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审美功利主义是针对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的双重影响而产生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审美功利主义一方面主张审美、艺术独立,一方面又把审美与道德内在联系在一起,主张凸显审美和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纯洁情感、养育道德、提升境界等功能。20世纪初,中国社会混乱,人心涣散,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寻求救国之道。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选择了可称之为“无用之学”的美学。他们对美学的热衷,倒并不完全是单纯地喜欢美的创造和欣赏,而是另有原委,那就是拯救人心。王国维一方面主张艺术独立,强调美“不关于吾人之利害”,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审美的“无用之用”说,认为这个“无用之用”胜过“有用之用”,正是这种“无用之用”“使人达于无欲之境界”。朱光潜也重视美和艺术对于人心的养育价值,提倡“人生的艺术化”。从属于现代美学的审美功利主义当然也是如此。由于以养育人心为目标,审美功利主义思想具有突出的矛盾结构:无用-有用,无为-有为,出世-入世,审美-功利。现代美学家在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框架里,把这些矛盾的方面融合在一起。与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相比,明显更具现实性。但是,与中国古代美学相比,思辨性、系统性却大大增强。因此,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一种兼具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美学,这里的“超越性”是指审美是人达到道德境界的中介;而“现实性”是目的,那就是新型国民,具体说就是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当然,这种美学不同于“文以载道”式的文艺功能论,所谓审美功利主义也是就其强调审美内在育人功能而言的。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现实关切的美学思想,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的一个现实落脚点就是美育。美育问题本来就关涉美与善的内在关联,而实际上中国现代美学家们都有美育和德育相互交融的意向。朱光潜对美育的德育功能持充分肯定态度。他认为,德育须从美育做起,所以美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基础。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论是我们当今建构中国本土美学和美育理论的一个宝贵资源。但是,其限于个体修身养性的人格养成指向还有待拓展。如何培养国民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担当,如何提升国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这些都是德育和美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些,在传统的修身养性理论中还不可能给出答案。另外,与德育相融合的美育,如何与其提升创造力的任务相互协调,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摘编自杜卫东中国现代美学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论)1.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影响,产生了审美功利主义。B. 王国维等人选择美学,有喜欢美的创造和欣赏的因素,更是想以此来寻求救国之道。C. 审美功利主义与其他美学不同,强调解决人们在生活中的矛盾,使人达到道德境界。D. 审美功利主义美学强烈关切现实,可通过美育来落实,事关美与善内在关系的处理。2. 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论证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论证的背景的。B. 文章通过简述美学在中国的产生过程,论证了审美功利主义的作用和学术地位。C. 文章对中西美学、中国古代与现代美学进行比较、论证了审美功利主义的特征。D. 文章从开始的分析概念到最后谈审美功利主义面临的现实问题,论证不断深入。3.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审美功利主义认为,虽然审美和艺术相背离,但都具有纯洁情感、养育道德等功能。B. 和西方美学相比,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具有现实性的美学,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精神。C. 就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看,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更强调德育,因为它以养育人心为目标。D. 关于审美功利主义美学的建设还不完善,要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答案】1. C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强调解决人们在生活中的矛盾,使人达到道德境界”错误,从文章第二段来看,审美功利主义强调审美内在的育人功能,即通过审美培养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故选C项。