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五科联赛(6月)试题请注意: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五段文字,完成1-4题。(8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遗:送交b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白白地c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窃:私自,私下d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必定,一定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勇气闻于诸侯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古之学者必有师c君何以知燕王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4.下列句子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a.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2分,翻译题每小题4分,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称得人。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节选自元史虞集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b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c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d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是旧时中国人在本名之外所起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b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国学,中国历史上的“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国立学校,现在一般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d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0篇,故又称“诗三百”。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虞集在任儒学教授时虽是以教导学生为职责,却很注重自我充实拓展,没有片刻悠闲逸乐;任博士时,有个刘生因喝醉酒而有失礼行为,他坚决主张削除他的学籍。b. 虞集认为经典著作意旨深远,不是个人之见所能详尽的,考试之文,推选其高深者录取,不能先有成见,否则,就会使求贤之心变得狭隘,而差错也由此而生。c.虞集奉旨拟写文章,一定要用帝王之道、治乱之因,从容地讽喻切责,寄希望于皇帝看后有所感悟,他在接受皇帝咨询以及论述古今政治得失时,尤其能够委婉地将道理讲明。d.虞集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重视经义,即使因此触怒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没有才华,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4分) (2)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4分) 三、课内古代诗词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答后面的问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 下面对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起始“千古江山”四句,借追忆孙权,感叹山河长存,人世沧桑,而言外之意是说当前无人能力挽狂澜,抵御外侮。b紧承的“斜阳草树”六句,借缅怀东晋刘裕,盛赞其北伐时的雄姿和声威,暗示出作者杀敌报国的决心。c. 下阙开头“元嘉草草”三句,借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故事,从反面透露作者对出兵北伐的渴望,并坚信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d“可堪回首”三句,借眼前所见情景,揭示了由于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妥协投降而给国家带来了不堪入目的恶果。10. 下面对这首词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b“可堪回首”词句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c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d.全词用典虽多,却都关合时事,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四、课外古代诗词阅读(每小题3分,共6分)11.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回答问题。小重山端午(元)舒頔(d)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 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1)从全词看, “空惆怅”和“无人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3分)(2)除用典外,本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简要分析。(3分)五、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1分)12.(1)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2)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 ,瑞脑消金兽。(醉花阴)(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声声慢)(6)顾吾念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去 拉 萨周国华浸泡在刺骨的湖水中,饥寒和高原反应让他的腿肚子不听使唤地打晃,他的心随着雪山背后的夕阳慢慢往下沉。突然,两道冰川般的光芒从他眼中射出,他扑上前去从水中抓起一条鱼,奋力抛向岸上。碎石堆上,鱼儿徒劳地蹦起,又无奈地落地。终于能尝到肉味了!他长出一口气,在周围捡来几块干牛粪,扔到石块圈起的土灶中,提了根一头削尖的树枝,走向那条奄奄一息的鱼。“嗷嗷”不知何时一位藏族老人出现在他眼前,指指地上的鱼儿,对着他发出藏獒般的咆哮声。他惊恐地瞪大双眼,攥紧树枝,乱发无力地垂在肩上。“喔,你是汉人吧?”良久,老人嘴里蹦出了生硬的普通话,“这样吧,用我的粮食来换你的鱼,行吗?”老人拿出糌粑打着手势。原来老人也想吃鱼!他“嗯嗯”点头,一把接过糌粑往嘴里塞。老人微笑着,轻轻捧起鱼儿,嘴里念念有词,一步一步走到湖边蹲下身子,将鱼儿放到水中,对着湖面磕了一个长头。他茫然注视着老人。“可怜的孩子,多吃点,”老人又取出几个糌粑放在他面前,自己也拿了一个吃,“你不知道吧,我们有水葬的习俗,这圣湖的鱼儿,谁要是吃了它们,那可是对先民的大不敬呐。”他恍然大悟。