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J-QZ05整体式驱动桥设计
43页 17000字数+说明书+开题报告+5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HLJ-QZ05整体式驱动桥设计开题报告.doc
HLJ-QZ05整体式驱动桥设计说明书.doc
主动齿轮A2.dwg
从动齿轮A2.dwg
半轴A1.dwg
组装图A0.dwg
设计目录.doc
驱动桥壳A0.dwg








摘 要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哈飞民意汽车驱动桥设计。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及桥壳四部分组成,其基本功用是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由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将转矩分配给左、右车轮,并使左、右驱动车轮具有汽车行驶运动学所要求的差速功能;此外,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厢之间的铅垂力、纵向力和横向力。
本设计首先论述了驱动桥的总体结构,在分析驱动桥各部分结构型式、发展过程及其以往形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采用整体式驱动桥,主减速器的减速型式采用单级减速器,主减速器齿轮采用螺旋锥齿轮,差速器采用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半轴采用半浮式型式,桥壳采用钢板冲压焊接式整体式桥壳。
关键词: 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计算;CAD
ABSTRACT
The object of the design is the design for driving axle of mini-car of SongHuajiang driving axle is consisted of final drive, differential mechanism, half shaft and axle housing. The basic function of driving axle is to increase the torque transmitted by drive shaft or directly transmitted by gearbox, then distributes it to left and right wheel, and make these two wheels have the differential function which is required in automobile driving kinematics; besides, the driving axle must also stand the lead hangs down strength, the longitudinal force and the transverse force acted on the road surface, the frame or the compartment lea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driving axle is introduced in the thesis at firs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the developing proces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former type of driving axle, the design adopted the Integral driving axle, single reduction gear for main decelerator’s deceleration form, spiral bevel gear for main decelerator’s gear, half floating for axle and stamp-welded steel sheet of integral axle housing for axle housing. In the design, we accomplished the design for single reduction gear, tapered planetary gear differential mechanism, half floating axle, the checking of axle housing and CAD drawing and so on.
Keywords: Driving Axle; Final Drive ; Design; Calculation; CAD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 论1
1.1 驱动桥的结构和种类1
1.1.1 汽车车桥的种类1
1.1.2 驱动桥的种类1
1.1.3 驱动桥结构组成2
1.2设计内容6
第2章 设计方案的确定7
2.1 设计主要参数7
2.2主减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7
(1)主减速器齿轮的类型的选择7
2.3差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8
2.4 半轴型式的确定8
2.5 桥壳型式的确定9
2.6 本章小结9
第3章 主减速器设计10
3.1 主减速比的确定10
3.2 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10
3.3 主减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11
3.4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与强度计算12
3.4.1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12
3.4.2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强度计算13
3.5 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16
3.6 主减速器轴承的计算17
3.7 主减速器的润滑21
3.8 本章小结21
第4章 差速器设计22
4.1 概述22
4.2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22
4.2.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选择23
4.2.2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与强度计算24
4.3 本章小结27
第5章 半轴设计28
5.1 概述28
5.2 半轴的设计与计算28
5.2.1半浮式半轴的设计计算28
5.2.2 半轴的结构设计31
5.3 本章小结32
第6章 驱动桥桥壳的校核33
6.1 概述33
6.2 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33
6.2.1 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强度计算33
6.2.2 汽车侧向力最大时的桥壳强度计算33
6.2.3 汽车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桥壳的强度计算34
6.3 本章小结34
参考文献37
致 谢38
够的强度和刚度。为了减小汽车的簧下质量以利于降低动载荷、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应力求减小桥壳的质量。桥壳还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以利于降低成本。其结构还应保证主减速器的拆装、调整、维修和保养方便。在选择桥壳的结构型式时,还应考虑汽车的类型、使用要求、制造条件、材料供应等。
结构形式分类:可分式、整体式、组合式。
按制造工艺不同分类:
铸造式——强度、刚度较大,但质量大,加工面多,制造工艺复杂,用于中重型货车。
