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1页
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2页
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3页
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4页
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tn)。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才能够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眩( ) 矜持() 晶(yn) 流(tn) (2)文中“得天独厚”的意思是: 。(2分)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1)巴东三峡巫峡长, 。(巴东三峡)(2)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 ,仿佛 ,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周庄水韵)(3)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4)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5)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谁道人生无再少? 。 。(浣溪沙)(7)范仲淹的“ ,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表现边塞景色苍凉壮阔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渔家傲)(8)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从下笔,但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又文思泉涌,真可谓:“ , 。”(游山西村)3修改下面的病句,并将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你必须提前赶到那儿,否则如果你不赶去的话,就完不成任务。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4符合句意、能恰当地填在句末横线上的一组成语是( ) (3分) 啄木鸟要想吃到虫子,就应该飞到树上去,而它却飞到刚刚架好的电线杆上,其结果是永远吃不到虫子的,这正是: a粗心大意,见异思迁。 b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c碌碌无为,痴心妄想。 d并行不悖,徒劳心力。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3分)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处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6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2分)主标题: 副标题: (本报讯)9月25日,首届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南安诗山举行。在当天举行的经贸洽谈签约仪式上,共签订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达29.18亿元。本届文化旅游节以“弘扬凤山文化,同谒广泽圣王,共享太平和谐”为主题,由南安市政府主办,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暨祭典活动、中华凤山广泽尊王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大会、经贸洽谈签约活动、民俗文艺踩街活动、凤山文化研讨会及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将持续到26日。(摘自9月26日泉州晚报,有删改。) 7一位美国人曾经问周恩来总理:“中国人为什么走路的时候总是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走路时总是抬头挺胸?”周恩来总理回答说:“因为中国人在走上坡路。”(4分)美国人问话的目的是: 周总理答话的言外之意是: 二、阅读(60分)(一) 20分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8请给下列加点字注拼音。(2分)(1)廿二日( ) (2)倩女之靧面( ) (3)红装而蹇者( ) (4)呷浪之鳞( )9请解释下列加点实词。(4分)(1)土膏微润( )(2)泉而茗者( )(3)娟然如拭( )(4)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10请指出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或用法。(3分)于之曝沙之鸟( ) 于时冰皮始解( )(1) 倩女之靧面( ) (2)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相与步于中庭( )11从全文看,第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分)13翻译下列句子。(6分)(1)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南靖土楼游记(13分)在九龙江奔腾流过的闽南大地,数千座土楼星罗棋布般撒在山谷盆地间。四方楼、长方楼、五角楼、八角楼、椭圆楼和圆楼等多种式样,构成奇妙而又神秘的土楼世界。土楼世界中最有名的当属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五朵金花”:由一幢居中的方楼和环绕的一幢椭圆楼及三幢圆楼构成。曲与直,这种美学上的最基本构成,在这里被淋漓尽致地展示着。土楼群在环抱下依山势错落布局,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山脚仰视,则像布达拉宫雄居山腰傲视人间。田螺坑土楼群的精美建筑组合,构成人文与自然巧妙结合的绝景,给人强烈的观赏冲击,令人叹为观止。我慕名而来,终于见到了土楼。没错,与书上的一样一样的奇特,一样的壮观,一样的沧桑;一样斑驳的土墙,布满裂缝;一样的木板走廊,颤颤巍巍。青石板路,土坯小房,土楼仍旧保留着当年的建筑风味。惟一和我所想不同的是,土楼现在还有人居住同一宗族的村民,世代居住在同一座楼里,繁衍生息。土楼小主人,面对远方的来客,还是带着一些天真的羞涩。看,前面的一群小男孩将一串串鞭炮拆成一个个小鞭炮,逐个燃放。碎碎的鞭炮声映衬着孩子们灿若春花的笑脸,湿漉漉的青石板小巷飘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嬉闹声是勾起我们儿时的回忆?又累又渴的时候,想买瓶水喝,一个稚嫩的童声叫住了我们:“来,喝杯茶吧!”八九岁的小男孩,在门边泡着茶,看见我们的狼狈样,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呢。我与朋友相视一笑这客家人的好客已经成为传统,融入文化了,连小孩儿都如此。