老人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事,也不管他是不是能听懂。老人是磕长头去拉萨的,估计还要好几个月才能到达。末了,老人爱怜地望着衣衫褴褛的他说道:“孩子,我看你好像也没地方去,帮我拉车吧,至少饿不着你。”帐篷里,老人的打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他穿上了老人给的一件旧藏袍,戴着油腻的口罩,拉着那辆带棚的旧人力车,一路紧随着老人一个身位接着一个身位地往前挪动。第三天起,当夜暮降临时,他总能赶在前面支好帐篷,烧好开水,默默地搀起磕完长头的老人,替他把这一天的终点用碎石块垒起记号。闲暇时,他老是盯着前方发呆。他的到来,为老人省去了一半的路程,却过早地耗尽了车上的干粮。第四个月的一个傍晚,老人领着他到路边的藏民家里乞讨,藏民热情地布施给他们食物。从那以后,每回当老人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都已准备好食物托着下巴坐在山石上,目光越过老人的身子茫然投向远方。拉萨越来越近了。这一天的白天似乎结束得特别早,近在头顶的乌云盘旋在光秃秃的山头周围。他在山坳的背风处刚支起帐篷,雨倾泻下来。他一路小跑焦急地寻找老人,老人迎面拼命跑来。“卧倒”老人抢步上前扑倒他的一刹那,山上被雨水冲塌的乱石轰然滚落“老爷爷”他积郁了许久的哭喊声直击厚厚的云层。帐篷里,他为老人敷上藏药,老人慢慢苏醒过来。“老爷爷,您这是何苦啊,为了我这个没用的罪人!”他泪流满面。“别傻了,孩子,救人是积德的事,我真要是在磕长头的路上被佛祖接去,那也是福分呐。”老人微微抬起身子,额头的皱纹和硬币大小的厚茧凹凸有致,却盈满笑意。“可我真的有罪啊!两年前为了哥们义气,在老家捅伤了人”“打一开始,我就琢磨着你肯定有说不出的难处,”老人沉声说,“唉,也是有缘呐,我年轻时去过很多地方,也做了不少错事,现在想来,真是罪孽啊!这一路,我是为来世祈福的。可你,还年轻呐”“老爷爷,我懂了,等陪你到了拉萨,我就去自首。”他开心地笑了,两年来,这是他头一次笑。“糊涂啊!”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汉人不是说回头是岸吗,你醒了,难道还要呆在苦海里吗?”“可是”他犹豫着说,“这一路谁来照顾您?”“傻孩子,你不回去才是我最大的负担呐,”老人撑起身子下床,不容置疑地说,“明天就回去!”这一夜,他的呼噜声第一次比老人先响起,只是他不知道,老人的打呼声其实是假装的。一场雨下来,原本灰蒙蒙的群山披上了雪装,在清晨暖阳的抚摸下,粗犷的汉子一夜间变成了静美的姑娘。他最后一次拉车到前面停下,支好帐篷,回到老人面前。“扎西德勒!”一老一少紧紧拥抱在一起。他走在山路上,身后响起了老人激越苍凉的歌声,听不懂歌词,他却哭了,哭得酣畅淋漓。他回过头来,山口只有经幡向他挥动着五色的手指。山的那一边,老人正默念六字真言,跪地,伏身,向远方神色庄重地磕下长头。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a文章的第三段在描写“他”时注重动作描写,运用了“长出一口气”“捡”“扔”等短语和词汇,其中“长出一口气”表现了“他”终于可以尝到肉味的轻松心理。b老人絮絮叨叨地告诉“他”自己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老人一个人在磕长头的路途中太过寂寞,现在终于找到一个能够倾诉的人。c从老人给“他”的服装是“旧藏袍”以及让“他”戴的是“油腻的口罩”等可以看出,藏族老人也是个贫困的人,让“他”拉车并给“他”饭吃是个艰难的决定。d“他”虽然从前为了义气伤过人,但仍是一个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人,这些可从“他”在陪着老人磕长头过程中提前支帐篷、烧开水、搀老人等事上体现出来。e倒数第二段中,“他”听到老人苍凉的歌声后大哭,“他”的哭是自我情感的深度释放,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2)文章前半部分有很多地方暗示“他”是个逃犯,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3分)(3)请简要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特征。(3分)(4)文中三处画横线部分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6分)六、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6分)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点开广东省编办官方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专栏,48家省直机关及其下设机构的名称、5000多名公务员姓名等信息昭然若揭。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添枝加叶,才能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作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人以为自己很忙。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这款使用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的产品能得到消费者青睐,与企业大刀阔斧洗心革面的供给侧改革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说来,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而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揠苗助长。a b c d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但优秀的科普知识作品能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发人们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b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人们往往在山水游记中倾注了个人的情感和志趣。c通过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使巴黎圣母院已经随着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等人的形象传遍世界,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象征。d巴金主要是以为青年写作为主,他忘情地投入到他所构设的青年文学世界,那种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特别能唤起年轻人的共鸣。16.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人类发展史上,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都是最富有智慧的人物。达芬奇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位通才,它不仅是绘画巨匠,而且在物理学、天文学、建筑学、水利、机械、地质学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然而,达芬奇只受过初等教育,并没有高学历,他的学问都是自学而来。这说明, 。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反倒可以有效地获取知识,甚至创造出新知识。a智慧基本上与学历高低无关,甚至知识的多寡与智慧也无关b学历高低基本上与智慧无关,甚至知识的多寡与智慧也无关c智慧基本上与学历高低无关,甚至与知识的多寡也无关d学历高低基本上与智慧无关,甚至与知识的多寡也无关七、写作(4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40分)一衡阳小伙到深圳打工,将包裹落在公交上。