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高校食堂一顿倒掉超千公斤残食导语:记者近日采访部分高校食堂了解到,由于饭菜价格偏低、份量不合理等原因,浪费食物的现象改善有限;不少学生认同“光盘”理念,但仍在浪费食物;一些高校食堂倒掉的残食,甚至一顿就超过1000公斤。既要吃好又要节约,该补贴食堂还是学生尽管许多高校的食堂里都贴上了“光盘行动”的标语,反对餐桌浪费,但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采访部分高校食堂了解到,由于饭菜价格偏低、份量不合理等原因,浪费食物的现象改善有限;不少学生认同“光盘”理念,但仍在浪费食物;一些高校食堂倒掉的残食,甚至一顿就超过1000公斤。一个与浪费相关的事实是:高校食堂靠补贴生存,饭菜价格偏低。仅以北京市为例,从2012年起北京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经费,与89所高校共同建立平抑基金,加大对高校食堂的专项补贴,按每名学生每学年新增不少于300元补贴的标准,发给食堂。保守估算,仅此一项,北京市高校食堂每学年获得的补贴总额就超过亿元。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光盘行动”贵在践行,改善当前的高校食堂补贴发放机制,利用价格杠杆减少高校食堂的浪费现象,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思路。今天你“光盘”了吗北京大学农园食堂一层每天中午有3000多人就餐,墙上贴着“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和“节约光盘从我做起”的宣传标语。但墙下的行动和墙上的标语并不完全一致。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马微(化名)表示,不会因为看到口号就吃光食物,“食堂的饭菜量太大,特别是面食,我吃不完,一般馒头只吃几口,米饭和包子也常常剩下。”她不把吃剩的食物打包带走,是因为“既不方便,又很难找到微波炉加热”。北京师范大学的袁梦有同样的感受:馒头往往“个头很大”,一些套餐里主食分量是统一的,对于男生来说可能不够吃,但是对于大多数女生来说,“一两不够吃,二两吃不完”。她曾经请食堂师傅打半份饭,对方说“不好打”。记者看到,北京高校食堂的米饭一般2毛5分钱一两,包子5毛一个,五六元就能吃饱,比校外便宜很多。北大经济学院的宋叶说,有的女生吃不完也会打二两米饭,“尽管不是故意去浪费,但也不太在意这一点钱。”相比之下,北京大学大兴校区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同学会谨慎一些,大兴校区食堂较贵,普通的一餐饭约花费10元。大兴校区的余倩说,点餐时“吃啥点啥,吃多少点多少,不敢乱点,基本也不会浪费,一般都光盘”,而当她回到本部吃饭时,往往多打几个菜,“本部的价格比较便宜,有时想尝新就点多了,常常吃不完。”价格杠杆带来的对比在校外更明显。北大小西门外的畅春园食街是学生用餐的聚集地,其中川豪麻辣香锅尤受学生欢迎,记者看到,即使不是周末,店内也有不少学生用餐。该店服务员刘桂琼介绍,客人八成以上是学生,人均消费60元左右,每桌基本上都“光盘”,即使有剩也一般要求打包带走。在北京师范大学食堂工作了5年的李庚祥师傅负责运送剩饭剩菜。他说,食堂每年都有倡导节约的活动,也有人统计剩饭剩菜量,但都只持续短暂的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今年的宣传力度最大,效果也最明显,剩饭剩菜从8桶减到6桶半。”李庚祥担心,一阵风似的“光盘行动”,会随着宣传的结束而消失。食堂经营者的无奈对学生们希望丰富菜品、提高质量、灵活定分量的呼声,食堂的经营者们表示很无奈。事实上,食堂的价格和菜品并不是“想改就改”的,其运营很大程度上是由补贴和文件来决定的。教育部2002年就明确表示,高校食堂具有公益性。随后,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都对高校食堂采取了专项补贴、免征税费等举措。2008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中央财政曾拨款1.9亿元专项资金,对高校食堂进行专项补贴。2011年秋季开学前,教育部又联合多部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指导补贴的发放。高校食堂在享受补贴的同时,也有约束。2011年4月28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出台的北京高校学生食堂成本核算指导标准规定,高校食堂低档菜占20%,单价不超过1.5元;中档菜占50%,单价不超过4元;基本伙食菜品价格最高不得超过6元。每份菜的成品重量也规定得比较具体:无汁无汤的菜为5两5.5两;带汁的菜为5.5两6两;带汤的菜为6两7两。标准要求,同一学校各食堂之间要做到菜名、菜量、菜价及配菜统一,并保持较长时期质、价、量稳定。在这一机制下,食堂的运营模式和市场区别很大。北京大学学一食堂经理李树林表示,该食堂的菜品种类和价格归学校餐饮中心统一管理,原材料由餐饮中心生产采购部进行统一采购,物流供应系统根据不同食堂每天的需求送菜。