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管理封皮.doc

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8张CAD图纸+毕业论文】【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40276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2-06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轻型 货车 离合器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汽车 车辆 专业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全部文件] 那张截图中的文件为本资料所有内容,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于社会上应用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动力机械-内燃机,也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要求,而内燃机燃烧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内燃机的能耗性能和排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广大内燃机工业的科技工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使我国国产内燃机的燃烧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以往对内燃机燃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内燃机工质的形成燃烧室,缸内气流运动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匹配等方面对于内燃机进气质量方面的研究则较少见。
在汽油机上应用进气富氧技术不但可以显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而且还能够提高燃烧热效率、增加发动机功率密度。为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汽油机富氧燃烧技术和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采取台架试验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进气富氧技术应用开展研究,探索进气富氧对汽油机不同转速工况下燃烧与排放的影响规律,对进气富氧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汽油机上应用自行设计的氧气供给系统,进行进气中氧气体积百分数分别为20.40%、22.45%、25%的富氧燃烧试验。研究发现:采用增加进气富氧的措施可以实现在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同过测量缸内压力、高压油管压力以及其它运行参数,获取滞燃期、缸内压力、燃烧放热规律等燃烧过程信息,分析探讨了进气富氧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汽油机的着火滞燃期明显缩短,着火始点和放热始点前移,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增大,着火急燃期放热峰值增大。这是因为进气中氧浓度的增加有助于加快燃油分子的先期氧化反应,加快着火前的化学准备过程,进而缩短滞燃期。而着火的化学准备、预混燃烧速率、滞燃期内喷油量这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最大压力升高率和预混放热峰值。


关键字:汽油机;富氧燃烧;转速;排放特性;燃烧特性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he needs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ommunity widel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machine-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lso proposed further improve performance,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requires, combustion performance is good or ba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directly affec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vast numbers of industrial worker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experimental work has achieved man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for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made in China to be a great deal to improve and enhance. However, in the past on combustion research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formation of refrigerants combustion chamber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mong the in-cylinder air motion and its matchin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take air quality research in areas such as the less common.            
Application on the gasoline engine intake oxygen enrichment technology can not onl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mission of pollutants, but also to improve combustion efficiency, to increase engine power density. To this end,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the theory of 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technology of gasoline engine and make active explorations. This combination of bench test and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on the intake of oxygen-rich technology, explore intake 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of gasoline engine under different rotating speed conditions influence, significance to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ntake air oxygen enrichm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n the gasoline engine to design their own oxygen supply system, oxygen in the air intake volume percentages were 20.40%、 22.40%、25% 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test. Study: increase the intake of oxygen-rich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llutants emissions. With the in-cylinder pressure measurement, high pressure oil pipe pressure as well as other operating parameters, get delay period, in-cylinder pressure and combustion process of combustion heat release rate and other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intake 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process. Gasoline engine ignition delay period significantly reduced, fire starting point and heat starting point forward, maximum combustion pressure in the cylinder increases, acute burn period exothermic peak increases on fire. This is because the increase in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intake helps speed up advanced oxidation of fuel molecules, accelerate the chemical preparation before the fire, thereby shortening the delay period. And ignition of premixed combustion rate, flame retarding chemical preparation, injection quantity for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factors affects the maximum rate of pressure rise and premixed exothermic peak.


Keywords: Gasoline engine; 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Spee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国内外内燃机富氧燃烧的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情况 1
1.2.2 国内情况 1
1.3 汽油发动机机燃烧机理 2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4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4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5
第2章 富氧燃烧对汽油机燃烧与排放影响的试验设计 6
2.1 引言 6
2.2 试验内容及试验装备 6
2.3试验各测量参数的获得 8
2.4本章小结 8
第3章 富氧燃烧对汽油机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9
3.1 引言 9
3.2 汽油机富氧燃烧的燃烧过程 9
    3.2.1缸内压力 9
3.3.2 放热规律分析 11
3.3 本章小结 11
第4章 富氧燃烧对汽油机性能的试验研究 12
4.1 HC的排放特性 12
4.2 CO的排放特性 12
4.3 NOx排放特性 13
4.4 经济性的影响及分析 13
4.5 动力性的影响及分析 14
4.6 本章小结 15
第5章 排放物有害物质的分析 16
5.1 引言 16
5.2 有害气体HC的分析 17
5.2.1 HC的生成机理 16
5.2.2影响HC生成的因素 17
5.2.3汽油机控制HC排放的主要净化措施 18
5.3有害物质CO的分析 19
5.3.1 CO的生成机理 19
5.3.2 CO排放的影响因素 19
5.4 有害气体NOx的分析 20
5.4.1 NOx的生成机理 20
5.4.2 空燃比的控制 21
5.4.3 NOx转化效率及经济性分析 21
5.4.4 催化技术降低富氧NOx排放技术 22
5.5 本章小结 23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7
附录 28


第1章 绪    论

1.1 引言
汽车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气缸内燃油燃烧所放出的热能。而燃油燃烧放出热能为发动机提供动力的同时,其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又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飞涨和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发动机的燃烧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从发动机燃烧技术方面考虑,国内专家及科研院、所都在试图寻找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排气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富氧燃烧技术能够降低燃料的燃点,加快燃烧速度、促进燃烧完全、提高火焰温度、减少燃烧后的排气量、提高热量利用率和降低空气过剩系数,具有优越的节能性能与环保性能,但国内外对富氧助燃技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针对性研究较少[1]。
1.2 国内外内燃机富氧燃烧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情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多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研究富氧技术, 特别是日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富氧燃烧。该国曾在以气油、煤燃烧的不同场合进行了各种富氧应用试验,得出如下结论:用23%的富氧助燃可节能10%~25%;用25%的富氧助燃可节能20%~40%,用27%的富氧助燃则节能高达30%~50%等。联邦德国在一座马蹄型蓄热炉上用27%的富氧试验使熔化率增加56.2%,耗下降20%,而熔化温度提高100c C[6]。瑞典、英国、德国在滚轧和铝熔炉装置上采用膜法富氧浓度25%~27%,节约燃料12%~28%, 而原设备生产率提高17%~39%。美国WOLVERIN铜冶炼厂,采用29%的膜


