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作者:钱致文文章来源:不祥点击数: 280更新时间:2010-5-17 我于1972年到总政歌剧团担任伴奏工作。最初的十年,我参加了大量的演出、录音和排练工作。由于我技术基础较好,完成这些工作得心应手,得到了不少好评。但当初我和很多人一样,对伴奏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觉得也不过如此,并没有太高要求,而在那个年代,能接触到的作品范围也很窄。直到1983年,接触了一些对我而言是全新的作品,才使我的认识开始产生变化。 1983年我国恢复了派选手参加国际声乐比赛,傅海静、梁宁受到英国邀请,参加本森,赫吉斯国际声乐比赛。当时我帮傅海静合伴奏,准备所有参赛曲目,并先要在中央音乐学院开一场音乐会。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经典的声乐作品,有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马勒、福雷等作曲家的作品,其中有艺术歌曲,有歌剧选曲。它们时代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内容亦不同。对钢琴伴奏考进,应该要像演唱者那样,必须把这种种不同体现在你的演奏中。这就对技术和音乐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该说这次准备的过程,也是我提高的过程。通过准备,使我对钢琴伴奏从认识到演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了更高的层次。以后,我又受文化部委派参加了几次国际声乐比赛及出国演出,也参加了很多国内声乐比赛,这使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大量的声乐作品。从巴罗克时期古典乐派浪漫主义时期以及一些现代的无调性作品,还有很多各时期的优秀的中国作品。这真是一个学习、提高、积累的过程,使我对钢琴伴奏的艺术价值、对钢琴伴奏演奏本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任何工作一样,学会容易学好难。只要会弹钢琴的人都能弹伴奏,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钢琴伴奏者,绝非轻而易举。 在这儿我愿意把我多年从事钢琴伴奏的体会、经验,与大家交流。我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引经据典,只是力求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把我切切实实的感觉和认识告诉大家。希望对以钢琴伴奏为职业,尤其是在技术上、在艺术上有追求、愿意努力提高使技艺日趋完善的年轻同行们有所帮助。 一、关于钢琴伴奏的演奏 钢琴伴奏的演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身的演奏,也就是前奏、问奏和尾奏,可以说是独奏部分:另一部分就是与演唱者的合作部分。 在谈这些之前,我首先简单谈一下关于钢琴伴奏曲谱创作的问题。 古今中外的作曲家们,写下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并且为其配了钢琴伴奏(谱),而这些作曲家,比如舒曼、舒伯特、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等,本身都是伟大的钢琴家。他们为自己的歌曲创作的钢琴伴奏谱,织体的变化、和声的色彩和旋律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使单独听钢琴伴奏部分,也像是一个小小的艺术精品,音乐形象生动,风格各异。这些出色的钢琴伴奏创作使作品的乐思表现得更加完整,感情表现更为充分、透彻,它们成为一首歌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这些钢琴伴奏的创作再出色,也只是谱面上的东西,要想使它们变成活生生的音乐形象,赋予它们生命力、感染力,把其中的内涵充分表现出来,就靠演奏者的再创作。对这些伴奏在技术上和音乐上的要求,决不亚于一首钢琴独奏曲。 (一)钢琴伴奏的独奏部分 1,前奏 前奏就像一个小序,它的作用在于,为演唱者创造一个进入情绪的音乐环境、氛围和节奏。同时,前奏也能体现你作为一个伴奏者对风格的把握,对音乐的理解。 所以在前奏的演奏上要敢于大胆地表现,像独奏一样,要有鲜明的音乐形象,乐句的线条、声部的层次、音色的变化,都要有自己的处理。