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管理材料.doc

ABS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025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4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2-05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20
积分
关 键 词:
abs 控制器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汽车 车辆 专业
资源描述: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意义 1
1.2 ABS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2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
1.4 ABS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3
第2章ABS系统构成原理及控制方法 5
2.1汽车ABS系统的组成及各结构部件的作用 5
2.1.1车轮转速传感器 7
2.1.2电子控制单元(ECU) 8
2.1.3制动压力调节器 8
2.2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 9
2.2.1车轮的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10
2.2.2制动过程中的加减速度 11
2.2.3制动过程中的载荷转移 11
2.3 ABS系统的控制方法 11
2.4本章小结 13
第3章ABS控制器硬件的设计 14
3.1硬件流程图 14
3.2ABS制动泵 15
3.3 驱动电路 16
3.4本章小结 16
第4章ABS控制器软件的设计 17
4.1dSPACE简介 17
4.2dSPACE软件环境介绍 18
  4.2.1代码生成及下载软件 18
  4.2.2实验软件 23
4.3dSPACE硬件 25
4.3.1智能化的单板系统 25
4.3.2标准组件系统 25
第5章 基于dSPACE的ABS控制器实现 27
5.1程序编制 27
5.2controldesk实现 28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附录A外文文献 32
附录B外文文献翻译 34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对汽车的安全性,特别是制动安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一种在制动时能够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以取得最佳制动效果的制动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对汽车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剖析了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ABS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同时对ABS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选择了ABS控制器的硬件并设计了ABS控制器的软件。软件核心是单片机。随着功能技术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单片机应用研究在ABS领域将进一步深入。本文研究了以高性能单片机为核心的ABS控制器的开发思路和设计方法。
总之,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逻辑门限值方法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是一种简单、方便、具有较好操纵性、制动性,并且有较好适应性的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一定要继续开展下去。

关键词:防抱死系统;dSPACE;滑移率;逻辑控制;制动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safety of human society, especially for automobile braking safety performance i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Auto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 is a braking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wheel braking force, prevent from achieving the best wheel lock braking brake system. This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braking distance, improve the direction of braking stability, it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ol principle of ABS, on the basis of detail introducing the structure and ABS parts and working principle. For ABS control algorithm is studied, and the choice of hardware and the design of ABS controller was ABS controller software. Software is the core chip. With the function of raising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ABS,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fields will further researche on the performance. This is the core of ABS controller chip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and design method.
Anyhow,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can see logic threshold method used in automobil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is not only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is a kind of simple, convenient and have better handling, brake, and the method has good adaptability. Further research will be continued doing.


Key words:ABS;dSPACE;Sliding Rate;Logic controlling;Brake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成就的应用项目之一,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提高汽车整车和零配件的国产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国人的共同愿望。在产品设计水平的提高,开发周期的缩短、生产成本的降低等各个方面,都有我们广大机械和汽车行业的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大规模投资及国内汽车工业与国外汽车工业的合资得到迅速发展,汽车产量大幅度增加。而另一方面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总的趋势仍然是车流量和车辆密度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加。为了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必须在车辆上加装ABS系统。我国的ABS技术研制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落后欧美几十年,加强AB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完善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对于我们发展汽车及其相关行业和保护人身安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2 ABS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920年ABS技术由英国人霍纳摩尔研制成功,并申请了专利。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BOSCH)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ABS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上开始使用ABS始于195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功开发了飞机用ABS并成为飞机的标准装置,1954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林肯车上装用法国航空公司的ABS装置,这种ABS装置控制部分采用机械式,结构复杂,功能相对单一,只有在特定车辆和工况下防抱死才有效,因此制动效果并不理想。机械结构复杂使ABS装置的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价格偏高。ABS技术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举步艰难。直到7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为ABS技术在汽车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ABS控制部分采用了电子控制,其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显著提高,制动效果也明显改善,同时其体积逐步变小,质量逐步减轻,控制与诊断功能不断增强,价格也逐渐降低。这段时期许多家公司都相继研制了形式多样的ABS装置。
