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洞口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来源:z-x-x-k.com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选自科技日报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b.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 “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d.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中复进士及第,知峨眉县。边夷民事淫祠太盛,中复悉废之。廉于居官,代还,不载一物。通判潭州,御史中丞孙抃荐为监察御史,初不相识也。或问之,抃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今岂有识面台官耶?”迁殿中侍御史。弹宰相梁适,仁宗曰:“马遵亦言之矣。”且问中复曰:“唐自天宝后治乱分,何也?”中复历引姚、宋、九龄、林甫、国忠用舍以对。适罢,中复亦通判虔州,未至,复还台。 富弼主李仲昌开六漯河,内臣刘恢密告所断冈与国姓上名同,贾昌朝阴助之,欲以摇弼。诏中复往治,促行甚急。中复言:“狱起奸臣,非盛世所宜有。”驰至,较其名,乃赵征村也,亦无冈势,狱以故得止。又弹宰相刘沆,沆罢。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泽州、瀛州,移河东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江宁府。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狱具,法不至死,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历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 河北行青苗法,使者至,将先下州县。中复檄之曰:“敛散自有期,今先事扰之,何也?”拒不听,且以报。安抚司韩琦方疏谏青苗,录其语以上。熙宁并省郡邑,以永康为县,中复言:“永康控威、茂,不可废。”其后因夷竟复之。关内大旱,民多流亡。中复请加赈恤,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起知荆南,坐过用公使酒,免。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一,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b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c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d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及第是中国古代科举殿试时中选者之称,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b户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屯田、赋税、财政收支、典章法度等事务。c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多种,采用皇帝年号纪年是其中的一种。d夷,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开始只是一种泛称,随着少数民族的崛起, 对华夏的威胁日益严重,就变成了带有歧视性的蔑称。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中复重视教化,居官清廉。他在峨眉县为官时,为改变社会风气,废除了当地百姓滥建的祠庙;离任时,没带走峨眉县的任何一样东西。b吴中复体察民情,不畏皇权,在朝廷使者要将青苗法推行到州县时,他认为此举扰民,提出了反对意见,后来这番话被韩琦引入奏章。c吴中复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内臣刘恢与朝官贾昌朝一唱一和,诋毁富弼,吴中复受命前往查证,他据实上报,避免了一场以诬陷为发端的冤讼。d吴中复受人赏识。御史中丞孙抃虽说跟他素不相识,但仍毫不犹豫地向朝廷荐举他担任监察御史,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9分)卜算子旅雁朱敦儒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注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8.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5分)9.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有远看,有近观,有仰视,有俯瞰。其中,远看的句子是 , 。 (2)、在氓一诗中,“ , ”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生动地展示出女主人公随岁月流逝,而容颜老去的现象。(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 。(4)、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铸剑凌鼎年(1)穹隆山是座好山,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山泉清澈,飞瀑如练,有野兽出没,少居家人迹。(2)剑雄相中了这地方,认为穹隆山乃铸剑的好地方。他在山里搭茅庐,起炉灶,住下来。(3)剑雄这一生最大的心愿是铸成一把像英雄传奇里的倚天名剑,一把传世名剑。为了这个愿望,剑雄已访遍了中原的铸剑名家,踏遍了山山水水,最后落脚穹隆山。他已认定穹隆山将是他的归宿之地,当然,自己人生辉煌的一笔将在这里写成。