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记忆座椅设计
51页 12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内齿轮.dwg
座椅机构装配图.dwg
汽车电动记忆座椅设计开题报告.doc
汽车电动记忆座椅设计说明书.doc
电路图.dwg
答辩相关材料.doc
螺杆.dwg
设计图纸4张.dwg
过程管理封皮.doc







摘 要
汽车座椅的设计主要以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主,并且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座椅越来越舒适功能越来越齐全。本设计主要是将电动座椅与车载电脑结合在一起,可增加座椅的记忆功能,对座椅给中信息参数实现智能化管理。全电动调节的,前后,高低,靠背角度,前后倾斜,某些型号甚至有左右倾斜调整,都是依靠座椅中电动机控制,你只要拨动几个开关就能调节在这种电动座椅中加一个记忆芯片,当调节到一个最舒适的位置时,这个位置就可以被记住了,当车被别人开过时,座椅被重新调过,只要上车后,座椅自动回到你当时设置的角度。
汽车电动座椅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 通过控制直流电动机,经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牵引座椅移动,使汽车座椅具有自动测量极限位置、手动调节、位置记忆以及自动恢复功能。该系统使汽车座椅便于安装, 位置调节方便、快捷。
关键词: 座椅;设计;记忆;控制
ABSTRACT
Seat design mainly safety and comfortable give priority to, and along with the auto industry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car seats more comfortable function more and more complete. This design is mainly will electric seat and vehicle-mounted computer together, can increase the seat of the memory function, to realize information in seat intellectualized control parameters. All electric adjustment, height, back of a chair, back and forth, back and forth, some tilt Angle of about even tilt adjustment type, all depend on seat, so long as you are in motor control switch can adjust turn several in the electric chair, add a memory chip when you adjust to a most comfortable position, press memory button, the position is to remember, if the car was, seat is open others had to reset, then you just get on, press recall button, the seat of the automatic back to you when setting Angle.
The electric memory seat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method.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through the control dc motivation, the worm gear and worm drive institutions traction, car seat seat move with automatic measurement limit position, manual adjustment, position memory and resume automatic function. This system makes car seats for easy installation, the position convenient adjustment, quickly.
Key words: Seat; Design; Memory; Control;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
1.1 设计主要内容及发展1
1.2 电动座椅主要部件及在世界发展趋势3
1.2.1 汽车座椅电机3
1.2.2 座椅滑轨3
1.2.3 记忆装置5
1.2.4 座椅驱动器5
1.2.5 座椅控制系统5
1.3 设计主要技术指标6
第2章 设计方案的确定8
2.1 水平控制系统直流伺服电机的选择计算8
2.2 垂直控制系统直流伺服电机的选择计算10
2.3 电动座椅靠背系统的研究及直流伺服电机的选择计算12
2.4 本章小结14
第3章 电路系统设计15
3.1 基本工作电路15
3.2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的驾驶座椅控制电路16
3.3 本章小结18
第4章 座椅硬件虚拟构建建立19
4.1 电动座椅构造19
4.2 传动部分设计19
4.3 靠背调节机构21
4.4 本章小结23
第5章 软件系统设计24
5.1 概述24
5.2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及注意事项25
5.3 系统主程序设计及子程序27
5.3.1 定义按键程序33
5.3.2 单片机运行程序34
5.3.3 设置电机运行程序41
5.4 本章小结42
结论43
参考文献44
致谢45
本文研究了一种记忆存储式座椅控制器,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驾驶习惯来调整座椅的位置,然后进行记忆存储,在位置改变后,驾驶员可以使用恢复展趋势。一般的轿车都配备有电动调整的座椅,驾驶员可以通过电动控制系节座椅的位置,以获得良好的视野和座椅的最佳舒适性。然而一辆汽车往往会被若干个驾驶使用,每个驾驶员都需功能进行方便的位。乘用车座椅关键核心部件有座椅电机、滑轨、调角器、记忆装置等。这些核心技术尚掌握在博泽、佛吉亚、江森、恺博等外资和合资企业手中。中国作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与消费国,也迫切需要掌握这些核心技术,但与外资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国内企业正努力迎头赶上。
