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考试试题.pdf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试题.pdf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试题.pdf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试题.pdf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试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1 一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 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 提出 B B 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A 查处并取缔 B 预防或者减轻 C 强迫制止 D 减少 2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理解正确的是 C C A 环境影响评价只对建设项目进行 B 对规划实施后已经发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评估 C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包含分析 预测和评估 D 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的跟踪监测无关 3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 为三个阶段 即 C C A 准备阶段 正式工作阶段 报告书编写阶段 B 准备阶段 正式工作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C 前期准备 调研和工作方案 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估 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编制 D 前期准备 调研和工作方案 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 报告书编制 4 下列选项中 属于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之一的是 D D A 类比调查法 B 历史资料调查法 C 理论分析和现场勘探法 D 清单法 5 下列关于工程分析方法不正确的是 D D A 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法 物料平衡法及资料复用法 B 类比法适用于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 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C 物料衡算法理论上来说是最精确的 D 资料复用法常用于评价等级较高的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2 6 一般情况 河流一级评价调查时期为一个水文年的 C C A 平水期和枯水期 B 丰水期和枯水期 C 丰水期 平水期和枯水期 D 丰水期和平水期 7 水环境非点源调查的原则基本上采用 D D A 现场调查 B 遥感判读 C 现场测试 D 收集资料 8 径流系数是指 A A A 某一时段内径流深与相应降雨深的比值 B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C 径流总量落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厚度 D 在 T 时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9 下列哪个公式是径流模数的计算公式 C C A FQTY1000 B QTW C FQM 1000 D RICM 10 河口与一般河流最显著的区别是 C C A 河口的河宽较大 B 河口的流速较慢 C 河口受到潮汐的影响 D 河口的流量较小 11 以下对水污染迁移与转化的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 A 化学过程主要指污染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析出 B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包括物理过程 化学过程和生物降解 过程 C 混合稀释作用只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不能减少其总量 D 影响生物自净作用的关键是 溶解氧的含量 有机污染物的性质 浓度以及微生物的种类 数量等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3 12 不属于耗氧系数 1 K的单独估值方法的是 D D A 实验室测定法 B 两点法 C Kol法 D 经验公式法 13 根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 按功能高低地表水标准依 次划分为 C C A 三类 B 四类 C 五类 D 六类 14 污水中只含有一类污染物 但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大 于等于 7 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B B A 复杂 B 中等 C 简单 D 一般 15 关于 S P 模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D A 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 BOD 关系的最早 最简单的耦合模型 B 其基本假设为氧化和复氧都是一级反应 C 可以用于计算河段的最大允许排污量 D 河流中的溶解氧不只是来源于大气复氧 16 对于河流二级评价 一般情况下应该调查 B B A 丰水期 枯水期和平水期 B 平水期和枯水期 C 丰水期和枯水期 D 枯水期 17 B B 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水的水质特征 A 常规水质因子 B 特殊水质因子 C 底质因子 D 其他方面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4 18 关于水质模型的空间维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D D A 对于大中型河流中的废水排放 横向浓度梯度变化较明显 需要 采用一维模型进行预测评价 B 在河流水质预测评价中 一般也采用三维模型 C 大多数河流水质预测采用零维模型 D 有机物的降解和生物质的降解项可忽略时 可采用零维模型 19 通常 用来反映岩石透水性能的指标是 B B A 渗透速度 B 渗透系数 C 有效孔隙度 D 水力梯度 20 渗透系数的单位是 C C A 无量纲 B m s C m d D m 2 d 21 根据 A A 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 潜水和承压水 A 埋藏条件 B 来源 C 受引力作用 D 含水空隙的类型 22 地下水最主要补给来源 C C A 地表水补给 B 人工补给 C 降水入渗补给 D 含水层补给 23 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二级评价中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 B B 进行评价 A 解析法 B 数值法 C 回归分析 D 趋势外推 24 固体废物在淋滤作用下 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属 A A 污染 A 间歇入渗型 B 连续入渗型 C 越流型 D 经流型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5 25 下列哪种地下水预测方法可以拟合观测资料以求的水动力弥散系 数 C C A 地下水数值模型 B 地下水均衡法 C 地下水溶质运移解析法 D 地下水流解析法 26 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量均衡法属 于集中参数方法 适宜进行 B B 评价 A 区域或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量 B 区域或流域地下水补给资源量 C 区域或流域地下水位变化量 D 区域或流域地下水水质变化量 27 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经验公式 lglg lg 