进入90年代后,ABS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控制精度、控制功能不断完善。现在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ABS技术,ABS装置已成为汽车的必要装备。北美和西欧的各类客车和轻型货车ABS的装备率已达90%以上,轿车ABS的装备率在60%左右,运送危险品的货车ABS的装备率为100%。ABS装置制造商主要有:德国博世公司(BOSCH),欧、美、日、韩国车采用最多;美国德科公司(DELCO),美国通用及韩国大宇汽车采用;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美国克莱斯勒汽车采用;还有德国戴维斯公司(TEVES)、德国瓦布科(WABCO)、美国凯尔西海斯公(KELSEYHAYES)等,这些公司的ABS产品都在广泛地应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更新和换代。



内容简介: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103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54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156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7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尤浩宇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07-7班指导教师姓名王悦新职称实验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ABS控制器设计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0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0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8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题目评阅组或预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52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103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204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156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评阅人或预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注: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2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 毕业设计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尤浩宇专业班级车辆07-7班指导教师姓名王悦新职称实验师题目ABS控制器设计评阅组或预答辩组成员姓名崔宏耀、杨兆、齐一强、范德慧、吕德刚出席人数5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5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评阅人或预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注: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2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 称题目 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理论意义或价值102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文献资料和外文的能力203论文撰写水平、文题相符程度、写作规范化程度、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4毕业论文答辩准备情况55毕业论文自述情况206毕业论文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尤浩宇专业班级车辆07-7班指导教师王悦新职 称实验师题目 ABS控制器设计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崔宏耀、杨兆、齐一强、范德慧、吕德刚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102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3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104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设计的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155毕业设计答辩准备情况56毕业设计自述情况207毕业设计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王金剑性别男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07-7班设计(论文)题目挂车前桥与悬架设计平时成绩评分(开题、中检、出勤)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评分(X)评阅教师姓名职称评阅教师评分(Y)答辩组组长职称答辩组评分(Z)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五级分制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注:1、平时成绩(开题、中检、出勤)评分按十分制填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W+0.2X+0.2Y+0.5Z 2、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题 目ABS控制器设计类别学生姓名尤浩宇院(系)、专业、班级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07-7班指导教师王悦新职 称实验师设计成果明细: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其它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尤浩宇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七班指导教师姓名王悦新职称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车辆ABS控制器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目的: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意义: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成就的应用项目之一,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一)、主要内容1、熟悉DSPACE编程软件,对汽车动力学系统结构、原理进行分析研究2、制定较完善的控制方案和控制策略3、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二)、要求1、了解ABS工作原理及ABS控制器的控制方法。2、控制软件的仿真与试验分析。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论文,软件程序,硬件设备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熟悉任务书,了解相关信息,准备资料,填写开题报告:第12周(2)DSPACE软件模块的学习:第36周(3)确定ABS控制器的详细控制策略及中期检查:第79周(4)ABS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第1013周(5)运用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第14周(6)毕业论文总结、评阅、审核及修改不足:第1516周(7)为毕业论文答辩做准备及答辩:第17周五、主要参考资料1 余志生. 汽车理论(修订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 李朝禄. 汽车制动防抱装置(ABS)构造与原理. 刘荣华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3 柯愈治,谢怀喧等.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4 潘旭峰.