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jin)更迭(di) 残骸(hi) 陈抟老祖(tun)b. 便宜(bin) 吞噬(sh) 皮开肉绽(zhn) 翘足而待(qio)c. 惫懒(bi) 蹂躏(ln)少不更事(gng) 模棱两可(lng)d渣滓(z) 戳进(chu) 俨然(yn) 朱拓(tu)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缪种 尘芥 驯熟 百无聊赖 b搭讪 蹙缩 炮烙 见风使舵c唾弃 草窠 歆享 揣揣不安 d牲醴 寒喧 倔强 踌躇满志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c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这种模式,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b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d李晓的文化散文,曾有十多篇在学语文杂志上发表,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20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郑当时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史记一二卷注:洗沐:官员休假 算:竹器 推毂:推荐 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逋负:拖欠款项6.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c.及晚节,汉征匈奴 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吾其还也,亦去之。c.请治行者,何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d.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失其所与,不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每小题4分)(1)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2)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分)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余干旅舍 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捣寒衣:妇女用木棒敲打砧石上织好的布帛,使柔软熨贴,以便裁制寒衣。(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3分)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5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 ,塞上风云接地阴。(2)画图省识春风面,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5)一夫当关, 。 四,课内阅读理解(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间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总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了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么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13、宝玉给黛玉取字“颦颦”,说“岂不两妙”,这“两妙”指什么?(4分)(1)_(2)_14、宝玉骂“通灵宝玉”:“连人之高低不择”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呼应?(2分)_15、“摔玉”这一举动有什么思想意义?(3分)_16、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a.听了贾母话后,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d.反映了黛玉“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五、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9分)永远的母亲北方的季节,说变就变。好像时令就是命令。万物都违抗不得。春天到了,再坚硬的土地也得按时返青;秋天走了,再蓬勃的树叶也得屈尊枯萎。这是老天定下的时刻表,即使在这个弹丸小镇上。它仍然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振青嫂紧了紧身上的旧毛衣,使劲搓搓手,重新操起扫帚,一下下地扫过去。冬天越近,土地就越显得干硬,扫帚划过,响起刺耳的“咝啦”声,振青嫂的手也一阵阵干冷地疼痛。她只能把扫帚握得更紧,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其实,这把扫帚也的确是她的命,就像身上这件脱了线退了颜色的旧毛衣是她唯一的外套一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七年。而七年前,她还是一个面庞红润的少妇,一个温婉朴实的母亲。只是后来,与她同来城里打工的丈夫弄丢了孩子,于是她失去了自己唯一尊贵的身份母亲。她的亲亲的儿子豆豆,那时才只有五岁呢。“找不到孩子,我就死在这儿!”每次回想这句话,振青嫂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人,就像扫帚下枯黄的叶片,干瘪苦涩但筋骨嶙峋。现在,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打扰了她的回忆。小男孩有五岁左右,这让振青嫂想起了自己的心头肉,她忍不住暗地里比较:脸盘有点像,都是圆圆的,个头、胖瘦也差不多。不过,豆豆是双眼皮,比眼前这一个要漂亮些,而且,豆豆一边一个小虎牙,没有比他更惹人疼的孩子了。这样想过之后,振青嫂心中竟然略觉安慰。但是,既而她就想起:豆豆离开她已经七年多了。她不禁又将目光投向那个小男孩,这一次,他越看越像小豆豆了。“豆豆”振青嫂伸出手去。其实,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管所有的小孩子叫豆豆。可眼前的孩子显然被这个陌生人吓着了,小嘴一撇,就跑开了。振青嫂叹口气,这种情景她也早就习惯了,岂止孩子如此,这里的大人,哪一个不是经常对她指指点点,有时还甩下一句“神经有问题”,好像丢了孩子并非她的不幸,而是她的罪孽。当然,如果振青嫂有文化,如果她也读过鲁迅的话,她也许会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善于淡化悲剧的,尤其是淡化别人的悲剧。小男孩穿着鲜红的羽绒服,像一团小火球在马路牙子附近滚来滚去。振青嫂很想掉过头专心扫地,可那个可爱的身影像钉在了脑子里,一再吸引她的目光。于是,振青嫂又紧了紧毛衣,想到自己初为人母时的兴奋和紧张,焦虑和不安,这让她心里有些酸涩。仅仅是酸涩而已,也许她已在痛苦中浸泡太久,只能体会出除痛苦以外的感觉了。也许这个平凡的下午注定要爆发一场灾难,当一辆重型卡车向小男孩驶去时,振青嫂头发倏地竖了起来,浑身酸麻,像要散架一样。而这个胖宝宝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被一记扫帚扫到三米开外,直到那个让他害怕的女人倒在车轮下。他才看着地上那一摊暗红的血,“哇”地哭了出来,而他哭的原因,可能是刚才摔倒时伤了自己的膝盖。振青嫂仰面朝天地躺着,突然发现小镇的天空其实很蓝很蓝,而且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瘦狭,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现在,躺在地上,她在剧烈的疼痛中感到久违的舒适。围在她身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逐渐扩大的脸“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挺勇敢!”“哪儿啊,她肯定把孩子看成自己丢的那个了。”“可她的孩子,少说也有十二岁了呀。”“要不怎么说,她脑筋还是不清楚”“唉,啥人啥命,这样去了,也算她的造化。”振青嫂突然觉出自己的伟大了,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哪里懂得她的心思,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而她,现在终于躺倒在自己扫了七年的干干净净的大街上了,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想念她的豆豆。