内容简介:
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张庆龙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工程指导教师姓名姚佳岩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以内燃机在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离合器通常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其主动部分与发动机飞轮相连,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相连。为各类型汽车所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实际上是一种依靠其主、从动部分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机构。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的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档齿轮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个零部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音。因此,离合器的结构型式选择、设计参数选取及设计计算对汽车的整车设计极其重要。通过离合器设计熟悉汽车离合器的结构、性能及设计过程。课题综合运用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汽车设计、汽车构造、CAD绘图等知识。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1、设计内容(1)膜片弹簧离合器压盘总成设计、从动盘总成设计、膜片弹簧的参数、尺寸、材料、及结构设计;(2)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装配及零件 CAD工程图。(3)完成设计说明书。2、技术要求(1)通过文献资料收集,熟悉汽车离合器设计和有关理论知识,研究外离合器设计和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状况。(2)到生产车间及实验室了解离合器的构造,各零部件的装配位置(3)编写课题研究大纲和开题报告(4)针对汽车的各项参数,计算确定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尺寸,完成有关CAD图纸。(5)按进度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服从指导教师安排;完成的毕业设计格式规范;方案选择合理,具有可行性、经济性、适用性,设计思路清晰,符合实际,图纸正确符合制图标准,内容完整。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CAD零号图纸一张CAD零件图若干(共计3张零号图纸)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少于1.5万字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收集资料,调研,撰写开题报告 第一周(2)周四交开题报告,实习了解离合器的构造 第二周(3)完成各参数的设计、计算和校核工作,至少应有装配图的草图 第三周第七周(4)中期检查,画装配图和零件图 第八周(5)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编写说明书 第九周第十一周(6)交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装配图、零件图,修改 第十二周(7)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审核 第十三周(8)毕业设计修改 第十四周 (9) 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或预审 第十五周 (10) 毕业设计修改 第十六周 (11)毕业设计答辩 第十七五、主要参考资料1陈家瑞. 汽车构造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张洪欣.汽车底盘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龚溎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4余志生.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7刘惟信.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王望予.汽车设计.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题 目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类别毕业设计学生姓名张庆龙院(系)、专业、班级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07-8指导教师姚佳岩职 称副教授设计成果明细: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其它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 院 系 名 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车辆工程078班 学 生 姓 名: 张庆龙 导 师 姓 名: 姚佳岩 开 题 时 间: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开题报告撰写要求一、“开题报告”参考提纲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2. 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3. 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 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5. 进度安排;6. 主要参考文献。二、“开题报告”撰写规范请参照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字数应在4000字以上,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要工整清楚。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张庆龙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78班指导教师姓名姚佳岩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我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带动我国汽车离合器市场需求持续大幅增加。2007年以前,我国汽车产量持续增加、汽车保有量增加、出口市场需求的扩张等三大因素推动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连续8年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汽车离合器产量突破1000万套。自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汽车销量为938万辆,离合器的市场规模约为55亿元。到2010年,我国离合器的总销量额达到84亿元,其中,盖总成2800万件,从动盘总成5700万件。目前国产离合器已经能够全面覆盖国内各个车型产品并具有足够的研发、制造和供货能力,干摩擦式离合器仍将是“十一五”期间汽车动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部件。在技术目标方面,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寿命指标要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要掌握AT、LTD、DCT、和DMF等关键技术,在离合器及其电子操控系统的集成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建立离合器的综合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建立模拟工况和实车试验标准,形成更为完善的离合器产品评价体系。国内关于自动变速器AT、CVT、AMT、DCT的技术路线之争,目前好像越来越明朗,双离合器变速器(DCT)已经越来越得到整车厂家的青睐,成为发展的热点。2008年11月,博格华纳与中发联签署投资生产双离合器的合作协议后,2009年的5月,合资工厂按计划在大连开工。2009年6月,被冠名为“领先一号”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样品在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诞生。此外,江淮汽车、重庆力帆等主机厂也在实施双离合器项目。目前,双离合器变速器已经成为国内各大整车厂竞相研发的技术。双质量飞轮作为先进的离合器未来发展技术,它的产业化一直国内企业翘首企盼的盛事。据我们了解,吉林大华为奇瑞汽车等开发的双质量飞轮,在几经延期之后,有望在2010年6月实现生产化。同时,与2008年相比,国内采用双质量飞轮的车型也明显增多,奇瑞汽车的威麟V5、黄海汽车的旗胜CUV、海马汽车的欢动、福田汽车的欧马可康明斯(轻卡)、江铃汽车的陆风8X、长安福特的福克斯等,都采用了双质量飞轮。国内自主品牌采用双质量飞轮的车型扩大,为国产的双质量飞轮产业化创造了条件。我国主要内资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有杭州西湖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福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东风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杭州奇碟离合器有限公司、荣成市黄海离合器有限公司。我国主要外资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有上海萨克斯、重庆爱思帝、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天津爱德克斯、佛山富士离合器有限公司、珠海华奧离合器有限公司、宁波宏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球知名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有采埃孚萨克斯、舍弗勒-鲁克(LuK)法雷奥集团、富士离合器(F.C.C)、爱思帝。近年来各国政府都从资金、技术方面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使其发展速度明显比其它工业要快的多,因此汽车工业迅速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对于内燃机汽车来说,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听总成。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式离合器主要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采用多片离合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离合器。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设计工作已从手工转向电脑,包括计算、性能演示、计算机绘图、制成后的故障统计等等。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如前所述,现代车用活塞式发动机不能带负荷启动,它必须先在空负荷下启动,然后再逐渐加载。发动机启动后,得以稳定运转的最低转速约为300500r/min,而汽车则只能由静止开始起步,一个运转着的发动机,要带一个静止的传动系,是不能突然刚性接合的。因为如果是突然的刚性连接,就必然造成不是汽车猛烈攒动,就是发动机熄火。所以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地柔和地接合在一起,使发动机加给传动系的扭矩逐渐变大,至足以克服行驶阻力时,汽车便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平稳起步了。虽然利用变速器的空档,也可以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的分离。但变速器在空档位置时,变速器内的主动齿轮和发动机还是连接的,要转动发动机,就必须和变速器内的主动齿轮一起拖转,而变速器内的齿轮浸在黏度较大的齿轮油中,拖转它的阻力是很大的。尤其在寒冷季节,如没有离合器来分离发动机和传动系,发动机起动是很困难的。所以离合器的第二个功用,就是暂时分开发动机和传动系的联系,以便于发动机起动。汽车行驶中变速器要经常变换档位,即变速器内的齿轮副要经常脱开啮合和进入啮合。如在脱档时,由于原来啮合的齿面压力的存在,可能使脱档困难,但如用离合器暂时分离传动系,即能便利脱档。同时在挂档时,依靠驾驶员掌握,使待啮合的齿轮副圆周速度达到同步是较为困难的,待啮合齿轮副圆周速度的差异将会造成挂档冲击甚至挂不上档,此时又需要离合器暂时分开传动系,以便使与离合器主动齿轮联结的质量减小,这样即可以减少挂挡冲击以便利换档。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扭矩是有一定限制的,在汽车紧急制动时,传动系受到很大的惯性负荷,此时由于离合器自动打滑,可避免传动系零件超载损坏,起保护作用。2、选题目的和意义本次设计,我力争把离合器设计系统化,为离合器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抛弃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新式的膜片弹簧离合器是本次设计的主要特点。