室(实验室)内工作,应爱护公物,保持教室清洁卫生,不影响他人。七、答辩及成绩评定(一)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时,每个学生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并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学生应将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按中文封面、外文封面、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顺序装订成册,并将图纸、实验数据、运算数据、程序、磁盘等放入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同时将计算书、实验报告、可执行程序及源程序、翻译稿、文献资料等设计(论文)材料一并送交指导教师评阅。毕业设计(论文)须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毕业答辩。(二) 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以系(部)为单位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在系(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各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类型或类别,组成若干答辩小组,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答辩小组成员主要为专业教师、也可聘请相关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教师以及学院外人员参加。(三) 指导教师应在答辩前两天将毕业设计(论文)交还学生,并对答辩准备进行指导。学生按答辩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答辩日程进行答辩。(四)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开始前,应及时向学生正式公布答辩小组成员名单。学生答辩时,应向答辩小组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质询的内容为课题的关键问题和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设计及计算方法、实验方法、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答辩时须做好答辩记录。(五) 答辩时,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自述主要内容如下:1. 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目的和意义;2. 文献综述;3.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4. 取得的成果、研究工作结论、存在问题与建议;(六) 成绩的评定采用评语和记分相结合的办法。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项评分进行综合评定,经系(部)答辩委员会审查,写出综合评语,系(部)答辩委员会主任审核签字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成绩确定后,任何人都无权更改。(七) 毕业设计(论文)按五级分制评定成绩,其最终成绩分布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优秀”比例控制在10%左右。对于答辩期间有争议的问题一律由答辩委员会仲裁。(八)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应全程跟随下一届学生重做。学生本人应提出申请,经教务处审批,由系(部)安排在下一届毕业设计(论文)中进行。(九) 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认真、高水平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各系(部)按本科生答辩人数2%的比例,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参加学院“创新杯”评选。八、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管理(一) 答辩结束后,由各教研室将题目审定表、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分表、评阅人评分表、答辩评分表、成绩评定表等汇总装订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装入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交学院档案馆保存。(二) 答辩结束后,各教研室应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按专业将相关过程管理材料(选题汇总表、答辩组织机构和日程安排、成绩报告单、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总表等)进行汇总,并装入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三) 答辩结束后,学生应将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资料(包括用经费购买的参考书、设计实物、软件、图片资料及其它有价值的资料等)交指导教师,统一由系(部)保存。(四) 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将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公开发表或转让。(五)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各系(部)应认真总结并写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总结的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情况(指导教师情况、外聘指导教师情况、学生数量、题目数量、平均每名教师指导学生数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系(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显著效果的做法,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毕业设计(论文)总结最迟于学期结束前报教务处。九、附则(一) 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二)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规定同时废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为保证我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其严谨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规范。1. 内容要求 1.1 题名 题名应该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字数要适当,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1.2 摘要和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一般应说明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中文摘要以300-400字为宜,并配以相应的外文摘要。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是能覆盖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5-8个,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1.3 目录 目录按照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1.4 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1.4.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是正文的开端。绪论应包括: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选题的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注意绪论不能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绪论一般不少于2千字。 1.4.2 主体 主体是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2)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3)实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4)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同时,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所引用的他人研究成果注明出处。 (5)自然科学学科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明确。 (6)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7)除“绪论”一章之外在论文主体的各章之后,要有单独一节概括写出“本章小结”。 1.4.3 结论 结论是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总结,不是主体各章小结的叠加或简单重复。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提出建议或研究设想等。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但不加章节号。1.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的信息资源。1.6 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指导教师和对毕业设计(论文)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1.7 附录 附录是主体的补充项目,但不是必需的。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而又不可缺少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附录中。例如: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过长的数学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2. 撰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2.1 文字和字数 除外语专业外,采用标准汉语简化字打印。文管类专业论文正文不少于2万字;理工科专业论文正文不少于2万字;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5万字。2.2 排版及装订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必须采用WORD软件按照本规范的要求排版,使用70gA4标准打印纸单面打印,装订后三面裁切各不超过3mm。一律左侧装订。2.3 字体和字号 题目 一号华文中宋 各章题序及标题 小二号黑体 各节的一级题序及标题 四号黑体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 小四号黑体 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 小四号黑体 款、项 小四号黑体 正文 小四号宋体 摘要、结论、参考文献标题 小二号黑体 摘要、结论、参考文献内容 小四号宋体 目录标题 小二号黑体 目录内容中章的标题 四号黑体 目录中其它内容 小四号宋体 页码 页面底端居中、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页眉与页脚 页眉五号楷体_GB2312居中,页脚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阿拉伯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体 2.4 中文封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封面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排版样式,见附件。“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或“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择其一,华文中宋小二号字居中。题目“” 一号华文中宋居中。系部名称:四号华文中宋, 下划线上填加文字小三号楷体_GB2312 ,居下划线中。“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同上,每行之间为1.8倍行距。黑龙江工程学院三号宋体居中加黑,字间一个空格。年 月三号宋体居中不加黑。题目中有数字和字母用Times New Roman体。2.5 外文封面 Times New Roman体,内容、字号与中文封面对应,见附件。 2.6 论文页面设置2.6.1 页眉 除中外文封面外,页眉2.0厘米,“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或“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五号楷体_GB2312居中;页脚1.6厘米,页眉中细实线默认,页脚细实线0.75磅,页码在细实线下,居中,见附件。 2.6.2 页边距 上边距:3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边距:2.8厘米、右边距:2.5厘米、页眉:2厘米、页脚:1.6厘米,正文汉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外文采用Times New Roman体,行间距为多倍行距1.35。 2.6.3 页码 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Times New Roman体5号字居中。中外文封面、目录不编入页码。 2.7 摘要2.7.1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包括:摘要、摘要正文和关键词。摘要正文下空3行顶格打印“关键词”三字黑体,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见附件。 