(4)剑雄在穹隆山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间他已铸了三把好剑,分别起名为天灵、地宝、人杰,但他依然不满意。因为他试剑后,认为天灵太柔,霸气不足;地宝太刚,韧性不够;人杰刚柔相济,有弹性而且锋利,已有削铁如泥之功效,但剑雄总觉得还欠一把火候,到底哪一个环节还欠火候,他一时也说不清。(5)或许是剑雄的名气实在太大了,慕名寻访他的人最终还是知道了他隐居于穹隆山中。而当地的王正是好剑之人,他甚至愿拿城池与对方换名剑。现在他听说中原最有名的铸剑高手到了自己管辖的穹隆山,真是喜出望外,立即派特使进山宣旨,要剑雄为其铸一把天下第一的名剑,限一年内完成。要钱有钱,要物有物,要人有人,剑成之日,还有赏赐。(6)剑雄的妻子对他说:“这王好剑成瘾,你若为其铸成了天下第一的好剑,他还会让你活在这个世上吗?”(7)剑雄用长满老趼的手抚摸着妻子说:“我何尝不知道啊!可这是个好机会,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要借此了却我一生的心愿。”(8)知夫莫若妻。妻子不再说什么,垂着泪走向了炉灶,拉起了风箱,炉膛内的火苗立时蹿动起来。(9)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冶炼、锤打,剑已成形,接下来的磨剑是个耗人精力、耗人时间的活儿。(10)王已派特使来催了几次。(11)剑雄只一句话:“古人曰,十年磨一剑。我才磨了一年不到,早着呢。真正的名剑哪有工夫不到就磨成的?”(12)妻子对剑雄说:“剑已铸成,你愿已了。我俩速速远走高飞吧。要不然,必遭王毒手!”(13)剑雄平静地说:“你以为我俩还能逃走吗?王乃一代奸雄,他能不防范吗?”一年期限终于到了,王传下旨意,一天也不能再拖了。献剑的日子终于到了。(14)王搞了个很隆重的献剑仪式,他要借此昭告天下,世间第一的名剑是剑雄专为他特铸的,传出去,是何等的佳话啊。(15)剑雄在众目睽睽下,坦然上殿。王问剑雄:此剑为何名也?(16)剑雄答曰:“我剑雄铸剑,须剑成方起剑名。只因大王太急了些,此剑尚有一缺憾,那就是剑身之花纹还少了点精气神。”(17)“什么?一把名剑少了精气神,那还称什么名剑?”王气得脸都变了色。剑雄拔出剑来,抖动剑身在阳光下一闪一耀。他注视着剑刃,用两个手指夹住剑身慢慢划过,用很悲怆的语调说:“我立马给它精气神!”说罢,突然转过身,在脖子上用劲一抹,殷红的鲜血顿时喷涌而出。倒地前,剑雄用尽最后的力气吐出这么一句话:“我愿毕矣!”(18)为了纪念这位铸剑大师,此剑被命名为“剑雄”。(19)后世不少武林中人士曾踏破铁鞋寻觅此剑,可惜无影无踪。此剑竟不知所终。(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写剑雄在穹隆山十年间铸天灵、地宝、人杰三把好剑,但他对它们都不满意,目的是为下文为王铸剑的情节作铺垫。b剑雄知道王是个好剑的人,早晚会让他铸剑,最终会成就他的名声。因此他访遍了中原的铸剑名家,踏遍了山山水水,寻找落脚地。c第六段,“这王好剑成瘾,你若为其铸成了天下第一的好剑,他还会让你活在这个世上吗?”说明剑雄妻子对王的残暴有着清醒地认识,表现了她的智慧。d第八段,“垂着泪”和“拉起风箱”分别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剑雄的妻子无法改变剑雄为王铸剑的心意,就尽力协助,表现了她对剑雄的爱。e小说结尾宝剑“剑雄”不知所终的情节强烈暗示王最终会走向灭亡的必然性,同时表现人们对这把剑的喜爱之情。(2)第一段对穹隆山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主人公剑雄的形象。(6分)(4)为了让剑雄献剑后自杀这个情节显得合理,小说有多处伏笔,请结合文本分析。(8分)第ii卷表达题(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中国步入商品社会后,“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被大力提倡,但这不等于说为顾客服务的人就是奴仆,顾客花了钱就可以_。某领导干部酒后驾驶、超速撞人后非但不认错,反而骂骂咧咧,_,扬言要办案交警小心着点儿,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形象。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李真让人头疼:工作没有成绩时,他整天唉声叹气,悲观失望;工作稍有成绩时,便沾沾自喜,_。a. 颐指气使 趾高气扬 盛气凌人 b.盛气凌人 颐指气使 趾高气扬c. 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趾高气扬 d.趾高气扬 盛气凌人 颐指气使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b所以各位要抱定宗旨,为了寻求知识而来,进入法律系,不是为了发财;进入经济系,不是为了做官。宗旨定下来,事情就都进入轨道了。c美国如果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d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 , , , , 。枝条变成细瘦 变成柔绿 变成娇弱 好像病了的孩子 变成嫩黄a. b. c. d.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什么是想象?它是指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古时候人们看到天上的明月, ,还有玉兔、桂树和吴刚,于是产生了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人们看见天上的飞鸟,就想象自己也要插上翅膀, ,于是就发明了飞机。这说明,想象是文艺创作的起点,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和艺术;想象也是科学创造的前提,没有想象, 。没有想象,人类的智慧之泉就会枯竭。16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内部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5分)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绿树池边 此间有尧天舜日。