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届全国系统功能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彭宣维 提要 以 语言系统和功能及其语用学原则和认知过程 为主题的第五届全国系统功能语法学术研讨会于 1997 年 7 月在重庆大学举行 本文拟从国际系统语言学现状及基本理论探讨 语篇研究 英汉描写和分析应 用几个方面对提交本次大会的论文做分类述评 以体现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最后指出了该学 科所面临的问题和进一步探索的领域 关键词 综述 第五届全国系统功能语法学术研讨会 语用学原则 认知过程 Abstract Language Systems and Functions and their Pragmatic Principles Cognitive Process as the theme the 5th Chinese SF Workshop was held at Chongqing University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made a general obser vation of the studies concerned 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current trends of the international SF Linguistics and some basic issues advanced text studies descriptions of particular languages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teaching along with a historical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ies of SFG in China since the 80 It briefly points out in the end the issues that researchers have to consider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urvey the 5th National SF Workshop pragmatic principles cognitive process 以 语言系统和功能及其语用学原则和认知过 程 为主题的第五届全国系统功能语法学术研讨会 于 1997 年 7 月在重庆大学举行 会议就国际系统 语言学概况及基本理论 语篇研究 英汉语描写以及 分析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本文拟 对会议论文做综述以体现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 发展现状 1 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况及基本理论探讨 胡壮麟教授的大会主题报告 系统功能语言学 近况 反映了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最新成果 介 绍了系统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包括系统语言学从事语篇生成研究的发展和语篇的 切分研究 指明了如何从网络上查询资料信息和开 展课题研究的情况 严辰松博士的 功能主义语言学说略 对西方 功能主义语言学 尤其是美国的功能主义学说作了 介绍 胡壮麟先生 1991 1992 曾对功能主义的主 要流派和观点作过系统评述 黄国文博士 1995 扼 要介绍过最具代表性的世界五大功能学派 严文也 是综述性质的 在内容上与前述两文相得益彰 方琰教授的大会主题报告 语境 语域 语类 在简要讨论语境和语域概念的基础上 阐述了系统 功能语言学家 Halliday 等对语类 genre 的看法 进 而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2 语篇研究 M Ghadessy 博士的 T hematic organisation as a criterion for establishing English text types 主位组织 建立英语语篇类型的标准 既具有介绍国外 语篇类型研究的意义 又颇具实践价值 该文在 Biber de Beaugrande 1980 Hasan 1984 Phillips 1985 Hoey 1991 彭宣维 1995 1996 任绍曾教授的 Symbolic use of lexico grammati cal f eatures in discourse 词汇语法特征在话语分析中 的象征用法 探讨词汇语法的象征性使用如何影响 更大意义单位的编码 从而形成超级主位 hyper theme 或宏观主位 macro theme 象征用法指使用 词汇语法特征体现更大的意义单位 它们比语言切 分成分的表面价值层次更深 当然 这些成分不一 定作比喻使用 但通常以象征方式体现话语目的 李杰和钟永平的 主位序列用于语篇的预测和客观 分析 也属于这一类 他们根据排列出所选语料的主 位序列 探讨语篇的宏观主位 划分语篇段落 观察 段落主位以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另见 Martin 1992 方琰等 1993 1995 与此相关的是余渭深和彭宣维的 主语 主位和 主题 他们在沿革研究中发现有两种性质的主位 观 一是以 Firbas 1964 等人为代表的句层次的主 位观 一是以 Halliday 1967 8 1978 1981 1985 1994 等为代表的泛语言学层次的主位观 作者指 出了后者的不足 如其主位概念包含了属于话语和 篇章研究范围的成分 尤其是在运用韩氏的主位理 论分析汉语时出现的问题 进而建议将其主位范畴 限制在小句范围内 并在回顾主题研究的基础上 对 台湾学者曹逢甫博士 1977 1995 的主题概念加以 发展 引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研究 从而把比句 层次更高的成分纳入语篇主题的范围 于是 彭在 语篇主题概论 中论述了语篇主题的动态组织特 征 与泛语言学层次的主位概念的区别 语篇主题的 不同类别 在不同语篇层次 小句 复句 句群 段落 等 上的体现方式 进而探讨了主题的语篇组织功 能 