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设计总结.doc_第1页
汽车车身设计总结.doc_第2页
汽车车身设计总结.doc_第3页
汽车车身设计总结.doc_第4页
汽车车身设计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车身概论什么是承载式车身?它有什么优缺点?无车架,由车身承受载荷。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优点保证车身刚度和强度前提下减轻车身重量缺点振动噪声大改型难什么是非承载式车身?它有什么优缺点?有车架,载荷(指路面载荷)主要由车架承受承载式特点优点1、舒适性好。(有缓冲、降噪的挠性垫)2、便于专业化协作生产。(车身、底盘可分别装配)3、便于装配、便于改型。4、车架对车身有保护作用。缺点1、自重大。2、整车高度较大。3、车架的制造设备大,投资费用高。什么是基础承载式车身,大客车采用基础承载式车身有什么优点?侧围腰线以下部位为主要承载件,顶盖考虑为非承载件。窗,仓02-车身设计方法车身主图板应该反映哪些内容?车身上主要轮廓线车身上各零件的装配关系车身上各零件的结构截面可动件运动轨迹的校核车身传统设计方法存在哪些问题?车身开发和设备准备周期长设计累计误差大。“移形” 费时费力,工作强度大;车身图样,主模型车身设计开发成本高通用化与系列化程度低车身现代设计方法分为哪两个阶段,分别需要完成什么工作?概念设计从产品创意开始到构思草图,完成既实用又美观的造型设计,并制作模型和试制概念样车等的全过程。工程设计(技术设计)电子计算机辅助车身设计数字化车身设计,车身试验(包括强度试验、风洞试验、振动噪声试验和碰撞试验等)现代车身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差别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03-车身总布置设计概述汽车总布置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1、 乘坐舒适性二、车身的密封、隔热和隔声性能三、安全性、四视野性。五、上下车方便 性六、操纵方便性进行轿车车身布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车身布置与底盘布置的关系,动力总成的布置,地板、凸包和传动轴的布置,轮罩与踏板的布置,车身内部的布置,车门立柱的布置,视野性,车身横截面的设计,箱、备胎布置、行李舱,消声器的布置进行客车车身布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客车车身总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发动机的布置车厢内的平面布置,横截面,地板平面高度,座椅的布置、尺寸,车门、过道、扶手,备胎、油箱、电池的布置,仪表板的布置,安全性,整车尺寸,进行货车驾驶室的布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发动机舱与座椅的相对位置,座位布置,车门,要考虑人体工程学、视野要求进行货车车厢布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货箱容积的确定:根据装载质量、货物的单位容积质量来确定。(如加长货箱)货箱尺寸:不超过GB的规定的外廓尺寸。尽可能减小长度以减小自重,提高机动性。货箱的位置应考虑轴荷分布后悬、离去角:后悬不超过轴距的55%(客车为65%)装载高度(货箱地板距地面的高度):为装载方便,应尽量低。但受车轮高度及其跳动的限制。货箱地板作出轮包。(小型货车)贷厢与驾驶室之间应有一定距离(通常为50100mm)货厢和货物的质心离后轴中心线的距离轴荷分配后轮为双胎的长头或短头式车: (210)%L平头车和自卸车:(1222 )%L栏板高度:一般取500800mm;装载容积应能保证尽量充分利用汽车的装载质量可根据装载质量和所运货物的不同来选取货厢底板的高:一般此高度离地面1.01.4m城市公共汽车与长途客车的在车内平面布置上有何不同?城市公共汽车:考虑立席、增大通道。车门多 长途客车:保证座位舒适。座位空间较大。车门少 为了充分利用车厢面积,前、后轮拱上均布置两排面朝后的座椅。04-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什么是驾驶员眼椭圆?驾驶员眼椭圆有什么作用?