211221 SSrSrSR 确定承压水位变化区域半径的适用条件 是 C C A 无观察孔完整井抽水时 B 有一个观察孔完整井抽水时 C 有两个观察孔完整井抽水时 D 近地表水体单孔抽水时 28 某项目拟建于丘陵地区 年工作日为 360 天 执行 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二级标准 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NO2排放量为 3200t a 其 SO2 排放量为 28000t a 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A A 已 知 环境 空气 质 量标 准 NO21h 平均 浓度 二级 标准 限值 为 0 24mg m 3 SO 21h 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 50mg m 3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9 ADMS EIA 版适用于评价范围 A A 的一级 二级评价项目 A 小于等于 50km B 大于等于 50km C 小于等于 30km D 大于等于 30km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6 30 评价范围大于等于 50km 的一级评价项目 可选择 D D 进行预 测 A 估算模式 B AERMOD 模式 C ADMS 模式 D CALPUFF 模式 31 大气现状监测布点原则中二级评价布点个数 C C A 10 B 8 C 6 D 4 2 32 城市区域 稳定度为 D 时 求风速的公式 B B A 15 0 121 zzUU B 25 0 121 zzUU C 15 0 211 zzUU D 25 0 211 zzUU 33 将大气稳定度分为 ABCDEF 六级的方法是 D D A 干绝热法 B 风向标准差法 C M O 法 D Pasquill法 34 对于机场飞机噪声应以 D D A 倍频带声压级 B 声功率级 C 等效连续 A 声级 D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35 香农 威纳指数 Shannon Weiner Index 是物种多样性调查最 常用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 A A A i n i i PP 2 1 log B i n i i PP 2 1 log C i n i i PP lg 1 D i n i i PP lg 1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7 二二 不定不定项选择题项选择题 1 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 BCDBCD A 就是针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B 必须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C 包括了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监测评价 D 包含了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预测和评估 2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 ABCABC A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B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 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 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环保规范文件 3 下列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所称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数的是 ABCDABCD A 矿藏 B 野生生物 C 人文遗产 D 自然遗产 4 关于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叙述正确的是 ABCDABCD A 一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 详细 深入评价 B 二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较为详细 深入评价 C 三级评价可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D 建设项目其他专题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划分评价等级 5 下列哪些方法属于核查表法 ACDACD A 简单型清单 B 证明性清单 C 描述型清单 D 分级型清单 6 水环境影响预测条件应确定下述内容 ABCDABCD A 预测的水质参数 B 预测的排污状况 C 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 D 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8 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为 ABCD ABCD A 污水排放量 B 污水水质特征 C 受纳水体规模 D 受纳水体对水质的具体要求 8 按地下水的赋存介质 可分为 ABCABC A 孔隙水 B 裂隙水 C 岩溶水 D 承压水 9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 ABCDABCD A 大气降水 B 地表水 C 凝结水 D 其它含水层的水 10 地下水的渗透系数与 ABDABD 因素有关 A 孔隙类型 B 空隙大小 C 降水量 D 水的动力粘滞系数 11 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应了解和查明地下水 ABCD ABCD A 过高或过低物质的时空分布 B 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特征 C 过高或过低物质的成分 含量 D 过高或过低物质形成原因 12 包气带防污性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BCABC A 包气带的地质条件 B 包气带的水文地质条件 C 污染物特性 D 包气带与承压水的关系 13 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BCDABCD A 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B 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数值法 水文地质简单时 可采用解析法 C 三级评价可采用回归分析 趋势外推 时序分析或类比预测法 D 采用数值法或解析法预测时 应先进行参数识别和模型验证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9 14 AERMOD 模式包括 BD BD 预处理模式 A AERCAT 地形 B AERMAP 地形 C AERME 污染源 D AERMET 气象 15 大气现状监测布点的方法有 ABCD ABCD A 扇形布点 B 网格布点 C 功能布点 D 同心圆布点 16 以下属于大气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的是 ABCD ABCD A 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网格点处 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B 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 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C 长期气象条件下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 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D 非正常排放情况 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 环境空气保 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17 对土壤污染物输出量计算正确的是 ABCDABCD A 根据土壤侵蚀模数与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计算随土壤侵蚀的输出量 