了解货车离合器的构造,掌握微型汽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微型汽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如何查找文献资料、相关书藉,培养学生动手设计项目、自学的能力,掌握单独设计课题和项目的方法,设计出满足整车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微型汽车离合器,为以后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或工作中设计其它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设计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经历的步骤,以及身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和所应当完成的工作,为即将进入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转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设计的主要内容(1)离合器的结构选择与类型。(2)压紧弹簧布置形式的选择。(3)压盘的驱动形式。(4)离合器设计所需的数据。(5)摩擦片主要参数的选择。(6)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7)扭转减振器的设计。(8)减振弹簧的设计。(9)分离轴承的寿命计算。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膜片弹簧离合器压盘总成设计。(2)从动盘总成设计。(3)膜片弹簧的参数、尺寸、材料的选择及结构设计、操纵机构的设计。(4)计算确定各元件的参数和尺寸。(5)画出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装配及零件 CAD工程图(折合3张零号图纸)。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摩擦离合器结构形式的选泽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确定压紧弹簧的设计计算扭转减震器的设计计算其它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根据计算尺寸画出离合器的草图绘制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装配及零件 CAD工程图撰写设计说明书开题报告四、进度安排(1)收集资料,调研,撰写开题报告 第一周(2)周四交开题报告,实习了解离合器的构造 第二周(3)完成各参数的设计、计算和校核工作,至少应有装配图的草图 第三周第七周(4)中期检查,画装配图和零件图 第八周(5)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编写说明书 第九周第十一周(6)交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装配图、零件图,修改 第十二周(7)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审核 第十三周(8)毕业设计修改 第十四周 (9) 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或预审 第十五周 (10) 毕业设计修改 第十六周 (11) 毕业设计答辩 第十七周五、参考文献1 徐石安,江发潮.汽车离合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陈家瑞.汽车构造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王望予.汽车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编委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 余仁义,梁涛.汽车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J.专用汽车.2003. 6 董丽霞,张平.简明汽车技术词典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 张金柱,韩玉敏,石美玉.汽车工程专业英语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 廖清林.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稳健优化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 9 王志明,胡树根,王兆军.汽车离合器盖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J.实用技术.2005(12). 10罗颂荣,胡浩,刘文清.汽车拉式膜片弹簧片的优化设计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3)11 王洋,高翔,陈祥,朱茂桃.膜片弹簧设计的概率优化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2001(1).12 王三民,诸文俊.机械原理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3 张铁山,高翔,夏长高,朱茂桃.汽车离合器传动片设计研究J.江苏理工学报.2001(11). 14 严正峰,盛学斌.35膜片弹簧离合器校核设计J. 设计.计算.研究.2004(5). 15 M.velardocchia and F.Amisano.R.FloraA linear thermal model for an automotive clutch,SAE2000-01-083416 Christopher C.Bostwick and Andrew Szadkowski.Self-Excited Vibrations During Engagements of Dry Friction Clutches,SAE982846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张庆龙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7-8班指导教师姓名姚佳岩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0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0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8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张庆龙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7-8班指导教师姚佳岩职 称副教授题目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102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3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104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设计的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155毕业设计答辩准备情况56毕业设计自述情况207毕业设计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张庆龙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7-8班指导教师姓名姚佳岩职称副教授题目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评阅组或预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5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评阅人或预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注: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2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张庆龙性别男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07-8设计(论文)题目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平时成绩评分(开题、中检、出勤)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评分(X)评阅教师姓名职称评阅教师评分(Y)答辩组组长职称答辩组评分(Z)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五级分制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注:1、平时成绩(开题、中检、出勤)评分按十分制填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W+0.2X+0.2Y+0.5Z 2、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院系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B07-8 班 学生姓名: 张庆龙 指导教师: 姚佳岩 职 称: 副教授 黑黑 龙龙 江江 工工 程程 学学 院院二一一年六月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Design of Vans ClutchCandidate:Zhang QinglongSpecialty :Vehicle EngineeringClass :B07-8Supervisor:Associate professor Yao Jiayan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1-06Harbin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I摘 要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器的输入轴。摩擦离合器作为一种典型离合器为现代各类型汽车广泛采用,实际上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件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机构。本次设计主要对轻型货车的离合器进行设计,通过 CA1040 货车的主要参数,结合离合器设计相关理论,对应用在该型汽车的离合器进行重新设计。首先对离合器进行结构上的设计,此离合器设计为膜片弹簧拉式离合器。结构和方式选定后,通过重新计算和校核,设计了摩擦片、膜片弹簧、扭转减震器、压盘、离合器盖、传动片等多个部件总成。此说明书说明了离合器配件总成的设计过程和方法,这些对以后的离合器设计能够起到参考作用。关键词: 离合器;膜片弹簧;压盘;摩擦片;传动片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IIABSTRACTClutch is in the flywheel between the engine and gearbox shell, and clutch assembly was fixed to the flywheel with screws behind the plane. The output shaft of clutch is the input shaft of transmission. As a typical clutch friction, clutch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types of modern cars, and actually relies on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ffiliate components the driving force.The present work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design of clutch in light trucks, by the main parameters of CA1040 trucks and clutch design theory. The first one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clutch, which is designed to be a diaphragm spring pull type. After structure and approach were selected, through the re-calc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the design of the friction disc, diaphragm spring, reverse the shock absorbers, pressure plate, clutch cover, transmission and other parts assembly sheet were completed. This manual descripts the design process and methods of clutch assembly, which can play a reference role for clutch design. Key Words: Clutch; Diaphragm spring; Pressure plate; Friction disc; transmission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 1 章 绪论11.1 选题的目的11.2 离合器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离合器概述21.3.1 离合器的功用21.3.2 现代汽车离合器应满足的要求31.3.3 离合器工作原理31.3.4 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41.4 设计的预期成果4第 2 章 离合器的结构设计62.1 离合器结构选择与论证62.1.1 摩擦片的选择62.1.2 压紧弹簧布置形式的选择62.1.3 压盘的驱动方式72.1.4 分离杠杆、分离轴承72.1.5 离合器的散热通风72.1.6 从动盘总成72.2 离合器结构设计的要点92.3 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92.3.1 从动盘92.3.2 摩擦片92.3.3 膜片弹簧102.3.4 压盘102.3.5 离合器盖102.4 本章小结10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第 3 章 离合器的设计计算113.1 离合器设计所需数据113.2 摩擦片主要参数的选择113.3 摩擦片基本参数的优化133.4 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153.4.1 比较 H/h 的选择153.4.2 R/r 选择153.4.3 圆锥底角163.4.4 切槽宽度163.4.5 压盘加载点和支承环加载点的确定163.4.6 公差与精度163.5 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173.6 膜片弹簧的载荷与变形关系173.7 膜片弹簧的应力计算193.8 扭转减震器设计223.9 减振弹簧的设计223.10 从动盘毂243.11 从动轴的计算263.12 分离轴承的寿命计算263.13 本章小结26第 4 章 离合器操纵机构设计284.1 离合器踏板行程计算294.2 踏板力的计算294.3 本章小结30第 5 章 离合器的保养和维护315.1 离合器踏板高度的测量和调整315.2 离合器踏板自由间隙的测量与调整315.3 液压式离合器操作机构的排空气法315.4 本章小结31结论33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参考文献34致谢35附录36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第 1 章 绪 论1.1 选题的目的 本次设计,我力争把离合器设计系统化,为离合器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抛弃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新式的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本次设计的主要特点。