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四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四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四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四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四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70分)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2、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6、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7、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施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8、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很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了小农经济 b、巩固了封建制度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阻止了土地兼并9、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 和“海禁” 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人侵10、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沿岸 b、亚洲太平洋地区 c、大西洋沿岸 d、北美地区 13、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 14、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b、第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c、第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d、第段说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15、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以下对材料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蒸汽机帮助欧洲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b、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作用c、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推动了欧洲的发展 d、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6、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7、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先进的通讯手段 b、具有威慑力的炮艇c、物美价廉的商品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8、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有标志性的成就是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汽车的发明 c、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 d、电力的广泛应用19、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一次革命的发明创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力机车的使用 c、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d、发电机的制造成功20、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原因是a、科学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创新 b、启蒙运动传播的科学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c、技术工人因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 d、英国从印度殖民地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21、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不包括 a、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b、筹划了中国海防、建立了海军c、创办了京师同文馆,选派了留学生 d、创办国闻报,建立京师大学堂22、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23、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其早期招生时的情况,最有可能是( )a、门庭若市 b、如同科举 c、舞弊成风 d、寥寥无几2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a、鸦片战争后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甲午战争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25、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发展,其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中国的侵略 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 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工业发展开辟了道路。a、b、c、d、26、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不能说明a、帝国主义势力继续控制中国市场 b、中国民族资本家具有反帝爱国的积极性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困难重重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独立发展27、下列事件中为我国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的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基本完成28、“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2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30、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采取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31、下列不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一项是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b、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2、央视3套播出的歌声飘过30年(19792009)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很吸引眼球。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a、我是公社小社员 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 d、在希望的田野上3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 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34、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十四大召开c、中共十五大召开 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35、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形成的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d、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二、非选择题(30分)36(30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现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作成了动画,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 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600167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25135210275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年份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率(%)195019575519664653913710618165516421958196065994662071221013731185020741978200696259103475152301968615823253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材料四: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 响?(8分)(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6分)(4) 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 城市化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共35小题,每道题2分,计7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bbcbd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ddddcda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dbcddbad题号3132333435答案daaba2、 非选择题(共1小题,计30分)36、(1)特点:打破坊市的界限和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交易不再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城市商业出现繁荣的局面。(4分)影响:随着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发展;宋词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话本繁荣;风俗画兴盛。(4分) (2)发展趋势:城市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城市化迅速发展。(4分) 主要因素: 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工厂组织的建立;民众观念的转变 (任答两点得4分) (3)历史背景:1950-1957:建国初实行“一五计划”,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