喝着土楼茶,听着小主人的介绍,我们的旅途劳顿渐渐消散,心在不知不觉间与土楼、与土楼人贴近了。山泉溪水,清冽透彻。我们喝的茶就是这种天然山泉水泡的,清香中留有余甘。山水有灵气,住在远离尘嚣的乡间,难道不是现在的都市人所羡慕的吗?土楼林立的塔下村,有一座“张氏家庙”,石阶门槛,朱漆大门,岁月掩盖不住当年的繁华。庙前广场竖立着19根“永怀父恩”的石旗杆。这是明清以来,张姓人为纪念本村族人出仕文武官员、做出特殊贡献的海内外游子以及百岁寿星而建立的。文官的旗杆顶端是笔尾石雕,而武官旗杆顶端的石雕是狮子。这些旗杆林,为“土楼游”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间过得飞快,行程接近尾声,我却恋恋不舍。恍然间我明白了是什么如此吸引我是大自然的山清水秀,是田间的乡土气息,是那客家人的纯朴与热情。当城市里钢筋水泥、铁门铁窗阻隔了人们心灵的时候,土楼的共门共院共厅堂令我向往,土楼人的纯朴热情令我欣羡。摸着满是裂痕却无比坚固的斑驳土墙,我不禁想,土楼啊土楼,在将来的将来,你还能如此纯真,如此朴实吗? (有删改)14竖立在塔下村“张氏家庙”广场上的19根石旗杆有什么特点?(3分) 15在这次土楼游中,吸引我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分) 16“摸着满是裂痕却无比坚固的斑驳土墙,我不禁想,土楼啊土楼,在将来的将来,你还能如此纯真,如此朴实吗?”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 17作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参考示例,从文中任选一个句子进行点评。(2+3=5分)示例:曲与直,这种美学上的最基本构成,在这里被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批注: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土楼构造奇妙的特点,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句子: 批注: (三)捅马蜂窝(17分) 冯骥才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叫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里。“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摘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桶就下来。”奶奶反驳道。“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挥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18速读全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19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4分) “我”捅了马蜂窝 爷爷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20“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 。(2分)21文中加横线的“那多有趣”的“那”指的是: 。(2分)22读读下面两个句子,比较哪个写得更好?为什么? (3分)a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朝我扑来,好像一架战斗机。 b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23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其中“旁人”指的是谁?请选择最恰当的项( )(3分)a蜜蜂b妹妹c爷爷和奶奶d指作者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四)名著阅读(10分)24你知道水浒传中鲁提辖在解救了金氏父女之后又在野猪林救了谁吗?你还能谈一个与被解救人有关的故事情节吗?(3分)被解救的人:与之有关的故事情节: 25下面是对水浒传中三个人物的描述,对的打“”,错的打“”。(3分)“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写的是武松。( )“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闲来岩畔斫乔松。”说的是鲁智深。( )“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指的是宋江。( )26写出水浒传中两个身怀绝技的人物名字及绰号,简单说出其擅长的绝技。(4分) 姓名 绰号 绝技 姓名 绰号 绝技 三、作文:60分27请以“乐在其中”为题,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2)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 如泣如诉 ,仿佛 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 ,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周庄水韵)(3)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4)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7)范仲淹的“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表现边塞景色苍凉壮阔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渔家傲)(8)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从下笔,但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又文思泉涌,真可谓:“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3修改下面的病句,并将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你必须提前赶到那儿,否则如果你不赶去的话,就完不成任务。 删去“否则”或“如果你不去的话”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把“多么深刻地”放在“人生哲理”前,同时,“地”改为“的” 4符合句意、能恰当地填在句末横线上的一组成语是( b ) (3分) 啄木鸟要想吃到虫子,就应该飞到树上去,而它却飞到刚刚架好的电线杆上,其结果是永远吃不到虫子的,这正是: a粗心大意,见异思迁。 b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c碌碌无为,痴心妄想。 d并行不悖,徒劳心力。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d ) (3分)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处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6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2分)参照导语拟题即可。