五、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他又向小鱼发起了第二次更为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严禁抄袭。 高一期末语文参考答案1.b 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2.d已经不再令人惊叹 说得绝对3.c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4、a5、b“屯田”为工部掌管,“典章制度”为礼部掌管。6、d“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没有依据。7翻译(1)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当作秦国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若”、“ 东道主、“行李”、“ 共”、句意各一分)(2)我们已经出洞,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既其出”、“咎”、“悔其”的“其”、“ 极”、句意各一分)译文: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父亲仲举,为南唐李煜做官,为池阳令。曹彬平定江南,吴仲举曾经杀死曹彬所招的使者。城被攻陷,曹彬逮捕了吴仲举,仲举说:“我家世世代代吃李氏的俸禄,国亡我死,这是我的职责。”曹彬认为他是忠义之士没有杀死他。 吴中复进士及第,主持掌管峨眉县。边疆百姓滥建祠庙的现象太过兴盛,吴中复全部废除了。他在官位上清廉,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时,不载回一件物品。在潭州做通判,御史中丞孙抃推荐他为监察御史,最初两人不相识。有人问他,孙抃说:“过去人们以成为自荐求仕的御史为耻,现在我难道要做徇私荐人的御史台长官吗?”吴中复升任殿中侍御史。弹劾宰相梁适,仁宗说:“马遵也说了这件事。”并且问吴中复说:“唐朝自天宝后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这是为什么呢?”吴中复逐个引用姚崇、宋璟、张九龄、李林甫、杨国忠任免的事来回答。于是梁适被罢免,中复也被派到虔州做通判,但还未到任,就又被召回到御史台。富弼用李仲昌开凿六漯河,太监刘恢秘密举报工程要挖断的山冈名称与国姓和皇上名字相同,贾昌朝暗中帮助他,想要动摇富弼的地位。皇上下诏让中复前往查证,催促行程十分着急。中复说:“冤案(一定)由奸臣兴起,这不是太平盛世应该有的。”骑马赶到所说的地方,检验此地的名字,是赵征村。也没有所说的山冈之势,这起案件才得以终止。又弹劾宰相刘沆,刘沆被罢免。改任右司谏,同知谏院。调任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升为天章阁待制,担任泽州知州,瀛洲知州,调任河东的都转任使,升任龙图阁直学士、掌管江宁府。邮兵苦于巡辖官的苛刻,邮兵把他捆起来然后用鞭子抽巡辖。(邮兵犯上作乱)。罪案已定(已详尽、结案),这些人按照法令不至于处死,吴中复根据具体情况杀了首恶,流放了其他人,上书奏请将此作为法令。又依次到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任职。河北实行青苗法,朝廷的使者到达后,想要先将法令推行到州县。中复发檄文说:“粮食买进卖出自有日期,现在先就此事去扰民,为什么呢?”使者拒不听从,并且将这些都上报了。安抚司韩琦刚好上奏章劝阻青苗法的实行,将他的话写入奏章呈上。熙宁年间,要合并省、郡邑,要把永康降格为县,中复说:“永康控制威州、茂州,不可废除。”后来因为夷患最终恢复。关内大旱,老百姓大多流离失所。中复请求增加赈济抚恤百姓,执政者憎恨他,派使者去视察,说不符合实情,将他的官职降了一级,让他去做玉隆观的提举。起用掌管荆南知府,因为过度使用公使酒被罢免,后来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8.旅雁的形象: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南渡的画面: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亲人失散,哭声不断。(3分)9.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1分)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1分)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2分)10.(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11.(1)(5分)a3分、c2分,e1分(b剑雄当时根本不知道王会找他铸剑;因果关系不成立。d“垂着泪”应为神态描写。e没有暗示,拔高了小说表现的主题。)(2)小说第一段描写穹隆山的环境,突出了穹隆山美丽和偏僻,说明穹隆山是适合铸剑的地方;引出下文剑雄在此铸剑的情节,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每点3分,共6分;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3)答案要点:剑雄铸剑技术之高超。剑雄在穹隆山十年间铸了三把好剑,后来用一年的时间就铸成天下第一宝剑;许多人慕名寻访他,王听说中原最有名的铸剑高手到了穹隆山喜出望外,立即派特使进山宣旨让他铸剑。这些内容从正、侧面表现了其铸剑技术之高超。理想远大,为了实现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剑雄这一生最大的心愿是铸成一把像英雄传奇里的倚天名剑,一把传世名剑。”明知道铸成了天下第一的好剑,王不会让他活在这个世上,但他要借此了却一生的心愿。最后以身殉剑,成就了天下第一名剑。(每点3分,共6分;如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4)答案要点:剑雄这一生最大的追求是铸成一把传世名剑,并认定穹隆山将是他的归宿之地。