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贵州黔东南州云霄县将军山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6分)1 在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特征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排除体内的废物 c 给汽车加油 d 树苗长大2 以下不属于生物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的是() a 呼吸 b 出汗 c 排大便 d 落叶3 在一个池塘中,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a 水草鲫鱼乌鱼 b 水草草鱼乌鱼 c 螺蛳鲫鱼乌鱼 d 螺蛳鲫鱼乌鱼4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a 互利共生 b 种内斗争 c 竞争关系 d 寄生关系6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肉食动物7 在没有使用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发现有ddt存在,企鹅体内的ddt是通过() a 气候的变化引起的 b 食物链积累的 c 鸟类的迁徙带来的 d 鱼类的洄游带来的8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多种方法并用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 光 b 水分 c 温度 d 湿度10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 b 空气 c 温度 d 阳光11 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12 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森林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 一块草地13 对生物的生存来说,不是它生长的基本条件的是() a 空间 b 温度 c 营养 d 时间14 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a 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 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 c 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d 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15 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故推测其较不适合生活于何种生活环境()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森林 c 温带草原 d 寒带冻原16 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a 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b 植物要生长 c 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 d 植物要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 下面1719题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遇到的几个问题请分析回答17如图1所示,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 a 目镜 b 物镜 c 装片 d 反光镜18要将图1中染色较好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a 上 b 下 c 左 d 右19换用高倍镜后视野的亮度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变化,应如何调节?()选用小光圈 选用大光圈 选用平面镜 选用凹面镜 a b c d 20 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a 捕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分工关系21 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躲避敌害22 abcde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转动粗准焦螺旋 b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d 转动转换器 e 移动玻片标本 24 树木具有很强的降尘能力,下列哪一项不是树木能够降尘的主要原因() a 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降落地面 b 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 c 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 d 叶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25 蚯蚓一般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a 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 喜欢雨后晒太阳 d 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26 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27 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特征的是() a 保护色 b 警戒色 c 捕食 d 拟态28 马克思说,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没有物质,人类将不能生存这里的物质应当指() a 营养物质 b 空气 c 水 d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29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黄河中的鲤鱼 b 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 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 泰山林区31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是() a 高大乔木 b 低矮灌木 c 细菌、真菌 d 大型动物32 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最终来自于()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本身的呼吸作用 c 各种草食性动物 d 各种肉食性动物33 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 阳光 b 水分 c 温度 d 海拔高度34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你认为杨利伟携带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是() a 食物、氧气、水 b 食物、氧气、水、保暖衣服 c 食物、氧气、水、香烟 d 食物、饮料、啤酒35 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 温带草原 b 热带雨林 c 北方针叶林 d 南方阔叶林36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37 下列物种属于生物的是()草 煮熟的鱼 珊瑚 钟乳石 冬眠的蛇 恐龙化石 蘑菇 家鸽 a b c d 38 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 a 夏季炎热,人出汗了 b 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 c 秋季植物落叶了 d 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39 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 人 b 杨树 c 蘑菇 d 艾滋病病毒40 在海面15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a 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41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 生产者和消费者 b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 食物链和食物网 d 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分)42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地点(判断对错)43 细菌类生物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判断对错)44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判断对错)45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常见的是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判断对错)46 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判断对错)三填空简答47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它的范围是、和48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49 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等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和,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50 骆驼和骆驼刺等沙漠动、植物表现出对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是对的适应,而旗形树的树冠是对的适应51 在生态系统中的和就是沿着和流动的52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是,而不是野生动物53 练习显微镜:(1)在图中所指示的a、b、c中,表示粗准焦螺旋的是(2)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避免压破载玻片(3)欲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方向移动(4)调节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再略微转动(5)如果视野中出现污点,转动物镜、移动玻片污点均不动,那么污点在上四、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54 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物镜 d 反光镜55 制作洋葱皮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取一小块洋葱表皮;盖上盖玻片;将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56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小敏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她应该调节() a 反光镜 b 目镜 c 物镜 d 细准焦螺旋57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 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58 用观察的标本图象偏向于视野的右上角,若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玻片标本往什么方向移动() a 左下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右上方五、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3分)59 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是生态系统60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内,与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能通过制造有机物;是消费者,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以为食;是分解者;这三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部分61 聪聪在校园做调查时记录以下生物名称:松树、榆树、菊花、狗尾草、蜘蛛、蚂蚁、苍耳、蚊子、鼠妇、丁香、小鸟、蜻蜓、桃树、串红,请你帮助他分成两类6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实验基地“生物圈号”(1)你对“生物圈号”有何了解?