眼椭圆是汽车驾驶员以正常姿势坐在座椅中时其眼睛位置在车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眼椭圆是视野以及与视野有关的零部件人机设计的主要工具。什么是驾驶员眼椭圆?简述驾驶员眼椭圆的绘制的基本步骤。 1) 作眼椭圆样板: 在其自身坐标系中由人体躯干与大腿的交接点H 点的水平行程(或座椅水平调节量),确定眼椭圆中心、 椭圆长短轴, 由于长短轴与自身坐标系的夹角是固定的, 故可作出眼椭圆样板; 2) 眼椭圆样板在车身坐标系中定位, 由最后H点正常驾驶或乘坐姿势的最后的H点, 和座椅靠背角, 来确定眼椭圆的自身坐标原点在车身坐标系中的位置。什么是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它有什么作用?汽车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是指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座椅中,身系安全带,一手握住方向盘时另一手所能伸及的最大空间界面。根据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合理布置驾驶室手操作钮件05-车身制图怎样确定车身的坐标系?右手定则X为汽车的长度方向,Y为宽度方向,Z为高度方向曲面怎样分类?什么是锥状面?它属于哪一类曲面?可否展开?锥状面:直母线沿曲导线运动,始终与一直导线相交,平行于一导平面。若直导线压缩为一点,则为锥面相邻素线交叉,故不可展开什么是柱状面?它属于哪一类曲面?可否展开?柱状面:直母线沿两曲导线运动,且平行于导平面。若一曲导线变为直导线,则为锥状面相邻素线交叉,故不可展开06-车身结构分析与设计车身结构设计有哪些主要内容?1设计一个连续、完整的受力系统;2确定杆件截面型式(开、闭口)3确定杆件截面的构成4确定杆件与杆件、杆件与覆盖件的过渡、连接的结构5划分分总成、分块6应力分析计算7主图板设计、零件图车身结构件中的杆件有哪几类?哪些是主要承载件?功能所要求设置的:如门柱、窗柱等。2)加强用的:如大客车顶盖上的纵梁等。为了满足安全法规,防止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而设置的加强件。3)为安装附件而设置的非承载件,如顶盖上为安装顶窗而设置的框架等。1)、2)类是车身的主要承载件,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并构成一个连续完整的受力系统。车身结构设计中避免应力集中的措施有哪些?避免截面急剧变化,加强板的厚度与被加强板的厚度不宜相差悬殊。(如门铰、固定处)孔洞应开在应力较小部位纵、横杆件的连接车身分块中应考虑哪些方面?冲压、装配、工艺设备、产量、成本等因素1)板料的尺寸规格(2)考虑拉延工艺:拉延深度适当、形状简单、圆角、胀形深度(3)装配精度(4)易损件、做成可拆卸(5)产量、成本、设备车身的哪些部位易腐蚀?有哪些防止车身腐蚀的措施?改进车身结构采用各种保护膜采用防腐材料改进车身的抗蚀性能一般有哪些途径?并分别叙述每种途径的具体措施?改进车身结构:1、不积泥、水。设排水孔,不积水泥,易干燥(通风)2易锈蚀部位的防腐措施焊点贴合部(和铆接处):涂不到漆、又不通风板切割边:毛刺破坏漆膜,振动亦破坏漆膜。措施:加密封胶,以防水进入缝隙。并防止振动破坏漆膜;还可隔离开两种金属,以免电化学腐蚀。两种金属接合处、电化学腐蚀两种金属之间的接合,特别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应尽量避免。当必须采用时,应在两层之间采用塑料隔层。石击部位。措施:防石击胶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身底部容易受到石头撞击,应该贴防石击胶。相邻板件的摩擦。措施:橡胶条采用各种保护膜“油漆”磷化镀锌钢板密封胶(与隔离隔热结合)涂(层)料隔层(两板间)采用防腐材料:冷轧钢板防腐处理:镀锌、镀合金、涂防腐材料塑料制件铝合金碳纤维对车身的悬置有哪些要求?垂直方向刚度低,(静挠度大,固有频率小),以隔振。横向刚度大,防止车身水平窜动。橡胶弹性元件应始终不出现零挠度的情况,以防破坏。布置在车架振动节点附近,减少悬置数目,以防车架变形和振动对车身的影响车身结构设计方面如何减小车内噪声?汽车发动机舱刚度设计如何考虑车身碰撞安全性汽车头部采用“软”设计结构;采用碰撞时能使发动机向下移动而不会侵入乘员室的结构设计汽车车身碰撞安全结构设计与措施?