铸成三把宝剑后,一直在寻找铸剑过程中欠火候的环节。 他十分清楚王的残暴,知道铸成名剑之后必死无疑,还是义无返顾地为王铸剑。献剑前他妻子要他逃跑时,他平静地告诉妻子他们俩无法逃跑。献剑时用悲怆的语调告诉王剑少了点精气神。(每点2分,答对四点给8分。)12c解析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句强调花了钱的顾客对服务人员的态度和表现傲慢,应选用“颐指气使”;句想要表现某领导干部傲慢的气势逼人,觉得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应选用“盛气凌人”;句想要表观小李取得一点成绩后便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应选用“趾高气扬”。13a(b搭配不当,c关联词位置不当,d缺宾语)14.b15答案:就想象月中有宫殿和嫦娥在空中自由翱翔就没有今天的科学世界(每点2分)16.答案:(5分)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关键点“莺唤起一庭佳丽”“ 舜日尧天”)17.作文参考:这则材料中,揭示结果的语句是:鳄鱼“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揭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语句是:第一次进攻“它失败了”,第二次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通过分析这“因”“果”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不难把握材料的主旨:在多次挫折与失败面前,我们不能半途而废,停止努力,而应该冷静分析,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寻找新的出口。据此,可有如下立意角度或者思路:永不言弃/永不言败/永不放弃/锲而不舍。坚持/坚毅/倔强。再多一次/再试一次。思维定势,万不可取。心灵的束缚。2015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教师卷)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来源:z-x-x-k.com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选自科技日报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b.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1.b 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 “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d.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2.d已经不再令人惊叹 说得绝对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3.c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中复进士及第,知峨眉县。边夷民事淫祠太盛,中复悉废之。廉于居官,代还,不载一物。通判潭州,御史中丞孙抃荐为监察御史,初不相识也。或问之,抃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今岂有识面台官耶?”迁殿中侍御史。弹宰相梁适,仁宗曰:“马遵亦言之矣。”且问中复曰:“唐自天宝后治乱分,何也?”中复历引姚、宋、九龄、林甫、国忠用舍以对。适罢,中复亦通判虔州,未至,复还台。 富弼主李仲昌开六漯河,内臣刘恢密告所断冈与国姓上名同,贾昌朝阴助之,欲以摇弼。诏中复往治,促行甚急。中复言:“狱起奸臣,非盛世所宜有。”驰至,较其名,乃赵征村也,亦无冈势,狱以故得止。又弹宰相刘沆,沆罢。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泽州、瀛州,移河东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江宁府。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狱具,法不至死,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历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 河北行青苗法,使者至,将先下州县。中复檄之曰:“敛散自有期,今先事扰之,何也?”拒不听,且以报。安抚司韩琦方疏谏青苗,录其语以上。熙宁并省郡邑,以永康为县,中复言:“永康控威、茂,不可废。”其后因夷竟复之。关内大旱,民多流亡。中复请加赈恤,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起知荆南,坐过用公使酒,免。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一,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b.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c.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d. 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4、a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及第是中国古代科举殿试时中选者之称,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b. 户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屯田、赋税、财政收支、典章法度等事务。c. 