(2)科学家在“生物圈号”中进行的探索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但是它用事实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63 江浩非常喜欢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有一次,他把小石块放进花盆底部盖住洞,把珍珠石(一种可吸水的石头)放进花盆,用水浇湿珍珠石,再把种子放在细碎的珍珠石上,轻轻压紧种子然后,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户上,保持珍珠石的湿润过几天,他发现种子发芽了接着他用水混合颗粒肥料来灌溉小苗结果,在无土的情况下,种子也成长为茁壮的小植物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三分析题64 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2)请说明判断依据(3)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因素其中前者包括,后者包括(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而生存65 下表表示几种不同生物体内一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ddt的含量,生物ad代表的是藻类植物、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动物、以小动物为食的鱼类和较大型肉食性鱼类生物种类 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ddt的积累 10ppm 0.015ppm 5ppm 25ppm(1)写出下列名称abcd(2)用ad表示写出该食物链(3)由题可知,ddt通过而积累,因而营养级越高,ddt的积累量也越66 有些人爱吃蛙肉,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2014-2015学年贵州黔东南州云霄县将军山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6分)1 在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特征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排除体内的废物 c 给汽车加油 d 树苗长大考点: 生物的特征分析: 根据生物的特征可知,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都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解答: 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营养方式为自养;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营养方式为异养因此,动植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故选:a点评: 此题考查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的特征2 以下不属于生物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的是() a 呼吸 b 出汗 c 排大便 d 落叶考点: 生物的特征分析: 人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据此作答解答: 解:a、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属于排泄,a不符合题意;b、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属于排泄,b不符合题意;c、体内的食物残渣或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c符合题意d、落叶是植物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的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 关键点:明确排遗(排便)和排泄的区别3 在一个池塘中,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a 水草鲫鱼乌鱼 b 水草草鱼乌鱼 c 螺蛳鲫鱼乌鱼 d 螺蛳鲫鱼乌鱼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 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b、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b不正确;c、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c不正确d、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不正确故选:a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4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a 互利共生 b 种内斗争 c 竞争关系 d 寄生关系考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相互争夺水分、有机物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选:c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6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肉食动物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来,满足各种生物的需要,对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 答:由于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为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所以能决定生物的数量故答案为:a点评: 关键是知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是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来源7 在没有使用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发现有ddt存在,企鹅体内的ddt是通过() a 气候的变化引起的 b 食物链积累的 c 鸟类的迁徙带来的 d 鱼类的洄游带来的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 有毒物质ddt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企鹅体内的ddt是通过食物链积累的解答: 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洋流会把有ddt带到南极,被藻类吸收,藻类被磷虾吃、磷虾被企鹅吃,这样ddt就随食物链进入企鹅体内因此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发现有ddt,这说明d企鹅体内的dt是通过食物链积累的故选:b点评: 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我们应该注意环境保护,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8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多种方法并用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 本题考查对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的理解解答: 解: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4)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实验、调查、资料分析法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故选d点评: 观察、实验、调查、资料分析法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 光 b 水分 c 温度 d 湿度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c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0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 b 空气 c 温度 d 阳光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橘在南方生长得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温度不同造成的故选:c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1 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考点: 保护植被的意义分析: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解答: 解: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故选:a点评: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2 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森林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 一块草地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 解:a、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b、海洋生态系统既包括了海洋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d、一块草地,既包括了草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13 对生物的生存来说,不是它生长的基本条件的是() a 空间 b 温度 c 营养 d 时间考点: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分析: 此题是关于生物生存条件的内容的选择题,据此答题解答: 解: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时间不是生物生存必须的基本条件故选:d点评: 做这题的切入点在时间上,时间不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14 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a 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 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 c 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d 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解答: 解: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不会被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故选:b点评: 分解者只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15 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故推测其较不适合生活于何种生活环境()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森林 c 温带草原 d 寒带冻原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蛇的体温与环境相一致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外界温度高蛇的体温高,外界温度低蛇的体温低,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如寒带冻原蛇的血液会凝固而导致死亡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温动物蛇的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16 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a 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b 植物要生长 c 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 d 植物要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考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植物在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卧室内空间较小,氧气不多,过多的植物过夜,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而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者之间相互争夺氧气,导致卧室内氧气消耗过快,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不利于人体健康,属于竞争关系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植物夜间主要进行要呼吸作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下面1719题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遇到的几个问题请分析回答17如图1所示,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 a 目镜 b 物镜 c 装片 d 反光镜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 视野中出现了的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据此解答解答: 解:显微镜视野中如果出现污点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多少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在视野中在观察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但异物不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故选:a点评: 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明确判断办法是解题的关键18要将图1中染色较好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a 上 b 下 c 左 d 右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观图可知: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上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上边移动装片,据此解答解答: 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则应该向上方移动玻片标本故选:a点评: 掌握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是解题的关键19换用高倍镜后视野的亮度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变化,应如何调节?