【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简述美学在中国的产生过程”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主要谈了现代美学在中国的产生缘由,而非“产生过程”。故选B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审美和艺术相背离”错误,选项曲解原文,原文说审美功利主义主张审美、艺术独立,并不是指审美和艺术相背离。B项,审美功利主义美学相较于西方美学,应是更具现实性。“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精神”错误,选项对“现实性”的理解错误,原文第三段有“而现实性是目的,那就是新型国民,具体说就是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C项,“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更强调德育”错误,原文有“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的一个现实落脚点就是美育”。另外,“因为它以养育人心为目标”也不当,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故选D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昆仑山的灯光窦孝鹏20世纪60年代初,我是青藏高原的汽车兵,部队常年执行繁重的运输任务。茫茫青藏线上人烟稀少,陪伴我们的就是那些设在路旁的兵站。昆仑山中的纳赤台兵站,就是其中一个。每当夜幕降临,兵站门前的大红灯笼便会被点亮。初冬的一个下午,我开的车在半道上抛了锚。副连长留下修理班长和我们车组一起修车,便带车队走了。这里是可可西里无人区,我们冒着飞扬的大雪和刺骨的严寒修好车辆后,已到了晚上21时30分。等我们看见纳赤台兵站门前的那盏大红灯笼时已是凌晨零点40分。听见我们车子的响动,红灯笼下的餐厅棉门帘一掀,走出一个人来,正是兵站炊事班的老班长徐宏武。徐班长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餐厅,每人先送上一碗温开水。我歉意地说:“老班长,让你久等了!”他一瞪眼:“废话!你们最后一台车不到站,我能封炉关灶吗!”原来,每晚不论多少车队住站,老班长都要找带队干部了解途中有无抛锚车辆,哪怕只有一台车未到站,他也要备好饭菜一直等着,这已是他的铁规。不一会儿,一盆高压锅蒸的米饭和面条,一盘肉末烧豆腐、一盘肉丝炒豆芽便送上了餐桌。这地方气压低,没有高压锅,米饭面条都煮不熟。老班长嘟囔道:“我向你们连长打听了,你们三人中有两个四川人,一个陕西人,所以准备了米饭和面条,慢慢吃,别烫着。”徐班长是闻名青藏线的老模范,老高原都知道他是1951年入伍的陕北汉子,是跟着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进藏的老军人,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已离不开青藏线了,后来就索性转业到兵站当了炊事班长。当时,由于气候原因,兵站沿线都不能种菜,兵站吃的菜大都从兰州买来,长途运输浪费很大,冬天路上冻掉一半,夏天路上烂掉一半,吃到大家嘴里的普通菜也成了高价钱。还有,上级发的许多黄豆,他只能靠着锅台边的热气给大家泡豆芽吃,他想做豆腐,给大家改善伙食,一方面缺乏工具和设备,另一方面技术上也不入门,这让他很伤脑筋。老班长已有好几年没有回家探亲了。那年,他趁着汽车兵搞冬训、兵站接待任务不多的空儿,千里迢迢回了趟老家。到家后,他一头钻进了镇上一个豆腐坊。经过10天的跟班劳动,他把做豆腐、豆腐脑、豆腐干和豆浆的技术学到了手;接着又到县城一家食品厂去学做面包、蛋糕以及凉粉、腌小菜的手艺。他态度诚恳,老师傅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他。一个月的假期快到了,归队前老婆给他准备了许多土特产。但他每样只拿了一点点,因为他有许多“宝贝”要带。其中一个“宝贝”就是一个磨豆腐的小石磨。回了兵站,开始试验做豆腐。首先是磨豆腐,他们只能用人推。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氧气“定量”供应,人推着石磨转圈,累得头昏眼花,心里像塞了一团棉花,憋得喘不过气来。推着推着,眼一黑,腿一软,摔倒了。没关系,换两个人再来。好不容易做出了第一锅豆腐,却又苦又涩,难以下咽。问题出在哪儿呢?他们把从山上采来的点豆腐的石膏用火烧过后研碎,再用面箩筛过一遍,然后再次试验,但仍不好吃。是不是水质有问题!他们把水烧开,使水碱沉淀下去,再用清水煮豆浆,果然,做出的豆腐又嫩又香。以后,又用上了昆仑泉水。后来,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修理连的一位电工技师,技师给他制作了一个带发电机的电动石磨,才圆了老班长让住站人员都能吃上豆腐的心愿。老班长不但做出了豆腐、豆腐脑和豆浆,还用新学到的手艺做出了面包、糕点、凉粉,腌制出了各种口味的小菜兵站的伙食品种丰富了,质量提高了。吃完饭,我一抬头,在红灯笼的照耀下,我看见墙上贴着住站部队送给兵站的一封表扬信,上书10个大字“风雪几千里,此地最难忘”。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起床吃饭准备出发,吃上了老班长做的豆腐脑、包子和馒头。上路前,我把写好的表扬信贴在了餐厅的门上,上面是14个大字:“双手巧做百样饭,红灯照暖万人心”。我们鸣着喇叭表示感谢,出发上路。走出很远很远了,我回头一看,兵站门前那盏大红灯笼于薄明中仍在闪闪发光。啊,昆仑山的灯光,照着一批批汽车兵,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直至今天,直到永远。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 小说中多处写到灯光,茫茫原野、夜幕之中的兵站门前的大红灯笼发出的光芒带给人们温暖和力量,也渲染了氛围,增强了小说的审美色彩。B. 徐班长一直在焦急地等着我们,听见我们车子的响动,就掀帘走出来,下文的“一瞪眼”“废话”“我能封炉关灶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反映。