主标题: 首届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开幕 副标题: 签订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达29.18亿元 (本报讯)9月25日,首届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南安诗山举行。在当天举行的经贸洽谈签约仪式上,共签订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达29.18亿元。本届文化旅游节以“弘扬凤山文化,同谒广泽圣王,共享太平和谐”为主题,由南安市政府主办,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暨祭典活动、中华凤山广泽尊王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大会、经贸洽谈签约活动、民俗文艺踩街活动、凤山文化研讨会及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将持续到26日。(摘自9月26日泉州晚报,有删改。) 7一位美国人曾经问周恩来总理:“中国人为什么走路的时候总是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走路时总是抬头挺胸?”周恩来总理回答说:“因为中国人在走上坡路。”(4分)美国人问话的目的是: 暗示中国人低人一等,缺乏自信等,讥讽中国人。 周总理答话的言外之意是: 中国正在向前发展 二、阅读(60分)于于时冰皮始解( 在 )(2)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从 )相与步于中庭( 到 )11从全文看,第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欲扬先抑。写北京市内早春的风沙天气,一再表现作者局促室内的郁闷,为下文出游作铺垫 12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分)13翻译下列句子。(6分)(1)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在这时候水面上的冻冰开始融解,水波的颜色开始发出亮光,鱼鳞似的波纹一层接着一层,清澈得看见水底。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才知道郊野以外未必没有春天,然而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景色。 (二)南靖土楼游记(13分)在九龙江奔腾流过的闽南大地,数千座土楼星罗棋布般撒在山谷盆地间。四方楼、长方楼、五角楼、八角楼、椭圆楼和圆楼等多种式样,构成奇妙而又神秘的土楼世界。土楼世界中最有名的当属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五朵金花”:由一幢居中的方楼和环绕的一幢椭圆楼及三幢圆楼构成。曲与直,这种美学上的最基本构成,在这里被淋漓尽致地展示着。土楼群在环抱下依山势错落布局,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山脚仰视,则像布达拉宫雄居山腰傲视人间。田螺坑土楼群的精美建筑组合,构成人文与自然巧妙结合的绝景,给人强烈的观赏冲击,令人叹为观止。我慕名而来,终于见到了土楼。没错,与书上的一样一样的奇特,一样的壮观,一样的沧桑;一样斑驳的土墙,布满裂缝;一样的木板走廊,颤颤巍巍。青石板路,土坯小房,土楼仍旧保留着当年的建筑风味。惟一和我所想不同的是,土楼现在还有人居住同一宗族的村民,世代居住在同一座楼里,繁衍生息。土楼小主人,面对远方的来客,还是带着一些天真的羞涩。看,前面的一群小男孩将一串串鞭炮拆成一个个小鞭炮,逐个燃放。碎碎的鞭炮声映衬着孩子们灿若春花的笑脸,湿漉漉的青石板小巷飘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嬉闹声是勾起我们儿时的回忆?又累又渴的时候,想买瓶水喝,一个稚嫩的童声叫住了我们:“来,喝杯茶吧!”八九岁的小男孩,在门边泡着茶,看见我们的狼狈样,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呢。我与朋友相视一笑这客家人的好客已经成为传统,融入文化了,连小孩儿都如此。喝着土楼茶,听着小主人的介绍,我们的旅途劳顿渐渐消散,心在不知不觉间与土楼、与土楼人贴近了。山泉溪水,清冽透彻。我们喝的茶就是这种天然山泉水泡的,清香中留有余甘。山水有灵气,住在远离尘嚣的乡间,难道不是现在的都市人所羡慕的吗?土楼林立的塔下村,有一座“张氏家庙”,石阶门槛,朱漆大门,岁月掩盖不住当年的繁华。庙前广场竖立着19根“永怀父恩”的石旗杆。这是明清以来,张姓人为纪念本村族人出仕文武官员、做出特殊贡献的海内外游子以及百岁寿星而建立的。文官的旗杆顶端是笔尾石雕,而武官旗杆顶端的石雕是狮子。这些旗杆林,为“土楼游”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间过得飞快,行程接近尾声,我却恋恋不舍。恍然间我明白了是什么如此吸引我是大自然的山清水秀,是田间的乡土气息,是那客家人的纯朴与热情。当城市里钢筋水泥、铁门铁窗阻隔了人们心灵的时候,土楼的共门共院共厅堂令我向往,土楼人的纯朴热情令我欣羡。摸着满是裂痕却无比坚固的斑驳土墙,我不禁想,土楼啊土楼,在将来的将来,你还能如此纯真,如此朴实吗? (有删改)14竖立在塔下村“张氏家庙”广场上的19根石旗杆有什么特点?(3分) 文官的旗杆顶端是笔尾石雕,而武官旗杆顶端的石雕是狮子。 15在这次土楼游中,吸引我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分) 是大自然的山清水秀,是田间的乡土气息,是那客家人的淳朴与热情。 16“摸着满是裂痕却无比坚固的斑驳土墙,我不禁想,土楼啊土楼,在将来的将来,你还能如此纯真,如此朴实吗?”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 担心游人的到来会破坏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民风。 17作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参考示例,从文中任选一个句子进行点评。(2+3=5分)示例:曲与直,这种美学上的最基本构成,在这里被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批注: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土楼构造奇妙的特点,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句子: 批注: (三)捅马蜂窝(17分) 冯骥才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叫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里。“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摘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桶就下来。”奶奶反驳道。“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挥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