鱼、肉、鸡蛋等主要副食品基本常年保持一个固定价格。餐饮中心根据市场物价和各个食堂核算上报的成本,将国家和学校统一发放的高校伙食补贴分配给各个食堂,食堂再根据补贴的价格进行定价,并调整菜品和食材。李树林告诉记者,“我们也想做一些新鲜的菜给学生吃,但是时鲜菜价格贵、成本高,价格定低了我们赔钱,价格定高了学生不接受,政策也不允许。”为啥学校食堂的馒头总是“傻大个儿”?李树林说,食堂在主食精细化程度上难以改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面食手工活儿做得越小越精细,成本越高,人工和工序都要增加,二是要遵循“三不变”标准,在饭菜分量和价格上很难作出调整。“食堂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只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北京大学餐饮中心副主任王晓如告诉本报记者,该部门下发给食堂的补贴有20多种,主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进行补贴。这一补贴往往是“一月一补”或者“半年一补”,但一个补贴周期内的物价仍会有很大变化,“物价涨补贴不一定涨,所以补贴和实际损耗亏空有差距。”据王晓如介绍,面对物价上涨和用人成本的提高,食堂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他举例说,有时一斤猪肉市面上卖15元,但学校按原材料补贴给食堂只有7.3元,一斤生猪肉做熟后只有6两多,但食堂里一份用猪肉做成的夹荤菜,价格要控制在3元4元左右,“这和外面餐厅的价格相比,可谓是低得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要将食堂价格控制在这样一个低水平,“学校食堂的原材料根本不敢进贵的、不敢进好的,还要保证质量和卫生,有时想满足学生的需求也难以实现。”北京师范大学新乐群食堂一楼经理张建说,倡导半份菜“看起来很美”,但如果学生都去买半份菜,相当于食堂的收入大幅减少,所以不会考虑增加半份菜窗口。能否用经济杠杆撬动节约“有意将食堂价格控制在一个过低水平,无疑会带来浪费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国家希望通过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政策,应对物价上涨带来的亏空,保持高校食堂菜价稳定,减轻学生压力,其初衷是好的。但是,补贴生产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单纯补贴到食堂的效率比较低,存在免费搭便车、享受大锅饭的现象,也容易带来浪费和低质量饭菜。郑风田认为,“对大学生这个对价格调整比较敏感的群体来说,提高价格会改变他们的选择。”因此,应该首先调查“价格杠杆对减少浪费能起多大的作用”,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情况,调整现行政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伙食补贴统一发放到食堂不符合市场规律,学生并不清楚补贴具体落实在何处。“食堂拿着补贴照样克扣饭菜,存在低价格低质量的问题;学校食堂价格低,校外的人来蹭饭,补贴没有落实到学生身上;学校对补贴后的实际状况也难以进行监督,因而不能促使食堂改进生产经营、改善饭菜质量和分量来减少浪费。”“食堂补贴应由暗转明,补贴到学生个体。”熊丙奇表示,学校食堂应按照市场价格机制调整饭菜供应价格,遵循市场规律随时进行调整,不需要学校和政府长期承担对食堂的补贴压力。他提出,高校食堂市场化运营后,带来的价格上涨可能会加重贫困学生的生活负担。因此,必须在食堂涨价的同时,帮助学生减轻生活压力,尤其是贫困学生的压力,“这就要求学校和政府直接对学生进行生活补贴,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补贴,建立起助学基金,确保贫困学生不因物价上涨影响生活。”在郑风田看来,单纯补贴食堂或者单纯补贴学生都不均衡。高校食堂补贴应该两条腿走路:短期物价上涨补贴食堂,长期物价上涨补贴学生。“市场上菜价变动很大,高校食堂跟随市场价格调整容易引起学生波动。由于财政预算是每年提前批准的,临时性价格上涨不可能及时补贴给学生。因此,平抑临时性物价上涨给食堂带来的亏空,补贴到食堂更有效率。而长期性物价上涨,补给学生更为合理。”在高校里,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从小养成了浪费习惯,一些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却有可能因菜价上涨吃不饱。郑风田认为,按人头补贴时不能“一刀切”,应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家庭收入状况,进行不同层次的补贴,“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多补贴,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少补贴,实现补贴分配的总体利益最大化,这就需要社会建立完备的家庭收入呈报联网机制。”