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多种,采用皇帝年号纪年是其中的一种。d.夷,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开始只是一种泛称,随着少数民族的崛起, 对华夏的威胁日益严重,就变成了带有歧视性的蔑称。5、b“屯田”为工部掌管,“典章制度”为礼部掌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中复重视教化,居官清廉。他在峨眉县为官时,为改变社会风气,废除了当地百姓滥建的祠庙;离任时,没带走峨眉县的任何一样东西。b. 吴中复体察民情,不畏皇权,在朝廷使者要将青苗法推行到州县时,他认为此举扰民,提出了反对意见,后来这番话被韩琦引入奏章。c.吴中复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内臣刘恢与朝官贾昌朝一唱一和,诋毁富弼,吴中复受命前往查证,他据实上报,避免了一场以诬陷为发端的冤讼。d. 吴中复受人赏识。御史中丞孙抃虽说跟他素不相识,但仍毫不犹豫地向朝廷荐举他担任监察御史,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6、d“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没有依据。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分)7翻译(1)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当作秦国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若”、“ 东道主、“行李”、“ 共”、句意各一分)(2)我们已经出洞,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既其出”、“咎”、“悔其”的“其”、“ 极”、句意各一分)译文: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父亲仲举,为南唐李煜做官,为池阳令。曹彬平定江南,吴仲举曾经杀死曹彬所招的使者。城被攻陷,曹彬逮捕了吴仲举,仲举说:“我家世世代代吃李氏的俸禄,国亡我死,这是我的职责。”曹彬认为他是忠义之士没有杀死他。 吴中复进士及第,主持掌管峨眉县。边疆百姓滥建祠庙的现象太过兴盛,吴中复全部废除了。他在官位上清廉,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时,不载回一件物品。在潭州做通判,御史中丞孙抃推荐他为监察御史,最初两人不相识。有人问他,孙抃说:“过去人们以成为自荐求仕的御史为耻,现在我难道要做徇私荐人的御史台长官吗?”吴中复升任殿中侍御史。弹劾宰相梁适,仁宗说:“马遵也说了这件事。”并且问吴中复说:“唐朝自天宝后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这是为什么呢?”吴中复逐个引用姚崇、宋璟、张九龄、李林甫、杨国忠任免的事来回答。于是梁适被罢免,中复也被派到虔州做通判,但还未到任,就又被召回到御史台。富弼用李仲昌开凿六漯河,太监刘恢秘密举报工程要挖断的山冈名称与国姓和皇上名字相同,贾昌朝暗中帮助他,想要动摇富弼的地位。皇上下诏让中复前往查证,催促行程十分着急。中复说:“冤案(一定)由奸臣兴起,这不是太平盛世应该有的。”骑马赶到所说的地方,检验此地的名字,是赵征村。也没有所说的山冈之势,这起案件才得以终止。又弹劾宰相刘沆,刘沆被罢免。改任右司谏,同知谏院。调任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升为天章阁待制,担任泽州知州,瀛洲知州,调任河东的都转任使,升任龙图阁直学士、掌管江宁府。邮兵苦于巡辖官的苛刻,邮兵把他捆起来然后用鞭子抽巡辖。(邮兵犯上作乱)。罪案已定(已详尽、结案),这些人按照法令不至于处死,吴中复根据具体情况杀了首恶,流放了其他人,上书奏请将此作为法令。又依次到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任职。河北实行青苗法,朝廷的使者到达后,想要先将法令推行到州县。中复发檄文说:“粮食买进卖出自有日期,现在先就此事去扰民,为什么呢?”使者拒不听从,并且将这些都上报了。安抚司韩琦刚好上奏章劝阻青苗法的实行,将他的话写入奏章呈上。熙宁年间,要合并省、郡邑,要把永康降格为县,中复说:“永康控制威州、茂州,不可废除。”后来因为夷患最终恢复。关内大旱,老百姓大多流离失所。中复请求增加赈济抚恤百姓,执政者憎恨他,派使者去视察,说不符合实情,将他的官职降了一级,让他去做玉隆观的提举。起用掌管荆南知府,因为过度使用公使酒被罢免,后来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9分)卜算子旅雁朱敦儒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注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8.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5分)9.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8.旅雁的形象: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南渡的画面: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亲人失散,哭声不断。(3分)9.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1分)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1分)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有远看,有近观,有仰视,有俯瞰。其中,远看的句子是 , 。 (2)在氓一诗中,“ , ”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生动地展示出女主人公随岁月流逝,而容颜老去的现象。(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 。