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株洲市二中2012-2013年高一(下)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命题人:黄咏涵 审题人:龙梦娜 时量:30分钟 分值:50分1、 选择题(30分)1.古有“天子驾六”的说法。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a b c d2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本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3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唐朝,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 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6如果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么在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d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7.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a b c d8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理由是它“太革命了”。从1874年起它才被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这体现了法国政局的变化是a巴黎公社的建立 b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 c共和政体的确立 d保王势力的消失9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威廉二世这样做的宪法依据是 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 b宰相在议会拥有绝对权力,对议会负c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大权 d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10、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 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扶清灭洋 d建立社会主义11、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13.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剖析他的病灶,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14.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德国分裂15.“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2、 非选择题(2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承平恬嬉,不知修攘为何事,破一岛一省震,骚一省各省震,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不实。如此而欲其静镇固守,严断接济,内俟船械之集,外联属国之师,必沿海守臣皆林公而后可,必当轴秉钧皆林公而后可。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材料三西历本年八月十九日,即中历二十七年七月初六日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四、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附件十六)。 梁为楫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选编与介绍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思考如果如材料所说重用“林公”能否挽救败局,请说明理由。(9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三次战争后中国人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作出了哪些尝试?你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8分)(3)判断材料三出自哪一条约,有何标志性后果?(3分)座位号班级: 学生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密 封 线 株洲市二中2013年上期高一年级入学考试历史试题答题卡命题人:黄咏涵 审题人:龙梦娜 时量:30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题号1112131415选项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16、株洲市二中2012-2013年高一(下)入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命题人:黄咏涵 审题人:龙梦娜、时量:30分钟 分值:50分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bbaccdbcda题号1112131415选项aaaba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16、(1)清政府闭关自守,统治腐败。战争指挥者缺乏才干,贪生怕死。(4分)不能。(1分)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争的失败带有一定的必然性,绝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练习题(重点)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3年度焊工考试过关检测试卷【满分必刷】附答案详解
- 2024年粮油食品检验人员试题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4年导游资格考试题库(考试直接用)附答案详解
- 2023年度冶金工业技能鉴定高分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试题预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4火电电力职业鉴定练习题(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医院三基考试试卷(名校卷)附答案详解
- 气道温湿化管理课件
- 2025版办公楼物业管理与智能化系统集成合同
- 民办教育研究院管理办法
- 2025年上半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题及答案
- DB65∕T 3119-2022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范
- 2025方便速食行业线上消费趋势洞察
- 中职女生健康教育
- 单位集中物业管理保洁服务方案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外事礼仪培训课程
- 2025至2030中国玄武岩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作业托管学生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