C. 小说语言通俗易懂,如“氧气定量供应”等句子展现高原的地域特色;“风雪几千里,此地最难忘”这样的表扬信又使小说有了雅致色彩。D.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了“我”的所见所闻,自然地交代了事情原委,增强了故事真实感,同时又通过“我”的感受烘托了小说主人公的形象。5. 小说中说“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修理连的一位电工技师”,老班长有怎样的精神?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小说主要写在纳赤台兵站住宿、进餐的经历,却又大篇幅的回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4. B 5. 爱边疆、爱军队、爱战士的精神。他是闻名青藏线的老模范,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已离不开青藏线了,转业到兵站当了炊事班长等。竭心为大家服务的精神。他苦心学习烹饪技术,克服重重困难,丰富兵站伙食品种,提高质量等。执着、坚持的精神。每晚不论多少车队住站,他都要去了解车队情况,备好饭菜一直等着,这已是他的铁规;他带领大家试验做豆腐,一次次总结失败的教训,终于让人家吃上了豆腐等。 6. 简述老班长的人生经历,回忆老班长徐宏武学做豆腐等故事,使小说内容更充实,小说所表现的军队、边疆生活主题更突出。大篇幅的回忆扩大了时间、空间范围,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一个对边疆、对军队、对战士有着深厚感情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把大篇幅的回忆插入文章中,补充衬托了主要情节,使行文起伏有致,避免了平铺直叙。【解析】【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要求选出“有误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反映”错误,从文中来看,“他一瞪眼:废话!你们最后一台车不到站,我能封炉关灶吗!”是针对“我”的歉意而言,老班长认为自己这样做是理所应当的,无焦急之意。故选B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小说中说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修理连的一位电工技师,老班长有怎样的精神?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分析“老班长”的精神,可以从他在文中的两个身份入手,其一,他是一个战士,作为战士,“是闻名青藏线的老模范,老高原都知道他是1951年入伍的陕北汉子,是跟着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进藏的老军人,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已离不开青藏线了,后来就索性转业到兵站当了炊事班长”,这表现出老班长爱边疆、爱军队的精神;其二,他也是一位专业后在兵站工作的老班长,作为炊事班长,“原来,每晚不论多少车队住站,老班长都要找带队干部了解途中有无抛锚车辆,哪怕只有一台车未到站,他也要备好饭菜一直等着,这已是他的铁规”“废话!你们最后一台车不到站,我能封炉关灶吗”“我向你们连长打听了,你们三人中有两个四川人,一个陕西人,所以准备了米饭和面条,慢慢吃,别烫着”“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起床吃饭准备出发,吃上了老班长做的豆腐脑、包子和馒头”,这表现出老班长坚守职责、执着坚持的精神;作为炊事班长,“老班长不但做出了豆腐、豆腐脑和豆浆,还用新学到的手艺做出了面包、糕点、凉粉,腌制出了各种口味的小菜兵站的伙食品种丰富了,质量提高了”“经过10天的跟班劳动,他把做豆腐、豆腐脑、豆腐干和豆浆的技术学到了手;接着又到县城一家食品厂去学做面包、蛋糕以及凉粉、腌小菜的手艺”,这表现出老班长尽心尽意为大家服务的精神。考生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主要写在纳赤台兵站住宿、进餐的经历,却又大篇幅的回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考生先分析文中大篇幅回忆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人物形象、小说情节以及主旨的作用。从文中来看,小说从八到十四段都是回忆的内容,这部分文字主要介绍了老班长徐宏武的人生经历,重点讲述老班长学习做豆腐等食品的故事,从中塑造了老班长爱军队爱战士爱边疆的特点,还突出了老班长竭心为大家服务、执着坚持的精神,这些是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从情节的角度来看,文章开头写在纳赤台兵站住宿、进餐,中间插入对老班长人生经历的回忆,最后又回到现实中来,这就让小说的行文有了起伏,同时充实了小说的内容,扩大了时间、空间的范围。考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答题即可。【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4月19日科技日报推出新专栏“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专栏首篇文章以“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为引题,报道了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所需要的顶级光刻机方面的落后状况。截至上述演讲之日,这个栏目已经推出29期,对中国各个行业的29项卡脖子技术做了比较全面的报道和分析。这些报道和分析,引起的社会反响之强烈超出了预期。而所谓超出“预期”的效果,却正是在一些常识性问题上产生的。