(4)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铸剑凌鼎年(1)穹隆山是座好山,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山泉清澈,飞瀑如练,有野兽出没,少居家人迹。(2)剑雄相中了这地方,认为穹隆山乃铸剑的好地方。他在山里搭茅庐,起炉灶,住下来。(3)剑雄这一生最大的心愿是铸成一把像英雄传奇里的倚天名剑,一把传世名剑。为了这个愿望,剑雄已访遍了中原的铸剑名家,踏遍了山山水水,最后落脚穹隆山。他已认定穹隆山将是他的归宿之地,当然,自己人生辉煌的一笔将在这里写成。(4)剑雄在穹隆山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间他已铸了三把好剑,分别起名为天灵、地宝、人杰,但他依然不满意。因为他试剑后,认为天灵太柔,霸气不足;地宝太刚,韧性不够;人杰刚柔相济,有弹性而且锋利,已有削铁如泥之功效,但剑雄总觉得还欠一把火候,到底哪一个环节还欠火候,他一时也说不清。(5)或许是剑雄的名气实在太大了,慕名寻访他的人最终还是知道了他隐居于穹隆山中。而当地的王正是好剑之人,他甚至愿拿城池与对方换名剑。现在他听说中原最有名的铸剑高手到了自己管辖的穹隆山,真是喜出望外,立即派特使进山宣旨,要剑雄为其铸一把天下第一的名剑,限一年内完成。要钱有钱,要物有物,要人有人,剑成之日,还有赏赐。(6)剑雄的妻子对他说:“这王好剑成瘾,你若为其铸成了天下第一的好剑,他还会让你活在这个世上吗?”(7)剑雄用长满老趼的手抚摸着妻子说:“我何尝不知道啊!可这是个好机会,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要借此了却我一生的心愿。”(8)知夫莫若妻。妻子不再说什么,垂着泪走向了炉灶,拉起了风箱,炉膛内的火苗立时蹿动起来。(9)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冶炼、锤打,剑已成形,接下来的磨剑是个耗人精力、耗人时间的活儿。(10)王已派特使来催了几次。(11)剑雄只一句话:“古人曰,十年磨一剑。我才磨了一年不到,早着呢。真正的名剑哪有工夫不到就磨成的?”(12)妻子对剑雄说:“剑已铸成,你愿已了。我俩速速远走高飞吧。要不然,必遭王毒手!”(13)剑雄平静地说:“你以为我俩还能逃走吗?王乃一代奸雄,他能不防范吗?”一年期限终于到了,王传下旨意,一天也不能再拖了。献剑的日子终于到了。(14)王搞了个很隆重的献剑仪式,他要借此昭告天下,世间第一的名剑是剑雄专为他特铸的,传出去,是何等的佳话啊。(15)剑雄在众目睽睽下,坦然上殿。王问剑雄:此剑为何名也?(16)剑雄答曰:“我剑雄铸剑,须剑成方起剑名。只因大王太急了些,此剑尚有一缺憾,那就是剑身之花纹还少了点精气神。”(17)“什么?一把名剑少了精气神,那还称什么名剑?”王气得脸都变了色。剑雄拔出剑来,抖动剑身在阳光下一闪一耀。他注视着剑刃,用两个手指夹住剑身慢慢划过,用很悲怆的语调说:“我立马给它精气神!”说罢,突然转过身,在脖子上用劲一抹,殷红的鲜血顿时喷涌而出。倒地前,剑雄用尽最后的力气吐出这么一句话:“我愿毕矣!”(18)为了纪念这位铸剑大师,此剑被命名为“剑雄”。(19)后世不少武林中人士曾踏破铁鞋寻觅此剑,可惜无影无踪。此剑竟不知所终。(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写剑雄在穹隆山十年间铸天灵、地宝、人杰三把好剑,但他对它们都不满意,目的是为下文为王铸剑的情节作铺垫。b剑雄知道王是个好剑的人,早晚会让他铸剑,最终会成就他的名声。因此他访遍了中原的铸剑名家,踏遍了山山水水,寻找落脚地。c第六段,“这王好剑成瘾,你若为其铸成了天下第一的好剑,他还会让你活在这个世上吗?”说明剑雄妻子对王的残暴有着清醒地认识,表现了她的智慧。d第八段,“垂着泪”和“拉起风箱”分别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剑雄的妻子无法改变剑雄为王铸剑的心意,就尽力协助,表现了她对剑雄的爱。e小说结尾宝剑“剑雄”不知所终的情节强烈暗示王最终会走向灭亡的必然性,同时表现人们对这把剑的喜爱之情。(2)第一段对穹隆山环境描写有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健康课件图片大全
- 2025年渔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度化肥产品定制化生产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行业专业劳务派遣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吊车租赁及操作培训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版智能物流配送服务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钢筋产品电商客户关系管理与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购物纠纷预防及处理电子商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电商一件代发供应链管理合同
- 2024齐鲁师范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保安员资格证考试多选题题库及答案(共70道题)
- 急救知识课件
- 2025年深圳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西药药剂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私企退休员工管理办法
- 方城县招教小学数学试卷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学堂在线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与民居 期末考试答案
- 四川省遂宁市名校2024-2025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计划 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