了解货车离合器的构造,掌握轻型汽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熟悉轻型汽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如何查找文献资料、相关书藉,培养动手设计项目、自学的能力,掌握单独设计课题和项目的方法。1.2 离合器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各国政府都从资金、技术方面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使其发展速度明显比其它工业要快的多,因此汽车工业迅速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对于内燃机汽车来说,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式离合器主要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 1925 年以后才出现的。20 世纪 20 年代末,直到进入30 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采用多片离合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离合器1。 近来,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设计工作已从手工转向电脑,包括计算、性能演示、计算机绘图、制成后的故障统计等等。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1.3 离合器概述按动力传递顺序来说,离合器应是传动系中的第一个总成。顾名思义,离合器是“离”与“合”矛盾的统一体。离合器的工作,就是受驾驶员操纵,或者分离,或者接合,以完成其本身的任务。离合器是设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其功用是能够在必要时中断动力的传递,保证汽车平稳地起步;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稳;限制传动系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防止传动系过载。为使离合器起到以上几个作用,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弹簧压紧的摩擦式离合器,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扭矩取决于摩擦面间的工作压紧力和摩擦片的尺寸以及摩擦面的表面状况等。即主要取决于离合器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膜片弹簧离合器在技术上比较先进,经济性合理,同时其性能良好,使用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简单、紧凑,操作轻便,在保证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扭矩的前提下,有以下优点2: (1)结合时平顺、柔和,使汽车起步时不震动、冲击;(2)离合器分离彻底;(3)从动部分惯量小,以减轻换档时齿轮副的冲击;(4)散热性能好;(5)高速回转时只有可靠强度;(6)避免汽车传动系共振,具有吸收震动、冲击和减小噪声能力;(7)操纵轻便;(8)工作性能(最大摩擦力矩和后备系数保持稳定) ;(9)使用寿命长。1.3.1 离合器的功用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如前所述,现代车用活塞式发动机不能带负荷启动,它必须先在空负荷下启动,然后再逐渐加载。发动机启动后,得以稳定运转的最低转速约为 300500r/min,而汽车则只能由静止开始起步,一个运转着的发动机,要带一个静止的传动系,是不能突然刚性接合的。因为如果是突然的刚性连接,就必然造成不是汽车猛烈攒动,就是发动机熄火。所以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地柔和地接合在一起,使发动机加给传动系的扭矩逐渐变大,至足以克服行驶阻力时,汽车便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平稳起步了。虽然利用变速器的空档,也可以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的分离。但变速器在空档位置时,变速器内的主动齿轮和发动机还是连接的,要转动发动机,就必须和变速器内的主动齿轮一起拖转,而变速器内的齿轮浸在黏度较大的齿轮油中,拖转它的阻力是很大的。尤其在寒冷季节,如没有离合器来分离发动机和传动系,发动机起动是很困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难的。所以离合器的第二个功用,就是暂时分开发动机和传动系的联系,以便于发动机起动。汽车行驶中变速器要经常变换档位,即变速器内的齿轮副要经常脱开啮合和进入啮合。如在脱档时,由于原来啮合的齿面压力的存在,可能使脱档困难,但如用离合器暂时分离传动系,即能便利脱档。同时在挂档时,依靠驾驶员掌握,使待啮合的齿轮副圆周速度达到同步是较为困难的,待啮合齿轮副圆周速度的差异将会造成挂档冲击甚至挂不上档,此时又需要离合器暂时分开传动系,以便使与离合器主动齿轮联结的质量减小,这样即可以减少挂挡冲击以便利换档。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扭矩是有一定限制的,在汽车紧急制动时,传动系受到很大的惯性负荷,此时由于离合器自动打滑,可避免传动系零件超载损坏,起保护作用。1.3.2 现代汽车离合器应满足的要求根据离合器的功用,它应满足下列主要要求:(1)能在任何行驶情况下,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为此,离合器的摩擦力矩()应大于发动机最大扭矩() ;cTmaxeT(2)接合平顺、柔和。即要求离合器所传递的扭矩能缓和地增加,以免汽车起步冲撞或抖动;(3)分离迅速、彻底。换档时若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则飞轮上的力矩继续有一部份传入变速器,会使换档困难,引起齿轮的冲击响声;(4)从动盘的转动惯量小。离合器分离时,和变速器主动齿轮相连接的质量就只有离合器的从动盘。减小从动盘的转动惯量,换档时的冲击即降低;(5)具有吸收振动、噪声和冲击的能力;(6)散热良好,以免摩擦零件因温度过高而烧裂或因摩擦系数下降而打滑;(7)操纵轻便,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尤其是对城市行驶的轿车和公共汽车,非常重要;(8)摩擦式离合器,摩擦衬面要耐高温、耐磨损,衬面磨损在一定范围内,要能通过调整,使离合器正常工作。1.3.3 离合器工作原理如图 1.1 所示,摩擦离合器一般是有主动部分、从动部分组成、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离合器在接合状态时,发动机扭矩自曲轴传出,通过飞轮 2 和压盘借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 3,在通过从动轴传给变速器。当驾驶员踩下踏板时,通过拉杆,分离叉、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4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 8,将分离杠杆的内端推向右方,由于分离杠杆的中间是以离合器盖 5 上的支柱为支点,而外端与压盘连接,所以能克服压紧弹簧的力量拉动压盘向左,这样,从动盘 3 两面的压力消失,因而摩擦力消失,发动机的扭矩就不再传入变速器,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放开踏板,回位弹簧克服各拉杆接头和支承中的摩擦力,使踏板返回原位。此时压紧弹簧就推动压盘向右,仍将从动盘 3 压紧在飞轮上2,这样发动机的扭矩又传入变速器。1-轴承 2-飞轮 3-从动盘 4-压盘 5-离合器盖螺栓 6-离合器盖 7-膜片弹簧 8-分离轴承 9-轴图 1.1 离合器总成1.3.4 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与推式相比,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具有许多优点:取消了中间支承各零件,并不用支承环或只用一个支承环,使其结构更简单、紧凑,零件数目更少,质量更少;拉式膜片弹簧是中部与压盘相压在同样压盘尺寸的条件下可采用直径较大的膜片弹簧,提高了压紧力与传递转矩的能力,且并不增大踏板力,在传递相同的转矩时,可采用尺寸较小的结构;在接合或分离状态下,离合器盖的变形量小,刚度大,分离效率更高;拉式的杠杆比大于推式的杠杆比,且中间支承减少了摩擦损失,传动效率较高,踏板操纵更轻便,拉式的踏板力比推式的一般可减少约;无论在接合状态%30%25或分离状态,拉式结构的膜片弹簧大端与离合器盖支承始终保持接触,在支承环磨损后不会形成间隙而增大踏板自由行程,不会产生冲击和哭声;使用寿命更长。1.4 设计的预期成果本次设计,我将取得如下成果:1、设计说明书:(1)离合器各零件的结构;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5(2)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与优化;(3)膜片弹簧的计算与优化;(4)扭转减振器的设计;(5)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计算。2、图纸有:扭转减盘、摩擦片、膜片弹簧、从动盘、轴、压盘、离合器、离合器盖总成。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6第 2 章 离合器的结构设计为了达到计划书所给的数据要求,设计时应根据车型的类别、使用要求、制造条件,以及“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要求等,合理选择离合器结构。2.1 离合器结构选择与论证2.1.1 摩擦片的选择 单片离合器因为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接合平顺,所以被广泛使用于轿车和中、小型货车,因此该设计选择单片离合器。摩擦片数为 2。2.1.2 压紧弹簧布置形式的选择离合器压紧装置可分为周布弹簧式、中央弹簧式、斜置弹簧式、膜片弹簧式等。其中膜片弹簧的主要特点是用一个膜片弹簧代替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膜片弹簧与其他几类相比又有以下几个优点1:(1)由于膜片弹簧有理想的非线性特征,弹簧压力在摩擦片磨损范围内能保证大致不变,从而使离合器在使用中能保持其传递转矩的能力不变。当离合器分离时,弹簧压力不像圆柱弹簧那样升高,而是降低,从而降低踏板力;(2)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使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3)高速旋转时,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而圆柱弹簧压紧力明显下降;(4)由于膜片弹簧大断面环形与压盘接触,故其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磨损均匀,可提高使用寿命;(5)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6)平衡性好;(7)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但膜片弹簧的制造工艺较复杂,对材料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高,其非线性特性在生产中不易控制,开口处容易产生裂纹,端部容易磨损。近年来,由于材料性能的提高,制造工艺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膜片弹簧的制造已日趋成熟。因此,我选用膜片弹簧式离合器。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72.1.3 压盘的驱动方式在膜片弹簧离合器中,扭矩从离合器盖传递到压盘的方法有三种3: (1)凸台窗孔式:它是将压盘的背面凸起部分嵌入在离合器盖上的窗孔内,通过二者的配合,将扭矩从离合器盖传到压盘上,此方式结构简单,应用较多;缺点:压盘上凸台在传动过程中存在滑动摩擦,因而接触部分容易产生分离不彻底。(2)径向传动驱动式:这种方式使用弹簧刚制的径向片将离合器盖和压盘连接在一起,此传动的方式较上一种在结构上稍显复杂一些,但它没有相对滑动部分,因而不存在磨损,同时踏板力也需要的小一些,操纵方便;另外,工作时压盘和离合器盖径向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因此离合器盖等旋转物件不会失去平衡而产生异常振动和噪声。(3) 径向传动片驱动方式:它用弹簧钢制的传动片将压盘与离合器盖连接在一起,除传动片的布置方向是沿压盘的弦向布置外,其他的结构特征都与径向传动驱动方式相同。经比较,我选择径向传动驱动方式。2.1.4 分离杠杆、分离轴承分离杠杆的作用由膜片弹簧承担,其作用是通过分离轴承克服离合器弹簧的推力并推动压盘移动,从而使压盘与从动盘和从动盘与飞轮相互分离,截断动力的传递,分离杠杆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反复作用在其上面的弯曲应力,分离轴承的作用是通过分离叉的作用使分离轴承沿变速器前端盖导向套作轴向移动,推动旋转中的膜片弹簧中部分离前端,使离合器起到分离作用。