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沅江三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文)试卷单选题(60分)1.“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解析: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强调关注民生,很明显b项符合题意。答案:b2.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 () 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答案】c3.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 b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有: (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a b c d答案 a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答案 c6.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海瑞治家严谨b儒学地位衰落 c理学摧残人性 d世风每况愈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描绘了一个悲剧故事。说明身为朝廷命官的海瑞对“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迂腐的遵守和执行,致使五岁的女儿深受其害。答案:c7.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沿革。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宋朝朱熹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佛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创立了新儒学理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答案:b8.“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主张“格物致知” 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bcd答案 a9.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考点】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首先明确题中材料都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判断选项是否符合这两者的共同特征。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理,即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强调伦理本,故a项错误,b项正确;其导向为社会伦理,故c项错误;理学的前提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10.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灏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解析】a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体现了陆王心学家,b项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c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三者都属于陆王心学家的观点,故a、b、c项错误;d项主张“格物致知”,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符合程朱理学家的主张,故d 项正确。【答案】d11.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b“天有春夏秋冬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列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解析】a项是老子的辩证思想,故a项错误;b项是程朱理学的思想,故b项正确;c项是王阳明心学的思想,故c项错误;d项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答案】b12.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考点】古代中国主流思想【解析】“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反映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说明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故选b。a、c、d三项均表述错误;【答案】b 13.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 ()a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b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解析:他们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形成与发展。答案:b14.“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也就与人文精神中的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相符合。答案:c15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比较分析能力。孟子主张“性本善”,是为其“仁政”思想服务的,扩充人的善性的方式是实行“仁政”;苏格拉底的主张“美德即知识”,扩充人的善性的方式则是道德教育。答案:a16“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体现这一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神学政治论 d政府论答案a17“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即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解析:a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的观点;b项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c项反映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d项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答案:b18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及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宗教信仰,而是反对教会利用宗教信仰来控制、束缚人性等,故a、c两项错误;d项的说法明显错误。材料体现了宗教信仰过程中人与人、人与教会的平等,打破了教会对人的束缚,故b项正确。答案:b19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解析:启蒙思想是反映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b项排除;题干中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d项与题干观点相对立,排除;a、c两项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然题干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强制工具,显然,a项与题意不符,c项正确。答案:c20现代文学家胡适在分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时说:(它)有先天太极等又谈心说性也信灾异感应。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道家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又叫做“天理”观念。下面对于这一分析的阐释,正确的是 ()先天太极与天道观念同属于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哲学思想灾异感应是汉代儒教的一种观点,董仲舒汲取自阴阳五行学说谈心说性是佛教讨论的问题,在我国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宋代理学汲取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养料,将儒学发展到新的阶段a. b. c. d.【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解析】佛教属于外来宗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表述有误,排除,故选b。【答案】b21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考点】宋明理学【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说明理学博大精深;“对中国之外的夷务关心”,体现了其封闭性。理学吸收了佛、道的思想,a项错误;理学是唯心主义思想,c项错误;理学重点关注的不是世界本源,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b。d表述准确,也符合题意。【答案】d22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 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考点】宋明理学与王夫之唯物思想【解析】考查对程朱理学与王夫之唯物思想的比较分析。程朱理学把世界万物的本源概括为抽象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而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是唯物主义,这是两者的本质别,c项正确;a项是属于程朱理学;题干两者都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b项排除;d项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答案】c23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考点】宋明理学【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其它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答案】b24在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日:“地势觅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 )a南辕北辙 b大同小异c 水火不容 d大异小同【考点】宋明理学【解析】考查学生材料理解和解读能力解题时首先应注意诗歌的开头结尾“地势无南北”应知合处同”,这反映朱熹的认识是从大处着眼,双方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相同的,都是孔孟纲常。【答案】b25顾炎武曾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乡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对其主张最准确的理解是( )a.政府扶植手工业生产 b.发展外贸c.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d.重商抑农【考点】工商皆本【解析】根据所学史实顾炎武主张工商皆本,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故选c。【答案】c26清顺治九年政府宣布,“说书以宋儒传注为宗,行文尚典实纯正,今后督学以四书五 经等书,责成提调教官,课生儒诵习讲解坊间书贾只许刊成文业有益诸书通行,严禁滥刻其他琐语淫词及一切窗艺社稿,违者从重治罪。”雍正时期则再次宣布,“文人纠众结社,大有关系于人心风俗如生员监生等以文会结社聚众该地方官立即拿究申革。分首从定罪。”材料反映了清政府 ( )a严格限制印刷业的发展 b要求士人饱读四书五经c推行崇尚实践的办学风气 d实行文化专制的政策【考点】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解析】 文中所谈的内容是对讲学的内容、言论等方面的限定。印刷术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除a;材料也没有涉及“崇尚实践”等办学风气,排除c。b项的目的是用“四书五经”约束人们的思想,并不是一定要达到“饱学”的目的。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是一种文化专制。d是这一政策的本质。【答案】d27 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 )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a b c d答案 d28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a教皇教士 b资产阶级 c广大民众 d封建领主【考点】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思想主张【解析】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因此“第三者”指的教皇教士。bc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答案】a29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考点】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思想主张【解析】马丁路德强调,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材料反映了世俗权力摆脱教会控制,建立本民族教会的愿望,故选a项。【答案】a30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答案 c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accba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bcaabbc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bbcddaac二、非选择题(40分)31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材料五: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即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材料六: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属于我也;宋解方镇之权,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黄宗羲置相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3分) 背景:生产力的进步(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广泛使用);战乱频繁;分封制走向崩溃。(2)根据材料二中四幅图片的顺序,说明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4分) 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西汉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北宋理学兴起,儒学复兴;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 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4)材料五、六中,黄宗羲把批判的矛头分别指向了什么?(2分)实质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1分) 材料五:封建君主专制 材料六:封建法制。 时代特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材料六中,“秦变封建而为郡县”“汉建庶孽”“宋解方镇之权”分别指哪些事件?(3分) 秦朝的郡县制;汉初的封国制;北宋削减节度使权力。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四: 夫治天卞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2分)君权神授(1分)实质: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1分)(2) 材料二又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与材料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君权天制(天人感应)。(1分)进步性:警戒皇帝,限制君权。(1分)(3) 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性?(2分)“天下为主君为客”,或: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1分)进步性: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1分)(4) 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具体办法。(3分) 君臣平等共治;置相,用相权牵制、分割君权;以“学校”为舆论监督的民主场所。(3分) (5) 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由君主专权到限制君权,君臣之间由主奴关系到君臣平等。(1分)原因: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主思想萌生。(2分)33.(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元市宝轮中学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股票行情预测AI模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药品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签名技术规范与设备性能提升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计算机视觉缺陷检测技术:纺织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报告
- 2025年老年教育课程改革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前景
- 2025年康复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创新产品与市场竞争力报告
- 湖北省三市联考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营养师考试冲刺押题 2025年实操技能与基础理论模拟试卷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教育测量与评价 课件全套 朱德全 第1-15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教育测评结果的统计处理
- 2025年中海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中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 燃料电池课件
- 学校学生评教表
- 《风力机理论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苏少版)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六级 The Clever Beaver 课件
- 1-AMS2628A-2013-中文版
- 食品安全“五常法”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