不是么,我们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飞机,人家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了。我们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关的重大项目,比如载人登月,美国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差距)明年整整50年。因此,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反映了中国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中国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实际上是中国与世界如何相处的思考基点,因而同样也为世界思考如何与中国相处提供了行为预期和思考基点。那些把中国建设成就夸大其词的與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其结果是误国害民。当然,问题更在于,中国正视差距,跟进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目的是什么。核心技术的掌握,有助于壮大国力,而国力的壮大,可为国民的教育、医疗、社保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实实在在地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摘编自核心技术固然重要,过好日子更重要)材料二:在我国,高端科研仪器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状:一方面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国产科研仪器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上难以得到用户信任的局面。而对于国产仪器设备来说,只有用才能改进缺点,才能赶上世界最好的、质量最高的仪器。同样的,在常用的三种桌面操作系统安全性评估中,显示国产Linux系统最安全,Win10最差,Win7相对好一点。用户可能不够习惯国产操作系统,但从安全的角度,国产操作系统应该大力推广。航空领域处处都是“卡脖子”,且已被卡了四五十年。例如欧盟涡扇发动机技术出口管制,它在高空台相关技术、风扇技术、发动机实时监测技术等关键领域限制向中国出口。这个领域不仅要有资金,还要有技术积累。事实上,我们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论文科研成果很多,但应用成果转换不多。在产业层面中国引进为主,消化吸收不足;在评价体系方面,创新在经济中的贡献导向不足。(摘编自高雅丽等面对技术难题,中国科技如何赢得未来?)材料三:“我们现在大国重器有了,但还没有精器。也就是说,肌肉强壮了、骨骼长大了,但是心脏和脑子还要靠别人。这是不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科技正处在从跟跑到并跑的阶段,只是在某些领域冒了头,有了一些突破。完全实现突破,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突破的是基础和核心的部分。比如人工智能,现在聚焦的是应用,以机器代替人。有的公司就买一个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外国公司,希望花钱抱个“金娃娃”回来,而对于人工智能中关键的芯片设计、算法等研究却很少。因为企业从成本考虑,觉得划不来。而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现在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是做出了什么东西、产值多少、增加利润多少,不出产值、不出利润甚至赔钱的东西,单位不大愿意投入,领导也不会特别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需要的是加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徐匡迪说,“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精力都投到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中去,不计名、不计利,真正为国家振兴作出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贡献。”(摘编自陆琦突破核心技术还需砥砺前行)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科技日报推出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专栏,对中国各个行业的29项卡脖子技术作了较全面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B. 如何看待中国在大飞机、载人登月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反映了中国看侍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C. 只有用才能改进缺点,才能不断成熟完善,正是因为国人的不信任,使用率低,才造成今天国产科研仪器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局面。D. 我国成功完成了大飞机、载人登月等一些大科学工程,但我们的很多关键核心精密元器件还要从外国引进。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的报道产生了超出预期的效果,一些常识性问题,需要扩散和普及,帮助人们了解实际情况,正确客观看待。B. 让中国人民过得更好,这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基本出发点,不能正视差距,把中国建设成就夸大其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C. 