分离本次设计选用的是油封轴承,它可以将润滑脂密封在轴承壳内,使用中不需要增加润滑,相比供油式轴承则需增加。2.1.5 离合器的散热通风试验表明,摩擦片的磨损是随压盘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当压盘工作表面超过C 时摩擦片磨损剧烈增加,正常使用条件的离合器盘,工作表面的瞬时温200180度一般在C 以下。在特别频繁的使用下,压盘表面的瞬时温度有可能达到180。过高的温度能使压盘受压变形产生裂纹和碎裂。为使摩擦表面温度不致过C1000高,除要求压盘有足够大的质量以保证足够的热容量外,还要求散热通风好。改善离合器散热通风结构的措施有:在压盘上设散热筋,或鼓风筋;在离合器中间压盘内铸通风槽;将离合器盖和压杆制成特殊的叶轮形状,用以鼓风;在离合器外壳内装导流罩。膜片弹簧式离合器本身构造能良好实现通风散热效果,故不需作另外设置。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82.1.6 从动盘总成从动盘总成由摩擦片,从动片,减震器和从动盘穀等组成。它虽然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影响很大的构件,但是其工作寿命薄弱,因此在结构和材料上的选择是设计的重点。从动盘总成应满足如下设计要求:(1)转动惯量要小,以减小变速器换档时轮齿简单冲击;(2)应具有轴向弹性,使离合器接合平顺,便于起步,而且使摩擦面压力均匀,减小磨损。(3)应装扭转减振器,以避免传动系共振,并缓和冲击。1、摩擦片要求摩擦系数稳定、工作温度、单位压力的变化对其影响要小,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热稳定性好,磨合性好,密度小;有利于结合平顺,长期停放离合器摩擦片不会粘着现象的。综上所述,选择石棉基材料。石棉基摩擦材料是由石棉或石棉织物、粘结剂(树脂或硅胶)和特种添加剂热压制成,其摩擦系数为 0.250.3,密度小,价格便宜,多年来在汽车离合器上使用效果良好。同时,摩擦片从动钢片用铆钉连接,连接可靠,更换摩擦片方便,而且适宜在从动钢片上装波形弹簧片以获得轴向弹性。2、从动盘的轴向弹性从动盘的轴向弹性可改善离合器性能,使离合器接合柔和,摩擦面接触均匀,磨损较小。为使从动盘有轴向弹性,单独制造扇形波状弹簧与从动钢片铆接。波状弹簧可用比钢片轻薄的材料制造,轴向弹性较好,转动惯量小,适宜高速旋转,且弹簧对置分布,弹性好。因此设计中选用此类弹簧。3、扭转减震器扭转减震器几乎是现代汽车离合器从动盘上必备的部件,主要由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组成。弹性元件可降低传动系的首端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振型,使之尽可能避免由发动机转矩主谐量激励引起的共振。但是,这种共振往往难以避免。汽车行驶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阻力也会时刻变化。当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激力频率与传动系的某阶自振频率重合时,也会发生共振现象。阻尼元件则可有效的耗散此时的振动能量,因而扭转减震器可有效地降低传动系共振载荷与噪声。扭转减震器的弹性特性,又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弹性元件采用圆柱螺旋弹簧的减震器,其弹性特点为线性。阻尼元件采用摩擦片通过碟形弹簧建立阻尼默片的正应力,其阻尼力矩比较稳定。因此发动机的扭矩实际上是通过一些弹性元件传递到传动系的。摩擦式扭转减震器工作原理:离合器工作时,扭矩从摩擦片传给从动钢片再传给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9从动盘毂,此时弹簧被压缩,从动钢片相对从动盘毂前移(从动毂边缘上的缺口控制着钢片与毂的最大位移) 。2.2 离合器结构设计的要点在进行离合器的具体设计时,首先应保证传递发动机最大扭矩为前提,然后满足下列条件4:(1)如前所述,扇形波状弹簧对置分布铆接在从动钢片上,并在从动盘上设置扭转减震器保证离合器接合柔和,摩擦片制成一定锥度(从动盘锥形量约为 0.5mm)使其大端面向飞轮,这样从动盘毂在从动轴(即变速器第一轴)花键上易于滑动,有利于离合器彻底分离。(2)离合器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的连接和支撑形式,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包括飞轮,离合器盖与他们一起转动并能轴向移动的压盘,压盘通过钢片与离合器盖相连,离合器从动部分有从动盘,从动轴,从动轴装在飞轮与压盘之间,可在从动轴花键上滑动,设计时把离合器从动轴的前轴承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的中心孔内。(3)离合器从动轴的轴向定位及轴承润滑,离合器从动轴在安装后应保持轴向定位,在拆卸时便于离合器中抽出来。因此,设计时使从动轴前轴承外圆与飞轮为过渡配合,而前轴承内圈与从动轴为间隙配合,离合器的从动轴轴向定位是靠从动轴后轴承来保证的。离合器分离轴承靠注入黄油润滑的,而从动轴前轴承靠油杯定期注入润滑。 为防止润滑油流到摩擦衬面,造成离合器打滑,除在轴承处安有自紧油封外,还在飞轮上开泄油孔。(4)离合器运动零件的限位,离合器处于接合时为使压盘与摩擦片很好接合,应使分离弹簧与分离轴承之间保持一定间隙,这是分离轴承回位弹簧加以保证。分离时,应对踏板的最大行程加以限制。2.3 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2.3.1 从动盘扇形波状弹簧两两对置铆接与从动钢片上,两侧在铆接摩擦片,铆钉都采用铝制埋头铆钉,摩擦衬面在铆接后腰磨削加工,使其工作表面的不平度误差小于0.2mm,从动盘本体采用 45 号钢冲压加工得到,为防止其弯曲变形而引起分离不彻底,一般在从动盘本体上设径向切口。2.3.2 摩擦片摩擦片在性能上要满足如下要求:(1)摩擦系数稳定,工作温度,滑磨速度,单位压力的变化对其影响;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0(2)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热稳定性好;(3)有利于接合平顺;长期停放离合器摩擦面会发生粘着现象。(4)摩擦片选用材料为石棉基摩擦材料,它是由石棉或石棉织物、粘结剂和特种添加剂热压而成,其摩擦系数为。石棉基摩擦材料密度小,工作温度小35. 02 . 0于 180,价格便宜,使用效果良好,在汽车离合器中广泛使用。2.3.3 膜片弹簧膜片弹簧使用优质高精质钢。其碟簧部分的尺寸精度要求高,碟簧材料为60SiMnA。为了提高膜片弹簧的承载能力,要对膜片弹簧进行调质处理,得具有高抗疲劳能力的回火索氏体。要防止膜片内缘离开,同时对膜片弹簧进行强压处理(将弹簧压平并保持小时) ,使其高压力区产生塑性变形以产生残余反向应力,对膜1412片弹簧的凹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喷丸是 0.8 的白口铁小丸, 可提高弹簧的疲劳寿命。同时,为提高分离指的耐磨性,对其进行局部高频淬火式镀铬。采用乳白镀铬,若膜片弹簧许用应力可取为 15001700N/mm2。2.3.4 压盘压盘的材料选用 HT20-40 铸造制成。它要有一定的质量和刚度,以保证足够的热容量和防止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弯曲变形。压盘应与飞轮保持良好的对中,并进行静平衡。压盘的摩擦工作面需平整光滑,其端面粗糙不低于 0.8。压盘壳用 M812mm 螺栓将其一端固定在飞轮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压盘端面上。2.3.5 离合器盖离合器盖的膜片弹簧支撑处须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高的尺寸精度,压盘高度(丛承压点到摩擦面的距离)公差要小,支撑环和支撑铆钉的安装尺寸精度要高,耐磨性好,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采用铆钉作支承时,如果分离轴承与曲轴中心线不同心,可引起铆钉的过度磨损。提高铆钉硬度的套筒和支承与曲轴中心线不同心,亦可引起铆钉的过度。提高铆钉硬度的套筒和支承圈是提高耐磨性的结构措施,采用 10 钢材材料、HRc40-50。 2.4 本章小结本章系统介绍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以及选择的理由,并讲述了离合器各零件的结构和材料,以及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主要零件有摩擦片、膜片弹簧、压盘、离合器盖。为了提高耐磨性,对有些零件还进行了局部高频淬火式镀铬。为下章离合器的计算打下基础。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1第 3 章 离合器的设计计算3.1离合器设计所需数据 本次设计是轻型货车离合器的设计,通过查找资料确定了参考车型,具体数据见表 3.1。表 3.1CA1040 货车离合器的数据汽车的驱动形式42汽车最大加载质量2000 kg汽车的质量4325 kg发动机位置前置发动机最大功率75kw发动机最大转速4500r/min发动机最大扭矩196N.m离合器形式机械、干式、单片、膜片弹簧(压式)操纵形式液压人力操纵摩擦片最大外径D=225mm踏板行程mm15080i0=6.17 ig1=5.913 ig2=2.659 ig3=1.775 ig4=1.000汽车最大时速110 km/h3.2 摩擦片主要参数的选择采用单片摩擦离合器是利用摩擦来传递发动机扭矩的,为保证可靠度,离合器静摩擦力矩应大于发动机最大扭矩cTmaxeT摩擦片的静压力: (3.1) maxeCTT式中:离合器后备系数() 1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可由式: (3.2)peenPTmaxmax9549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2式中: Kw,r/min。 在1.11.3之间 ,取=1.16,则75maxeP4500pnN.m196maxeT(1)后备系数 是离合器的重要参数,反映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扭矩的可靠程度,选择 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a. 摩擦片在使用中有一定磨损后,离合器还能确保传递发动机最大扭矩;b. 防止离合器本身滑磨程度过大;c. 要求能够防止传动系过载。通常轿车和轻型货车 =1.21.75。结合设计实际情况,故选择=1.5。则有 可有表 3.2 查得 1.5。表 3.2离合器后备系数的取值范围车型后备系数 乘用车及最大总质量小于 6t 的商用车1.201.75最大总质量为 614t 的商用车1.502.25挂车1.804.00摩擦片的外径可有式: (3.3)maxeDTKD 为直径系数,取值见表 3.3 取 得 D=221.11mm。DK16DK表 3.3直径系数的取值范围车型直径系数DK乘用车14.616.018.5(单片离合器)最大总质量为 1.814.0t 的商用车13.515.0(双片离合器)最大总质量大于 14.0t 的商用车22.524.0摩擦片的尺寸已系列化和标准化,标准如下表(部分):表 3.4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和参数外径 Dmm160180200225250280300325内径 dmm110125140150155165175190厚度/mm3.23.53.53.53.53.53.53.53 1 C0.6870.6940.7000.6670.6200.5890.5830.585DdC 0.6760.6670.6570.7030.7620.7960.8020.800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3单面面积 cm2106132160221302402466546摩擦片的摩擦因数取决于摩擦片所用的材料及基工作温度、单位压力和滑磨速f度等因素。可由表 3.5 查得: 摩擦面数 Z 为离合器从动盘数的两倍,决定于离合器所需传递转矩的大小及其结构尺寸。本题目设计单片离合器,因此 Z=2。离合器间隙 t 是指离合器处于正常接合状态、分离套筒被回位弹簧拉到后极限位置时,为保证摩擦片正常磨损过程中离合器仍能完全接合,在分离轴承和分离杠杆内端之间留有的间隙。该间隙 t 一般为34mm。取 t=4mm。表 3.5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摩擦材料摩擦因数f模压0.200.25石棉基材料编织0.250.35铜基0.250.35粉末冶金材料铁基0.300.50金属陶瓷材料0.4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为: ccfFZRT (3.4)与式(3.1)联立得: 3 3max112CfzDTe(3.5) 代入数据得:单位压力MPa。23. 00p表 3.6摩擦片单位压力的取值范围摩擦片材料单位压力/MPa0p模压0.150.25石棉基材料编织0.250.35模压粉末冶金材料编织0.350.50金属陶瓷材料0.701.50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43.3 摩擦片基本参数的优化(1)摩擦片外径 D(mm)的选取应使最大圆周速度不超过 6570m/s,即0vm/sm/s (3.6)01.531022560106033maxDnveD7065式中,为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m/s) ;为发动机最高转速(r/min)。0vmaxen(2)摩擦片的内、外径比应在 0.530.70 范围内,即C7 . 067. 053. 0 C(3)为了保证离合器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转矩,并防止传动系过载,不同车型的 值应在一定范围内,最大范围为 1.24.0。(4)为了保证扭转减振器的安装,摩擦片内径 d 必须大于减振器振器弹簧位置直径约 50mm,即02Rmm 5020Rd(5)为反映离合器传递的转矩并保护过载的能力,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应小于其许用值,即 (3.7) 0220212. 04cccTdDZTT式中,为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N.m/mm2),可按表 3.6 选取经检查,合格。0cT表 3.7单位摩擦面积传递转矩的许用值离合器规格210250210325250325 2010/cT028030035040 (6)为降低离合器滑磨时的热负荷,防止摩擦片损伤,对于不同车型,单位压力的最大范围为 0.111.50MPa,即0pMPaMPaMPa10. 023. 00 p50. 1(7)为了减少汽车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滑磨,防止摩擦片表面温度过高而发生烧伤,离合器每一次接合的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应小于其许用值,即 (3.8) 224dDZW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5式中,为单位摩擦面积滑磨(J/mm2);为其许用值(J/mm2),对于乘用车: J/mm2,对于最大总质量小于 6.0t 的商用车:J/mm2,对于最大总40. 