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也称燃烧合成,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燃烧)本身放热制备材料的新技术,其特点为: (1) 利用化学反应自身放热,完全(或部分)不需要外热源; (2) 通过快速自动波燃烧的自维持反应得到所需要成分和结构的产物; (3) 通过改变热的释放和传输速度来控制反应过程的速度、温度、转化率和产物的 成分及结构。图4-15是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原理示意图。把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型,然后通过点火引燃,使其局部发生燃烧反应,并得到所需要的反应产物。同时,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使其它部分原料逐步燃烧,使整个坯料完全发生反应,获得具有所需要的一定成分和结构的材料。 图4-15是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原理示意图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具有节能、工艺设备较简单、产品纯度高,可制备非平衡材料、多种类型复合材料等优点,是一种制备陶瓷和金属间化合物的新方法,从1967年在原苏联首次发现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它的发展,如反应温度高、制造的粉末粒度较粗、反应复杂、瞬时高温和生产过程不易控制等。表4-9列出了自蔓延高温合成的一些参数。 反应温度20004000燃烧波速度0.115cm/sec燃烧区域宽度0.15.0mm加热速度102106/sec点火能量10100cal/cmsec点火时间0.054.0sec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表4-10列出了自蔓延高温合成的一些材料。 图4-15是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原理示意图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通常可应用在制粉、烧结、加压致密化、熔铸、焊接和涂层等几个方面,并可与其它传统的工艺相结合,生产出产品来,一些产品已经取得了工业应用,如TiC磨料、大型硬质合金轧辊、陶瓷内衬钢管、TiNi形状记忆合金,耐火材料、和铁氧体等等。自蔓延离心铸造陶瓷内衬复合钢管技术,就是把铝粉和氧化铁粉混匀后装入钢管内,然后通过离心机带动钢管旋转,达到一定速度后,用火焰点燃钢管内的物料,使铝和氧化铁发生放热反应,得到铁和氧化铝。依靠反应本身放出的热量,这个化学反应过程可以自我维持并迅速在钢管内蔓延,燃烧温度可达2180摄氏度,使反应产物铁和氧化铝瞬时熔化,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层分布。密度较小的氧化铝分布在钢管内壁,形成陶瓷层,可以得到比钢本身更良好的耐磨和耐蚀性能;而密度较大的铁处于钢管和氧化铝陶瓷层之间,起到过渡层的作用。目前已经制出了长5.5米 、直径0.33米的复合钢管,用于铝液和高温腐蚀性气体的输运。自蔓延合成TiNi形状记忆合金型材的新工艺如图4-16所示。把原料粉末混合后,通过冷等静压成型,再点火自蔓延燃烧形成具有一定成分的TiNi合金。然后可以通过热等静压、热加工、冷加工等工艺过程获得管材、线材和板材等。 图4-16自蔓延合成TiNi合金的新工艺上一页下一页 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on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简称SHS),又称为燃烧合成(combustion synthesis)技术,是利用反应物之间高的化学反应热的自加热和自传导作用来合成材料的一种技术,当反应物一旦被引燃,便会自动向尚未反应的区域传播,直至反应完全,是制备无机化合物高温材料的一种新方法。燃烧引发的反应或燃烧波的蔓延相当快,一般为0.120.0cms,最高可达25.0cms,燃烧波的温度或反应温度通常都在21003500K以上,最高可达5000K。 SHS以自蔓延方式实现粉末间的反应,与制备材料的传统工艺比较,工序减少,流程缩短,工艺简单,一经引燃启动过程后就不需要对其进一步提供任何能量。由于燃烧波通过试样时产生的高温,可将易挥发杂质排除,使产品纯度高。同时燃烧过程中有较大的热梯度和较快的冷凝速度,有可能形成复杂相,易于从一些原料直接转变为另一种产品。并且可能实现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另外还可能用一种较便宜的原料生产另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成本低,经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黑色炸药(KNO3SC),这是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方法的最早应用,但不是材料制备。所谓自蔓延高温合成材料制备是指利用原料本身的热能来制备材料。 1900年法国化学家FonzesDiacon发现金属与硫、磷等元素之间的自蔓延反应,从而制备了磷化物等各种化合物。 在1908年Goldschmidt首次提出“铝热法”来描述金属氧化物与铝反应生产氧化铝和金属或合金的放热反应。 1953年,一个英国人写了一篇论文强放热化学反应自蔓延的过程,首次提出了自蔓延的概念。 1967年,前苏联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Borovinskaya、Skhiro和Merzhanov等人开始了过渡金属与硼、碳、氮气反应的实验,在钛与硼的体系中,他们观察到所谓固体火焰的剧烈反应,此外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产物具有耐高温的性质,他们提出了用缩写词SHS来表示自蔓延高温合成,受到燃烧和陶瓷协会一致赞同,这便是自蔓延高温合成术语的由来。 我国从1986年起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编辑本段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的原理燃烧波的特征SHS过程包含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化学转变,要想获得满意的产品就必须明了整个反应机理以及各种因索对SHS过程的影响。如果将自蔓延的燃烧区描述为燃烧波的话,试样被点燃后,燃烧波以稳态传播时,燃烧波就在试样(或空间)建立起温度、转化率和热释放率分布图。 燃烧波温度和转化率关系图由图8.2可以看出,燃烧波前沿的区域是热影响区,当该区内温度从T0上升到着火温度,热释放速率和转化率开始由0逐渐上升,这样就进入燃烧区,在这一区域内实现由反应物结构转化为产物结构,当转化率达到1时,反应即进入产物区。 