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记叙文(小说)阅读技巧素材.doc_第1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记叙文(小说)阅读技巧素材.doc_第2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记叙文(小说)阅读技巧素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小说)阅读技巧1. 情节的概括或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首先要确定主人公是谁)情节的概括格式:人事+结果。(概括时,没有字数限制时可以写详细点。要把能突出文章主题的因素加进来。如慈母情深我也美丽) 主要内容的概括: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主题。情节类填空或填表题:先找出提供的情节示例的范围,从而找到要概括的情节的段落范围,再看示例有没有固定格式(如:都是四个字、都是“ 的 ”的结构等),再概括。2. 赏析(点评)句子(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或表达效果):(1)比喻:比喻,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描写对象) 特点,表达了 (作者) 的情感。又如拟人:拟人,“”“”等词赋予了“”以人的动作(心理、情感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描写对象) 特点,表达了 (作者)的情感。(2) 描写(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或细节等描写),用“ ”“ ”“ ”等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物 的样子(反应、情状等),表现了人物 的心理(感情、性格、品质),(或表现了谁对他的 情感)(3)没有用修辞手法,又没有出色的描写方法,就赏析句中的关键词语(必须引用关键词语,没引用就会被扣分)。作用格式同上。(注意:拟声词、叠词、短句)有时,还要看这个句子处于文章的位置,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1)为下文 做铺垫;(2)与下文 对比;(3)与下(上)文 相照应。2、词语的表达效果:(1)解释词语的意思;(2)生动形象地写出(描写对象) ;(3)表现(表达) ;有的词语还有特殊用法:反语,一语双关,叠词,拟声词,贬词褒用,大词小用。有时,还要看所属句子处于文章的位置,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1)为下文 做铺垫;(2)与下文 对比;(3)与下(上)文 相照应。3.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 气氛; (2)烘托人物 心情;(3)为下文 作铺垫;(4)表现人物的 品质(感情、心理);(5)推动情节发展; (6)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7)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如:全文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4、人物性格分析:在文中找能概括其性格特点的词,找不到结合情节去概括。要结合这个人物的职业特点来分析:如老师我们要先想到关爱学生、工作负责、教育有方、尊重学生、知识渊博等。如:分析父母要先想到教育有方、关爱子女等。如:分析孩子时,就要想到天真、活泼、纯洁、可爱、善良、机灵、能干、调皮、淘气等。概括人物形象:要注意答题格式(如:他是一个的父亲)分析人物形象(要引用文中能表现其性格的内容,或原文或概括灵活处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5、标题常见的作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选择):(1)作为本文的线索(如:父亲的自行车台阶)(2)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如:秋天的怀念香樟树下)(3)表达(暗含)了 主题。(最好的圣诞礼物母亲的拐杖)(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七个馒头32粒芝麻奔跑的小狮子)(5)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散步描花的日子)(6)表明写作的对象。(如老王)标题的含义: (1)本来的意思 (2)在文中的比喻义或象征义。6、 插叙的作用:(1)补充交待了 (2)为下文作铺垫;(3)提示了的原因;(4)使文章内容更丰富;(5)使文章波澜起伏;(6)突出文章的中心7、 补写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联系上下文揣摩。8、词语的理解的题型(首先联系上下文,从上下文中找答案)(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文中某某词的意思(用文中的话来回答)(3)解释词语:a、字字照应翻译b、找近义词c、不+反义词d、结合语境提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9、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10、文章结尾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题;内容上的作用点明文章 的中心,深化主题11. 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12、流泪的原因:受到委屈、被冤枉、受到打击、感动、感激、激动、后悔、懊悔、痛苦、伤心、疼痛、思念、孤独、高兴、欣慰、愧疚议论文语段阅读题的主要题型1、找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或本文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判断论点的标准:a、明确的判断。b、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c、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 。d、是鲜明、正确、简洁的。寻找或提炼论点的方法: a、看题目;b、看开头;c、看结尾;d、看中间;e、归纳。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的事例,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3、文章开头的作用(引用的名言或事例的作用)。(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与此类似)a、引出论点(或论题)b、做本文的道理论据(或做本文的事实论据。)c、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给这篇文章拟标题。(找到本文的论点,就用论点作标题)6、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论点的。(先给文章主体部分划分层次,再找中心句,筛选、整合。)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的看法。(或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的看法、或读了这篇文章后,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回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a、字数一定要够,给你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