033. 0质量大于 6.0t 商用车:J/mm2:W 为汽车起步时离合器接合一次所产生的总25. 0滑磨功(J) ,可根据下式计算 (3.9)2202221800graeiirmnW式中:为汽车总质量(Kg);为轮胎滚动半径(m) ;为汽车起步时所用变速器amrrgi挡位的传动比;为主减速器传动比;为发动机转速 r/min,计算时乘用车取0ienr/min,商用车取r/min。其中: m 2000150017. 60i913. 51gi6 . 0rrKg 代入式(3.9)得J,代入式(3.8)得4325am527.14431W,合格。33. 0327. 0(8)离合器接合的温升mcWt式中:t 为压盘温升,不超过C;c 为压盘的比热容,J/(KgC);1084 .481c为传到压盘的热量所占的比例,对单片离合器压盘;,为压盘的质量5 . 0mKg15. 3m代入,C,合格。76. 4t3.4 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3.4.1. 比较 H/h 的选择此值对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影响极大,分析式(3.10)中载荷与变形 1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知,当时,F2为增函数;时,F1有一极值,而该极值点2hH2hH又恰为拐点;时,F1有一极大值和极小值;当时,F1极小值在横2hH2hH坐标上,见图 3.2。为保证离合器压紧力变化不大和操纵方便,汽车离合器用膜片弹簧的 H/h 通常在1.52 范围内选取。常用的膜片弹簧板厚为 24mm,本设计 ,h=3mm ,2hH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6则 H=6mm 。3.4.2. R/r 选择通过分析表明,R/r 越小,应力越高,弹簧越硬,弹性曲线受直径误差影响越大。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根据结构布置和压紧力的要求,R/r 常在 1.21.3 的范围内取值。本设计中取,摩擦片的平均半径mm, 取25. 1rR75.934dDRccRr mm 则mm 取整mm 则。94r5 .117R118R255. 1rR1- 2- 3-2/hH2/hH22/2hH4- 5-22/hH22/hH图 3.2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3.4.3.圆锥底角 汽车膜片弹簧在自由状态时,圆锥底角 一般在范围内,本设计中159 得在之间,合格。分离指数常取rRHrRH arctan32.14159为 18,大尺寸膜片弹簧有取 24 的,对于小尺寸膜片弹簧,也有取 12 的,本设计所取分离指数为 18。3.4.4.切槽宽度mm,mm,取mm,mm,应满足5 . 32 . 31109231102er的要求。2err3.4.5. 压盘加载点半径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的确定1R1r应略大于且尽量接近 r,应略小于 R 且尽量接近 R。本设计取mm,1r1R1161R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7mm。膜片弹簧应用优质高精度钢板制成,其碟簧部分的尺寸精度要高。国内961r常用的碟簧材料的为 60SizMnA,当量应力可取为 16001700N/mm2。3.4.6. 公差与精度离合器盖的膜片弹簧支承处,要具有大的刚度和高的尺寸精度,压力盘高度(从承压点到摩擦面的距离)公差要小,支承环和支承铆钉安装尺寸精度要高,耐磨性要好。3.5 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1)为了满足离合器使用性能的要求,弹簧的与初始锥角应在hHrRH一定范围内,即2 . 226 . 1hH1532.149rRH(2)弹簧各部分有关尺寸的比值应符合一定的范围,即35. 1255. 120. 1rR10067.78270hR(3)为了使摩擦片上的压紧力分布比较均匀,推式膜片弹簧的压盘加载点半径(或拉式膜片弹簧的压盘加载点半径)应位于摩擦片的平均半径与外半径之间,1R1r即推式: 24/ )(1DRdD拉式: 5 .1122/9475.934/ )(1DrdD(4)根据弹簧结构布置要求,与,与之差应在一定范围内选取,即1RRfr0r6211RR6201rr400rrf(5)膜片弹簧的分离指起分离杠杆的作用,因此杠杆比应在一定范围内选取,即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8推式: 5 . 43 . 2111rRrrf拉式: 0 . 95 . 3111rRrRf由(4)和(5)得 r=34mm,r0=32mm。3.6 膜片弹簧的载荷与变形关系碟形弹簧的形状如以锥型垫片,见图 3.3,它具有独特的弹性特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中。膜片弹簧是具有特殊结构的碟形弹簧,在碟簧的小端伸出许多由径向槽隔开的挂状部分分离指。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与尺寸如其碟簧部分的碟形弹簧完全相同(当加载点相同时) 。因此,碟形弹簧有关设计公式对膜片弹簧也适用。通过支承环和压盘加在膜片弹簧上的沿圆周分布的载荷,假象集中在支承点处,用 F1表示,加载点间的相对变形(轴向)为 1,则压紧力 F1与变形 1之间的关系式为: (3.10)2111111211211hrRrR2HrRrRHrRr /RIn16EhF式中: E弹性模量,对于钢,aMPE5101 . 2 泊松比,对于钢,=0.3 H膜片弹簧在自由状态时,其碟簧部分的内锥高度 h弹簧钢板厚度 R弹簧自由状态时碟簧部分的大端半径r弹簧自由状态时碟簧部分的小端半径R1压盘加载点半径r1支承环加载点半径代入(3.10)得 (3.11) 121311115.927356.222537.148 fF对(3.11)式求一次导数,可解出 1=F1的凹凸点,求二次导数可得拐点。凸点:mm 时,N96. 2193.117961F凹点:mm 时,N04. 7198.67481F拐点:mm 时,N5192731F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9图 3.3膜片弹簧的尺寸简图表 3.8膜片弹簧弹性特性所用到的系数RrR1r1Hh1189411696632、当离合器分离时,膜片弹簧加载点发生变化。设分离轴承对膜片弹簧指所加的载荷为 F2,对应此载荷作用点的变形为 2。由 11111232. 0FFrrrRFf (3.12) 111121 . 3rRrrf (3.13)表 3.9膜片弹簧工作点的数据12.967.04529.182.18215.51F11796.936748.9892732F3775.022159.672967.36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从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图分析出,该曲线的拐点 H对应着膜片弹簧压平位置,而2111NMH。新离合器在接合状态时,膜片弹簧工作点 B 一般取在凸点 M 和拐点 H 之间,且靠近或在 H 点处,一般H1B10 . 18 . 0,以保证摩擦片在最大磨损限度 范围内压紧力从 F1B 到 F1A 变化不大。当分离时,膜片弹簧工作点从 B 变到 C ,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踏板力,C 点应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0尽量靠近 N 点。为了保证摩擦片磨损后仍能可靠的传递传矩,并考虑摩擦因数的下降,摩擦片磨损后弹簧工作压紧力 F1A应大于或等于新摩擦片时的压紧力 F1B,见图 3.4。3.7 膜片弹簧的应力计算假定膜片弹簧在承载过程中其子午断面刚性地绕此断面上的某中性点 O 转动(图3.4) 。断面在 O 点沿圆周方向的切向应变为零,故该点的切向应力为零,O 点以外的点均存在切向应变和切向应力。现选定坐标于子午断面,使坐标原点位于中性点 O。令 X 轴平行于子午断面的上下边,其方向如上图所示,则断面上任意点的切向应力为: (3.14)xey2/x1E2t图 3.4 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式中 碟簧部分子午断面的转角(从自由状态算起)碟簧部分子有状态时的圆锥底角e 碟簧部分子午断面内中性点的半径e=(R-r)/In(R/r) (3.15)为了分析断面中断向应力的分布规律,将(3.14)式写成 Y 与 X 轴的关系式: Ee1XE12Yt2t2t(3.16)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1图 3.5 切向应力在子午断面的分布由上式可知,当膜片弹簧变形位置 一定时,一定的切向应力 t在 X-Y 坐标系里呈线性分布。当时,因为的值很小,我们可以将看成0tX)2(Y)2()2(,由上式可写成。此式表明,对于一定的零应力分布在中性)2(tgX)2(tgY点 O 而与 X 轴承角的直线上。从式(3.16)可以看出当时无论取任何)2(eX值,都有。显然,零应力直线为 K 点与 O 点的连线,在零应力直线内e )2(Y侧为压应力区,外侧位拉应力区,等应力直线离应力直线越远,其应力越高。由此可知,碟簧部分内缘点 B 处切向压应力最大,A 处切向拉应力最大,分析表明,B 点的切向应力最大,计算膜片弹簧的应力只需校核 B 处应力就可以了,将 B 点的坐标X=(e-r)和 Y=h/2 代入(3.17)式有: (3.17)222122hdrereretB令可以求出切向压应力达极大值的转角0dBdtre2hP由于: mm55.105)94/118ln(94118)ln(rRrRe所以: ,N/mm238. 0P-2047.39tBB 点作为分离指根部的一点,在分离轴承推力 F2作用下还受有弯曲应力: 2r2frBhbnFrr6 (3.18)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2式中 n分离指数目 n=18 br单个分离指的根部宽mm17.11183221820rbr因此: N/mm280.689rB由于 rB是与切向压应力 tB垂直的拉应力,所以根据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B点的当量应力为:N/mm259.135739.204780.689tBrBBjN/mm21700BjBj膜片弹簧的设计应力一般都稍高于材料的局限,为提高膜片弹簧的承载能力,一般要经过以下工艺:先对其进行调质处理,得到具有较高抗疲劳能力的回火索氏体,对膜片弹簧进行强压处理(将弹簧压平并保持 1214h) ,使其高应力区产生塑性变形以产生残余反向应力,对膜片弹簧的凹表面进行喷丸处理,提高弹簧疲劳寿命,对分离指进行局部高频淬火或镀铝,以提高其耐磨性。故膜片弹簧和当量应力不超出允许应力范围,所以用设数据合适。3.8 扭转减震器设计扭转减震器主要由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等组成。弹性元件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传动系的首端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段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振频,使之尽可能避开发动机转矩主谐量激励起的共振;详细见图 3.6。减震器极限转矩 Nm2945 . 1maxejTT摩擦转矩 Nm98.4917. 0maxeuTT预紧转矩 Nm1 .4415. 0maxenTT极限转角 123j扭转角刚度 Nm/rad 382213jTk3.9 减振弹簧的设计1减振弹簧的安装位置,2)75. 060. 0(0dR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3结合mm,得取49mm,则。 5020Rd0R6533. 020dR2全部减振弹簧总的工作负荷ZPN60001RTPjZ3单个减振弹簧的工作负荷PN1000ZPPZ式中 Z 为减振弹簧的个数,按表 3.10 选择:取 Z=6表 3.10减振弹簧个数的选取 摩擦片的外径 D/mm225250250325325350350Z4668810104减振弹簧尺寸(1)选择材料,计算许用应力根据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采用 65Mn 弹簧钢丝, 设弹簧丝直径mm,MPa,MPa。4d1620b 8105 . 0b 图 3.6 扭转减振器(2)选择旋绕比,计算曲度系数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4根据下表选择旋绕比表 3.11旋绕比的荐用范围d/mm4 . 02 . 0145. 02 . 21 . 165 . 21674218C147125105948464确定旋绕比,曲度系数4C40. 1615. 0)44() 14(CCCK(3)强度计算mm,与原来的 d 接近,合格。 482CKFdj中径 mm;外径 mm162 CdD202dDD(4)极限转角取 ,则mm1232arcsin20Rlj823. 3j269. 3l(5)刚度计算弹簧刚度 mm95.152)(21lFFk其中,为最小工作力,2F125 . 0 FF 弹簧的切变模量MPa,则弹簧的工作圈数80000G086. 488331kCGdCFdGnl取,总圈数为4n61n(6)弹簧的最小高度mm16min dnl(7)减振弹簧的总变形量mm538. 6kPl(8)减振弹簧的自由高度mm538.22min0lll(9)减振弹簧预紧变形量mm538. 001kZRTl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5(10)减振弹簧的安装高度mm2210lll(11)定位铆钉的安装位置取mm,则,522R859364477. 3jmm,mm,合格。30. 3l52.151k12. 4n3.10 从动盘毂从动盘毂是离合器中承受载荷最大的零件,它几乎承受由发动机传来的全部转矩。它一般采用齿侧对中的矩形花键安装在变速器的第一轴上,花键的尺寸可根据摩擦片的外径 D 与发动机的最大转矩由表 3.12 选取:maxeT一般取 1.01.4 倍的花键轴直径。从动盘毂一般采用碳钢,并经调质处理,表面和心部硬度一般 2632HRC。为提高花键内孔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可采用镀铬工艺;对减振弹簧窗口及与从动片配合处,应进行高频处理。取,mm,10n35Dmm,mm,mm,MPa。28d4t35l2 .10c验证:挤压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nltRc式中,P 为花键的齿侧面压力,它由下式确定:ZdDTPe)(4max从动盘毂轴向长度不宜过小,以免在花键轴上滑动时产生偏斜而使分离不彻底,分别为花键的内外径;DdZ 为从动盘毂的数目;取Z=1h 为花键齿工作高度;2/ )(dDh得N,MPaMPa,合格。