SHS燃烧波方程数学模型是理解影响SHS过程基本机理的重要工具,对决定最佳的燃烧条件,控制燃烧过程也有很大帮助。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把反应介质看作连续均匀、各向同性,温度分布连续、均匀,以及物理K、Cp为常数,即可得到一维有热源的Fourier热传导方程。 Fourier热传导方程式中:Cp为产物热容,为产物的密度,k为产物的热导率,q为反应热,T为绝对温度,t为时间,x为波传播方向的尺寸。 由Arrhenius动力学知识可以推导出燃烧波传导速度表达。 SHS相图SHS图可以为实际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如生产磨料时,为了获得大尺寸的颗粒,那么工艺制定就应选择在SHS图中热爆与稳定SHS交界处稳态SHS一侧的高温区域;生产烧结用的粉末时,在保证转化率的前提下,为了获得尺寸细小的颗粒,宜选择稳态SHS和非稳态SHS边界的非稳定SHS的低温区域。 SHS燃烧动力学通过对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以预测在燃烧期间反应物的分解和聚合,以及最终产物的性能。由于固一固反应时,颗粒之间的有限接触限制了反应物之间的物质交换,所以燃烧波中出现的液相,在SHS过程中扮演着决定性的因索,液相不仅可通过反应物的熔化产生,而且还可通过共晶接触熔化产生。 在SHS燃烧波阵面内,当低熔点组分熔化时,熔化的液相在毛细作用下,铺张到高熔点组分上,如果铺张的时间大于反应的时间,SHS反应受毛细作用下铺张速率控制;当铺张时间小于反应时间,SHS反应受组分在生成层中扩散速度控制。 不管是毛细作用模式还是扩散模式,均与组分的颗粒尺寸密切相关。SHS反应中毛细作用占主导地位,而扩散占主导地位则要求满足一定关系方程。 一般由小颗粒金属构成的系统中,是以扩散控制模式为主;而由大颗粒金属构成的体系中,受毛细作用下液相的铺张速率控制。对不同的孔隙率研究表明,易熔组分体积分数与孔隙的体积分数大致相当时,液相可充分与高熔点组分接触,而获得最佳扩展效果。体积分数过高的易熔组分会产生过多的液相,起到热阱的作用,降低燃烧温度;反之,则降低燃烧速率。对于弱放热反应体系来说,为了能维持反应并获得满意产品,可以采用给反应物预热的方法来实现,但这种方法会造成设备和工艺的复杂化。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在反应物中添加一些高放热的化学激活剂来提高燃烧温度,改善燃烧条件。这些化学激活剂有KNO3+Al、BaO2、NH4NO3等。 合成转化率(1)固-固反应对于指定的材料体系,预加热温度和颗粒大小是影响合成产品的主要因素。弱放热反应体系,由于得不到合成产品完全转化所需的合成温度而造成合成转化率低,预加热可以提高合成温度并使合成转化率提高。 对金属间化合物Ni3Al的合成研究表明,合成转化率与合成预加热温度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Ti5Si3燃烧合成时发现:当预加热速度为4.5K/min时,生成物中Ti5Si3不到一半,而加热速度提高到125K/min时,几乎获得了百分之百的Ti5Si3。 颗粒大小对合成转化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颗粒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转化率明显下降。在Ti5Si3的合成中,当钛粒度大于100m时,合成产品由Ti5Si3变为Ti5Si3+Ti。金属间化合物FeAl的合成研究也反映了同样的规律。当铁粉粒度小于30m时,合成产品中Fe2Al5减少而以FeAl为主。 (2)固-气反应 初始料胚的空隙率和气体分压是影响合成的关键因素。按照反应动力学的观点,随着气体分压的增大,合成转化率应提高,但实验结果并非如此。例如:纯净的钛粉在氮气中合成时,随着P(N2)增大,合成转化率反而下降。 研究查明,这是因为合成温度太高引起钦粉熔化,阻碍了合成反应进一步进行的缘故。降低合成温度并保证生料胚中适当的空隙率是得到高转化率的条件。通过控制初始料胚的成型密度并掺入TiN稀释剂降低温度,得到了几乎完全的TiN产品。 编辑本段自蔓延合高温成工艺SHS制粉常规SHS技术是用瞬间的高温脉冲来局部点燃反应混合物压坯体,随后燃烧波以蔓延的形式传播而合成目的产物的技术。这一技术适用于具有较高放热量的材料体系,例如:TiC-TiB2、TiC-SiC、TiB2-Al2O3、Si3N4-SiC等体系。其特点是设备简单、能耗低、工艺过程快、反应温度高。 热爆SHS技术是将反应混合物压坯整体同时快速加热,使合成反应在整个坯体内同时发生的技术。采用这一技术已制备出的材料主要有各种金属间化合物、含有较多金属相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以及具有低放热量的陶瓷复合材料。 SHS烧结块体材料SHS烧结法或称SHS自烧结法,即直接完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材料或物件的合成与烧结,是将粉末或压坯在真空或一定气氛中直接点燃,不加外载,凭自身反应放热进行烧结和致密化。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但反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气体溢出,难以完全致密化。即使有液相存在,空隙率也会高达7%-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heone智能钢琴教室课件
- Sn反应课件教学课件
-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 Revit风管画法课件
- QHSE档案管理课件
- 2025年英国数学像题目及答案
-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大全课件
- PS橡皮擦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数学乐园大班题目及答案
- PS完整课件教学课件
-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
- 2025秋开学典礼 校长引用电影《长安的荔枝》讲话:荔枝尚早,路正长远-在时光中奔跑,用行动送达自己的“长安”
- 中级经济师模拟试题及答案
- 家庭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教材
- 地铁安保培训课件
- 华中数控车床课件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员专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七年级初一新生家长会上校长走心讲话:陪孩子一起长大是一场不能重来的旅程
- 企业微信办公使用教程
- 学堂在线 大学历史与文化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