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理想》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理想》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理想》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3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理想》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理想第一课时教案主 备 人备课时间第 1 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理想教案第一课时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诗人用异彩纷呈、含义深刻的形象比喻,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精髓,并做到熟读成诵。 2.联想想像法。诗歌主要赞美理想,富含哲理性,这就使得诗作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拓展。学习这首诗,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启发对人生和理想做深入思考。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教学重点诵读;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二:明确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诗句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自学自测资料链接关于作者: 流沙河,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生于四川成都。幼学古文,做文言文。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因在星星诗刊上发表具有广泛影响的散文诗草木篇(五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而长期搁笔。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诗情勃发,创作走向成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流沙河前半生很坎坷,历经共和国几个重大时期,遭遇一些重大事件,但仍坚持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奋斗。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理想一诗正是他的人生体悟。代表作有散文诗草木篇、诗故园六咏、就是那一只蟋蟀等,诗论十二象及庄子现代版。流沙河诗歌的突出特色在于: 1.感情真挚而深厚。他的一些成功之作几乎都是以个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写成的,包孕着诗人的兴际遭遇,如妻颂故园六咏就是那一只蟋蟀等。 2.学识同诗情相结合,科学性同幻想相结合,构思奇巧,富于浪漫色彩。在当代诗坛上颇显特色,如受到普遍赞扬的太阳。 3.注重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新诗的特点,追求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从形式上看,流沙河的诗作无一定之规,有的异常规整,是标准的新格律诗;有的长短句相间,颇有词牌、小令之风;有的则行段很不整齐,是标准的自由诗体。自测、反复诵读,感知诗歌 诗歌语言除了凝练、跳跃、含蓄外,还富有音乐美,朗读是最能直接地感受到诗歌音乐美,朗读能加深对诗歌意思和感情体会。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明确诗歌感情基调,读出恰当语气。友情提示: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使每节诗的形式整齐统一,同时节与节之间整齐中显现出一种参差的美、节奏的美、和谐的美,使理想内涵得到多角度的揭示,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相得益彰。朗读中要感情饱满,语调适当高亢一些,尤其要从整齐的句式中读出气势。朗读实践1学生放声自由诵读.,疏解字词,熟悉诗歌内容和语言节奏。 2教师范读全诗,让学生更好把握节奏,注意停顿 ,区分句子中词语轻重缓急3.学生集体朗读,充分感受诗歌积极昂扬的情感。 (提示:集体朗读可模仿合唱和交响乐的形式:依诗歌脉络而安排23、47、811节男女生分读,开头和最后一节全班齐读)完成下列加点的字音及词义:可望不可即:能够望见但不能接近。现常比喻目前还不可能实现的事物。洗濯zhu:用水或汽油、煤油等物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绝处逢生:在绝望的困境中又找到一条生路。玷din污:弄脏。碌l碌终生:一辈子平庸无能。离乱:分离战乱。倔ju强jing:性情刚强不屈。怨恨:对人或事物强烈地不满或仇恨。海天相吻:天空与海面互相靠近,亲密接触。浪子回头:浪荡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改过自新。坚贞:节操坚定不变。功勋xn:指对国家、对人民做出的重贡献,立下的特殊找功劳。四:讨论答疑1、本诗歌很长,试着理清文章的脉络 全诗共12节,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总说理想的意义(方向性意义)。理想是:石、火、灯、路,四个“顶针”比喻,形象说明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第二部分(第211节)分说理想的意义。分三层: 第1层(第2、3节):理想的历史意义理想有时代性,连续性;一代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2层(第4口7节):理相的人格意义理想之实现具有艰巨性、长期性;理想给人以乐观、斗志、年轻的力量;但理想不应是名利场(“黄金梦”和“荣誉”品)、 第三层(第8、1l节):理想的人生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成为“大写的人”;理想能使人恢复良知?改造人;理想若受到“玷污”、“扒窃”,要去找回,要提起警戒,要把理想视为生命:若自己抛弃(“失去”)理想,则有极大危害。正反对比,突出理想对人生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12节)总结:理想的实践意义-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今天的理想之“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是明天的“浓阴”。春光明媚,天空晴朗,实现理想,大有作为2、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这四句顺序调换吗?能找到文章中一个新颖的修辞手法吗?敲出星星之火:比喻为实现一个目标树立了信心。 点燃熄灭灯:比喻经历了一番挫折后找回曾一度失去奋斗目标。 照亮夜行路:比喻为艰苦摸索者指明了前进方向。 引走向黎明:比喻引导走向进步走向成功。 采用了“链式递进”造句方法,揭示了理想特点和作用。理想是前进的方向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即用前一句的结尾部分(词语或句子)作后一句的开头部分,使语句递接连贯下去,紧凑生动而畅达。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五:课堂小结泱泱中华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能给们思想上启迪,情感上熏陶,诗歌还给们带来美享受,让们热爱诗歌和赞美诗歌,希望下节课能出现同学们更好地对诗歌的理解。六、当堂达标1、学法大视野中“基础练习”第一、第二大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