主题的体现方式 主题发展和语篇衔接的内在关 系 这是对语篇范畴拓展所做的又一种尝试 其次是语篇的衔接 连贯与语篇信息的识别和 流动问题 国内 胡壮麟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屡有 报道 胡 壮麟 1980 1985 1995 1992 1994 1995 1996b 1996c 1997 朱永生教授近一段时间来对语 篇衔接与连贯现象也做了些研究 朱永生 1996a 1996b 1997a 1997b 其大会主题报告 衔接手段的 使用与新旧信息的识别 首先论述了语篇新旧信息 通常的识别方式 即在识别旧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新 信息 而据 Prince 1979 1981 有三个可考虑的参 数 可预测性 predictability 突出性 salience 和共 有知识 shared knowledge 指出了这些参数的缺陷 从而循 Geluykens 1989 之法 放弃新 旧这一对概 念 从 Halliday 1985 对信息范畴的界定中汲取有效 成分 即把是否 可找回 作为界定信息类别的重要 变量 对此朱先生指出 对信息 找回 和信息识别 还需考虑其它一些重要因素 如 Giv n 1983 提出的 干扰 interference 和 距离 distance 然后 朱 先生从参照手段 下义词和局部关系词的使用中为 新旧信息的识别寻找依据 汕头大学程琪龙博士的大会主题发言是 Text coherence in information flow 信 息流中的语 篇连 贯 这个看似谈论语篇连贯问题的主题 实则是探 讨语篇语义单位的发展和体现过程 信息流动 故又相当于前文述及的语篇主题 其核心思想是 语篇连贯既与属于语义范畴的信息流动有关 也与 词汇语法层的主位的选择和衔接纽带有关 辛斌副教授的 词汇重复与语篇连贯性 循 M Hoey 1991 的思路 通过对一个汉语语篇的实例分 析说明词汇重复与语篇组织结构和连贯性之间存在 密切关系 据笔者所知 这是运用 Hoey 理论对汉语 进行的首次探讨 刘世生博士的大会主题报告 T ransitivity a ref lection of power relation between two conflicting parties a survey of transitivity analysis in Sys temic Functional Stylistics 关于及物关系分析的二 元对立基础 是一篇有关语篇应用分析的文章 作 者的综述和分析是运用 Halliday 等著名文体学家用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关系分析这一方法进行文体 24 本文提到的 句 指 Halliday 所说的小句 clause 和小 句复合体 clause complex 简称复句 研究的经典范例 他认为及物关系分析是语篇分析 和文体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最适宜于分析二元对 立关系 如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力量对立关系 体 现明显的语篇 至于分析二元对立关系体现不明显 的语篇 如心理描写 史料陈列 理论阐述 语言的变 异用法等 则显得不太适宜 3 对英语句式等的描写 我们注意到大会上有一组颇具特色的 关于英 语句式的功能分析的论文 特别是黄国文博士的发 言 英语使役结构的功能分析 张克定博士的 英语 存在句强势主位的语义语用分析 黄国文博士在论文中分析指出了 Halliday 和 Fawcett 关于使役结构的过程分类的长处与不足 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张克 定博 士 的 论文 与 黄 国文 博 士 1996a 1996b 1996c 1996d 的研究属同一方面 因为加的 夫语法认为英语有三种 强势主位结构 enhanced theme construction 一是经验性的 experiential 即 传统语法所说的分裂句 cleft sentence It was Becker who beat Lendi in the Wimbledon final 二是评估性 的 evaluative 即所 谓的 外位 结构 extraposed construction It was obvious to everyone that he had been lying 三是 存在性的 existential 即通常说 的 存在句 黄文探讨的是第一种 而张文分析的 是第三种 张把 there be 看作是主位触发语 theme trigger 其后的名词性词组是强势主位 他从语 义的角度将存在句的强势主位分为对比型和非对比 型 前者往往表示对比性新信息或对比性 新 已 知 信息 后者常表 新 已知 新 或 已知 信息 从语用角度看 它们具有话语引发 展开和小结功 能 各类话语功能还具有若干次功能 余渭深教授的 科技英语的名词化结构和语法 比喻分析 和索玉柱博士的 Lexical density signling theclause elasticity 词项密度作为小句弹性特征的 标记 值得一提 余文全面分析了名词化结构在科 技英语中的作用 包括技术性和说理性 及语法比喻 的实质 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语法比喻现象 包 括其结构和功能体现过程 最后指出 名词化结构信 息浓缩度高 结构复杂 增加了我们学习和使用的难 度 而语法比喻理论为分析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了科 学的方法 索玉柱 博士 发表 的系 列 论文 1995 1996a 1997a 均将理论描述与实验取证相结合 其会议论 文的出发点是系统功能语法和语言认知 对于词项 密度和小句弹性特征进行了量化研究 调查统计的 结果表明 词项密度作为小句弹性特征的功能标记 不但是语言使用者运用语境资源的结果 也是名词 化在认知表征中的反映 4 汉语研究 吕叔湘先生和生前的许国璋先生对国内外语界 和汉语界互不往来的局面一向深为关注 这次大会 有三件事令人高兴 一是南开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 师马庆株教授和天津师大中文系张燕春讲师再次出 席会议 二是应用系统功能语法直接或间接分析描 写汉语的论文 无论是数量还是深度都超过了以往 三是大会的小组发言讨论中 几个组都不约而同地 谈到汉语研究问题 4 1 英汉对比 彭宣维负责的 95 国家社科项目 英汉语篇综合 对比 系列论文中 包括 