我国航空领域,需要突破核心技术,虽然我们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有很多论文科研成果,但仅仅这样还不行,还必须有技术积累,加强成果转换。D. 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中,企业聚焦于应用,不去研究人工智能中关键的芯片设计、算法等,这样虽然有一定的利润、产值,但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9. 根据上述材料,请就我国如何攻克核心技术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C 8. D 9. 正视差距,明白掌握核心技术的意义。进行资金投入以及技术积累,加强推广和应用。在引进的同时,还要做到消化吸收。在评价体系方面,注意创新在经济中的贡献导向。突破基础和核心的部分,不短视,不执着于产值、利润等。科技工作者要加强对国家的责任感,把聪明才智投入到核心技术研究中去。【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正是因为国人的不信任,使用率低,才造成今天国产科研仪器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局面”错误,选项对“造成今天国产科研仪器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局面”的原因分析不全。从文中来看,材料二只是说“面临着国产科研仪器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上难以得到用户信任的局面。而对于国产仪器设备来说,只有用才能改进缺点,才能赶上世界最好的、质量最高的仪器”,而国产科研仪器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不单单是因为国人不信任、不使用。故选C项。【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不去研究人工智能中关键的芯片设计、算法等”错误,从材料三可以看到,原文意为“而对于人工智能中关键的芯片设计、算法等研究却很少”,文中是说“研究很少”,并不是“不去研究”。故选D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上述材料,请就我国如何攻克核心技术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考生要到材料中圈出我国在核心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圈出他国的经验以及直接指出我们该如何做的文字,最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如材料一“因此,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反映了中国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当然,问题更在于,中国正视差距,跟进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目的是什么。核心技术的掌握,有助于壮大国力”;如材料二“在我国,高端科研仪器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状:面临着国产科研仪器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上难以得到用户信任的局面。而对于国产仪器设备来说,只有用才能改进缺点,才能赶上世界最好的、质量最高的仪器”“在产业层面中国引进为主,消化吸收不足;在评价体系方面,创新在经济中的贡献导向不足”;如材料三“我们需要突破的是基础和核心的部分”“而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现在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是做出了什么东西、产值多少、增加利润多少,不出产值、不出利润甚至赔钱的东西,单位不大愿意投入,领导也不会特别关注”“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精力都投到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中去,不计名、不计利,真正为国家振兴作出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贡献”。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甘卓,字季思,开杨人。吴平,卓退居自守。郡命功曹,为吴王常侍。讨石冰,以功赐爵都亭侯。元帝初渡江,授卓前锋都督。其后讨周馥,征杜弢,屡经苦战,多所擒获。以前后功,拜豫章太守。寻迁湘州刺史。中兴初,以边寇未静,学校陵迟,特听不试孝廉,而秀才犹依旧策试。卓上疏以为:“策试之由,当藉学功,谓宜同孝廉例,申与期限”朝议不许。卓于是精加隐括,备礼举桂阳谷俭为秀才。卓寻迁梁州刺史,镇襄阳。卓外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州境所有鱼池,先恒责税,卓不收其利,皆给贫民,西土称为惠政。王敦称兵,遣使告卓。卓乃伪许,而心不同之。及敦升舟,而卓不赴,使参军孙双诣武昌谏止敦。敦闻双言,大惊曰“正当虑吾危朝廷邪?吾今下唯除奸凶耳。”双还报卓,卓不能决。时敦以卓不至虑在后为变遣参军乐道融苦要卓俱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说卓袭之卓乃与巴东监军柳纯等十余人俱露檄远近陈敦肆逆率所统致讨武昌大惊,传卓军至,人皆奔散。卓虽怀义正,而计虑犹豫,军次猪口,累旬不前。敦大惧,遣卓兄子卬求和。时王师败绩,卓流涕谓卬曰:“每得朝廷人书,常以胡寇为先,不悟忽有萧墙之祸。且使圣上元吉,太子无恙,吾临敦上流,亦未敢便危社稷。吾适径据武昌,敦势逼,必劫天子以绝四海之望。不如还襄阳,更思后图。”即命旋军,径还襄阳,散兵使大佃,而不为备。襄阳太守周虑等密承敦意,知卓无备,乃袭害卓于寝。太宁中,追赠骠骑将军,谥曰敬。(节选自晋书甘卓传,有删改)【注】王敦:东晋权臣。