44.12P16.10c2 .10表 3.12花健的选取花健尺寸摩擦片的外径/mmD/N.mmaxeT齿数n外径/mmD内径/mmd齿厚/mmt有效齿长l挤压应力/MPac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6/mm1604910231832098180691026213201162001081029234251112251471032264301132501961035284351022802751035324401253003041040325401053253731040325451143504711040325501303.11 从动轴的计算1选材40Cr 调质钢可用于载荷较大而无很大冲击的重要轴,初选 40Cr 调质 。 2确定轴的直径3nPAd 式中,A 为由材料与受载情况决定的系数,见表 3.13:表 3.13轴常用几种材料的及 A 值 轴的材料Q235-A,20Q275,35(1Cr18Ni9Ti)4540Cr,35SiMn38SiMnMo,3Cr13 aMP/1525203525453556A14912613511212610311297取,n 为轴的转速,r/min,则100A4500nd25.54mm,取mm。36d3.12 分离轴承的寿命计算 分离轴承的参数表 3.14 分离轴承参数表型号Crpfn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77014C48.2KN1.234500r/min则由下式:)(60106PCnLhrpFfP 得:h49113hL3.13 本章小结本章重点阐述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设计过程,根据所选车型的技术参数设计各零部件尺寸大小及其组成部分,并进行参数校核。通过校核确定参数选取是正确的,能够保证离合器正常工作及其使用寿命长。其中主要设计的零件有:摩擦片、从动盘、膜片弹簧、扭转减震器、分离装置。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8第 4 章 离合器操纵机构设计汽车离合器操纵机构是驾驶员用来控制离合器分离又使之柔和接合的一套机构。它始于离合器踏板,终止于离合器壳内的分离轴承。由于离合器使用频繁,因此离合器操纵机构首先要求操作轻便。轻便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在离合器踏板上的力不应过大,另一方面是应有踏板形成的校正机构。离合器操纵机构按分离时所需的能源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弹簧助力式、气压助力机械式、气压助力液压式等等。离合器操纵机构应满足的要求是3:(1)踏板力要小,轿车一般在 80150N 范围内,货车不大于150200N;(2)踏板行程对轿车一般在mm 范围内,对货车最大不超过180mm;15080(3)踏板行程应能调整,以保证摩擦片磨损后分离轴承的自由行程可复原;(4)应有对踏板行程进行限位的装置,以防止操纵机构因受力过大而损坏;(5)应具有足够的刚度;(6)传动效率要高;(7)发动机振动及车架和驾驶室的变形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机械式操纵机构有杠系传动和绳索系两种传动形式,杠传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是机械效率低,质量大,车架和驾驶室的形变可影响其正常工作,远距离操纵杆系,布置困难,而绳索传动可消除上述缺点,但寿命短,机构效率不高。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9本次设计的普通轮型离合器操纵机构,采用液压式操纵机构。液压操纵机构有如下优点:(1)液压式操纵,机构传动效率高,质量小,布置方便;便于采用吊挂踏板,从而容易密封,不会因驾驶室和车架的变形及发动机的振动而产生运动干涉;(2)可使离合器接合柔和,可以降低因猛踩踏板而在传动系产生的动载荷,正由于液压式操纵有以上的优点,故应用日益广泛,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由主缸、工作缸、管路系统等部分组成。mm,mm,mm,mm1202a501a1352d671dmm,mm,mm,mm502c4 .211c501b952b4.1 离合器踏板行程计算踏板行程由自由行程和工作行程组成:S1S2S (4.1)2111222212021dbadbaccSZSSSSf式中,为分离轴承的自由行程,一般为mm,取mm;反映到踏fS00 . 35 . 15 . 10fS板上的自由行程一般为mm;、分别为主缸和工作缸的直径;Z 为摩擦1S30201d2d片面数;为离合器分离时对偶摩擦面间的间隙,单片:mm,取S30. 185. 0Smm;、为杠杆尺寸。2 . 1S1a2a1b2b1c2c得:mm,mm,合格。131S77.271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0c1c2S0fb1b2d2d1a1a2S图 4.1 液压操纵机构示意图4.2 踏板力的计算踏板力为 (4.2)sfFiFF式中,为离合器分离时,压紧弹簧对压盘的总压力;为操纵机构总传动比,Fi;为机械效率,液压式:%,机械式:%;为2111122222dcbadcbai 90808070sF克服回位弹簧 1、2 的拉力所需的踏板力,在初步设计时,可忽略之。N,%;则30.3467F26.43i80N19.100fF合格。分离离合器所作的功为SZFFWL)(5 . 01式中,为离合器拉接合状态下压紧弹簧的总压紧力,N,则1F32.108351FJ45.21LW合格。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14.3 本章小结本章讲述了离合器的操纵机构,计算了离合器的踏板行程和踏板力。简单介绍了液压式操纵机构的设计过程及工作原理,并对其参数的选取进行校核,从而保证离合器操纵机构的操纵稳定灵活、工作可靠、寿命长、维修保养方便。第 5 章 离合器的保养和维护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结合或暂时分离,可靠传递发动机转矩,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挡等操作。5.1 离合器踏板高度的测量和调整用直尺测量由地板到踏板垫面的距离称为踏板高度,即 A,标准值为 180.5mm,如不相符,应调整踏板止动螺栓,调整到标准后拧紧锁紧螺母。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25.2 离合器踏板自由间隙的测量与调整离合器踏板如果没有自由行程,会造成离合器打滑,汽车行驶无力;如果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不能使离合器彻底分离,会造成换挡困难。检查时,踩下离合器踏板,直到感受到有阻力为止。这一行程即是离合器的自由行程。自由行程必须在 6-13mm 规定的极限值范围内。如果不符合规定应到维修站检修。离合器踏板自由间隙的测量和调整方法如下:用直尺测量离合器踏板自由间隙,如不符合,应调整离合器主缸顶杆长度,调整到标准值后拧紧顶杆锁紧螺母。5.3 液压式离合器操作机构的排空气法每次拆卸离合器油管、离合器软管、离合器主缸,或者踩下离合器踏板感觉绵软无力时应对离合器液压系统放气,并加注离合器油,切勿使用质量差的离合器油。(1)使用一根塑料软管套在放气螺栓上,将排出的离合器油导入一个容器内,打开离合器轮缸放气螺栓。(2)慢慢地往复地踩下离合器踏板,如果往复踩下离合器踏板的速度过快,气缸内的空气将不能放尽,每次放松离合器踏板时都要回到最高位置。(3)踩住离合器踏板,拧紧放气螺栓。(4)对储油罐加注离合器油到规定位置。5.4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简单介绍了离合器的保养和维护。主要阐述了离合器踏板高度和踏板自由间隙的测量和调整,以及液压式离合器操作机构的排空气法。通过合理的保养和维修保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3结 论本设计分析了设计所要采用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对膜片弹簧离合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原理和组成,及其特征。通过详细的推导过程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成功的绘制出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成品图。本设计主要叙述了离合器的发展现状和它的工作原理,在此过程中,经过对比结合初步确定了合适的离合器结构形式,选取了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并且带有扭转减震器,为后面的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4在计算中,首先由发动机最大转矩与最大载重质量确定摩擦片外径尺寸,然后根据该尺寸对其他部件总成进行了计算和设计。通过计算校核摩擦片外径尺寸,计算选择出其他部件的外形尺寸,再对其进行校核确定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设计包括对从动盘总成的设计,对压盘的设计校核,具体计算了摩擦片、从动片、扭转减震器、从动盘毂、膜片弹簧等多个部件总成。在选材方面,摩擦片选用石棉基材料,保证其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热稳定性、磨合性,不会发生粘着现象。扭转减震器中的扭转弹簧选用 65Si2MnA,其中所含硅成分提高了机件的弹性,所含錳,加强了耐高温性;设计后的离合器顺利通过温升校核,目的是防止摩擦元件过快地磨损和温度过高。这次设计可以对原有离合器的设计提出优化和修改的建议,对其以后的设计过程参考作用。通过这次设计达到了优化改进原有离合器,提高该型汽车使用性、舒适性,并提高了汽车的工作效率的目的。参 考 文 献1 徐石安,江发潮.汽车离合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陈家瑞.汽车构造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王望予.汽车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编委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 余仁义,梁涛.汽车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J.专用汽车.2003.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56 董丽霞,张平.简明汽车技术词典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 张金柱,韩玉敏,石美玉.汽车工程专业英语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 廖清林.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稳健优化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 9 王志明,胡树根,王兆军.汽车离合器盖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J.实用技术.2005(12). 10罗颂荣,胡浩,刘文清.汽车拉式膜片弹簧片的优化设计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3)11 王洋,高翔,陈祥,朱茂桃.膜片弹簧设计的概率优化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2001(1).12 王三民,诸文俊.机械原理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3 张铁山,高翔,夏长高,朱茂桃.汽车离合器传动片设计研究J.江苏理工学报.2001(11). 14 严正峰,盛学斌.35 膜片弹簧离合器校核设计J. 设计.计算.研究.2004(5). 15 M.velardocchia and F.Amisano.R.FloraA linear thermal model for an automotive clutch,SAE2000-01-083416 Christopher C.Bostwick and Andrew Szadkowski.Self-Excited Vibrations During Engagements of Dry Friction Clutches,SAE982846致 谢本设计是在导师姚佳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而且指正了许多我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不足之处,在我的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每次坎坷中老师都会以她那渊博的专业知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指引着我,老师那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让我按部就班的完成每一步的毕业设计。本设计从最初的方案选取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没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就没有今天的成绩。在此,谨向老师表示崇高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6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设计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许多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感谢金泽源、石志远、胡凯等同学,没有他们的帮助是无法完成设计的,同窗之间的友谊长存。对在一直给我鼓励的家人表示的感谢。感谢他们曾经为我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支持和鼓励。在此也对一直关心、支持我在毕业设计中的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注与支持,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源自你们的帮助,再次致谢。附 录How Clutches WorkIf you drive a manual transmission car, you may be surprised to find out that it has more than one clutch. And it turns out that folks wit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ars have clutches, too. In fact, there are clutches in many things you probably see or use every day: Many cordless drills have a clutch, chain saws have a centrifugal clutch and even some yo-yos have a clutch.