英汉语词汇系统的句法功 能对比 冉永平等 英汉词汇的语篇衔接功能对 比 彭宣维等 以及 英汉语篇中名词性词组的省略 对比研究 夏日光 其理论基础是 Halliday 的系 统功能观 描写框架是关于语言维度暨语言模式的 假设 彭宣维 1997 这一组论文探讨的是词汇及 其以上的词组 这里是名词性词组 在语篇中的句法 组织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 以人们对英语的描写为 据着力找出汉语的对应度 尤其是不同点 为从功能 的角度系统描写汉语做准备 4 2 汉语概念功能 龙日金教授的 On range in Chinese transitivity 汉语及物性中的范围研究 指出 传统汉语研究无 一例外地把句子动词后的参与者叫做宾语 深入研 究其语用功能我们会发现 它们通常并非动词的指 向对象 在该成分体现的众多语用功能中 其一是 对 过程 意义的具体化或延伸 故将这一参与者叫 做范围 在汉语中 这些由过程意义具体化或延伸 的范围功能包括同源 cognate 李芳在唱歌 度量衡 measurement 猪重 60 公斤 结果 result 裤子破了 一个洞 处所 location 他会 泅水 工具 instru ment 他吃大碗 以及过程 process 他在做买卖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周晓康在 Compound 25 黄把 it be 叫做主位引发语 thematic build up car rier possessive clauses in Chinese 现代汉语中带双 重语义角色的属有句 中 详细探讨了现代汉语中带 双重语义角色的属有句 并为该句型建立了一个以 功能为基础的系统网络 该系统网络还包括一套体 现规则 附于有关语义特征之后 一旦某一特征入 选 所附体现规则即可生成有关句法结构或词汇项 目 姜治文教授的 汉语指示语初探 以系统功能 语法为据 首次对汉语名词性词组中的指示语作了 全面描写 包括其特指系统 非特指系统 后位指示 语和零式特指语 其中零式特指语为汉语所特有 全文绝大多数实例引自现代汉语文学名篇 论证充 分 得到与会专家好评 4 3 汉语人际功能 张德禄教授的报告是 T he interpersonal organi sation of Chinese clause 人际意义在汉语小句中的组 织形式 并附两个子课题 1 the Chinese exchange structure 汉语 的交流结 构 2 the interpersonal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社会结构的表现形 式 第一篇研究汉语小句是如何体现人际意义的 包括 体现交际及社会角色及其关系两类 前者由 小句的语气及其成分 词汇 语调和及物性模式和结 构体现 后者由价值系统 包括情感 判断 欣赏和评 价 承诺 参与三个部分组成 常由词汇语法中的态 度或情感性词汇和情态 音系系统中的音质和口音 等体现 但也可由及物性模式和成分体现 第二 三 篇研究体现交际角色及其相关人际意义在小句中体 现形式 5 实例分析与教学应用 前者分两组 一是李战子副教授和谭春用系统 功能观分析汉语语篇的尝试 二是范亚刚博士 陈 治安教授 于国栋和余泽标等的关于广告和新闻报 道分析的一组论文 教学应用部分论文共计 28 篇 杨潮光教授宣讲的 TEFL in SF approach 系统 功能语言理论指导下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 首先论 述了系统功能理论 包括语言系统 功能 社交媒介 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变体以及英语中的衔接等 然 后阐述了上述因素对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指导作 用 包括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 如音系和书写 阅读 和写作 语言学课程的重新组织 以及为英语专业开 设选修课的语言学依据等 杨信彰教授在大会报告 英语作格系统及其在 语篇教学中的作用 中讨论了英语作格系统的本质 和结构 并说明了及物性分析和作格分析各自的特 点和相互联系 进而探讨了在语篇分析和教学中的 应用问题 这对目前大力提倡的语篇教学来说 无 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属于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张朝 宜副教授的 语篇分析与精读教学 北京大学博士生黄豪副教授的 Rhetoric or id iomatic English a look into metaphors with their signi ficance to advanced learners of English 修辞乎 习语乎 比喻谈略及其对高级英语教学的意 义 循导师胡壮麟教授的思想 文章首先简要探讨 了习语 修辞比喻和语法比喻定义 性质和分类等问 题 然后探讨它们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处理和 操作过程 这是一篇有实用价值的好文章 蒋明副教授提交并宣读了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 论文 多媒体技术 语域理论及外语教学设计 多 媒体技术运用于外语教学将是我国 21 世纪外语教 学的主流 国内已有一些大学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厅 开发了一些软件 也有一些专家正致力于网络建设 其理论基础 相关教学软件的开发大都以情景教学 为出发点 但刚刚起步 明确提出以系统功能语法 中的语域理论为指导 从教学要素 包括目标 资源 和评估等 出发提出开发设计体现外语教学特点的 软件 从而组织课堂教学 据笔者所知 这还是第一 次 作者呼吁有关计算机专业人才 外语教学专家 和评估专家携手致力于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 6 小结 综观提交本次大会的论文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 量 都令人欣慰 它们不仅集中反映了系统功能语 法在中国的研究规模和水平 尤其体现了我国学者 昂首云天外 植根泥土中 的高远眼界与踏实的治 学精神 但我们并不就此满足 一 目前大多数研究 仍停留在小句层次上 而语篇研究是一块很大的领 域 亟待拓展 二 系统功能语法与语用学原则和策 略 