2.7.2 外文摘要 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应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外语语法习惯,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外文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内容、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见附件。 2.8 目录 目录的三级标题,建议按(第章 、1.1、1.1.1)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文字字号及字体,见附件。 2.9 论文正文 2.9.1 章节和标题 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上下各空一行。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正文汉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外文采用Times New Roman体,行间距为多倍行距1.35。2.9.2 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正文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层次如下:章(如“第1章”)、节(如“1.1”)、条(如“1.1.1”)、款(如“1、”)、项(如“(1)”),层次用到那一层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条”可直接到“款”、“项” ,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1.35倍行距,见附件。 2.10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并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2.11 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或名称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文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2.12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的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SI)。 2.13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符号均用正体。 2.14 数字 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之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3年不能写成03年。 2.15 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最好在 “=”前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公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能写成(a/b)cosx。 2.16 表格 每一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并在文中说明,例如:“如表1.1”。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用小4号黑体,数字和字母为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加黑。 表格采用开放式表格,两端不画边框线,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与表格为一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字节),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说明(5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表中若有附注时,用小5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例如:“注1:”,样式见表2.1 参数文献的标识。2.17 图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结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17.1 制图标准 机械工程图:严格按照机械制图标准执行。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设计图纸的折叠原则上机械类采用A4幅面大小,土建类采用A3幅面大小,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可执行本专业的行业标准。需要学生完成的设计图纸数量和设计图纸幅面大小可由本专业教研室和系(部)研究确定。2.17.2 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幅插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用5号宋体,图中文字用6号宋体。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插图与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2.17.3 坐标与坐标单位 对坐标轴必须进行说明,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2.17.4 论文原件中照片图及插图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的照片图最好是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或是原版照片粘贴。照片可为黑白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采用布纹纸。对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2.18 注释 注释是对毕业论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注释应使用上角标(序号、)标注并采用脚注的方式说明。2.19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05。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并与正文中的引用顺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我院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一律采用“顺序编码制”的著录方法。1、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1)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PEEBLES P Z,Jr.Probability,random variable,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4th ed.New York:McGraw Hill,2001.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示例: 1程伟根.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赵其国.长江渡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2-36. 2陈晋镳,张惠民,朱士兴,等.蓟县震旦亚界研究M/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震旦亚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6-114. 3WEINSTEIN L,SWERTZ M N.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Jr.,SODEMAN W A.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Philadelplila:Saunders,1974:745-772. (3)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通讯J.1957(1)-1990(4).北京:北京图书馆,1957-1990. (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 示例: 1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 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 2莫少强.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J/OL.情报学报,1999,18(4):1-62001-07-08.3CAPLAN P.Cataloging internet resourcesJ.The Public 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1993,4(2):61-66.(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中国,01128777.2P/OL.2002-03-062002-05-28. 7/sipoasp/zljs/hyjs-yx-new.asp? Recid=01128777.2&leixin=0.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of forumEB/OL. Houston, tex: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 19891995-05-17./pacsl.html. 2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EB/OL.2000-01-08. http:/www. oclc. Org /about/history/default.htm.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引用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说明如表2.1:表2.1参数文献的标识文 献 类 型标 志 代 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注:表头前和附注后各空一行。2.20 附录 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其专业目录的三级标题,建议按(附A1、附A1.1、附A1.1.1)的格式编写。附录中的图、表、式等另行编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 2.21 论文印刷与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按以下排列顺序印刷与装订,封皮由学院统一印制: (一) 中文封面 (二) 外文封面(三) 中文摘要 (四) 外文摘要 (五) 目录 (六) 正文(绪论、正文主体、结论)(七) 参考文献 (八) 致谢 (九) 附录 附件:毕业论文及设计说明书排版示例附件:毕业论文排版示例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华文中宋小二号字居中)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机械部分设计(华文中宋一号字居中)项目名华文中宋四号字,填加文字楷体_GB2312小三号居下划线中 系部名称: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交通运输 B01-2班 学生姓名: 李长勇 指导教师: 张锦乾 职 称: 副教授 宋体三号字,字间加一个空格,居中加黑,日期不加黑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二六年六月论文封面示例,同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汽车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系部名称: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交通运输 B01-2班 学生姓名: 崔志军 指导教师: 刘成明 职 称: 副教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二六年六月外文封面示例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对应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Design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Hydraulic SystemsCandidate:Zhang XianfenSpecialty:Construction MachineryClass:B02-2Supervisor:Associate Prof. Li Chunxiang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6-06Harbin外文封面示例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对应The Graduation Thesis for Bachelors DegreeStudy on Construction MachineryHydraulic SystemsCandidate:Zhang XianfenSpecialty:Construction MachineryClass:B02-20Supervisor:Associate Prof. Li Chunxiang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6-06Harbin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示例摘要(小二号黑体字间加2空格,上下各空一行)本论文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黑龙江省道路货运市场现状的分析,根据中心城市所处的地位和货运市场的特点,探讨中心城市货运市场建设的发展模式,设计了货运中介服务组织的组织形式及信息传递方式,进而提出货运场站建设的目标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宋体小四号字 1.35倍行距)关键词:道路;货运;市场;模式;系统(小四号黑体) (小四号宋体)外文摘要示例ABSTRACT(小二号Times New Roman体,加黑,上下各空一行)Under the direc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ABS检测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0257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