(实习生刘伟本报记者白雪)导语:记者近日采访部分高校食堂了解到,由于饭菜价格偏低、份量不合理等原因,浪费食物的现象改善有限;不少学生认同“光盘”理念,但仍在浪费食物;一些高校食堂倒掉的残食,甚至一顿就超过1000公斤。既要吃好又要节约,该补贴食堂还是学生尽管许多高校的食堂里都贴上了“光盘行动”的标语,反对餐桌浪费,但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采访部分高校食堂了解到,由于饭菜价格偏低、份量不合理等原因,浪费食物的现象改善有限;不少学生认同“光盘”理念,但仍在浪费食物;一些高校食堂倒掉的残食,甚至一顿就超过1000公斤。一个与浪费相关的事实是:高校食堂靠补贴生存,饭菜价格偏低。仅以北京市为例,从2012年起北京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经费,与89所高校共同建立平抑基金,加大对高校食堂的专项补贴,按每名学生每学年新增不少于300元补贴的标准,发给食堂。保守估算,仅此一项,北京市高校食堂每学年获得的补贴总额就超过亿元。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光盘行动”贵在践行,改善当前的高校食堂补贴发放机制,利用价格杠杆减少高校食堂的浪费现象,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思路。今天你“光盘”了吗北京大学农园食堂一层每天中午有3000多人就餐,墙上贴着“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和“节约光盘从我做起”的宣传标语。但墙下的行动和墙上的标语并不完全一致。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马微(化名)表示,不会因为看到口号就吃光食物,“食堂的饭菜量太大,特别是面食,我吃不完,一般馒头只吃几口,米饭和包子也常常剩下。”她不把吃剩的食物打包带走,是因为“既不方便,又很难找到微波炉加热”。北京师范大学的袁梦有同样的感受:馒头往往“个头很大”,一些套餐里主食分量是统一的,对于男生来说可能不够吃,但是对于大多数女生来说,“一两不够吃,二两吃不完”。她曾经请食堂师傅打半份饭,对方说“不好打”。记者看到,北京高校食堂的米饭一般2毛5分钱一两,包子5毛一个,五六元就能吃饱,比校外便宜很多。北大经济学院的宋叶说,有的女生吃不完也会打二两米饭,“尽管不是故意去浪费,但也不太在意这一点钱。”相比之下,北京大学大兴校区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同学会谨慎一些,大兴校区食堂较贵,普通的一餐饭约花费10元。大兴校区的余倩说,点餐时“吃啥点啥,吃多少点多少,不敢乱点,基本也不会浪费,一般都光盘”,而当她回到本部吃饭时,往往多打几个菜,“本部的价格比较便宜,有时想尝新就点多了,常常吃不完。”价格杠杆带来的对比在校外更明显。北大小西门外的畅春园食街是学生用餐的聚集地,其中川豪麻辣香锅尤受学生欢迎,记者看到,即使不是周末,店内也有不少学生用餐。该店服务员刘桂琼介绍,客人八成以上是学生,人均消费60元左右,每桌基本上都“光盘”,即使有剩也一般要求打包带走。在北京师范大学食堂工作了5年的李庚祥师傅负责运送剩饭剩菜。他说,食堂每年都有倡导节约的活动,也有人统计剩饭剩菜量,但都只持续短暂的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今年的宣传力度最大,效果也最明显,剩饭剩菜从8桶减到6桶半。”李庚祥担心,一阵风似的“光盘行动”,会随着宣传的结束而消失。食堂经营者的无奈对学生们希望丰富菜品、提高质量、灵活定分量的呼声,食堂的经营者们表示很无奈。事实上,食堂的价格和菜品并不是“想改就改”的,其运营很大程度上是由补贴和文件来决定的。教育部2002年就明确表示,高校食堂具有公益性。随后,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都对高校食堂采取了专项补贴、免征税费等举措。2008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中央财政曾拨款1.9亿元专项资金,对高校食堂进行专项补贴。2011年秋季开学前,教育部又联合多部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指导补贴的发放。高校食堂在享受补贴的同时,也有约束。2011年4月28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出台的北京高校学生食堂成本核算指导标准规定,高校食堂低档菜占20%,单价不超过1.5元;中档菜占50%,单价不超过4元;基本伙食菜品价格最高不得超过6元。每份菜的成品重量也规定得比较具体:无汁无汤的菜为5两5.5两;带汁的菜为5.5两6两;带汤的菜为6两7两。标准要求,同一学校各食堂之间要做到菜名、菜量、菜价及配菜统一,并保持较长时期质、价、量稳定。在这一机制下,食堂的运营模式和市场区别很大。北京大学学一食堂经理李树林表示,该食堂的菜品种类和价格归学校餐饮中心统一管理,原材料由餐饮中心生产采购部进行统一采购,物流供应系统根据不同食堂每天的需求送菜。鱼、肉、鸡蛋等主要副食品基本常年保持一个固定价格。餐饮中心根据市场物价和各个食堂核算上报的成本,将国家和学校统一发放的高校伙食补贴分配给各个食堂,食堂再根据补贴的价格进行定价,并调整菜品和食材。