也许孩子在另一个世界等她,在那个世界里,她有一所房子,她可以在厨房里煮汤、煎鸡蛋,在客厅里看电视、织毛衣,一定要织两件,一件给自己,一件给她的豆豆17找出文章前两段中隐含的自然环境描写,并分析其特点及作用。(4分) 18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每小题3分)(1)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 (2)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19试分析文章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试分析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5分) 六、材料题 (1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集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南山不远的河边,人人都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要在河边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一种新的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结合材料内容,谈谈这则材料给你的生活启示。150字左右。(10分)答: 七、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勇敢是一种基于自尊的意识而发展成的能力。 拿破仑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而做出的疯狂举动,不是真正的勇敢,而是一种炫耀,真正的勇者不需要炫耀,勇敢只是他们的本能行为。人生道路上,坎坎坷坷,风雨莫测,这些困境需要靠你的勇敢去战胜。或许你会觉得很艰难,但当经历艰难再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一直都掌握在你手中。请以“真正的勇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卷时量:12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jin)更迭(di) 残骸(hi) 陈抟老祖(tun)b. 便宜(bin) 吞噬(sh) 皮开肉绽(zhn) 翘足而待(qio)c. 惫懒(bi) 蹂躏(ln) 少不更事(gng) 模棱两可(lng)d渣滓(z) 戳进(chu) 俨然(yn) 朱拓(tu)答案:b(a监jin c棱lng d拓t)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缪种 尘芥 驯熟 百无聊赖 b搭讪 蹙缩 炮烙 见风使舵c唾弃 草窠 歆享 揣揣不安 d牲醴 寒喧 倔强 踌躇满志答案:b(a缪谬c揣揣惴惴d喧暄)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c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第一分句可以改为“该县认真开展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装工作”;d项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这种模式,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b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d李晓的文化散文,曾有十多篇在学语文杂志上发表,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答案】a (a项“危言耸听”意为“故意说使人害怕的话”,与语境正好相符;b项“身无长物”意指“贫穷,一无所有”,与语境不符;c项“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与语境明显不符;d项“连篇累牍”形容“文章冗长语言啰嗦”,与语境不符。)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 b c d答案:c 【解析】本题是回到连贯题的考查,“瞻前顾后看语境”,“闲情”是看与听,“只见”对应“不见”,选定 b 与 c,“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紧接“月儿挂上柳梢”,写出时间变化,最后锁定c.二、文言文阅读(20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郑当时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史记一二卷注:洗沐:官员休假 算:竹器 推毂:推荐 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逋负:拖欠款项6.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c.及晚节,汉征匈奴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吾其还也,亦去之。c.请治行者,何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d.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失其所与,不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每小题4分)(1)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2)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答案:5.d(稍,应该是“渐渐地”)6.b(这里的“唯恐”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其余三项,“下人”,古时指居于人下,可译为“谦虚地待人”,现在多指仆人:“晚节”,在文中指晚年,现在多指晚年的节操:“宾客”,古时指门客,现在泛指客人)7.a(两个“于”都是介词,都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相当于“从”;其余三项,b 项,两个“其”字,前者是人称代词,后者是表商量的语气;c项两个“者”字都是助词,但前者在句中表示停顿,后者表判断;d项两个“与”字,前者是介词,后者是动词”结交,依附”。)9.d(“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10.(1)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2)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天下的品德高尚(忠厚)的人。参考译文: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侯那么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要的争端是非,(未能始终坚持己见),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中国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 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担任丞查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5分)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余干旅舍 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捣寒衣:妇女用木棒敲打砧石上织好的布帛,使柔软熨贴,以便裁制寒衣。(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3分)(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6分)(l)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3分。写出两个意象得l分,六个意象得满分(2)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5分。四个层次,每层1分,总说1分。意思对即可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 ,塞上风云接地阴。(2)画图省识春风面,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5)一夫当关, 。 