1.2电动座椅主要部件及在世界上的发展趋势
1.2.1 汽座椅电机
汽车座椅电机是汽车电动座椅的动力源,属于中高档乘用车配备装置。座椅电机主要是永磁直流式电机。如果按照磁极数划分可分为两极电机和多极(主要是四极)电机;如果按照磁极材料划分可分为铁氧体电机和稀土电机。目前汽车座椅位置的调节多采用基于手动调节方式的机械和电动控制两种方式。座椅电机配合机械驱动机构可实现座椅在水平抬高和倾斜位置的调节。
1.2.5汽车电动座椅控制系统
记忆存储式座椅控制系统是典型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ECS)是以单片机为中心组成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也可以称作汽车微机控制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 ECU) 、传感器和执行器组合而成。传感器是信息采集的主要部件,主要用来采集汽车状态信息和各种物理、化学及电信息,并将信号输入至ECU。由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需要经过A /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进行处理。ECU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能对传感器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预先编制的控制程序来对信号作出响应,并发出各种控制指令,指挥执行机构工作。执行器是按照ECU的指示进行动作的部件,主要完成ECU发出的各种指令。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框图包括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框图和记忆存储式控制器的功能。
本设计所研究的记忆存储式座椅控制器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
(1)能够调节座椅前端升降、垂直升降、水平滑动以及椅背角度4个位置;
(2)能够存储驾驶员调整后的后视镜和座椅的位置;
(3)能够调用驾驶员存储后视镜和座椅的位置;
(4)记录3组位置信息。
1.3 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表1.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汽车座椅的基本尺寸规定
项目指标代码说明
座椅高380~460推荐值
座椅深400~460推荐值
座椅宽450推荐值
座椅角 ~推荐值
靠背高450~550带头枕的靠背此尺寸可以增加但增加部分的宽度应减小
靠背宽440~480推荐值
靠背与座椅夹角 ~推荐值
靠背角调整范围推荐值
座椅上下调整范围60推荐值
座椅前后调整范围100推荐值
结 论
今天的轿车设计思想倡导人与车的融合,座椅就是这个设计思想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轿车座椅已从一个简单的部件发展到一个比较复杂和精确程度要求较高的部件。电动记忆座椅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很好的材料学、人机工程学、结构学、电子学、工业设计学来优化,力争制造出能够满足乘坐舒适、久坐不乏的座椅。
本设计根据传统汽车座椅的设计方法,根据现代汽车对座椅的设计理念,确定了汽车座椅的总体设计方案,先后进行硬件结构的设计计算,电机的选择,电路系统的设计以及软件系统的设计和编程,最终能够用软件系统控制硬件系统的目的,并能实现不同人对座椅的需求。
能够设计成功主要的功劳是我的指教师杨兆老师,是他牺牲了很多时间给我指导,帮助我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这才使我有能力做出这样的设计,真的很感激他。
本电动记忆座椅的设计基本上是合理的,如电机的计算,是选用标准电机进行的,电路部分及软件设计也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是比较准确和科学的
此设计过程仍有许多不足,在设计结构尺寸时,有些设计参数是按照以往经验值得出,这样就带来了一定的误差。另外,在某些方面,由于时间问题,做得还不够仔细恳请各位老师同学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臧杰.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刘惟信. 汽车车身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余志生. 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陈家瑞. 汽车构造.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王国权.汽车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王霄峰.汽车底盘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郑荣良.汽车电动记忆控制系统的设计[J].汽车科技,2005(2)
[8]李传至.汽车电子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张金女.汽车电子装置控制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卫星.汽车车身CAN总线控制系统应用于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
[11]龚溎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2]童长飞.C8051F系列单片机开发与C语言编程.北京;北极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13]王小明.电动机的单片机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5
[14]黄颖.基于C8051F的耐压阻抗测试系统的设计.微计算机信息,2005(8-2):65-66,5,147
[15] C8051F31X Datasheet. USA.Silicon Labs,2003.
[16]MC68HC908GT16/8.M68HC08MicrocontrollersTechnicalData.FairchildSemiconductor,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