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文化传播及其途径;明确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2能力目标: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感受文化,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展示、交流和分享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感受生活处处有文化的真实,增强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明确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教学难点:学生增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教材助读(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_的过程,人们通过定的方式传递_ _ 、 _ 、 _,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_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1) ;(2)人口迁徙;(3) ;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_ 、_ 、_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文字 电子 等发展阶段。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为标志的。(2)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 。(3)优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的意义: (1)利己: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外域文化传人中国,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利人: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保持世界文化的 多样性。 (3)互利:增强各国了解、增进友谊,有利于相互尊重与 政治、经济、文化往来。 2.要求: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_,在中国传播,_,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_走向世界,做_交流的友好使者,_.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阅读教材第34、35页,回答问题,时间5分钟。讨论时,请各小组派一位代表记录讨论内容并发言,其他小组成员作补充。1、文化传播的含义是什么?2、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请列举出相应的事例。3、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如何推动文化的传播? 请结合事例说明。4、一片叶子的故事中的人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文化的? 探究点二:大众传媒阅读教材第36、37页,了解传媒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时间5分钟。1、传媒的发展阶段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3、大众传媒的形式4、大众传媒的优点/作用5、大众传媒的地位6、新的传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跟踪训练:1.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技术推广3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 a、 口语 印刷 文字 网络 电子b、 口语 文字 电子 印刷 网络c、 口语 文字 印刷 网络 电子d、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4邮票不仅是一国的“艺术名片”,也是文化交流的手段,其作为文化交流手段( )属于商业活动方式 属于教育方式 属于人口迁徙 处于印刷阶段注意: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的手段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探究点三:文化交流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茶文化、喜欢中国茶文化?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我的知识网络归结总结、串联整合 习题练习一、选择题1.近一时期,苹果系列7的发布使苹果公司备受关注。苹果公司卖的不仅是iphone、ipad,更是一种文化。文化是“苹果”的卖点,也是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科技企业的灵魂。这表明( )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文化与经济的 交融不断加深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要重视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 a.b. c. d.2.影片2012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强烈的感官刺激,冲击人的灵魂,引发人们对世界未来和人类生存的思考,引起社会的反响。这表明,影片2012( )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是对人类生存状况歪曲的 反映推动人类同舟共济价值观的传播 推动了 世界气候变化的好转a. b. c. d.3.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新的人文思想、艺术等,主要是经过 日本传人的。当时留日学生之众,不亚于今天的留美潮。这说明( )a.文化交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今天的日本文化已落后于美国文化 d.日本的文化属于西方文化4.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有()古代商旅活动网络互动教育人口迁徙红色旅游科考队南极考察 a.b. c.d.5.“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 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c.汉语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6.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7.近些年来,在拜年方式的选择上,电话和手机短信位列 榜首。随着先进的通讯工具和技术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在方式上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青睐便捷、快 速、人性化的文化传播手段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是大众传媒旧的传媒不适应时代潮流,应全部淘汰 a. b. c. d.8.故宫博物院与ffim合作历时3年开发的“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正式启动。今后,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足不出户免费“游览”虚拟故宫全貌。这一事实说明( )a.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 b.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9.2012年5月13日是母亲节。母亲节最早始于希腊,而 真正流传开来则始于美国,并很快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在中国各地日益推广开来。这表明(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各国文化正走向 融合、趋同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国际交往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a. b. c. d.10.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俄罗斯 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 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文化年,是两国( )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 b. c. d.11.2016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于2016年2月12 日在安卡拉开幕,中国文化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向土耳其人民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发 展成就,2014年将在中国举办“土耳其文化年”。中土 两国加强人文交流,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对话、增进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1)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中土两国进行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2)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促进中土两国的文化交流。课后反思 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答案dbbcc aaccd11(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中土两国文化不断交流,一方面使本民族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另一方 面,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因此“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2)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 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 步。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 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土耳 其优秀文化在我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 文化国际影响力。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答案dbbcc aaccd11(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中土两国文化不断交流,一方面使本民族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另一方 面,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