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5 周云山,于秀敏. 汽车电控系统理论与设计.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6 张洪欣. 汽车系统动力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7司利增.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ABS 与ASR.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8席裕庚。预测控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9高为炳,霍伟. 大系统的稳定性,分散控制及动态递阶控制基础.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10杨庆彪.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原理与维修精华.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 MC9S12DP256B Device User Guide V02.15,Motorola,Inc,2005.12 Cho, J. M; Hwang,D. H. Design and imp lementation of H ILS system for ECU of commercial vehicles. Industrial Electron2 ics J 2001. Proceedings. ISIE 2001, IEEE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Volume 2001 June. 2, 12 - 116. .13 邯郸北方学校. 怎样维修汽车ABS.ASR和SRS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4 鲁植雄. 汽车ABS.ASR和ESP维修图解.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15董继明、罗灯明.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尤浩宇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w7-7指导教师姓名王悦新职称实验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车辆ABS控制器设计一、课题研究发展概述、选题目的和意义(一)、ABS发展概述 ABS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能实时判定车轮的滑移率,自动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轮抱死而取得最佳制动效能的制动装置。他是融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液压控制技术于一体的典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他能把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充分利用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显著地提高车辆制动时的可操纵性和稳定性,避免车轮抱死时易出现的各种交通事故,使制动器的效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故ABS是目前世界上普遍公认的提高汽车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1920年ABS技术由英国人霍纳摩尔研制成功,并申请了专利。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BOSCH)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ABS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上开始使用ABS始于195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功开发了飞机用ABS并成为飞机的标准装置,1954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林肯车上装用法国航空公司的ABS装置,这种ABS装置控制部分采用机械式,结构复杂,功能相对单一,只有在特定车辆和工况下防抱死才有效,因此制动效果并不理想。机械结构复杂使ABS装置的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价格偏高。ABS技术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举步艰难。直到7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为ABS技术在汽车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ABS控制部分采用了电子控制,其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显著提高,制动效果也明显改善,同时其体积逐步变小,质量逐步减轻,控制与诊断功能不断增强,价格也逐渐降低。这段时期许多家公司都相继研制了形式多样的ABS装置。 进入90年代后,ABS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控制精度、控制功能不断完善。现在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ABS技术,ABS装置已成为汽车的必要装备。北美和西欧的各类客车和轻型货车ABS的装备率已达90以上,轿车ABS的装备率在60左右,运送危险品的货车ABS的装备率为100。ABS装置制造商主要有:德国博世公司(BOSCH),欧、美、日、韩国车采用最多;美国德科公司(DELCO),美国通用及韩国大宇汽车采用;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美国克莱斯勒汽车采用;还有德国戴维斯公司(TEVES)、德国瓦布科(WABCO)、美国凯尔西海斯公(KELSEYHAYES)等,这些公司的ABS产品都在广泛地应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更新和换代。 近年来,ABS技术在我国也正在推广和应用,1999年我国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中已把装用ABS作为强制性法规。此后一汽大众、二汽富康、上海大众、重庆长安、上海通用等均开始采用ABS技术,但这些ABS装置我国均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国内研究ABS主要有东风汽车公司、交通部重庆公路研究所、济南捷特汽车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虽然起步较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气压ABS方面,国内企业包括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聚能、广东科密等都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液压ABS由于技术难度大,国外技术封锁严密,国内企业暂时不能独立生产,但在液压ABS方面也在做自主研发,力图突破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如清华大学和浙江亚太等承担的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在ABS控制理论与方法、电子控制单元、液压控制单元、开发装置和匹配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采用的耗散功率理论,避免了传统的逻辑门限值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研发ABS成功且进入产业化、批量生产阶段。其试样在南京IVECO轻型客车上匹配使用全面达到了国家标准GB12676-1999和欧洲法规EECR13的要求。这对振兴我国汽车工业与汽车零部件业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汽车液压ABS国产化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合肥工业大学也研制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制动电子防抱系统,率先在HF6700轻型汽车上匹配使用获得成功。国内液压ABS技术含量与国外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配合下,相信国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ABS技术某些领域赶超国际水平。(二)、选题的目的、意义目的: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意义: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成就的应用项目之一,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二、设计(论文)内容(一)、主要内容1、熟悉DSPACE编程软件,对汽车动力学系统结构、原理进行分析研究2、制定较完善的控制方案和控制策略3、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二)、要求1、了解ABS工作原理及ABS控制器的控制方法。2、控制软件的仿真与试验分析。