永昌元年,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诛除异己。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时敦以卓不至/虑在后为变/遣参军乐道融苦要卓俱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说卓袭之/卓乃与巴东监军柳纯等十余人/俱露檄远近/陈敦肆逆/率所统致讨/B. 时敦以卓不至/虑在后为变遣/参军乐道融苦要卓俱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说卓袭之/卓乃与巴东监军柳纯等十余人/俱露檄远近/陈敦肆逆/率所统致讨/C. 时敦以卓不至/虑在后为变遣/参军乐道融苦要卓俱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说卓袭之/卓乃与巴东监军柳纯等十余人/俱露檄/远近陈敦肆逆/率所统致讨/D. 时敦以卓不至/虑在后为变/遣参军乐道融苦要卓俱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说卓袭之/卓乃与巴东监军柳纯等十余人/俱露檄/远近陈敦肆逆/率所统致讨/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守,秦时称郡守,汉景帝改名为太守,是郡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治民、决颂、检奸等。B.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选拔官员的察举考试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C. 年号是指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常用于纪年,文中的“太宁”就是年号。D. 追赠是指在人死之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主要是物质追赠和表荣誉名声的精神追赠。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甘卓多次荣立战功,获得晋升。他讨伐石冰,因战功赐爵都亭侯;他征讨周馥,攻打杜弢,屡经苦战,擒获很多,被任命为豫章太守,不久又任湘州刺史。B. 甘卓关注秀才选任,积极筹备。他因边境敌寇还未平息、学校尚未重建,就举秀才一事上奏,得到批准后,他又精心查核,备齐礼仪举荐桂阳谷俭为秀才。C. 甘卓为政宽大仁惠,爱护百姓。他任梁州刺史,镇守襄阳时,免除营业税,市上明码标价;他将境内所有鱼池的税款用来接济贫民,西部地区称之为惠政。D. 甘卓决策犹豫不定,导致失败。王敦叛乱后,他在平叛斗争中,瞻前顾后,错误决策,命令军队返回襄阳,解散队伍去从事农耕,毫无戒备,被人暗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卓虽怀义正,而计虑犹豫,军次猪口,累旬不前。 (2)吾适径据武昌,敦势逼,必劫天子以绝四海之望。【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甘卓虽然心怀正义,但是决策犹豫不定,军队驻扎在猪口,几十天不前进。 (2)如果我径直占领武昌,王敦被形势逼迫,一定会劫持天子而使天下人绝望。【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时敦以卓不至,虑在后为变,遣参军乐道融苦要卓俱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说卓袭之。卓乃与巴东监军柳纯等十余人,俱露檄远近,陈敦肆逆,率所统致讨”,这段话是说“当时王敦因甘卓迟迟未至,考虑到他可能会发生变化,就派参军乐道融苦苦邀约甘卓共同沿江而下。道融本来就想背叛王敦,趁机劝说甘卓袭击王敦。甘卓就与巴东监军柳纯等十余人,在各地公布檄文,陈说王敦暴虐的行径,率领各自的部队展开讨伐”,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敦”“卓”“参军”“乐道融”“道融”“之”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遣”意思是“派遣”,是动词,“派遣”的对象是“参军乐道融”,故“遣”应放在下一句中,这就排除BC两项;“俱露檄远近”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应为“俱露檄于远近”,“远近”是后置状语,排除D项,故选A项。【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年号是指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错误,“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是庙号。故选C项。【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得到批准后”错误,文中说的是“朝议不许”,意为“朝中议论后没有允许”,可见没有得到批准,故选B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虽”,虽然;“怀”,名词做动词,心里存有;“而”,转折连词,但是;“计虑”,决策;“次”,驻扎;“军次猪口”省略句,“次”后省略介词“于”;“累旬”,几十天,“旬”,十天;“前”,名词做动词,前进。第二句中,“适”,副词,如果,假如,假定;“径”,径直;“据”,占据; “敦势逼”,被动句式,王敦被形势逼迫;“以”,连词,来;“绝”,使动用法,使绝望。【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甘卓,字季思,丹杨人。吴平定后,甘卓退隐自守。在郡中被任命为功曹,任吴王常侍。讨伐石冰,因功赐爵都亭侯。元帝初渡长江,授甘卓前锋都督。其后征讨周馥,攻打杜弢,屡经苦战,擒获很多。因先后立下的战功,甘卓任豫章太守。不久又改任湘州刺史。中兴之初,因边境敌寇还未平息,学校尚未重建,特准许孝廉不进行策试,而秀才仍然策试。甘卓上疏认为:“策试当凭借功力,我认为举秀才应该与举孝廉同样处理,申请给予我们一段期限。”朝中议论后没有允许。甘卓于是精心查核,备齐礼仪举荐桂阳谷俭为秀才。