乘客捡到后交给车长,车长打开包裹查看失主联系方式,一张信纸出现在眼前:“给你钱,你不要,晚上放你包里了儿子千万记住,在外干活安全第一,哪怕你不挣钱,全家只要你平安!”小伙子来找包裹,看到母亲的信和300元零花钱,在寒风中不停流泪。网友对此事件纷纷发表看法,有人认为母亲可钦可敬,也有人认为母亲的做法不可取。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比较网友的两种不同看法,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得少于800字。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解析】选d。必:(如果)实在2、【解析】选d。之:指示代词,这。3、【解析】选c。耻是意动用法,其他三项是使动用法。4【答案】选b。例句是被动句。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a(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句意:任国子助教后,就以师道为己任,诸生等候他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6d(诗经收入作品305篇)7d(“没有才华”不对,虞集认为此人虽然略有才华,但不能担当大事。)8(1)这一年是乙亥年,虞汲带着全家去岭外,战乱之中没有书籍可带,杨氏口授文章,虞集听后就能诵记。(“是:这” “岁:年”“挈:带,领,携” “干戈:战争”各1分)(2)当时世家子孙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有很多或“当时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世家子孙有很多”,他们担心虞集获得的恩宠一天比一天多(深、厚、重),常常想着用什么办法离间他与皇上。(“患:担心”“日:一天天,一天比一天”“有以:有用来的办法”“间:离间”各1分)三、课内古代诗歌阅读9、选c。表达作者希望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历史覆辙。10、选c。作者以廉颇自况,表明自己年龄虽大,却依然老当益壮,渴望为国效力。四、课外古代诗词阅读11.(1)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1分)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1分)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1分)(2)手法:对比或反衬。(1分)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1分)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1分)五、诗歌默写12、(1)一尊还酹江月 (2)竹杖芒鞋轻胜马(3)玉簪螺髻 (4)薄雾浓云愁永昼(5)凄凄惨惨戚戚 (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六、文本类文学阅读13、(1)答d给2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b项,说老人说出自己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寂寞”说法错误,老人看到“他”的形象、做法后,感觉到这个人是有说不出的难处的,他这样做主要是想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心事。c项,“艰难的决定”错误,老人虽贫困,但其助人之心是自然生发的,并无艰难可言。e项,“他”的哭还包含着对老人的感激与不舍。(2)外貌方面。“乱发无力地垂在肩上”以及“衣衫褴褛”等都表明“他”很长时间都处于流浪的状态。动作方面。听到老人的“嗷嗷”声后“攥紧树枝”等表现了“他”的警惕性,接过老人给的糌粑后“往嘴里塞”等表明“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饱饭了。精神状态方面。“他”“一夜没睡着”、“老是盯着前方发呆”等,表现了“他”不同常人的苦闷、迷茫的状态。(每点1分)(3)敬畏习俗。老人看到“他”要烤圣湖的鱼吃,就用自己的糌粑换鱼并把鱼放生。心地善良。老人看到“他”落魄的样子时,就用让“他”给自己拉车的方式来接济“他”。勇于救人。面对危险,直接扑倒“他”,为“他”挡住山上掉下来的石头。深明大义。知道“他”的身份是逃犯时,就用道理劝“他”投案自首。(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第处写“他”的心像夕阳一样沉下去,表现了饥饿状态下的“他”的心理,引出抓鱼等情节;第处写大雨来临前乌云盘旋,引出下文大雨中老人舍命救“他”的情节等。(4分)更好地烘托人物形象。三处描写体现了“他”内心的变化,凸显了一位在老人的感召下敢于面对现状的“他”的形象,突出了老人的伟大。(2分)七、语言基础题14、a【昭然若揭:真相大白。添枝加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此处望文生义,应为“添砖加瓦”。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洗心革面:彻底悔改(重新做人)。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15、b(a项语序不当,应该是“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 ”;c项成分残缺,去掉“使”;d项句式杂糅,去掉“以为主”。)16、c 八、作文【写作指导】从赞成母亲的做法这一角度,可围绕“儿行千里母担忧、无尽的母爱、平安至上”这些观点来写;从不赞成母亲的做法这一角度,可围绕“爱的方式、爱要学会放手、为自强自立点赞”等观点来写;也可以综合两种看法辩证地分析。【参考译文】虞集,字伯生。虞集的父亲虞汲,娶杨氏为妻。虞集三岁时就已知读书,这一年是乙亥年,虞汲带着全家去岭外,战乱之中没有书籍可带,杨氏口授文章,虞集听后就能诵记。等到回到长沙,拜师学习,才得到各经的刻本,(那时)虞集已是读遍了诸经,通晓其大义了。大德初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硅酸乙酯生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筑工程方案
- 学生中国梦主题演讲稿
- 铝基材料深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离婚协议书范本:财产分配与子女教育权益保障
- 仓储租赁合同签订注意事项-保障仓储安全
-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及债务承担补充协议
- 高端住宅小区物业合同到期延期及社区文化活动协议
- 肉类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应用报告
-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案-17物流高技
- 快递转让合同
- JBT 7946.2-2017 铸造铝合金金相 第2部分:铸造铝硅合金过烧
- 信息系统操作与维护管理制度
- 顺丰速递员工合同模板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2019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三科题库+答案
- 自然拼读法音标教学(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医院培训课件:《ICU获得性衰弱症及其干预》
- 认养一头牛的营销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