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论文,软件程序,硬件设备四、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DSPACE软件模块的学习 努力完成ABS硬件的设计 努力利用编程软件对ABS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控制软件的仿真与试验分析 综合整理完成毕业设计五、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熟悉任务书,了解相关信息,准备资料,填写开题报告:第12周(2)DSPACE软件模块的学习:第36周(3)确定ABS控制器的详细控制策略及中期检查:第79周(4)ABS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第1013周(5)运用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第14周(6)毕业论文总结、评阅、审核及修改不足:第1516周(7)为毕业论文答辩做准备及答辩:第17周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余志生. 汽车理论(修订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 李朝禄. 汽车制动防抱装置(ABS)构造与原理. 刘荣华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3 柯愈治,谢怀喧等.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4 潘旭峰.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5 周云山,于秀敏. 汽车电控系统理论与设计.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6 张洪欣. 汽车系统动力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7司利增.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ABS 与ASR.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8席裕庚。预测控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9高为炳,霍伟. 大系统的稳定性,分散控制及动态递阶控制基础.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10杨庆彪.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原理与维修精华.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 MC9S12DP256B Device User Guide V02.15,Motorola,Inc,2005.12 Cho, J. M; Hwang,D. H. Design and imp lementation of H ILS system for ECU of commercial vehicles. Industrial Electron2 ics J 2001. Proceedings. ISIE 2001, IEEE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Volume 2001 June. 2, 12 - 116. .13 邯郸北方学校. 怎样维修汽车ABS.ASR和SRS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4 鲁植雄. 汽车ABS.ASR和ESP维修图解.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15董继明、罗灯明.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6.周志立、徐斌、卫尧.汽车ABS原理与结构.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 郑殿旺、 汽车防抱死(ABS)系统结构与维修480问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8.王正润、高玉民.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9.王旭东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与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七、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尤浩宇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w7-7指导教师姓名王悦新职称实验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车辆ABS控制器设计一、课题研究发展概述、选题目的和意义(一)、ABS发展概述 ABS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能实时判定车轮的滑移率,自动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轮抱死而取得最佳制动效能的制动装置。他是融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液压控制技术于一体的典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他能把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充分利用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显著地提高车辆制动时的可操纵性和稳定性,避免车轮抱死时易出现的各种交通事故,使制动器的效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故ABS是目前世界上普遍公认的提高汽车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1920年ABS技术由英国人霍纳摩尔研制成功,并申请了专利。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BOSCH)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ABS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上开始使用ABS始于195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功开发了飞机用ABS并成为飞机的标准装置,1954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林肯车上装用法国航空公司的ABS装置,这种ABS装置控制部分采用机械式,结构复杂,功能相对单一,只有在特定车辆和工况下防抱死才有效,因此制动效果并不理想。机械结构复杂使ABS装置的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价格偏高。ABS技术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举步艰难。直到7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为ABS技术在汽车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ABS控制部分采用了电子控制,其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显著提高,制动效果也明显改善,同时其体积逐步变小,质量逐步减轻,控制与诊断功能不断增强,价格也逐渐降低。这段时期许多家公司都相继研制了形式多样的ABS装置。 进入90年代后,ABS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控制精度、控制功能不断完善。现在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ABS技术,ABS装置已成为汽车的必要装备。北美和西欧的各类客车和轻型货车ABS的装备率已达90以上,轿车ABS的装备率在60左右,运送危险品的货车ABS的装备率为100。ABS装置制造商主要有:德国博世公司(BOSCH),欧、美、日、韩国车采用最多;美国德科公司(DELCO),美国通用及韩国大宇汽车采用;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美国克莱斯勒汽车采用;还有德国戴维斯公司(TEVES)、德国瓦布科(WABCO)、美国凯尔西海斯公(KELSEYHAYES)等,这些公司的ABS产品都在广泛地应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更新和换代。 近年来,ABS技术在我国也正在推广和应用,1999年我国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中已把装用ABS作为强制性法规。此后一汽大众、二汽富康、上海大众、重庆长安、上海通用等均开始采用ABS技术,但这些ABS装置我国均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国内研究ABS主要有东风汽车公司、交通部重庆公路研究所、济南捷特汽车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虽然起步较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气压ABS方面,国内企业包括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聚能、广东科密等都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液压ABS由于技术难度大,国外技术封锁严密,国内企业暂时不能独立生产,但在液压ABS方面也在做自主研发,力图突破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如清华大学和浙江亚太等承担的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在ABS控制理论与方法、电子控制单元、液压控制单元、开发装置和匹配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采用的耗散功率理论,避免了传统的逻辑门限值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研发ABS成功且进入产业化、批量生产阶段。