B 根据作物收获量与作物中污染物浓度计算污染物被作物吸收的输 出量 C 根据淋溶流失量计算污染物随降水淋溶流失的输出量 D 根据污染物生物降解 转化实验的结果 求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 降解 转化速率 并以此来计算污染物因降解 转化而输出的量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10 三三 简答简答题题 1 1 简述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及特点简述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及特点 答 1 数学模式法 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 一般情况此方法比较 简便 应首先考虑 选用数学模式时要注意模式的应用条件 2 物 理模型法 定量化程度较高 在现性好 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 但需要合适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 且制作复杂的环境模型需 要较多的人力 物力和时间 3 类比调查法 其预测结果属于半定 量性质 4 专业判断法 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2 2 简述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的区别简述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的区别 答 1 污染物质进入含水层及在其中运移的速度都很缓慢 若不进 行专门监测 往往发现时 地下水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地表 水循环流动迅速 只要排除污染源 水质能在短期内改善净化 2 地下水由于循环交替缓慢 即使排除污染源 已经进入地下水的 污染物质 将在含水层中长期滞留 随着地下水的流动 污染范围还 将不断扩大 3 3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点位置该如何选择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点位置该如何选择 答 1 监测点的位置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 测点尽可能分布均匀 同时又便于工作 3 监测点周围应开阔 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 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 30 度 4 原则上应在 20m 以内没有局地污 染源 在 15 20m 以内避开绿色乔灌木 在建筑物高度的 2 5 倍距离 内避开建筑物 4 4 简述声环境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和原则简述声环境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和原则 答 I 划分依据 1 按投资额划分拟建设项目规模 2 噪声源种 类及数量 3 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变化程度 4 受拟建项目噪声 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三级评价进行工 作 II 划分原则 1 一级评价 0 类声环境功能区或敏感保护区内 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 A 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 按一级评价 2 二级评价 1 类 2 类地区或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 达 5 3AdBAdB 或受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 按二级评价 3 三级评价 3 类 4 类地区或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 3Db A 以下 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 按三级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11 5 5 简述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简述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根据填埋场的根据填埋场的 年龄年龄 分为哪两分为哪两 大类大类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有渗滤液和填埋场释放气体 1 年轻 填埋场 填埋时间 5 年以下 渗滤液 pH 值较低 BOD5 及 COD 浓度较高 色度大 且 BOD5 COD 的比值较高 各类重金属离 子浓度也较高 2 年老 填埋场 填埋时间一般 5 年以上 渗滤液 pH 值接近 中性或弱碱性 BOD5及 COD 浓度较低 且 BOD5 COD 的比值较低 重金 属离子浓度开始下降 可生化性差 四四 计算计算题题 1 气温为C 23时 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Lmg 5 4 已知该河段为 类 水体 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 请计算其指数值 根据20023838 GB 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Lmg 6 解 根据 6 31 468TDO f 求得C 23时 LmgDOf 57 8 根据 sjSfjfjDO DODODODODODOS 910 SjSjjDO DODODODOS 本题中LmgDOLmgDO sj 6 5 4 所以 25 36 5 4910 jDO S 2 1 80 80 2121 LLdBL求 2 98 100 2121 LLdBL求 解 1 dBLnL83802lg10lg10 121 2 dBL LL 102 1010lg 10 1010lg 10 1098101001010 21 21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12 3 设某电厂烟囱高度 120m 出口内径 5m 烟气温度 418K 大气温 度 288K 排烟速度 13 5m s 大气稳定度为中性 源高处平均风速 为 4m s 试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解 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 KKT35130288418 大气稳定度为中性 排烟流量smdvQV 322 2654514 35 134 烟气热释放率 skJskJTTQPQ tvah 2100029220418130265101335 035 0 1 发电厂位于城市近郊 取 32 31 303 1 210 nnn 烟气抬升高度 muHQnH nn h 244412029220303 1 132311 0 21 2 发电厂位于城市远郊区 取 32 31 427 1 210 nnn 烟气抬升高度 muHQnH nn h 266412029220427 1 132311 0 21 四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1 1 某机场建设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某机场建设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 噪声二类地区噪声二类地区 所在地区地所在地区地 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为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为IIIIII类水体类水体 项目主体工程有项目主体工程有1 1条跑道条跑道 2 2 条平行滑行道条平行滑行道 4 4 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及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及 6 6 条条跑滑之间的垂直联络道跑滑之间的垂直联络道 组成组成 工程填方工程填方 36 1050 2m 挖方挖方 36 10450 4m 堆载体土面翻挖压实堆载体土面翻挖压实 35 105 9m 土面区绿化土方土面区绿化土方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