()选用小光圈 选用大光圈 选用平面镜 选用凹面镜 a b c d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视野过亮,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视野过暗,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据此解答解答: 解:换用高倍镜后视野的亮度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变化,说明视野变暗了,应把显微镜的视野调亮选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a、选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显微镜的视野最暗,a不符合题意;b、选用小光圈、凹面镜 视野亮度不是最亮,b不符合题意;c、选用大光圈、平面镜,视野亮度不是最亮,c不符合题意;d、选用大光圈、凹面镜视野亮度最亮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 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a 捕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分工关系考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水稻与水稻株旁的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关系故选:c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1 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躲避敌害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故选:b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22 abcde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转动粗准焦螺旋 b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d 转动转换器 e 移动玻片标本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据此解答解答: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2中的物像比图1大,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具体操作应为: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时如何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e移动玻片标本e转动转换器c条件光圈和反光镜b转动细准焦螺旋故选:e、d、c、b点评: 低倍镜换成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三是视野会变模糊针对以上问题思考操作步骤24 树木具有很强的降尘能力,下列哪一项不是树木能够降尘的主要原因() a 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降落地面 b 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 c 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 d 叶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考点: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分析: 本题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森林的功能 1调节生物圈的co2和o2的平衡 2净化空气 3减低噪音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5调节气温、降低风速、增加降雨量解答: 解:树木具有很强的降尘能力,主要体现在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降落地面;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然而气孔是由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不是用来降尘的故选:d点评: 森林具有物质生产功能、生态防护功能和社会公益功能25 蚯蚓一般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a 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 喜欢雨后晒太阳 d 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考点: 蚯蚓的特征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故选b点评: 关键知道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吸收土壤缝隙内空气中的氧26 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考点: 生物的特征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生物的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不能a错误;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也属于生物,b错误;c、制造有机物不是所有生物的特征,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c错误;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基本特征,d正确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7 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特征的是() a 保护色 b 警戒色 c 捕食 d 拟态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如沙漠植物:沙棘的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的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成绿色等据此解答解答: 解:abd、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如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以上三种都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abd正确c、捕食是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c错误故选:c点评: 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28 马克思说,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没有物质,人类将不能生存这里的物质应当指() a 营养物质 b 空气 c 水 d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考点: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条件: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因此人类维持生命活动必须有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29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黄河中的鲤鱼 b 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 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 泰山林区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 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此答题解答: 解: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只有生物或只有环境都不叫一个生态系统a、只有生物鲤鱼,没有其他生物以及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只有所有的生物,没有环境,也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只有生物羊,没有其他生物以及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d、既包括了泰山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各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答题31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是() a 高大乔木 b 低矮灌木 c 细菌、真菌 d 大型动物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a者(细菌和真菌)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逐级递减,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80%物质能量在流动中逐级递减的原因是:第一,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第二,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大型动物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营养级最高,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最少,因此需要获得大量的食物才能生存繁殖也就最不稳定解答: 答:选项a乔木和选项b灌木是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数量最多,比较稳定,故选项a、选项b都不正确;细菌为原核生物,产生的变异多,可以有多种适合环境的变异,且细菌繁殖快、大量,因此不会是最不稳定的,故选项c不正确选项d大型动物需要的生存条件比其他选项的要复杂,它的生存需要获得大量的食物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它需要的栖息地比较复杂条件高,它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大,故在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用逐一排除法,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物质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特点32 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最终来自于()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本身的呼吸作用 c 各种草食性动物 d 各种肉食性动物考点: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分析: 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解答: 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制造有机物,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因此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机物)最终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a点评: 理解动物体内的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3 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长沙青竹湖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正阳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6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辽源彩钢隔断施工方案
-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创新英达学校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建筑工程供货担保合同5篇
- 《不离家离婚夫妻共同生活费用管理及监督协议》
- 区块链科技公司股权分割与生态体系建设合同
- 2025年新护士招聘三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绍兴杭绍临空示范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5资产抵押合同(详细)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租房合同范本下载(可直接打印)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体育原理完整版
-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 医院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章程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 隧道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