即使前奏只有两小节甚至只有一个和弦,都要弹得有内容。处理得越细致越讲究,就越能更好地帮助演唱者进入演唱所需要的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当你的琴声响起,就能尽快把听众吸引到音乐中,把演唱者带到特定的情绪中。这就要求伴奏者有相当的音乐修养和技术水平,对音乐的风格、感觉,要有准确的理解,并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表现出来。 下面举几个例子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加以说明: (1)风格的不同,要求触键、感觉上的不同。 要从你触键的感觉就能看出你对乐曲风格的把握。例如:亨德尔绿树成荫的间奏,它可以说是咏叹调的前奏,和声要求丰满、集中。触键应该比较直接,手感稳定,要松、通才能发出有共振、有立体感的声音。需要声音有厚度。旋律部分是连音,但触键仍是比较直接、准确。手指很集中,有深度。虽然旋律线条很清楚,但又好像是与和声融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平衡,表现出一种很庄严、高贵的气质。这也是亨德尔的风格。 再如莫扎特的作品欢乐颂。莫扎特的作品风格典雅,手指跑动要非常干净、均匀、清晰,乐句自然流畅。虽然要有颗粒性,但却不能硬。触键要快,要有弹性,不能有一个音含糊。每一个音都要弹到位。这些古典作品,有时看上去不难,但实际上还是需要一定的功力。这时期的音乐,音色音量变化不是很大,触键部位一般在手指尖,指尖的感觉要很灵敏。舒曼的月夜富于幻想,带有浪漫色彩,触键要柔,但不能飘,要很连。柔中要有“点”,才可能有穿透力。连音触键有“拖”的感觉,没有音头。巴罗克音乐、古典音乐的声音音量、音色变化不是很大,触键颗粒性强,有弹性。触键主要用手指尖。集中下键比较快。对不同风格的把握,要靠积累,接触不同风格作品多了,多听多弹多体会,感觉就会比较准确。仅有理论是不够的。(2)要有歌唱性,要有乐句线条,要有激情。这一点是很多伴奏者所忽略的。当演唱一首作品时,首先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乐曲的前奏(无前奏的除外),你要想把听众、把演唱者带到音乐的情绪中,首先要让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要想感染别人,自己先要受到感染。强调一点,一定要有处理,否则容易很平淡。比如:祖国,慈祥的母亲一开始就是强和弦,有大句子大线条,要很大气;李斯特的梦当我入梦要有处理,不能平淡,注意音色;黎明前奏潇洒、自如,节奏感强,要有弹性,有活力。(3)要有声部层次。通过多年自己的弹奏和听别人的弹奏,感觉到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尤其弹一些乐队的作品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把乐队的厚重感和层次感弹出来。声部的立体感。就如同美术中的透视,远近不同,主次色彩不同,就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要想把声部弹出层次,音色就要有不同,因此触键也不同,有深有浅、有明有暗。这是个技术问题,只有提高这方面的技术,才能把握层次,弹得清楚,才能在演奏上提高质量。其实,前奏中讲到的问题贯穿在整个演奏中,只不过前奏首当其冲,要格外注意。有一点很重要,作为伴奏者,需要掌握不同的触键法,才能使演奏色调更为丰富,2,间奏间奏的作用在于承上启下,演唱者停下了,而音乐还在继续,这时你的演奏仍要全神贯注,前奏中讲到的歌唱性、乐句线条、激情等等,同样要在间奏中体现,这样才不致于使听众因歌唱的中断和演奏的乏味而走神,也不会使演唱者因为停顿而松懈。必须在间奏音乐的引领下。继续往前走。间奏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完成情绪的转换。很多作品第一段的结尾和第二段的开始,情绪是不同的,而情绪的转换是在间奏中进行。这时的演奏要把变化的幅度拉开,转换层次要清楚、自然。像前奏一样,在下一段演唱之前进入演唱所需要的情绪氛围,这样你的音乐才能使听众得到满足。还有一种情况,前一段是舒缓的,后一段节奏性较强,速度变快,或者反之,那么,第一段结尾一定要交代清楚,结束得干净,然后再重新开始下一段的节奏。3,尾奏尾奏比较难,由于这时演唱者已经唱完,听众,包括演唱者甚至伴奏者本人,都容易松懈,反正没人听了,就很草率地结束,实际上这样就更没人听了。我认为,只要你还在演奏,就仍然要全身心投入,用你的音乐吸引别人,直到真正的结束。这要说明一点。经常在一些“比赛”或“考试”的情况下,由于时间关系,尾奏可以删减。那么,你必须衔接得自然,不露痕迹,而在演奏上仍要保持专注投入的状态,直到最后一个音结束。