钢板焊接冲压式——质量小,材料利用率高,制造成本低,适于大量生产,轿车和中小型货车,部分重型货车。
1.2设计内容
(1) 完成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桥桥壳的结构形式选择;
(2) 完成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3) 完成差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4) 完成半轴的设计与计算;
(5) 完成驱动桥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6) 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
第2章 设计方案的确定
2.1 设计主要参数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哈飞民意车驱动桥的设计。
技术参数:
发动机最大功率 Pemax kW/np (r/min) 35.5/5000
发动机最大转矩 Temax N·m/nr (r/min) 74/3500
整车整备质量 kg 870
汽车总质量 kg 1460
最大车速 km/h 120
最小离地间隙 mm >180
轮胎(轮辋直径) 英寸 12
2.2主减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1)主减速器齿轮的类型的选择
本次设计选用:螺旋锥齿轮因为它能承受大的载荷,而且工作平稳,即使在高速运转时其噪声和振动也是很小的。所以采用螺旋锥齿轮。
(2)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及安装方式的选择
本次设计选用:悬臂式支撑(圆锥滚子轴承),由于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一般用于主传动比较小的主减速器上,为了减小悬臂长度和增加两支撑之间的距离以便为了改善支撑刚度,应使两轴承圆锥滚子大端朝外,使作用在齿轮上离开锥顶的轴向力由靠近齿轮的轴承承受,而反向轴向力则由另一轴承承受。
(3)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式和安装方式的选择
本次设计选用:从动锥齿轮:跨置式支撑(圆锥滚子轴承),从动锥齿轮的两端支承多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时应使它们的圆锥滚子大端朝内,而小端朝外。为了防止从动锥齿轮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偏移,圆锥滚子轴承应用两端的调整螺母调整。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采用无辐式结构并用细牙螺钉以精度较高的紧配固定在差速器壳的凸缘上[5]。
(4)主减速器的轴承预紧及齿轮啮合调整
支承主减速器的圆锥滚子轴承需预紧以消除安装的原始间隙、磨合期间该间隙的增大及增强支承刚度。分析可知,当轴向力于弹簧变形呈线性关系时,预紧使轴向位
结 论
本次毕业设计是根据传统驱动桥设计过程,并结合现代设计方法,确定了驱动桥的总体设计方案,先后进行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以及驱动桥壳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并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设计出了松花江微型汽车的驱动桥。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设计的松花江微型汽车驱动桥,采用非断开式驱动桥,由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被广泛用在各种轻型载货汽车。采用的单极主减速器可以更好的增大离地间隙,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和半浮式半轴,它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且被大多汽车厂所生产,减少了成本。因此它们可以被广泛用在各种轻型汽车中。
本驱动桥设计结构合理,符合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驱动桥总成及零部件的设计能尽量满足零件的标准化、部件的通用化和产品的系列化及汽车变型的要求,修理、保养方便,机件工艺性好,制造容易。
驱动桥设计是在整车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评价汽车整体性能的一个标准,所以通过对汽车驱动桥的学习和设计,可以更好的掌握现代汽车驱动桥设计与机械设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望予.汽车设计[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刘惟信.汽车车桥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臧杰,阎岩.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曾范量.差速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J].汽车维修,2005,(9):15.
[5]《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张洪欣.汽车底盘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7]《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制造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8]王宝玺,贾庆祥.汽车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9]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机械设计基础[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韩晓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1]余志生.汽车理论[M].第3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2]陈家瑞.汽车构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张学孟.汽车齿轮设计(文集)[M].北京:北京齿轮总厂科协技协,1995.
[14]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5]周松鹤,徐烈烜.工程力学[M].第2 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6]王聪兴,冯茂林.现代设计方法在驱动桥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04, (8):6.
[17]雷君.重型汽车驱动桥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4, (12):8.
[18]Shichi Sano,Yoshimi furukawa,etc.Four Wheel Steering System with RearWheel Steer Angle:SAE Technical Paper Series,No.860625,2004, (9).
[19]A.Higuchi,Y.Saitoh.Optimal Control of Four Wheel Steering Vteering Vehicle:Vehicle System Dynamic,2000, (12).
[20]Walz M C, Trends in the Static Stability Factor of Pas-senger Cars, Light Trucks, andVans [R]. Washington, DC: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200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