汽车前部和后部均为弹性结构(即设计成缓冲吸能区),中部为刚性结构,能使乘员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07-车身部件设计对车门有哪些要求?1)保证开度(上、下车方便;装卸货方便)(如厢式货车后开门应能转动180)2)能锁住,不会自行打开。(以保证安全)3)开关方便,玻璃升降方便。(易操作)4)密封好。(防水、防尘、隔音)5)足够的刚度(不变形下沉,不振动发响)。6)制造工艺性好。7)外形上与整车协调。造成车门下垂的原因有哪些?避免车门下垂应采取什么措施?受力。门或框与铰链的连接刚度不足,也使车门下垂。固定铰链处设置加强板;尽量加大两铰链的间距。但间距大小受车身外形的制约车门门锁有哪些方面的要求?要求1)门能轻便地打开。关闭时对车门有导向和定位作用。2)有两档锁紧位置。3)锁止机构。从外用钥匙,从内需解除锁止状态才能打开车门。4)防误锁。只有在车门关闭后,才能在车内按锁扭或在车外用钥匙使车锁处于锁止状态5)强度:不会因受到一定载荷而使门锁失灵。车祸过程中门不会自行打开,车祸后能打开。车门铰链轴线的布置应如何考虑?玻璃升降器中制动机构、平衡机构分别有什么作用?并简述其原理。制(止)动机构作用:防倒转。在400N负荷下,不得失灵,各部位不得破坏或永久变形。原理:利用扭簧扭转时外径变大、变小,与制动鼓抵住与脱开,从而达到转动与不转动。平衡机构作用:使玻璃上升时手柄轻巧;下降时需用一定力。原理:用一储能弹簧,将玻璃下降时能量储存。良好的平衡特性取决于扭簧特性08-座椅设计试述汽车座椅设计的“两点支承”。靠背上的体压分布:“两点支承”(“肩靠”、“腰垫”)。胸曲部分的肩胛骨处;腰曲部分以休息为主(乘客座椅):以“肩靠”为主以工作为主(驾驶座):以“腰垫”为主汽车座椅有哪些要求?)应有良好的静态特性:2)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3)足够的强度、刚度、寿命4)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协调乘客座椅和驾驶员座椅有何差别?设计中如何考虑?客座椅的几何参数头枕:1、支承后脑、减小疲劳(特别是靠背倾角大的)2、安全防护,保护颈部(追尾碰撞时)驾驶员座椅的几何参数驾驶员座椅应考虑操作:踏板力、操舵力;视线垂直于物体,头本能地直立座椅的“桶”型09-汽车的空气调节舒适三要素是什么?三要素”温度:越高:人体对流、辐射减少,蒸发(汗)加强;越低:人体对流、辐射增强,蒸发(汗)减少。湿度:湿度高,汗蒸发少;湿度低,汗蒸发多;流速:流速高,对流、蒸发增强汽车通风系统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然通风利用汽车行驶时,周围的气压差形成的空气从车内流动。特点:1、不耗能;2、流速不均匀(易形成穿堂风);(靠近窗口或风口处风速会很大)3、进风量取决于车速。车速变化将会影响通风量强制通风使用风扇特点:需能源;需设备(换气扇)强制通风是用换气扇将空气送入车内,这种措施需要有能源和设备。在备有冷暖气设备的车身上,多半采用通风、采暖和制冷的联合装置。汽车采暖系统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非独立式的特点:成本低,经济性好;受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影响。(不能预热发动机)独立式:可预热发动机;可灵活地装在各部位。10-汽车的空气动力性汽车的空气升力是怎样产生的?翼型的迎角越大,空气升力越大。汽车如翼型,上凸下平,受空气升力作用。不同外形的汽车,其“迎角”不同,空气升力系数也不同汽车的楔式造型有哪些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点?楔形前低后高,后端垂直截断。楔形造型的空气动力学特点前端低矮,进入底部的空气量少,底部产生的空气阻力小;发动机罩与前风窗交接处转折平缓,产生的空气阻力小;后端上缘的尖棱,使诱导阻力较小;前低后高,“翼形”迎角小,使空气升力小;侧视轮廓图前小后大,气压中心偏后,空气动力稳定性好。写出汽车空气阻力D与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学关系式。空气阻力与气流速度的平方V2成正比,与汽车迎风面积成正比。常表示为与动压力、迎风面积成正比的形式:汽车的后扰流器有哪些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作用?在扰流器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