这样才可能做到虽有删减。但音乐不因删减而松懈,从而保持乐曲的完整性。(二)钢琴伴奏与演唱者的合作部分1,钢琴伴奏与演唱者要合作得好。有诸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伴奏要熟悉演唱者的呼吸,也就是给气口要给得好。呼吸是声乐艺术的重要技术手段,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表现力。只有呼吸掌握得好,气息才得以流通,乐句才能更为流畅。我认为一个好的钢琴伴奏者不仅要熟悉和感觉到演唱者的呼吸,而且应该和演唱者共呼吸,这就需要在“心”中和演唱者一起唱。当然,做到这一点有一个重要前提:必须对作品有共同的理解,对乐句有一致的处理。演唱者根据自身气息的长短,根据乐句的需要,确定气口的位置。一般来讲,当音乐情绪达到高潮,尤其是在即将出现的高音之前,气口要给的充分,才能使演唱者有充分的准备,使高音唱到位,才能在音乐上给人以满足感。在正常的音乐节奏进行中,吸气是不能占时间的。这需要伴奏者把关。避免因吸气太随意,使音乐松散。而随着音乐的节奏、情绪的变化,气口的长短也会变化。有时呼吸深而慢,带出来的是悠长而宽广的旋律。有时呼吸快而短促,唱出的也许是快速活泼的乐句。呼吸应融在音乐表现中,无论音乐节奏、气息长短如何变化,伴奏者只有在心中和演唱者一起唱,气口才可能给得恰到好处,乐句才可能合作得更为默契。从而使演唱者在声音、感情上得以充分发挥。2,必须从音乐的整体出发,“托得住,跟得好”。前面说过,钢琴伴奏的创作和旋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那么作为伴奏者就要把这一点表现出来,犹如一首钢琴作品,靠演奏者的两手把众多的声部组织起来,次要声部一定是伴随着主要线条,根据音乐整体情绪的变化,时起、时落、时松、时紧。声乐作品也是一样,不同的是由两个人来完成。一首声乐作品,一般而言,主旋律在演唱者,这只是一个单线条;而丰富的和声、织体都在伴奏部分,它们帮助主旋律表现得更为丰满,也可以说是主旋律的依托。要想托得好,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音量比例 有的伴奏者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既然是伴奏就一定要弱,生怕压唱。这种不从整体出发,只是一味地弱,实际上容易造成声部的失衡。必须从音乐情绪的整体需要和整体音响的比例出发来确定你的音量,例如,当音乐情绪达到高潮,而演唱者停留在高音时,作为伴奏要把情绪推上去,这时要敢于强,气氛烘托得越好,就越能帮助演唱者调动热情,使高音展现得更有魅力。而当音乐很安静或正常进行时,音量要适当控制,使伴奏和主旋律在音量上和谐。从我的经验来看,只要你能清楚地听到演唱者的声音,就不会压唱。要学会运用你的听觉,找到合适的整体音响感觉。 说到音量,我想提两个技术方面的问题。 第一:强时千万不能砸。不少伴奏者虽然是钢琴专业,但却不注意方法:只要是强音,尤其是强的和弦,就往下砸,造成手臂紧张,不但自己会引起疲劳,发出的声音也不是钢琴的共振声,而是吵闹声。这种生硬的声音,对音乐起干扰作用,即使不是很强,都会造成压唱的效果。 第二:弱时声音不能飘。当音乐要很安静的时候,必须控制音量。但有时候经常会觉得已经很轻了,为什么还是不够安静。我认为,问题不在音量而在音质上,越是弱,指尖越要集中,既要放松,又要会控制,使得音量虽弱。但非常清晰、集中。而有的人为了弱,力量不敢放下去,声音很飘,必然模糊一片。声部线条混浊,怎么可能营造安静的气氛呢?由此可见,触键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心中始终要有主旋律线条 一要“听”唱,二要在内心跟着唱,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可能“托得住”、“跟得好”,才可能保持乐曲的整体感。如果说“音量”“声音”是“表”的话,内心的歌唱、对音乐的理解就是“里”,是表现的依据,是根本。否则,你的“声音”只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空壳,这一点必须贯穿始终。 当旋律在伴奏声部或者当伴奏的旋律和演唱的旋律一致时,必须仔细“听”,跟着“唱”,最重要的是音乐感觉必须一致,才可能整齐。这时你的演奏要有很强的歌唱性,心中的旋律要在手指间流出,因此在触键上要做到收放自如,保持旋律的连贯,才可能弹出如歌的线条。 当伴奏的旋律和演唱的旋律交替进行时,也只有“听”和“唱”,才可使旋律在交替处,衔接得天衣无缝。 在这儿我想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当伴奏仅仅是织体时,更要在心中有主旋律,要注意听唱,使你手下的和声织体紧紧托着旋律走,伴奏和演唱表现的是同一种情绪,时而在极其安静的伴奏背景中衬托出演唱者优美的旋律,时而伴奏需要浑厚的音响、饱满的热情,烘托出演唱者的激情。