以及和认知过程的关系 我们还远不清楚 与此 相关 语法比喻研究也许是了解语言本质的最有效 的途径之一 三 系统功能语法和计算语言学的结 合研究 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而开展系统功能语 法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研究 恐怕不再是不 切实际的奢谈 四 有条件的单位可否着手建立我 们自己的信息库 五 教学研究的论文不少 但有分 26 量者不多 六 同汉语界的学者全面合作研究汉语 仍需加强 主要参考文献 曹逢甫 1977 1995 A Functional Study of T opic in Chinese the First Step toward Discourse A naly sis 谢天蔚译 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 迈向语段分析的第一步 语文出版社 方 琰 艾晓 霞 1993 1995a A tentative thematic network in Chinese 第 3届全国系统功能语法学 术研讨会宣读论文 载 语言 系统 结构 任绍 曾主编 杭州大学出版社 方 琰 1995b 1996a 功能语言学在中国发展的近 况 载 国外语言学 第 4 期 胡壮麟 1991 1992 功能主义纵横谈 载 语言 语 篇 语境 朱永生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韩礼德 哈桑的接应模式和汉语话 语接应问题 载 语言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语 言学会编 商务印书馆 1994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1996a 语法隐喻 载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4期 1996b 有关语篇衔接理论多层次模式的思 考 载 外国语 第 1 期 1996c 我国文体学研究现状 载 中国语 言学现状与展望 第 355 68 页 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黄国文 1996a 英语的非对比型强势主位结构的特 点 载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第 1 期 1996b 分裂句的结构问题 载 外语研究 第 2 期 1996c 英语的对比型强势主位结构 载 外国语 第 4 期 1996d 英语强势主位结构的句法 语义分 析 载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3 期 彭宣维 1997 语言维度暨语言模式 载 现代外 语 第 2 期 索玉柱 1995 英汉语篇的理解与推理 系列实 验研究概述 载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外语教 学研究增刊 第 9 16 页 1996a 连接推理与世界知识 英汉语篇的 词汇衔接实验研究 载 外国语 第 2 期 朱永生 1996a 搭配的语义基础和搭配研究的实际 意义 载 外国语 第 1 期 1996b 1997a 试论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 上 下 载 现代外语 1996 年第 4 期 1997 年第 1 期 1997b 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 外界的 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载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1 期 Halliday M A K 1982 How is a text like a clause In Text Process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防城港市检察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矿山救护工初级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中国烟草(公司)生产、买卖及相关法规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基础试题库和答案
- 心理咨询师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消毒液配比及物品消毒专项测试题附答案(保教人员)
- 2025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广东社区《网格员》模拟试题
- 2005年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2)》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标本采集课件模板
- 广东省惠州市《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公务员考试真题含答案
- GB/T 9797-2022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 GB/T 33365-201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
- GB/T 12750-2006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第11部分:半导体集成电路分规范(不包括混合电路)
- 《乒乓裁判规则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依托自主化装备建设分布式能源三联供项目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
- 山西省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一览表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烟草配送车辆GPS管理方案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