四,课内阅读理解(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间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总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了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13、宝玉给黛玉取字“颦颦”,说“岂不两妙”,这“两妙”指什么?(4分)14、宝玉骂“通灵宝玉”:“连人之高低不择”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呼应?(2分)15、“摔玉”这一举动有什么思想意义?(3分)16、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a.听了贾母话后,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d.反映了黛玉“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答案:13、(1)和黛玉的名有联系 (2)和黛玉的神态(眉间若蹙)有联系。14、“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不是个好东西。)15、体现了宝玉的叛逆精神,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和渴求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的思想性格。(1)在他看来众姐妹没有这样的玉,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唯他有是不公平的,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2)这块玉是他的护身符,家人一定要他时刻戴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束缚,“摔玉”体现了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要求拜托束缚,争取个性的解放。16、答案:c 解析:该项分析没有说出“矛盾”。 五、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9分)永远的母亲北方的季节,说变就变。好像时令就是命令。万物都违抗不得。春天到了,再坚硬的土地也得按时返青;秋天走了,再蓬勃的树叶也得屈尊枯萎。这是老天定下的时刻表,即使在这个弹丸小镇上。它仍然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振青嫂紧了紧身上的旧毛衣,使劲搓搓手,重新操起扫帚,一下下地扫过去。冬天越近,土地就越显得干硬,扫帚划过,响起刺耳的“咝啦”声,振青嫂的手也一阵阵干冷地疼痛。她只能把扫帚握得更紧,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其实,这把扫帚也的确是她的命,就像身上这件脱了线退了颜色的旧毛衣是她唯一的外套一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七年。而七年前,她还是一个面庞红润的少妇,一个温婉朴实的母亲。只是后来,与她同来城里打工的丈夫弄丢了孩子,于是她失去了自己唯一尊贵的身份母亲。她的亲亲的儿子豆豆,那时才只有五岁呢。“找不到孩子,我就死在这儿!”每次回想这句话,振青嫂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人,就像扫帚下枯黄的叶片,干瘪苦涩但筋骨嶙峋。现在,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打扰了她的回忆。小男孩有五岁左右,这让振青嫂想起了自己的心头肉,她忍不住暗地里比较:脸盘有点像,都是圆圆的,个头、胖瘦也差不多。不过,豆豆是双眼皮,比眼前这一个要漂亮些,而且,豆豆一边一个小虎牙,没有比他更惹人疼的孩子了。这样想过之后,振青嫂心中竟然略觉安慰。但是,既而她就想起:豆豆离开她已经七年多了。她不禁又将目光投向那个小男孩,这一次,他越看越像小豆豆了。“豆豆”振青嫂伸出手去。其实,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管所有的小孩子叫豆豆。可眼前的孩子显然被这个陌生人吓着了,小嘴一撇,就跑开了。振青嫂叹口气,这种情景她也早就习惯了,岂止孩子如此,这里的大人,哪一个不是经常对她指指点点,有时还甩下一句“神经有问题”,好像丢了孩子并非她的不幸,而是她的罪孽。当然,如果振青嫂有文化,如果她也读过鲁迅的话,她也许会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善于淡化悲剧的,尤其是淡化别人的悲剧。小男孩穿着鲜红的羽绒服,像一团小火球在马路牙子附近滚来滚去。振青嫂很想掉过头专心扫地,可那个可爱的身影像钉在了脑子里,一再吸引她的目光。于是,振青嫂又紧了紧毛衣,想到自己初为人母时的兴奋和紧张,焦虑和不安,这让她心里有些酸涩。仅仅是酸涩而已,也许她已在痛苦中浸泡太久,只能体会出除痛苦以外的感觉了。也许这个平凡的下午注定要爆发一场灾难,当一辆重型卡车向小男孩驶去时,振青嫂头发倏地竖了起来,浑身酸麻,像要散架一样。而这个胖宝宝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被一记扫帚扫到三米开外,直到那个让他害怕的女人倒在车轮下。他才看着地上那一摊暗红的血,“哇”地哭了出来,而他哭的原因,可能是刚才摔倒时伤了自己的膝盖。振青嫂仰面朝天地躺着,突然发现小镇的天空其实很蓝很蓝,而且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瘦狭,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现在,躺在地上,她在剧烈的疼痛中感到久违的舒适。围在她身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逐渐扩大的脸“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挺勇敢!”“哪儿啊,她肯定把孩子看成自己丢的那个了。”“可她的孩子,少说也有十二岁了呀。”“要不怎么说,她脑筋还是不清楚”“唉,啥人啥命,这样去了,也算她的造化。”振青嫂突然觉出自己的伟大了,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哪里懂得她的心思,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而她,现在终于躺倒在自己扫了七年的干干净净的大街上了,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想念她的豆豆。也许孩子在另一个世界等她,在那个世界里,她有一所房子,她可以在厨房里煮汤、煎鸡蛋,在客厅里看电视、织毛衣,一定要织两件,一件给自己,一件给她的豆豆17找出文章前两段中隐含的自然环境描写,并分析其特点及作用。(4分)18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每小题3分)(1)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 (2)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19试分析文章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银行合规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高效英语复习策略与试题解析
- 变电站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方案
- 快递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案例报告
- 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构建指南
- 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解析
- 宾馆客房快速整洁流程指南
- 计划合同部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 中学数学期末考试命题思路
-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估与调适方法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基础理论知识要点
- 2025中秋国庆双节安全培训
- 刑事谅解协议书范本6篇
- 护理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Starter Unit 1 Hello!单元测试(解析版)
- 金税四期培训
- 托管班安全培训课件
- 汽车制造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县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