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7Clutch Image GalleryDiagram of car showing clutch location. See more clutch imagesIn this article, youll learn why you need a clutch, how the clutch in your car works and find out some interesting, and perhaps surprising, places where clutches can be found. Clutches are useful in devices that have two rotating shafts. In these devices, one of the shafts is typically driven by a motor or pulley, and the other shaft drives another device. In a drill, for instance, one shaft is driven by a motor and the other drives a drill chuck. The clutch connects the two shafts so that they can either be locked together and spin at the same speed, or be decoupled and spin at different speeds. In a car, you need a clutch because the engine spins all the time, but the cars wheels do not. In order for a car to stop without killing the engine, the wheels need to be disconnected from the engine somehow. The clutch allows us to smoothly engage a spinning engine to a non-spinning transmission by controlling the slippage between them. To understand how a clutch works, it helps to know a little bit about friction, which is a measure of how hard it is to slide one object over another. Friction is caused by the peaks and valleys that are part of every surface - even very smooth surfaces still have microscopic peaks and valleys. The larger these peaks and valleys are, the harder it is to slide the object.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friction in How Brakes Work. A clutch works because of friction between a clutch plate and a flywheel. Well look at how these parts work together in the next section. Fly Wheels, Clutch Plates and Friction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8In a cars clutch, a flywheel connects to the engine, and a clutch plate connects to the transmission. You can see what this looks like in the figure below.When your foot is off the pedal, the springs push the pressure plate against the clutch disc, which in turn presses against the flywheel. This locks the engine to the transmission input shaft, causing them to spin at the same speed. Pressure plateThe amount of force the clutch can hold depends on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clutch plate and the flywheel, and how much force the spring puts on the pressure plate. The friction force in the clutch works just like the blocks described in the friction section of How Brakes Work, except that the spring presses on the clutch plate instead of weight pressing the block into the ground. When the clutch pedal is pressed, a cable or hydraulic piston pushes on the release fork, which presses the throw-out bearing against the middle of the diaphragm spring. As the middle of the diaphragm spring is pushed in, a series of pins near the outside of the spring causes the spring to pull the pressure plate away from the clutch disc (see below). This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39releases the clutch from the spinning engine. Common Problems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 you could count on getting between 50,000 and 70,000 miles from your cars clutch. Clutches can now last for more than 80,000 miles if you use them gently and maintain them well. If not cared for, clutches can start to break down at 35,000 miles. Trucks that are consistently overloaded or that frequently tow heavy loads can also have problems with relatively new clutches.Photo courtesy Carolina MustangClutch plateThe clutch only wears while the clutch disc and the flywheel are spinning at different speeds. When they are locked together, the friction material is held tightly against the flywheel, and they spin in sync. Its only when the clutch disc is slipping against the flywheel that wearing occurs. So, if you are the type of driver who slips the clutch a lot, youll wear out your clutch a lot faster.Sometimes the problem is not with slipping, but with sticking. If your clutch wont release properly, it will continue to turn the input shaft. This can cause grinding, or completely prevent your car from going into gear. Some common reasons a clutch may stick are:Broken or stretched clutch cable - The cable needs the right amount of tension to push and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40pull effectively. Leaky or defective slave and/or master clutch cylinders - Leaks keep the cylinders from building the necessary amount of pressure. Air in the hydraulic line - Air affects the hydraulics by taking up space the fluid needs to build pressure. Misadjusted linkage - When your foot hits the pedal, the linkage transmits the wrong amount of force. Mismatched clutch components - Not all aftermarket parts work with your clutch. A hard clutch is also a common problem. All clutches require some amount of force to depress fully. If you have to press hard on the pedal, there may be something wrong. Sticking or binding in the pedal linkage, cable, cross shaft, or pivot ball are common causes. Sometimes a blockage or worn seals in the hydraulic system can also cause a hard clutch.Another problem associated with clutches is a worn throw-out bearing, sometimes called a clutch release bearing. This bearing applies force to the fingers of the spinning pressure plate to release the clutch. If you hear a rumbling sound when the clutch engages, you might have a problem with the throw-out.Types of ClutchesThere are many other types of clutches in your car and in your garage.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ntains several clutches. These clutches engage and disengage various sets of planetary gears. Each clutch is put into motion using pressurized hydraulic fluid. When the pressure drops, springs cause the clutch to release. Evenly spaced ridges, called splines, line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lutch to lock into the gears and the clutch housing. You can read more about these clutches in How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Work.An air conditioning, compressor in a car has a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This allows the compressor to shut off even while the engine is running. When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magnetic coil in the clutch, the clutch engages. As soon as the current stops, such as when you turn off your air conditioning, the clutch disengages.Most cars that have an engine-driven cooling fan have a 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viscous clutch -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luid actually drives the clutch. This clutch is positioned at the hub of the fan, in the airflow coming through the radiator. This type of clutch is a lot like the viscous coupling sometimes found in all-wheel drive cars. The fluid in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41the clutch gets thicker as it heats up, causing the fan to spin faster to catch up with the engine rotation. When the car is cold, the fluid in the clutch r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8张CAD图纸+毕业论文】【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0276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