李树林告诉记者,“我们也想做一些新鲜的菜给学生吃,但是时鲜菜价格贵、成本高,价格定低了我们赔钱,价格定高了学生不接受,政策也不允许。”为啥学校食堂的馒头总是“傻大个儿”?李树林说,食堂在主食精细化程度上难以改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面食手工活儿做得越小越精细,成本越高,人工和工序都要增加,二是要遵循“三不变”标准,在饭菜分量和价格上很难作出调整。“食堂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只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北京大学餐饮中心副主任王晓如告诉本报记者,该部门下发给食堂的补贴有20多种,主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进行补贴。这一补贴往往是“一月一补”或者“半年一补”,但一个补贴周期内的物价仍会有很大变化,“物价涨补贴不一定涨,所以补贴和实际损耗亏空有差距。”据王晓如介绍,面对物价上涨和用人成本的提高,食堂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他举例说,有时一斤猪肉市面上卖15元,但学校按原材料补贴给食堂只有7.3元,一斤生猪肉做熟后只有6两多,但食堂里一份用猪肉做成的夹荤菜,价格要控制在3元4元左右,“这和外面餐厅的价格相比,可谓是低得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要将食堂价格控制在这样一个低水平,“学校食堂的原材料根本不敢进贵的、不敢进好的,还要保证质量和卫生,有时想满足学生的需求也难以实现。”北京师范大学新乐群食堂一楼经理张建说,倡导半份菜“看起来很美”,但如果学生都去买半份菜,相当于食堂的收入大幅减少,所以不会考虑增加半份菜窗口。能否用经济杠杆撬动节约“有意将食堂价格控制在一个过低水平,无疑会带来浪费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国家希望通过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政策,应对物价上涨带来的亏空,保持高校食堂菜价稳定,减轻学生压力,其初衷是好的。但是,补贴生产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单纯补贴到食堂的效率比较低,存在免费搭便车、享受大锅饭的现象,也容易带来浪费和低质量饭菜。郑风田认为,“对大学生这个对价格调整比较敏感的群体来说,提高价格会改变他们的选择。”因此,应该首先调查“价格杠杆对减少浪费能起多大的作用”,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情况,调整现行政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伙食补贴统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现代仓储管理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德惠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中级物业管理综合知识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师高级职位面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13猫随文识字教学课件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高级专家考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员中级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营养师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中政治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必-备知识点总结与预测题
- 电信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6高考英语 写作-倡议信 复习课件
- 2025广东广州市从化区社区专职人员招聘3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内河船员考试(主推进动力装置2103·一类三管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护理
- 公司不交社保合作协议书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
- 港口无人驾驶行业深度报告:奇点已至蓝海启航
- 骨灰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免疫复合物沉积-洞察及研究
- 火锅店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