其试样在南京IVECO轻型客车上匹配使用全面达到了国家标准GB12676-1999和欧洲法规EECR13的要求。这对振兴我国汽车工业与汽车零部件业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汽车液压ABS国产化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合肥工业大学也研制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制动电子防抱系统,率先在HF6700轻型汽车上匹配使用获得成功。国内液压ABS技术含量与国外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配合下,相信国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ABS技术某些领域赶超国际水平。(二)、选题的目的、意义目的: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意义: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成就的应用项目之一,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二、设计(论文)内容(一)、主要内容1、熟悉DSPACE编程软件,对汽车动力学系统结构、原理进行分析研究2、制定较完善的控制方案和控制策略3、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二)、要求1、了解ABS工作原理及ABS控制器的控制方法。2、控制软件的仿真与试验分析。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论文,软件程序,硬件设备四、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DSPACE软件模块的学习 努力完成ABS硬件的设计 努力利用编程软件对ABS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控制软件的仿真与试验分析 综合整理完成毕业设计五、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熟悉任务书,了解相关信息,准备资料,填写开题报告:第12周(2)DSPACE软件模块的学习:第36周(3)确定ABS控制器的详细控制策略及中期检查:第79周(4)ABS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第1013周(5)运用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第14周(6)毕业论文总结、评阅、审核及修改不足:第1516周(7)为毕业论文答辩做准备及答辩:第17周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余志生. 汽车理论(修订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 李朝禄. 汽车制动防抱装置(ABS)构造与原理. 刘荣华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3 柯愈治,谢怀喧等.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4 潘旭峰.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5 周云山,于秀敏. 汽车电控系统理论与设计.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6 张洪欣. 汽车系统动力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7司利增.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ABS 与ASR.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8席裕庚。预测控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9高为炳,霍伟. 大系统的稳定性,分散控制及动态递阶控制基础.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10杨庆彪.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原理与维修精华.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 MC9S12DP256B Device User Guide V02.15,Motorola,Inc,2005.12 Cho, J. M; Hwang,D. H. Design and imp lementation of H ILS system for ECU of commercial vehicles. Industrial Electron2 ics J 2001. Proceedings. ISIE 2001, IEEE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Volume 2001 June. 2, 12 - 116. .13 邯郸北方学校. 怎样维修汽车ABS.ASR和SRS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4 鲁植雄. 汽车ABS.ASR和ESP维修图解.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15董继明、罗灯明.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6.周志立、徐斌、卫尧.汽车ABS原理与结构.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 郑殿旺、 汽车防抱死(ABS)系统结构与维修480问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8.王正润、高玉民.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9.王旭东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与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七、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尤浩宇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七班指导教师姓名王悦新职称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车辆ABS控制器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目的: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意义: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成就的应用项目之一,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一)、主要内容1、熟悉DSPACE编程软件,对汽车动力学系统结构、原理进行分析研究2、制定较完善的控制方案和控制策略3、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二)、要求1、了解ABS工作原理及ABS控制器的控制方法。2、控制软件的仿真与试验分析。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论文,软件程序,硬件设备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熟悉任务书,了解相关信息,准备资料,填写开题报告:第12周(2)DSPACE软件模块的学习:第36周(3)确定ABS控制器的详细控制策略及中期检查:第79周(4)ABS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第1013周(5)运用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第14周(6)毕业论文总结、评阅、审核及修改不足:第1516周(7)为毕业论文答辩做准备及答辩:第17周五、主要参考资料1 余志生. 汽车理论(修订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 李朝禄. 汽车制动防抱装置(ABS)构造与原理. 刘荣华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3 柯愈治,谢怀喧等.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4 潘旭峰.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5 周云山,于秀敏. 汽车电控系统理论与设计.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6 张洪欣. 汽车系统动力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7司利增.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ABS 与ASR.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8席裕庚。预测控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9高为炳,霍伟. 大系统的稳定性,分散控制及动态递阶控制基础.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10杨庆彪.汽车电控制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ABS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0257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