甘卓不久改任梁州刺史,镇守襄阳。甘卓为政宽大仁惠,善于安抚百姓,全部免除了营业税,市场上明码标价。该州境内所有鱼池,先前一律交税,甘卓不收取鱼池的赢利,都用来接济贫民,西部地区称之为惠政。王敦起兵,派人通 报甘卓。甘卓假装应许,内心却不与他合作。王敦登舟时,甘卓没有前往,派参军孙双到武昌去劝阻王敦。王敦听了孙双的话,非常吃惊地说:“难道疑虑我危害朝廷吗?我现在沿江而下仅是除灭奸凶而已。”孙双回来报告了甘卓,甘卓不能决断。当时王敦因甘卓迟迟未至,考虑到他可能会发生变化,就派参军乐道融苦苦邀约甘卓共同沿江而下。道融本来就想背叛王敦,趁机劝说甘卓袭击王敦。甘卓就与巴东监军柳纯等十余人,在各地公布檄文,陈说王敦暴虐的行径,率领各自的部队展开讨伐。武昌方面大惊,谣传甘卓军队已经赶到,都四下逃奔。甘卓虽然心怀正义,但是决策犹豫不定,军队驻扎在猪口,几十天不前进。王敦十分恐惧,派甘卓兄长之子甘印来谋求和解。当时朝廷军队大败。甘卓流着泪对甘印说:“每当得到朝廷派人送来的书信,我常认为胡寇是首恶,不料忽然祸起萧墙。再说如果圣上大吉,太子无恙,我居守在王敦的上游,他也未必胆敢立即危及国家。如果我径直占领武昌,王敦被形势逼迫,一定会劫持天子而使天下人绝望。不如返回襄阳,再考虑下一步行动。”于是马上命令回师,径自返回襄阳,把全部队伍解散了去从事农耕,而不设戒备。襄阳太守周虑等人秘密秉承王敦旨意,知道甘卓毫无戒备,便在卧室偷袭杀害了甘卓。太宁年间,追赠骠骑将军,谧号敬。古代诗歌阅读欣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李商隐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注】契苾使君:蔚州刺史契苾通。契苾通是铁勒族契苾部落人,贞观六年,契苾通五世祖契苾何力,率部归顺唐王朝,以后又立有大功,封凉国公。奕世:累世。襁负:背着小孩。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市东。鸊鹈泉:在今内蒙古五原县。郅都:西汉景帝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号称苍鹰,威震匈奴。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运用设问修辞手法,对契苾部落人为朝廷效力的历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B. 颔联选择掩旗夜袭和朝飞冰河两个画面,表现了军情紧急及军队迅疾神勇的态势。C. 颈联写少数民族的男儿背着小孩来到青冢,北狄姑娘用瓦壶犒劳唐朝大军。D. 这首诗气势轩昂浑健,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战斗场面以及军民和谐相处的画面。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意为契苾通傍晚在鸊鹈泉畔出猎,路人在很远的地方看到他所放的鹰。以郅都比契苾通。“鹰”字双关,既关合上句“猎”字,又喻契苾通正如号称“苍鹰”的郅都,借将军打猎一事赞美少数民族将领的英武雄姿。【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北狄姑娘用瓦壶盛酒犒劳唐朝大军”错误,颈联“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意思是“西蕃的男儿背负着小孩来青冢归附,北狄的姑娘用瓦壶盛酒到白登劳军”,从诗歌标题“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和首联中“奕世勤王国史称”可知,这里应是少数民族广大群众欢迎契苾勤王部队。故选C项。【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考生要先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意思,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意思是“在黄昏时节你来到碎鸟鹈泉边打猎,路上的行人远远就认出你这位郅都鹰”,这是借出猎隐指对回鹘作战,意思是说契菇通傍晚出猎鹭鹈泉畔,路人在很远的地方看到他所放的鹰,就知道这位苍鹰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质量员考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4-2025学年度施工员每日一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5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ab卷
- 2025中考数学总复习《投影与视图》能力检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2024年嘉兴市公务员行测含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题库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4-2025学年度银行岗位考试综合练习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3年湖北省当阳市中考物理预测复习及答案详解
- 语言规范变化中声韵倾向性研究
- 基本建设会计制度
- 冰激凌原料采购合同范例
- 清洁生产简述与实例分析课件
- 《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课件-模块1项目1 机器视觉技术简介
- 《抗心律失常药》课件
-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2025版解读
- GB/T 45166-2024无损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总则
- 混合动力汽车试卷B
- 制鞋工艺流程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写好主体段增强阐释性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