这时你必须要有很强的整体感,从音乐的整体出发,弹出音乐情绪所需要的音色音量,使伴奏和演唱成为一体。 而不少伴奏者忽略了织体、和声和主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关系,仅仅是把节奏弹出来,而失去了表现的内容。不跟着主题里的感觉走,这样必须使演奏变得死板、干巴巴地。而演唱者也似乎失去了依托,在自己干唱。有的人把这种合作形容成“两张皮”,互不关联。 乐曲在正常的进行中,不同的演唱即使对同一首乐曲也会有不同的处理。只要合理,作为伴奏要理解演唱者的感觉。这样就会跟得自然、贴切,使演唱者唱起来也会很舒服。 同样的节奏型,由于歌曲内容的不同,演奏的感觉就要完全不同。如怀念战友、一杯美酒。 总而言之,我要再次强调,心中必须有旋律的歌唱感觉,才能使单一的伴奏音型活起来,在为演唱者伴奏的同时,似乎也在为自己内心的歌唱伴奏。共同的呼吸,对乐句共同的感觉,使伴奏部分和演唱部分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使二者合作珠联璧合,天衣无缝,达到完美的境地。 二、作为伴奏,接触的演员多、作品多,有时时间很紧,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已的能力。 (一)首先一点就是要“快” 1,视谱快 视谱能力强,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不用细说,有一点经验提供大家参考。在时间紧,也就是立刻需要视弹出来的情况下,你要学会抓住骨干音和弦,尤其是右手,首先要跟上唱,不可能每个音都视清楚,初合一下找到感觉再细练。 2,抓感觉快 当拿到一首新作品,不仅很快把音视下来,并在同时抓住这首作品的感觉。这一点需要积累。一开始从视谱到完成这个过程会长一些,随着接触作品范围的扩大、增多,这个过程会缩短。最好是达到在视谱的同时,感觉也弹出来并基本准确,这样练习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当然如果有一些重要的演出,尤其是一些比赛的场合,还是应该用些时间了解作曲家的时代及歌词内容,才可能在风格的掌握、音乐的表现上,更为细致、准确。3,反应快主要是对独唱者在音乐上的变化。感觉要很敏感,一方面要“听”,一方面要“看”。这儿的“看”,是指要会看三行谱。这样可加强整体感,不至于埋头苦弹,脱节了都不知道。特别是在舞台上,演员经常因为激动会有些即兴的临场发挥,你通过听可以从他的呼吸感觉到乐句的变化(如长音的拍子),有的演员也许对曲目不熟练,紧张而会出错。由于你看三行谱。就会及时发现并且及时跟上,尽量帮助演员弥补错误,保持乐曲的完整。当然一个水平高比较成熟的歌唱家,在准备好的情况下,是不应该发生意外的。在这儿主要是从伴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硼粉系列合作协议书
- 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 2025年防控专员考试题及答案
- 慢性病防治课件教学
- 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
- 弱电系统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情绪气象站课件
- 护士面试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媒介传播考试题目及答案
- 泰安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学生癫痫免责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PMC部门运作流程对下达的生产计划任务合理性负责
- 防止电力电力建设施工安全事故三十项重点要求考试题
- 绿色校园创建资料
- 污水处理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及警示标志
- 六三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全部课件(一共5课时)
- OpenVPX标准和架构精选课件
- 历史八年级上册电子课件: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主题教育课件PPT模板宣传PPT动态PPT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